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阿:中醫藥畸形發展的擔憂
呂吉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0523920100nuqx.html
今年12月22日,筆者在東阿縣東阿阿膠股份公司看到,由季羨林親筆書寫的中國阿膠博物館內,生動地展示了阿膠中醫藥文化代代相傳,栩栩如生的不同時代背景,氣勢不凡,令人非常難忘。目睹這個企業在中醫藥文化遺產搶救、傳承、創新、發展的經歷,不論在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方面,都堪稱一部經典之作,甚至是我國中醫藥企業發展的經典傳奇,值得贊美。
但筆者同時在當天發現,在東阿縣,面對全縣人民,用中醫藥解決看病難、吃藥貴的整體發展方面卻十分落后,讓人痛心疾首,突出表現在東阿縣中醫藥事業不是科學的全面發展,而應該說是“畸形”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當地中醫藥產業的優秀代表阿膠企業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在為全縣幾十萬人口提供簡便廉驗特色中醫藥服務的縣中醫院、縣人民醫院的中醫藥事業處于十分落后的現狀,有以下事實為證:
東阿縣中醫院聞不到中藥的味兒,甚至幾乎看不到屬于中醫的人。筆者看到這個縣中醫院里里外外,展現出的是一片中醫藥的凄涼、蕭條、冷落、無助與失望。院內中醫婦科門診面積不足十平米,遠不及街頭上一個私人診所的營業面積。婦科門診辦公室的雜亂無章讓人心酸(見圖1)。
(圖1:山東東阿縣中醫院中醫婦科消化內科合用一間門診辦公室內景)
該院中醫門診大廳沒有任何一名中醫專家的介紹,甚至沒有任何一位中醫大夫的簡介。大廳內最突出、最明顯的三個大字是放射科。中醫婦科門診落后,中醫兒科、中醫外科、中醫內科等科室,現狀同樣落后。讓筆者更加失望的是,這個縣中醫院的中藥房,甚至比不上街頭一個普通私人中醫診所的中藥房,其中中草藥品種之少,藥房面積之小,現狀之落后,大家看這張中藥房實況圖片,即可“一葉之秋”(見圖2)。
(圖2:山東東阿縣中醫院中藥房實況)
規模龐大的東阿縣人民醫院內中醫診療體系大約早已“名存實亡”。筆者在該院大廳內看到:縣人民醫院專家出診欄里的最后一行是中醫專家一周的出診公示:周一出診:朱彤;周二出診:朱彤;周三出診:朱彤;周四出診:朱彤;周五出診:朱彤;周六出診:朱彤;周日出診;朱彤。隨后,筆者去拜見朱彤大夫,但該中醫門診鎖門。接通朱大夫手機后,方知朱彤先生是學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兼看中醫內科。
點評:拷問東阿縣委縣政府領導責任
東阿縣如今的中醫藥企業發展可說是如日中天,這是事實,而且也是全國中醫藥發展的先進典型。因為,這里的優秀代表阿膠企業,創建于1952年,發展到今天已是有總產值33億元,股票市值260多億元的著名品牌企業,并擁有“東阿”、“吉祥云”兩枚中國馳名商標,并生產中成藥、生物藥68個,年可實現銷售收入達21億元,上繳利說6.6億元,品牌價值34.5億元。如此的輝煌,當然首先歸功于歷屆東阿縣委、縣政府的領導。
但作為東阿縣,尤其是面向全縣老老少少,為幾十萬人口提供簡便廉驗的中醫藥特色服務全覆蓋的落后現狀,可以說是意想不到,其落后程度,讓筆者吃驚,應該拷問縣委、縣政府的領導責任。為此,筆者有以下三問:
一問東阿縣委、縣政府,全縣中醫藥事業的全面科學發展是否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阿膠是國寶,這話一點兒也不假。但總不能讓全縣人民老老少少人人都用阿膠去治病吧?
二問東阿縣委、縣政府,中醫藥企業以其獨特的簡便廉驗,以其傳統的一根銀針、一把草藥、一個艾灸、一個拔火罐,以及用刮痧等有效方法能否在全縣廣泛普及推廣應用?能不能讓中醫藥真正早日走進農村、走進社區,走進千家萬戶的每一個家庭?
