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維方式》
——研覽儒、釋、道、耶、穆、蘇、第五項修煉……的共性、差異及其適用邊界
第十二章 舊約新約古蘭經的救贖
今日關鍵詞:繼承和發展,蛇原罪惡魔,穆斯林的天職,隆師重傳,疾學擇善,永享山水
第三節 勸善為己(下)
具體如何做呢?遵循的基本原則或方法何如?《古蘭經》中又有哪些具體建議呢?
(2:170)有人勸他們說:“你們應當遵守真主所降示的經典?!彼麄兙驼f:“不然,我們要遵守我們祖先的遺教?!奔词顾麄兊淖嫦葻o知無識,不循正道(他們仍要遵守他們的遺教)嗎?
(2:213)世人原是一個民族,嗣後,他們信仰分歧,故真主派眾先知作報喜者和警告者,且降示他們包含真理的經典,以便他為世人判決他們所爭論的是非。惟曾受天經的人,在明證降臨之後,為互相嫉妒,而對天經意見分歧,故真主依自己的意旨而引導信道的人,俾得明了他們所爭論的真理。真主引導他所意欲的人走上正路?! ?/p>
(2:224)你們不要為自己的盟誓而以真主為障礙,以致不能行善,不能敬畏,不能調解。真主是全聰的,是全知的。
(2:244)你們當為主道而戰斗,當知道真主是全聰的,是全知的?! ?/p>
(2:253)這些使者,我使他們的品格互相超越;他們中有真主曾和他們說話的,有真主提升他若干等級的。我曾以許多明證賞賜麥爾彥之子爾撤,并且以玄靈扶助他。假若真主意欲,他們的信徒在明證降臨之後,必不互相殘殺,但他們意見分歧,他們中有信道的,有不信道的。假若真主意欲,他們必不互相攻擊,但真主是為所欲為的?! ?/p>
(2:285)使者確信主所降示他的經典,信士們也確信那部經典,他們人人都確信真主和他的眾天神,一切經典和眾使者。(他們說):“我們對於他的任何使者,都不加以歧視?!彼麄冋f:“我們聽從了,我們懇求你赦宥;我們的主??!你是最後的歸宿。”
(2:286)真主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責成。各人要享受自己所行善功的獎賞,要遭遇自己所作罪惡的懲罰。“我們的主??!求你不要懲罰我們,如果我們遺忘或錯誤。求你不要使我們荷負重擔,猶如你使古人荷負它一樣。我們的主啊!求你不要使我們擔負我們所不能勝任的。求你恕饒我們,求你赦宥我們,求你憐憫我們。你是我們的保佑者,求你援助我們,以對抗不信道的民眾。”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在對先賢優秀思想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時應秉承的基本原則即如斯?! ?/p>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面對各種問題,如何致“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钡幕咎幹迷瓌t即如斯。
“求學是每個穆斯林的天職。”
“學者是歷代圣先知的繼承者?!薄 ?/p>
“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2:142)一般愚人將說:“他們為甚麼要背棄他們原來所對的朝向呢?”你說:“東方和西方,都是真主的,他把他所意欲的人引上正路。”
(2:148)各人都有自己所對的方向,故你們當爭先為善。你們無論在那里,真主將要把你們集合起來,真主對於萬事,確是全能的。
——因此,對于“儒、釋、道、耶、穆、蘇……”各經典思想均不應“加以歧視”。因為,各文化經典都是“把他所意欲的人引上正路”,所以,尊重或相互尊重各自獨特的文化傳承是理所應當的。同時,因都是“曾受天經的人”,所以不能忘本,否則就有諂媚之嫌。據此,各文化經典都有其特定的人文進步價值,不可厚此薄彼,“必不互相殘殺”,“他們必不互相攻擊”?! ?/p>
這里,應堅守的原則之一,是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然而,“有真主曾和他們說話的,有真主提升他若干等級的”,換句話說,不能排除其他典籍不必然“落后”于自家典籍的可能性(千千萬萬不能把這里的“落后”給具相化理解了,畢竟各自經典產生和面臨的具體時空約束不一致,有各自的適用范圍),不可自以為是,否則就是夜郎自大了。所以,一方面不能“蔽于一曲”地教條化、本本化闡釋經文教義,也不能固執己見地僵固化、保守化指導生命實踐?!罢嬷鞑粸槟銈儫o意的誓言而責備你們,但為有意的誓言而責備你們?!薄胺餐砸孕帕x盟誓者,則不屬我類。”
