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維方式》
——研覽儒、釋、道、耶、穆、蘇、第五項修煉……的共性、差異及其適用邊界
第四章 易邏輯描述生命總規律
今日關鍵詞:易邏輯、學、經典教育、天地、象、爻、典禮、禮/易
第三節 人文之易(下)
其三,最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思想不能再受到嚴重遮蔽了。
比如,現如今的嬰幼、兒童和少年的教育幾乎全部轉向了西方基于認知心理學的教育模式(榮格分析心理學距完整的人之識尚有相當的距離)。其理論基礎是源于并局限于大腦的眼耳鼻舌身意的規律性研究成果,簡言之就是小孩子聽不懂時就不要教給他——“懂了才教”的一套理論,它對13歲~15歲或更年長的孩子或成人是適用的。
而0~3歲、3~6歲、6~13歲的孩子,其藏象系統是早于解剖系統成熟的,解剖系統下大腦神經系統的不完備不發達恰恰是藏象系統受浸潤經滋養的最佳時期。也即,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解剖系統之大腦神經系統受外界侵染對藏象系統的鐵幕越是嚴重,而恰恰是這個時期,孩子對非科學非程序非標準的人文、藝術、語言、音樂、繪畫等的吸收學習能力,是超強的,而且年齡越小其吸收力越強。這個階段內經典的、古典的、優美的、醇郁的、清爽的、歡快的、細膩的、婉轉的、古樸的、進取的……歷久彌新的文存、音樂、繪畫、語言等的熏染陶冶才是正確高效且成本低廉的?! ?/p>
《孝經·廣要道章》:“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薄 ?/p>
《荀子·樂論》:“故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平和,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因此,要避免那些鐵幕的戕害,必須并亟需匡正既有學前和小學的教育和教化模式。
其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不同于西方地理概念上的地圓學說。
這里的“天圓”,是指“大一,分而為天地”之后的“天”,其屬三旋坐標系下,因而屬于自旋的范疇,乃稱“天”為“圓”;之所以稱“地方”,是因“地”屬直角坐標系下,所以屬于三維實體空間的范疇,乃稱“地”為“方”。而“人”是兼具兩個坐標系的,所以有為人處事有“外圓內方”之說。
但這成語最早出自《后漢書·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圓,朋黨構奸,罔上害人?!彼秊榉蠢?,后世隱諱流變為“外圓內方”。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痘茨献印ぶ餍g訓》:“智欲圓而行欲方”,方為正,智圓行方,因此“外方內圓”為正源。
《易·說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總之,不管是自然之易、生命之易,還是人文之易,“易”始終是圍繞著因緣具足之“人”的前因后果、生命結構及其生命實踐的精進升華之綜合邏輯的簡潔呈現。
《易·系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這是《易·系辭上》的最后一段話,幾乎是對自然之易、生命之易和人文之易所做的又一次全面性總結。其中,在“大一、太極、道……”之后的“形而上”和“形而下”同其他不同領域或學說對宇宙自然或人的界定表達之間的大致對比,如下表所示:
需要提示一點,之所以對上表中的“唯心”加括弧,在于西方哲學背景理解中的“唯心”之“心”是指大腦意識及其以下的“眼耳鼻舌身”之前六識所指的“心”,或者被稱之為“理性”或“理智”,是具相宇宙下的被庸俗化了的“心”,并沒有深入到“末那識、阿賴耶識(藏識)”這個層次。有關這個結論,將在本書第十三章“兩希文明在西方的延承”中進一步揭示西方哲學中所謂“理性”或“理智”的內涵究竟,以及其為何產生如此割裂和流變的淵源。如果僅就被物化了的“心”、“理性”或人的意識之謬誤上,唯物哲學對其的批判,是正確與合理的,但唯物哲學因自身對“物質”或“客觀實在”并沒有隨著近現代以來科學認知的拓展深入而隨之全面系統,尚停留在馬克思所處的那個經典物理學以及電氣時代對“物質”的理解,因此其批判也屬非自覺和非切中肯綮的?! ?/p>
關于堯舜禹心傳、道學、佛學、印度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蘇格拉底等關于宇宙自然或人的界定區分將在后續章節中陸續給予詳細討論。但這些五花八門的各自領域或視角下的定義或描述或猜測均屬“同出而異名”,《周易·系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因此,“形而上”或“道”并非后世“抽象、虛無”等流變后理解,而是有其客觀實在的實際載體,只不過這種載體并非人們通常理解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具相之物而已。而“道、器”結合之“化裁”和“推行”的全過程,也即針對“變”“通”后各類屬性的對待、滿足和提升則為“事業”。
那么,在具體應用上如何掌握并應對諸多“事業”呢?關鍵是要把握住“象”和“爻”:
“象”,是指通過設喻、類比或舉例等形式所描述的“天下之賾”,即對天道人情探賾索隱后的“天下之”各類事物現象之歸納和總結;
“爻”,是指對各類事物現象之間的“天下之”變動變通之關系、成因或規律法則研究后,提出的具體應對處理之策。注意,這里“典禮”的真實內涵,翻譯成現代語言是指標準模型、典型案例、標桿事例、通用模式、一般法則……之意,非“典章禮儀”之屬?! ?/p>
這些總結或對策都反映在以“卦、辭、變、通”等為代表的設喻或提示中了?! ?/p>
但要記得“神而明”的主體自始至終都是人自身,建議此人需具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之“德行”。因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薄@里的“道”即是指上述的“形而上”之道?! ?/p>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里的“天”即是上述的“形而上者謂之道”?! ?/p>
《易·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比粍t,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即便是有了標準模型,但畢竟“易”是描述總規律的模型,在具體應用時必須把握其精髓而融會貫通,以至做到游刃有馀。就像現在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產品設計一樣,標準化設計只是代表了通用的但也是最基礎的部分,而要進行非標設計或定制化設計則更需在扎實的一般基礎上進行局部創新或系統整合。因此,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薄 ?/p>
《禮記·禮運》:“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禮必本于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于分藝,其居人也曰養,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御、朝聘。”
對比起來,這段話其實是《易·系辭上》最后一段話的另一種表述形式。
總結下來,“易”是對“天地人”三才或者宇宙自然總的內在規律和邏輯的高度抽象和總結,注意,這里的高度抽象和總結并非虛無,而都是基于存在實際載體和現實內容的有序化;而“禮”則是生命實踐在現實中必須要遵循上述基本準則和規范下的人文規律表現,也是使得生命實踐如何符合自身生存、發展和提升應采納的一般原則或方法論,所以,其人文傾向更為濃郁,但都是依據上述的有序化而展開的?! ?/p>
以上全部內容在看似入世的孔子看來,即是“禮”的全部內容。也即,“禮”背后的核心邏輯即是“易”邏輯下的生命人文實踐的表現形式,“禮”“易”關系即如斯。至于后世在研“易”時,逐漸分裂為象數和義理,或天道和人道兩大派別,其實質是對人及其環境這個同一研究對象的不同側面反映,但由于不清楚“人”本是因緣具足的小宇宙,把抽象和具體或理論和實踐割裂了而各說各話而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