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據中新社報道,上海將探索院校教育和現代師承教育相結合新模式,在所有醫學院校的本科階段開設中醫的必修課程,臨床醫學專業主干課程教材也應有效融入中醫特色理論與方法等,著力構建面向未來的中醫藥教育多元、開放、包容的新格局。
據悉,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本市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據此,上海將不斷優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和評價體系,充分發揮中醫藥教育服務“健康中國”和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作用。
根據《實施方案》,上海將把“大醫精誠”貫穿中醫藥人才培養全過程,并放在首位,《實施方案》主要包括推進中醫藥課程教材體系改革、探索院校教育和現代師承教育相結合新模式、建設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高地、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深化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大中醫藥教育支持力度和加強政策機制保障等16個方面內容。
上海將重點支持上海中醫藥大學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合辦的中醫學專業本博連讀“屠呦呦班”,支持上海中醫藥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聯合舉辦的本碩連讀中醫學“5+3”一體化專業,探索未來臨床科學家的成長路徑。
《實施方案》要求推動課程教學與傳統跟師的對接,實現“個性化課程教學”的改革;同時拓寬高層次跨學科人才通過師承學習中醫的新路徑;要聯動長三角共同改革完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完善相關培養模式改革。
在如何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方面,《實施方案》要求將中醫藥融入服務生命全周期的相關專業;進一步明確遵循中醫藥學術規律,探索多學科、多種類、多形式、個性化的代表作認定標準體系。
另外,《實施方案》提出要貫徹中西醫并重,加強中西醫結合人才的培養,在所有醫學院校的本科階段開設中醫的必修課程,增強對中醫藥學發展歷程、東西方醫學交流史、中西醫匯聚等內容的學習;臨床醫學專業主干課程教材也應有效融入中醫特色理論與方法、現代研究、典型案例等內容。
《實施方案》要求推動區域中醫醫聯體建設,提高基層中醫藥人員中醫藥服務和研究能力,積極探索建立中西醫融合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為落實分級診療制度、醫聯體內醫師資源的雙向流動與互聘提供人力支撐。
據悉,上海還將重點打造中醫藥復合型、國際化骨干人才,同時要發揮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于上海的優勢,推進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建設,持續加強中醫藥標準學科人才隊伍和轉化應用能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