早在2019年,鐵流就曾經發文指出5G技術是不成熟的,所謂的技術升級是疲軟的,并存在功耗、成本、應用、覆蓋四大問題。對于5G這種不成熟的技術,不宜過度熱捧吹牛,不宜投入幾千億、萬億資金大規模推廣,應當實事求是以小規模試點的方式實現螺旋式提升,逐步解決功耗、成本、應用、覆蓋四大問題。
鐵流的觀點拋出后,遭到利益集團及其鼓吹手的絞殺,利益集團甚至公器私用搞河蟹神獸。雖然這種方式可以讓戳穿皇帝新衣的小男孩無法發聲,但無法解決5G實際存在的問題。在之后的實踐中,5G存在的各種問題逐步暴露出來。
就覆蓋問題來說,中頻5G一個基站只能覆蓋200米左右,根本無法實現類似2G、4G的連續覆蓋,最終,運營商只能靠廣電的700M低頻來解決覆蓋。5G其實就是走高頻擴容路線的,以更大帶寬來支持5G的網速,但現在為了覆蓋,反而用700M來給5G續命,這等于是完全廢棄了5G大帶寬的優勢,原本吹的天花亂墜的64T/64R MIMO天線變得好無用之地,從中興的PPT來看,使用700M的時候2T2R就足夠了。
就功耗問題而言,實踐中已經出現因為5G基站功耗太大,運營商讓基站“智能休眠”的例子。
就應用而言,更是一筆糊涂賬,當年宣傳中大肆鼓吹的VR、遠程醫療、無人工廠、無人駕駛連個影子都看不到。5G用戶可以感受到的只有資費更貴,手機耗電更大,手機價格更貴,以及網速在一些場景下變快了。必須說明的是5G網速變快,是在國內4G網速“貧血”狀態下實現的,如果是韓國那種“滿血”版的4G,國內5G壓根就沒多少網速優勢。
根據韓國的數據,韓國4G實測下載網速為158.53 Mbps。LG U+的5G網絡下載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37.2Mbps,5G 用戶數最多的SK Telecom是220.4Mbps,而KT的5G速率只有214.8 Mbps。網友在香港移動測試結果也是類似,4G實測網速最高一次為下載372Mbps,5G幾次測試最低的為下載242Mbps,上傳37.9Mbps,最高網速為下載401Mbps,上傳44.1Mbps。
(大陸網速測試)
(中國香港測試)
作為對比,國內中頻5G的網速其實不盡如人意。誠然,早期用戶測試可以達到1Gbps,但那時候幾乎是純凈測試,在用戶達到一定數量后,網速就慢下來了,一位網友實地測試,4G網速為30Mbps,而5G網速則為90+Mbps,這個5G網速比韓國的4G平均網速還慢。
一位網友遭遇的一個例子也非常形象。
正是因此,一些網友調侃,國內的4G相當于歐洲的3G(WCDMA),國內5G相當于國外4G。
就本次通信寡頭高管承認5G落地難度被低估的言論,其時機掌握的非常巧妙,恰恰是國內5G大規模基建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之后主要就是局部優化了。反正錢已經賺到手了,那么就把話放出去給5G降降溫,讓業界和用戶對5G不要抱有太高希望。同時,“業內低估了5G技術在toB(面向企業)領域的落地難度,行業數字化不會因通信能力的提升而加速,而是會隨著生產效率的提升而加速”的說法也有甩鍋的意思,接下來建好后怎么用,用起來效果咋樣就和本公司沒關系了,“罪魁禍首”是業內低估了難度,是行業數字化不會因通信能力的提升而加速。
從該公司這兩年的做法來看,先是吹牛皮制造輿論把5G炒起來,運用輿論和政商關系影響政府決策,大規模采購不成熟5G技術。在錢賺到手后,由于5G本身就是皇帝新衣,因而遲早會露餡,事實上,幾個月前樓繼偉在接受采訪時已經把5G的老底揭穿了。所以該公司需要在5G大規模基建快要進入尾聲的情況下給5G降溫。至于這個過程中浪費掉的投資(這些投資明明可以投芯片,而不是投5G基站),浪費掉的電力(現在限電),以及變相攤牌給老百姓的高額花費就避而不談了。
對于這個話題,鐵流還是有比較強求生欲的,畢竟有過河蟹的經歷,網上一些言論更加犀利,鐵流轉載一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