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是“長出來的”且生生不息 “巴彥淖爾”、“巴彥高勒”、“巴彥浩特”、可以說是內蒙西部最有代表地名了。“巴彥淖爾”用漢語表述就是富饒的湖泊,“巴彥高勒”則是富饒的河,“巴彥浩特”那就是富饒的城。富饒何來?一個來自于“大河”,一個來自于“湖泊”。這大河就是華夏大地的母親河——“黃河”,那湖泊就是“吉蘭泰湖”。 “巴彥淖爾盟”所在地,最早(1956年)設在“巴彥浩特鎮”,1958年與河套行政區合并為“新巴盟”時所在地設在“巴彥高勒鎮”。轄阿拉善旗(1961年撤,分設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杭錦后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后聯合旗、五原縣、臨河縣、磴口縣、烏達市。所以,六十年代稱“巴彥高勒鎮”為“巴彥高勒市”。1970年將盟所在地遷移臨河。 1970年內蒙兵團一師就遷入了“巴彥高勒”的原盟軍分區所在地。俺是1973年調入一師電影組,就住在師部禮堂的樓上,一住就是兩年半。那時的“巴彥高勒”要比“臨河”起碼大三倍,俺對“巴市”很熟的,俺知道“吉蘭泰”,那是在“巴彥高勒站”,因為當年電影片是流轉著的,所以經常到車站去取片與送片,俺團轉運站也在那里,免不了空閑時去轉轉,沿著鐵路走就行。發現“黑的”與“白的”貨源最多,黑的自然是煤炭,而白的就是鹽。呵,有個一車皮就足夠吃了,哪來那么多鹽呢?要把“巴市人”給咸死啊?人家告訴俺,咱巴盟產鹽!俺,納悶?人家答道,不僅產鹽,而且產很多鹽,方圓千里都吃咱這里的鹽!俺問,在哪兒呢?答道,“吉蘭泰”,“吉蘭泰鹽湖”。 噢,原來如此,沒柴達木鹽湖有名吧?那兒的鹽湖“海了”去了。人家不樂意了,回道,不分上下。別看人家湖多,那是死的,咱的“吉蘭泰鹽湖”是活的,這“鹽”是“長出來的”!俺,就犯暈了!這“鹽”還能長出來?嘿嘿,厲害就厲害這兒那!“長”!常常“長”!人家的是“鹽湖”,咱的“鹽湖”湖底下有泉眼,號稱“108眼”(俺想,不會《水滸》看多了吧?),所以咱的“鹽”是“長”出來的,“后生”學著點哈!此時,俺才明白這“巴鹽”是“長出來的”且生生不息。 現在,俺開始查閱琢磨,“吉蘭泰”最厲害的要數古往今來的駝隊了,駝鈴聲聲又源遠流長。傳說這“吉蘭泰”蒙語意思是“六十”,而這“六十”是傳說中的“六十頭駱駝”來到這騰格里、巴丹吉林、烏蘭布和三大沙漠交融處的“鹽湖”處,卻神奇般地消失了,還有那十二個趕駱駝的俊俏后生……是騰格里、巴丹吉林、烏蘭布和三大沙漠的“海市蜃樓”嗎? 然而,從此以后,這湖水清澈明亮,是圣泉神水。真乃是“汩汩噴涌,鹽花怒放,群雁齊鳴,白云齊舞”之景象。也給周邊“敖倫布拉格”大峽谷帶來生機一片,“敖倫布拉格”蒙語意味“泉多的地方”,所不同的是,那邊是“咸的”而這邊是“淡的”。因此,這個大峽谷不是“死亡”的,而是“夢幻”的。這個大峽谷又稱“布勒格斯太”大峽谷,“布勒格斯太”卻是“有柳樹的地方”。有“鹽花”,又長“柳樹”,還“泉多”,這不是夢幻的地方又是什么呢?哈哈,對那些“尋花問柳”者,誘惑力可是不小。 最奇特的要數“人根峰”與“母門洞”(也有叫“玉女洞”的)了,這些人干脆把“夢幻之旅”稱為“性圖騰之旅”,也吸引著國內外性學專家到訪,鼓動地方政府申請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呢。傳說中的“人根峰”與“母門洞”是當年伏羲和女媧在此做愛造人后,便把他們的生殖器給留下了,讓后人去崇拜圖騰,祈福后代繁衍,子孫綿長。呵呵,這不是傳說又是什么呢? 然而,河套平原北部卻橫臥陰山山脈實實在在的,東起張家口灤河上游谷地,西沉被阿拉泰高原所淹沒,全長1200公里。平均1000多米的高原上,又拔地1000多米而起,構成一個天然屏障,是中國季風的分界線。南坡山勢陡峭,是一個巨大的天然屏障,真乃“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同時也是巖壁作畫的最佳之處,真實地記載著自遠古到近古代北方各民族刻錄的五萬余幅“陰山巖畫”,最大的有400多平米,最早的預估有3萬年之久。而名為“陰山”自然少不了“生殖的圖騰”。 清代“東蒙科爾沁”是出皇后的地方“母儀天下”;然“吉蘭泰”卻是出駙馬爺的地方,大清有十二位格格遠嫁來到“吉蘭泰”,這就不是什么傳說了。而這十二位駙馬爺是遠古神奇消失于湖泊后,這些俊男的再世,呵呵,那一定又是傳說。那么大清皇上的女兒(格格)們要遠嫁于此?不是因為這里有“人根峰”,而是這里“巴彥”,更是這里皇家必須監管著,因為“巴鹽”是大清皇家的專賣,是皇家控制的戰略物資,也是皇家財源滾滾之根本。俺仿佛聽得見那“沙漠之舟”的搖鈴聲聲,風沙擋不住,大樹壓不垮,駝隊之古道,涌向母親河,裝船順流下,鹽花遍天下。也許這才是大清皇上的格格們大有作為的…… 新中國成立后,從“巴彥高勒”至“吉蘭泰”修了公路,不再是駝鈴聲聲,也不再唱著“黃河謠”。后來干脆把鐵路修到了“吉蘭泰”。當地人都把“巴彥浩特”比作“小北京”,那么“吉蘭泰”無疑就是“小上海”了。也確實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吉蘭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 吉蘭泰鹽化集團,然而最終還是整個劃歸于中國鹽業總公司,成為名副其實的“央企”,現代“駙馬爺”哈。 這個大漠中鹽化企業,開采技術在國內是領先的,備受聯合國計劃開發署關注。有鹽必有堿,一個大型的堿生產基地如同“順手牽羊,悠然自得”般的輕松。哈哈,這鹽不僅能“長”,而且還有養殖鹽藻呢。“吉蘭泰”的鹽白里透著粉紅,而鹽藻“喜愛”透亮中的粉紅,這不國內首家從鹽藻中提取天然胡蘿卜素的生產企業誕生,相關的藥業企業也誕生了;更驚喜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屬鈉企業也在這里誕生了! 也許王維筆下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才是一幅曠闊原野的最好寫照,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巴彥”是“長出來的”且生生不息……俺,猛然間想起三十多年前坐著勘察隊直升飛機在這片曠野上空遨游時,感受塞北大漠的雄渾碩博,更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激情與奉獻,維筆下的“長河”,該是歷史的“長河”,雄奇而又壯麗。 |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