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中+一+貝”。字的上半部分,一個中字,正正地放在一字上,表示中正歸一;下半部分,是一個貝字,說明錢財與中正歸一的道比起來,不在一個層面上?! ?/p>
《老子·五章》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若守中”??磥怼笆刂小笔俏覀兊南日軐笫雷訉O的警示?! ?/p>
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彼杂钟小爸泻汀薄ⅰ爸辛ⅰ?、“求同存異”一說。由此可見——世界是個大舞臺,角色太多,有和方能得貴,而貴字又由中”來體現。
竹簡《五行》篇:見而智之,智也。智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義也。行而敬之,禮也。仁義禮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和則同,同則善。
“五行之所和,和則樂?!焙驼撸歇q五聲(宮、商、角、徵、羽)之和也。樂者,言其流體也,機然忘塞也,忘塞,德之至也?! ?/p>
“和則同?!焙驼?,有猶五聲之和也。同者,守約也,與心若一也,言舍夫四也,而四者同于善心也。同,善之至也?! ?/p>
山東、河南等中原一帶是我國文化的發祥地,直到如今,那里的人們表達語氣最肯定的一個字就是“中!”。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是何等地看重這個“中”字。又其實,聯系現實生活中,中字所能體現的重要意義隨手可以拈來:中心、中間、中正、中方、中原、中介、中層、中部、中規中矩、中流砥柱、當中、言中、中不中、中立、中醫、人中、中央、中華,引申的“zhòng ":中肯、中獎、中意、中暑、中毒、中獎、中標、相中.....以至于一個有著十三億人口大國的稱謂——“中國”?! ?/p>
從這些中字詞組來看,數千來,我們中華兒女身上深深地烙著“中”的思想印記。同時,熱愛和平、向往和平和擁護和平也是這個13億人口大國對全世界作出的最偉大的貢獻?! ?/p>
這些中字詞組也使我想到了中國20世紀以來所采取的外交政策——“中立”和“不結盟”政策,而“求同存異”更是20世紀中國外交在世界面前樹立的一面亮麗的旗幟。老祖先的智慧我們善用的如何還有待歷史來檢驗吧。如果我們輕易否認或者否定中國的《中庸》思想那一定是一種掩耳盜鈴的行為。
又想到中國政府現行推崇的“和諧”一詞。何謂“和諧”?借用學者盧麒元前幾天的說法:音差需要和,調異要諧,倘若普天之下,一音一調,則齊而無樂。所謂的“琴瑟和鳴”實則是一種完美和諧的合唱,這是一種“樂”的境界。何謂“樂”?
《禮記·樂記》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仁近于樂,義近于禮。樂(知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辨宜,居鬼而從地。故圣人作樂以應天,作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也;唯君子為能知樂。”——《禮記·樂記第十九》。
說來有意思,記得上中學時候的化學反應里,有很關鍵的“中和”反應。當自然萬物和人體酸堿不平衡時,唯有借“中和反應”才能讓雙方“和”。這是不是自然科學也驗證了中國古老哲學的光輝之處呢?又其實,大自然萬物的陰陽相生相克,不也可以說是一種“中和”反應嗎?
天安門前立圣人雕塑,有人喊好但也遭到太多國人謾罵。承認孔子,到底是歷史的倒退還是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萬世之師歸位?可以說,無論從樂“知”精神還是從尊師重教以及對開啟民智的貢獻角度上來說,我們的圣人孔子比誰都有話語權。我們不是疾呼要開啟民智嗎?開啟民智請先從正確認識開始?! ?/p>
2011年1月1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