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道德經》第一章道德總章(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一般認為《道德經》第一章不僅僅是《道經》總綱,而草樹先生的研究發現它是《道經》和《德經》的總綱。
任何一部理論體系的書,只要你能夠真正理解他為自己的理論所作的“定義”那一部分,剩下來的篇章你就很容易理解了,甚至根本就不值得你再浪費時間讀下去了。這是因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原理。
所以,如果你真正體悟到了《道德經》第一章內容之“第一義”,剩下來的八十章您就容易理解了,甚至于如果你的智慧達到了老莊水平的話,剩下來的八十章根本就不需要去研究了。這就是所謂的“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的道理。
在漢語詞典中,“定義”一詞的定義是這樣的:“對概念的內涵或語詞的意義所做的簡要而準確的描述”。內涵也就是本體特征。而意義則是對主體潛在價值實現的幫助或阻礙。 |
《道德經》第一章所闡述的內容正是為“道”和“德”所下的定義(內涵與意義),以及修道/修德(修學)的方法,“道”和“德”的關系,“道”、“德”的功能與學術地位的最高概括。
【道的內涵】——“道可道,非恒道” ——
{解讀}:
象道路一樣有固定的路徑、模式的,就不是老子所說的那個永恒的“道”。它只不過是因為在時空的變化下相關物理(含心理)條件的變化,而按照“道”的法則產生相應的發展變化的路徑或模式罷了。就拿老子舉的道路的例子老說,不同時代具有相同起點和終點的道路所通過的路線是不斷變化的,而這種變化則是因為人類對道路的要求和所能采用的材料、設備、技術等因素的變化而必然產生的。
既然,這句話所要闡述的是道的內涵。然而,我們在這句話中似乎并沒有發現關于“道”的內涵的闡述。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道”不是物理世界的知識或學問,而是物理世界各種事物生成、發展、變化的無形力量。既然,“道”不是物理世界的事物,自然也就無法用描述物理世界的語言來對它進行描述了。
所以,老子只能采用否定、排除的方式來肯定道的內涵了。
【德的內涵】——“名可名,非恒名” ——
{解讀}:
名——事物的本體、概念、內涵、屬性是可以進行總結和加于描述的,但可總結和描述的事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都是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的。
譬如,一顆種子種到地里,從生根發芽、成長、結果到老死,就物理存在來說這個生命每一秒、每一天,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那么根據觀察和理解得出的關于這個生命的所有概念、內涵、屬性等就都不能全部概括這個生命。對于沒有生命的事物,包括人造物也是如此——會潰壞和更新換代。
這句話似乎說的不是“德”,而是“名”,因為并沒有“德”字。其實,這句話與“道可道,非恒道”一樣,也采用否定、排除的方式來肯定德的內涵的。
【道的意義】——“無,名萬物之始” ——
{解讀}:
事物的本體(概念、內涵、屬性)是事物生成、發展、變化之先天與后天條件的分界點。
事物的本體在未生成、發展、變化之前,正是事物的潛在本體被先天之“道”所創始、改變的過程。
人造物誕生的第一因是人的需要,并因此而逐漸形成了人對對象物本體內涵、屬性的要求,這個過程便是“無”,是“道”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識的過程。
【德的意義】——“有,名萬物之母” ——
{解讀}:
需要與意識導致了潛在本體——“有”的形成,但這時的對象物還沒有成為物理世界的存在物,而只是一個在意識中存在的對象。
潛在本體或概念是事物在物理世界得于生成、發展、改變的第一因,也是各種物質元素能夠有機地組合成各種物理世界事物的無形支配力量。
關于“道”和“德”對物理世界萬物的意義,老子在五十一章的將之概括為:“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這其中,“道生之”與“無,名天地之始”相對應;“德蓄之” 與“有,名天地之母” 相對應;“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則是“道”作用于“德”,“德”作用于物理世界——即從無潛在本體到潛在本體形成,再由潛在本體作用于物理世界從而形成物理世界的各種具體事物的存在、發展的具體功能。
