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維方式》
——研覽儒、釋、道、耶、穆、蘇、第五項修煉……的共性、差異及其適用邊界
第二章 中庸和仁義關系的淵源
第一節 中庸之中
前文因著“克己復禮為仁”這個定義一路下來,形而上的味道極為濃郁。然而,這類形而上的交流在孔子那里僅僅是和他最得意的但早逝的弟子顏回之間的一次展開,是典型意義上針對整體思想體系之本質內涵和內在邏輯的思想交流和理論交底;其他弟子問“仁”大多是結合其資質和悟性程度而基于本質內涵的一般性、外延性或針對性的展開,而非純粹的學術性交流。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二:
一是,孔子思想體系本身——天、地、人之道的無比龐雜;
二是,學生的理解領悟能力著實差異巨大。否則,也不會有下面的場景出現: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薄 ?/p>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薄 ?/p>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薄 ?/p>
——雖說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但找來找去,資質層次俱佳的僅顏回一人。所以: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沒有了志同道合的真思想真理想的損益者、傳承者和踐行者,焉能不慟哭!焉能不悲痛!焉能不呼天蹌地!同時,歷史也在唏噓不已: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薄 ?/p>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痹釉唬骸拔ā!弊映觯T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喟然長嘆,悵然若失,也只能如此。
退而求其次。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茽?!”從此,孔子傾一己之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刪詩書、定禮樂、序《易傳》、著《春秋》,聚徒講學……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p>
……孔子既歿,儒分八家!相形之下,佛告阿難:“今正法唯住五百年!”此后部派聚訟不已……歷史也陷入了無奈?! ?/p>
顯然,在融會貫通形而上和形而下并存的“人之道”上能和孔子全方位對話的學生實在是鳳毛麟角。若此,孔子“仁義之道”的普適性顯然要大打折扣,因此在堅守核心思想原則的前提下就相對理論學術化的“仁義之道”進行適當的改造,進入一般人群的日常生活,使之適用范圍更為廣泛也就成了應有之義。
如果說“仁義”體現了孔子對前人理論與實踐的繼承和發揚,而“中庸”則是如何具體體現“克己、為己、止己、止于義”的內在要求和特點而進行的應用性方法創新。表現形式上,“中庸之道”,正是與“仁義之道”內涵一致而形式有別的、進入到日常生活應用實踐的另外一個語言表述系統?! ?/p>
現基于“克己、為己、止己、止于義”四部分內容及其內在邏輯逐一考察它們是如何在“中庸之道”上體現的:
由前所述,“克己”是為保證人對天道人情等周遭事物發展和判斷的認知保持客觀應秉持的基本態度,這種態度的最佳狀態就是保證在人的認知之初使其處于無分別的“一”,也即無任何分別、偏見、局部、執著、僵化……的思想狀態?! ?/p>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面對永無窮盡的天道人情,人之識尤其是前六識顯然有其客觀的天然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因而在探求“不可須臾離也”的“道”時,每個個體對自己沒見過的事物需要持“戒慎”的態度;對自己聽都沒聽過的事物更需持“恐懼”的態度;對“隱”“微”等細節性或不易覺察隱匿起來的事物進行認知,尤其要對自己所持的、自己獨有的、自己認為甚至自己假設的為單一的、只此一個、絕無二解的看法或觀點,采取謹“慎”或“慎”重的態度——“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以此預防片面的、武斷的、絕對的、專斷的甚至臆測的——“獨”之認知遮蔽了自己的視野和判斷。
帛本《五行》謂:“‘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転橐唬?A name=baidusnap3>然后能為君子。君子慎其獨也。”這里再次出現了把“為一”和“慎其獨”聯系起來的局面。
因而“慎獨”的內涵非“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茍”之屬。至此,針對人當前階段尚未落入人的認知范圍內的事物甚至無知時,采取“慎獨”是一種“能為一”的正確態度。而對人當前認知邊界以內的事物時,也即在八識范圍內又需要采取何種態度?
顯然,在人的八識當中特別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所產生的感受或認知又是最易于對外界的事物產生執著之心并為之迷惑的,因而摒棄或避免前六識所引起的認知隱患也就成了首要的任務(有關八識的詳細內容將在第三章和第十一章詳述)。
那么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實際感受之典型特征的“喜怒哀樂”顯然在首要規避之列,畢竟依據自己的喜好以至迷戀、憤怒以至失去理智、心情不好以至悲哀、喜形于色以至忘乎所以時,去做判斷或決策均是處理天道人情過程中的大忌,所以必須做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處于這種“未發”之無分別之“一”的狀態“謂之‘中zhōng’”,這是“中”字最本質的內涵之一。參考“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之說,所以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評價。
無論是針對認知邊界外所采取的“慎獨”,還是針對認知邊界內所采取的“中”,都是對人之八識作用發揮的原則性要求。其最終目標在達到無分別的“一”這個狀態上是殊途同歸的,也即在認知的起點上均需做到無分別的“一”才能使我們在認知之初就處于全面的系統的深入的正確的視野狀態。
但起點歸起點,人們的認知不單純是為認知本身而存在的,它必須要落實到人的生存和發展也即處理天道人情的一系列實踐當中去。這個落實如果滿足和遵循了天道人情所代表的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其約束條件,那么這個生存和發展的實踐就是滿足了“和”內在要求的實踐,也即“發而皆中zhòng節,謂之和?!边@是“中”字最本質的內涵之二。
通過針對認知邊界內外分別采取“中”和“慎獨”達到“一”的無分別認知,并基于此認知又能滿足和適應實踐的各種約束條件之“中zhòng節”,也即“致中zhōng和”,最終達到“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理想狀態?! ?nbsp;
目錄索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