這里,應堅守的原則之二,是謂“不要為自己的盟誓而以真主為障礙”、“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另一方面,作為“曾受天經的人”,更為關鍵的,是要明了為何相互尊重的來龍去脈,消除因“嫉妒”而產生的“對天經意見分歧”及其“爭論”。絕不能躺在既有視野下自高自大而無形中阻礙了“天職”的履行,從而使“品格互相超越”“賢賢易色”墜入一句空談?! ?/p>
這里,應堅守的原則之三,是謂“求知不怕遠在中國”、“當為主道而戰斗”、“見義不為,無勇也”;
借鑒吸收為己所用時,需要“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責成”,依體裁衣,量力而行,不能搞一刀切。而且,能否有效解決諸如“如果我們遺忘或錯誤,不要使我們擔負我們所不能勝任的”這些人與人之間資質能力的差異問題?
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钡滦校侯仠Y、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薄釉唬骸耙喔餮云渲疽惨岩??!薄 ?/p>
這里,應堅守的原則之四,是謂“各人都有自己所對的方向,故你們當爭先為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循循善誘”、“有教無類”、“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幾乎不必“對抗不信道的民眾”,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2:48)你們當防備將來有這樣的一日:任何人不能替任何人幫一點忙,任何人的說情,都不蒙接受,任何人的贖金,都不蒙采納,他們也不獲援助。”“你與其將來末日臉上存在著乞討的斑點,不勝現在自力更生?!薄敖裆呛笫赖霓r場?!弊灾咛熘?,“爾等如助主則真主助爾”。
這里,應堅守的原則之五,是謂:“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道不同,不相為謀?!?/p>
所有的原則“集合起來”,無他,“學習”而已?! ?/p>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薄 ?/p>
就像前面引用《禮記·禮運》中,孔子以“耜、耕、種、耨、獲、食、肥”的關系去比喻“禮、義、學、仁、樂、順”一樣,任何方法也好、對象也罷,都處在動態的變化之中,需要與時偕行,“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以此言“信”,則生命力更顯旺盛,也只有在這個背景下才有,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弊咏^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否則,“意、必、固、我”下的“信”絕非至仁至慈真主引導我們上的正路。
綜合上述三部分的內容所述,大致可以做這么一個總結:
《舊約》以懲惡為主;
《新約》以揚善為軸;
《古蘭經》并舉且不陷于具相?! ?/p>
三者都因面對多神崇拜的社會現實需要超越而貫徹尊崇耶和華/真主,一直延續至今?! ?/p>
當然,《舊約》、《新約》和《古蘭經》也闡述了大量“為己”的內容,只是非常分散而已。恭請讀者閱讀這些著作時留意總結。當然,其中也有許多現在看來完全不是“為己”的內容,孤立地去看待甚至大大違背“為己”的原則。坦率地說,這樣的違背多數也屬于當時為了達到“克己”的目的而實施,因此,對古圣先賢不必苛求?! ?/p>
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痹唬骸笆姑駪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為何在孔子那里特別持“既往不咎”的態度?
