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貧’解字”看古人造字的價值觀
貧,是人們所熟知的一個極為普通的漢字。與貧相關的生活現象都是人們意欲改變的對象。諸如:“貧窮”、“貧困”、“貧乏”等。而“脫貧致富”則是人們向往的、追求的人生目標。一個在字體結構上完全是“分錢〔貝〕”后“有錢”的“貧”字,怎么會與“窮”、“困”、“乏”千絲萬縷呢?
其實,“貧”的寓意與演化有一個體現了中華民族先人在造字時的最樸素、也是最具哲理的價值觀。是對階級社會的一個評判標準,也同時表達了遠古先民所設想的、所渴望的社會大同與集體主義的原始的、也是終極的美好理想。
貧的原始結構符號并非是現如今的造型。它的最初象形是由“宀”與“分”組成。“宀”,是“家”的表義;“分”,自然就是“分割”。“貧”的原始意義就是“分家”。之所以“分割”都帶有“刀〔刂〕”。表明這種“分割”不是溫和的,不是集體的愿望,甚至是“武力”的“流血”的。
由于“分家”必然涉及財產,于是,“貧”就被更直觀地演化產生了今天符號的“貧”。“貝”的原始本義是“幣”,即:“貨幣”,引申為“財產”、“財富”。許慎《說文解字》曰:“貧,財分少也。”
“財分少也”,并且逐“分”逐“少”,自然就要走向“貧”——“貧窮”、“貧困”、“貧乏”的了。
由此可見,炎黃祖先的智慧與愿望。人們是不希望“貧”的,因為“分家”、“分割財產”而造成了“貧”,于是人們就更不愿意“分而私有”的社會性質。反之,先民們在他們走向階級社會之初,就已意識到了自己的生活應該是“共同”的、“集體”的。這也反映了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對生活現狀的認識,而又由此上升到了審美取舍的社會價值觀。
耳目眼皮下現實的貧富懸殊,已大大超過了國際控制標準的臨界點,在暴發了少數先富起來的奸商、貪官的同時,造就了廣大的貧窮、貧困、貧乏的貧民群體。這,不正是對社會主義大家庭實行“分家”,對社會主義公有財產予以“分割”所造成的嗎?
如果我們還要繼續“貧”〔分而私有〕下去,那么,我們80%的人民群眾就將更加惡劣、更加悲慘地、成幾何懸殊般地“三貧”〔貧窮、貧困、貧乏〕下去。預想依靠暴發戶帶動人民群眾共同富裕,那只是天方夜譚,癡人說夢。馬云就放言:“大公無私是最大的私”,他能慷慨解囊施舍于人嗎?貪官動則搜刮上億民脂民膏,他用得完嗎?靠他們“扶貧”?見鬼去吧!
只有消滅了私有化的“貧”,才能消滅生活狀態及其不公平的貧!
從中國的漢字造型及其寓意,就可以看出人們對美好理想社會的向往與追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