三問東阿縣委、縣政府,全縣中醫藥事業要全面發展,培養中醫藥人才是關鍵,東阿縣能不能有效地組織、動員全縣西醫也開始學習中醫?因為,早在五十年代,毛主席就高度重視西醫要學習中醫,并特別提倡,在全國每個省舉辦西醫學習中醫的培訓班,而且要求省委書記親自抓。筆者問東阿縣委、縣政府領導,能不能重溫毛主席早在五十年代關于西醫學習中醫的重要批示精神,結合本縣實際,在中醫藥全面發展方面,為全國2000多個縣市作出榜樣。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筆者的以上言辭可能一時讓東阿縣領導聽了不舒服,不開心,但東阿縣中醫藥事業的不全面科學發展是該引起該縣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了。(吉人)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中醫婦科消化內科合用一間門診)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中醫婦科消化內科
合用一間門診辦公室內景)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骨科門診)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門診辦公室一角)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門診辦公室一角)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診療用床上下圖)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骨科門診辦公室一角)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門診辦公室側影)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外景圖)
(注:本博文的所有圖片的拍攝者均為:空亮)
呂吉山
今年12月22日,筆者在東阿縣東阿阿膠股份公司看到,由季羨林親筆書寫的中國阿膠博物館內,生動地展示了阿膠中醫藥文化代代相傳,栩栩如生的不同時代背景,氣勢不凡,令人非常難忘。目睹這個企業在中醫藥文化遺產搶救、傳承、創新、發展的經歷,不論在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方面,都堪稱一部經典之作,甚至是我國中醫藥企業發展的經典傳奇,值得贊美。
但筆者同時在當天發現,在東阿縣,面對全縣人民,用中醫藥解決看病難、吃藥貴的整體發展方面卻十分落后,讓人痛心疾首,突出表現在東阿縣中醫藥事業不是科學的全面發展,而應該說是“畸形”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當地中醫藥產業的優秀代表阿膠企業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在為全縣幾十萬人口提供簡便廉驗特色中醫藥服務的縣中醫院、縣人民醫院的中醫藥事業處于十分落后的現狀,有以下事實為證:
東阿縣中醫院聞不到中藥的味兒,甚至幾乎看不到屬于中醫的人。筆者看到這個縣中醫院里里外外,展現出的是一片中醫藥的凄涼、蕭條、冷落、無助與失望。院內中醫婦科門診面積不足十平米,遠不及街頭上一個私人診所的營業面積。婦科門診辦公室的雜亂無章讓人心酸(見圖1)。
(圖1:山東東阿縣中醫院中醫婦科消化內科合用一間門診辦公室內景)
該院中醫門診大廳沒有任何一名中醫專家的介紹,甚至沒有任何一位中醫大夫的簡介。大廳內最突出、最明顯的三個大字是放射科。中醫婦科門診落后,中醫兒科、中醫外科、中醫內科等科室,現狀同樣落后。讓筆者更加失望的是,這個縣中醫院的中藥房,甚至比不上街頭一個普通私人中醫診所的中藥房,其中中草藥品種之少,藥房面積之小,現狀之落后,大家看這張中藥房實況圖片,即可“一葉之秋”(見圖2)。
(圖2:山東東阿縣中醫院中藥房實況)
規模龐大的東阿縣人民醫院內中醫診療體系大約早已“名存實亡”。筆者在該院大廳內看到:縣人民醫院專家出診欄里的最后一行是中醫專家一周的出診公示:周一出診:朱彤;周二出診:朱彤;周三出診:朱彤;周四出診:朱彤;周五出診:朱彤;周六出診:朱彤;周日出診;朱彤。隨后,筆者去拜見朱彤大夫,但該中醫門診鎖門。接通朱大夫手機后,方知朱彤先生是學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兼看中醫內科。
點評:拷問東阿縣委縣政府領導責任
東阿縣如今的中醫藥企業發展可說是如日中天,這是事實,而且也是全國中醫藥發展的先進典型。因為,這里的優秀代表阿膠企業,創建于1952年,發展到今天已是有總產值33億元,股票市值260多億元的著名品牌企業,并擁有“東阿”、“吉祥云”兩枚中國馳名商標,并生產中成藥、生物藥68個,年可實現銷售收入達21億元,上繳利說6.6億元,品牌價值34.5億元。如此的輝煌,當然首先歸功于歷屆東阿縣委、縣政府的領導。
但作為東阿縣,尤其是面向全縣老老少少,為幾十萬人口提供簡便廉驗的中醫藥特色服務全覆蓋的落后現狀,可以說是意想不到,其落后程度,讓筆者吃驚,應該拷問縣委、縣政府的領導責任。為此,筆者有以下三問:
一問東阿縣委、縣政府,全縣中醫藥事業的全面科學發展是否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阿膠是國寶,這話一點兒也不假。但總不能讓全縣人民老老少少人人都用阿膠去治病吧?
二問東阿縣委、縣政府,中醫藥企業以其獨特的簡便廉驗,以其傳統的一根銀針、一把草藥、一個艾灸、一個拔火罐,以及用刮痧等有效方法能否在全縣廣泛普及推廣應用?能不能讓中醫藥真正早日走進農村、走進社區,走進千家萬戶的每一個家庭?
三問東阿縣委、縣政府,全縣中醫藥事業要全面發展,培養中醫藥人才是關鍵,東阿縣能不能有效地組織、動員全縣西醫也開始學習中醫?因為,早在五十年代,毛主席就高度重視西醫要學習中醫,并特別提倡,在全國每個省舉辦西醫學習中醫的培訓班,而且要求省委書記親自抓。筆者問東阿縣委、縣政府領導,能不能重溫毛主席早在五十年代關于西醫學習中醫的重要批示精神,結合本縣實際,在中醫藥全面發展方面,為全國2000多個縣市作出榜樣。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筆者的以上言辭可能一時讓東阿縣領導聽了不舒服,不開心,但東阿縣中醫藥事業的不全面科學發展是該引起該縣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了。(吉人)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中醫婦科消化內科合用一間門診)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中醫婦科消化內科
合用一間門診辦公室內景)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骨科門診)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門診辦公室一角)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門診辦公室一角)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診療用床上下圖)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骨科門診辦公室一角)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門診辦公室側影)
(山東東阿縣中醫院外景圖)
(注:本博文的所有圖片的拍攝者均為:空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