《易·賁·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p>
《易·離·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是以“畜牝牛吉”也?! ?/p>
至西漢劉向,《說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攻。凡武不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
與“懲惡”,“揚善”以至“并舉”的順序稍有不同,在中原,采取“重明”,“麗正”以至“文化”,“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如此差異,皆源于實施者與其對象的互動。而面向未來,得中正、中庸或中道之局面,可期也?! ?/p>
可以說從耶和華神(上帝/真主/安拉)、摩西、耶穌、穆罕默德這一路下來,把人的一生中有關生存、發展以至“永遠活著”的道理,以故事情節的起伏跌宕,大致沿著出生、嬰幼兒、少年兒童以至青壯年這根主線一直貫穿下來。而在內容上是以“心、身”為主線貫徹下來,且總體上各有側重,到穆圣這里才了結了基于尊崇真主背景下的人之道的體系完整性。從這個意義上講,穆罕默德言說自己是最后一任使者,是合情合理的,也是不虛的。
舉例而言,要是“幼兒園學前班的、小學的、中學的、大學的……”的老師/導師都是同一位的話,反倒讓人費解,除非其是全能全知的上帝甚至實屬無奈之舉也未可知,即便如此也不具普遍意義,不是么?
就像父母(耶和華神)給了孩子以生命,嬰幼兒時期無憂無慮生活在父母之懷之呵護里。隨著其成長,要不斷地讓其接受不同階段不同視野的教育,而在不同的階段和視野,孩子要不斷突破自己。舉個最一般性的例子,做父母的都知道,第一次送孩子進幼兒園或小學時,那難度絕對不是一般的難,幼兒園的叔叔阿姨幾乎必須得像“摩西”那樣樹立起自己的權威,弄得幾乎所有的孩子此后唯老師之言是瞻,真有點像摩西再創的“一神崇拜”呢。那么,孩子對各階段不同視野下老師/導師(使者)的教誨,需要銘記體會以為自己的成長以至成熟。
人總是要長大的,決不能把各階段不同視野下老師們的教誨對立分割開來,更不能攪和在一起,懷念之前的老師,那是因為恩師影響再塑了一個新的你,但不能因此就停留止步甚至拒絕新的老師。在從低階段上至全新的較高階段后,對于“新”老師傳授的全新事物認知,首先采取或接受“應當只敬畏我”的基本態度,有利于對新知的吸收,是非常必要的。無論如何,此時的孩子距離獨立自主以至能夠成熟擔待的認知和行為模式形成尚需時日。一般而言,低年級以易于理解的故事寓言為主,再高一些則傳授基本的概念和規范,再后來則需要傳授事物背后的基本原理。至于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這個大課堂,“三人行,必有吾師焉?!眲t需擇善而從,不斷學習精進,以至融會貫通。當然,嬰幼學前兒童的學習模式卻不同于此,需注意和前述模式的銜接與過渡。具體的原理闡述恭請讀者回顧本書第三和第四章的論述?! ?/p>
《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弟子事師,敬同于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敝劣诎?A >圣父、圣子、圣靈稱為三位一體,也是無可無不可,畢竟三者的終極目的總歸是一致的。
君不見,把孩子送到學校時,面對老師或導師,中國的父母家長幾乎沒有一個不是信誓旦旦的說,“我把孩子交給您了,不聽話,要打要罵都隨您。”最后還不忘再補上一句:“就當自家孩子一樣?!钡缃襁@層關系、這句承諾、這種互信……似乎有點變味,而“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尊師重教”、“隆師重傳”的優良傳統和文化積淀也在一些不良思潮的影響下走形。如斯,何以疾學擇善,奠基未來?茲事體大,不可不察。
當然,《舊約》、《新約》和《古蘭經》其或歷史或經歷或神奇的敘述方式、解決當期主要矛盾的使命以及三者之間的千年時空穿越,多多少少會使得如今的人們在接受彼此進而融為一體上,可能會有一點小小的“得失”之患。然而,三者之間一脈相承的義無反顧走人文進步和提升的線索是異常清晰而又堅定的,后來者,同樣也必須異常清晰而又堅定、義不容辭的繼續推進人文教化走向深入。況且,就像耶和華神/真主所言,清除所謂的“原罪、惡魔”本來也是蠻簡單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倒不妨“與上帝角角力”:
