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蹋漢字是崇洋媚外心態作怪
見慣了“你好+goodbye”的說話邏輯,別人說,這是時代的進步。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風生水起,無論是經濟的、科技的、文化的,不可避免都面臨交融的命運。這的確是浩浩蕩蕩的歷史發展趨勢。只可惜,很多人把“交融”錯當成了“搭配”。
“北京腔”搭上“地方話”,有人會說幽默詼諧,也有人會說見多識廣,但更多人聽后會按住肚子不讓倒胃。當然,這不包括剛剛上映的川話版《讓子彈飛》。
有關部門曾專門給影視領域下過一律講普通話的“規范文書”,還是有“頂風而上”的特例,到底是對文化的褻瀆,還是活躍了觀影氣氛,就不得而知了。
新聞出版總署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指出了漢語言文字的規范性和純潔性,在當前的各類出版物中遭受到了“非禮”,出現了在漢語言中隨意夾雜英語等外來語、直接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生造一些非中非外、含義不清的詞語等濫用語言文字的問題。這種“亂配鴛鴦譜”的做法,恐怕并非“中外文化”上真正意義的“交融”。
在經歷“八卦、結繩、書契”幾個原始階段之后,中國社會終于有了統一的文字標識,暫不論是否“倉頡造字”,不論是否緣起“陶器刻符”,也不論“殷商甲骨”還是“夏代起源”,漢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夢醒來,有了獨到的形體和特征,源遠流長之瑰寶,竟會被后人如此“暴殄”?倉頡倘若在世,也不由得長嘆如斯。
中外文化的交融,畢竟是智慧與智慧的對話。一味地“舍我其誰”,都是不明智的文化罵街。上古的中國用“絲綢”首先敲開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門扉,向國外輸出了物質,也輸送了文明和文化;國人的瓷器和“四大發明”也遠走非洲和埃及;當今的中外文化交流更作為國家戰略正在世界各國深入開展。
早早打開國門的中國,也時常品受著從國外飄來的優質文化清風。中國用儒家學說換來了印度的佛教和基督文明,用“中庸”之道緩和了世界文明沖突,用“和諧文化”換取了世界廣泛認同的和平思維。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交融。是文化上的彼此尊敬和認可。
漢字加外語的“時尚”,充其量是流行的元素,并不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而那些并不適宜的元素,正是侵犯漢字健康肌體的流毒。“官二代”們都深諳其中之理,否則,他叫囂的不再是“我爸是李剛”,而是“myfather是李剛”。
向自己的漢字致敬,這是起碼的道德。只可惜,“崇洋媚外”的心態和“標榜自我”的意識,連同對文化交流的錯解,讓漢字受到了誹謗,也讓民族蒙受了奇辱。
當世界遠離戰爭,當文化滲透變成和平演變,那些非中非外的言詞還能成為你的時尚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