【修道的方法】——“恒無,欲以觀其眇” ——
{解讀}:
“恒無”包括了三個層次——道、德和器與物的內涵。
第一層次、從修“心”——心性 的角度來解讀,“恒無”是指“道”的本體特征——虛、空、無——沒有區別、執著、欲望,也就沒有任何意識。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此時要保持、守護的只有這個“一”——“無”,所以還不能有兩元對立統一的意識——“二”,更不能有導致物理世界萬物生成的“三”—— 對立兩元的對應事物和有助于化解兩元的對立狀態的第三要素的出現。
第二層次、從修“智”——智慧 的角度來解讀“恒無”則指的是始終沒有執著于各種事物既有的本體特征。因為,天地間萬事萬物的本體都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執著于當前的本體概念就會僵化對事物的認識,導致教條主義,不能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和順應事物的必然發展趨勢。
第三層次、從修“知”——知識和技術的角度來解讀,“恒無”指的便是不執著于事物的物理狀態和屬性以及技術、方法。因為,物理世界萬事萬物的表象是最無常的,因此是最容易迷惑眾生的,而方法、技術也是可以不斷改進和更新的。
以上關于“無”的三個層次,分別代表了三種智慧層次,所以對于“恒無,欲以觀其眇”我們可以作出三個層面的解讀:
第一層面、從修“心”及宗教修持的角度來說,始終與那宇宙、萬物的空、虛、靜本體合而為一,是為了明心見性——覺悟人生、生命的真理、真諦。
第二層面、從修“智” 的角度來說,始終沒有執著于各種事物既有的本體特征,是為了發現各種事物變化的規律。
第三層面、從修“知” 的角度來說。不執著于事物的物理狀態和屬性以及技術、方法是為了客觀、真實、細致是的觀察事物的屬性、構造、組成和變化;而不執著于對已有技術、方法的知識和見解則是為了更好的掌握或發明新技術、新方法。
如果對以上三個層面的解讀結合在一起,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恒無,欲以觀其眇”這句話,即不帶任何意識形態和固有知識、見解地去觀察萬物,是為了理解、感受萬物被“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復之。”如此生生不息,周而復始的變化和發展的奇妙。
【修德的方法】——“恒有,欲以觀其所徼” ——
{解讀}:
對于“恒無”,我們已經做出了解讀,所以對于與之相反的“恒有”就沒有必要再啰嗦了。
而對于“欲以觀其所徼”,也只須了解“徼”的含義便足夠了。
“徼”的直意為邊界,而在此指的是什么邊界呢?對錯;善惡;是非;利害;得失等之邊界是也。
就自然創生的事物而言,每一種事物或每一個個體的產生和消亡都是自然生態和諧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而對于人為事物來說,則要從符合自然之道的標準來判別事物本體的產生,物料的構成,以及技術等之“有”,是對還是錯,是善還是惡,是是還是非,是利還是害,是得還是失了。
【道與德的關系】——“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解讀}:
“兩者”也就是“無”和“有”——天地萬物潛在本體形成的過程,和支配構成各種事物的質料從而形成物理世界各種具體事物的內在力量即各自事物本體,以及各種具體事物的物理屬性。
“同出”——都是同樣出自于“道”的無形力量。
“異名同謂”——為了意識概念認知區別的需要,分別為它們取了不同的名稱——道和德,以及無和有(本體和物理實有),但指的都是源自于“道”這個唯一因素所依次產生的功能。
【道的地位】——“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析義:“道”是宇宙中最至高無上的終極力量,最深不可測的知識,最高深的學問。因此,只要掌握了道——與道相合,就等于是找到理解宇宙中的一切奧妙和掌握各種事物自然發展變化規律的門徑了。
草樹先生道德經解讀【提示】:對形而上的哲學問題的研究,可以參考別人的觀點,但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見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