猶太教徒,像耶和華神/摩西一樣,可以大刀闊斧地試試,試著適時中止“摔跤直到黎明”,切實明白“與上帝角力”不是單純為了角力本身,清晰手段和目的的關系;
基督信徒,則如耶穌一般,展示一下柔情博愛的胸懷,直至“虛心、神貧”,最好把自己的“神”貧得一貧如洗,“空空如也”;
伊斯蘭信眾,在真主/穆罕默德的指引下,“互相仇視”一番,徹除彼此之間的“惡魔”,更應該避免自己的思想認知和言談舉止“蔽于一曲”。
如此,才不枉我們與神的“約”,得進伊甸樂園。
因為“同出而異名”的“蛇、原罪、惡魔”在《舊約》、《新約》和《古蘭經》中涉及的分量以及對后世的影響實在太嚴重,所以,本章論述的核心也主要集中在闡述清楚這三者的本質上,其實這更是各圣賢共同關注的核心焦點之一,也是有關“克己”為何在“仁義之道”或“人之道”的認知和實線中如此重要與關鍵的再一明證。下一章講述“兩希文明在西方的延承”時,會進一步闡述后來者對“蛇、原罪、惡魔”的解讀及其流變,以及這三者在人的生命實踐和歷史進程中又以什么樣的變化手法花樣百出地行跡于世。
清晰明了了這一關鍵環節的本質及其表現,似乎雜亂紛陳的世界本來面目正井然有條地一一展現在你的眼前,以此,耶和華神/真主也正與你同行。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知者和仁者對事物認知的最大區別在于:仁者主要是基于“藏識/無垢識”或“道心”的“一以貫之”為總背景,是典型的由內而外,以靜制動,所以以“山”為喻;知者主要依賴“眼耳鼻舌身意”或“人心”的庸言庸行為主要手段,是典型的以外觀外,以動制動,所以以“水”為喻。對于“人”這種生命形式的生命實踐而言,最為究竟無漏的方法論即是“中庸”,以此寄情于“山山水水”,永享“山水”之樂?! ?/p>
《陽火陰符六陰六陽全圖》:“修道者,須要知得氣質之性,為害最大,依世法而修道法,先將陰險暴躁之氣一筆勾消,健于內而不健于外,境有險而心絕無險,可以漸化氣質,不在是非場中鬧矣?!薄懊髅骼世剩饔趧佣鴦又瑹o有不吉者。此窮理見真者也?!薄懊饔趦榷炗谕猓瑹o行不合道,無事不得吉。此窮理絕無一疑者也?!薄俺龊鯛栔挤春鯛?,不明于始,受傷于終,理有可決。此絕不知窮理者也?!薄 ?/p>
至于和“克己、為己、止己、止于義”之“仁義之道”更系統的比較異同及其側重,恭請讀者回顧本書前面詳述過的內容和原理試著融貫一理而得之。
補充一點:本章在介紹《舊約·創世紀》時,除了引用“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和“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外,基本上是跳過了第一章。神干完活兒,第七日,給自己放了一天假。至于為何是“六天”造完萬物,第一天產生天地、水、神的靈和光暗分開;第二日水分上下;……第六日才開始造人以及其他事物,也一概沒有涉及?! ?/p>
其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體會一下本書中貫穿始終的,引自《禮記·禮運》的一段話:
“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禮必本于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于分藝,其居人也曰養,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御、朝聘?!薄 ?/p>
也回顧一下本書前面講解“易”時的有關結論: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边@里面涵蓋了兩個參照系;涉及了關系性實在和實體性實在;整合內外卦于一體,兼三才而兩之,故六爻。六爻的解讀是自下而上由內向外直至第六爻;最后藏象系統和解剖系統共處一體;……以此,去理解為什么是“六日”,為什么耶和華神的生氣與塵土結合而成“有靈的活人”……恭請讀者不必介意《舊約·創世紀》第一章如此古拙的描述,權當“易”邏輯或夫子之“禮”的故事版看好了。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