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的缺失與對策研究

小雨 · 2010-10-3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一、當前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現狀  

 2005年10月10日 《中國教育在線》發表海南大學一位同學有關大學生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調查結果令人擔憂。統計結果顯示,50%的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失去興趣,20%的大學生持無所謂的態度,20%是中間派,僅有10%的大學生以我們的傳統文化自豪。[1]《華夏時報》曾對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對傳統文化了解的大學生占60% ,能完整背出古詩詞或正確回答出作者的大學生占45%;認為傳統文化有用的大學生有20% ,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大學生占30% ,而認為學習英語是絕對有用的大學生有97%。在對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調查中,75%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諸如中秋、端午等節日重要,但是也認為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同等重要。[2]我想從這兩個調查來反觀我們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結果令我大驚,我們傳統文化為什么就這樣被淡化了,尤其是在我們大學校園中正呈現逐漸弱化的趨勢,我們傳統文化的缺失令國人堪憂。  

從大學校園來看,傳統文化缺失現象嚴重,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節日文化上,我們傳統的節日正在逐漸地淡化,西方節日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大學校園中,大學生中流行過情人節,圣誕節等;服裝文化上,現在的青年學生流行“穿什么是森馬”,“非名牌不穿”;影視文化上,我們這一代大學生,尤其是90后大學生都是在看著西方影片長大的,如小時候的“變形金剛”,后來長大了就看“泰坦尼克號”,“傲慢與偏見”,“亂世佳人”等;飲食文化上,麥當勞,肯德基等這一類西方垃圾食品已成為我們大學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可見,大學生傳統文化淡化問題日益嚴重,已經逐漸影響到大學生的價值觀,逐步使他們失去價值判斷,喪失辨別能力,陷入集體無意識狀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大學生在誦讀中國傳統古典文學時味同嚼蠟,對端午、中秋、清明等民族傳統節日的興趣日趨淡漠,而對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卻趨之若鶩;集體主義、艱苦奮斗、團結友愛等許多優良傳統不僅沒有得到很好地繼承,反而被認為已經過時,背離優秀傳統文化的現象時有出現。有人形象地說,今天大學生的生活是“吃的是薯片、用的是芯片、看的是大片、穿的是名牌”。從這形象的比喻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傳統文化的缺失程度,我們當代大學生是承擔國家重任的一代,培養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是在新時代我們所面臨的一項新課題。  

二、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面臨多元文化的挑戰  

1、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  

關于普世價值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新城學者就提出幾點要注意的問題,很有啟發,一、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適用的、永恒的價值。二、不要把客觀事物中的共性當作價值觀念的“普世性”。三、不要把某一個階級的價值觀念的共性當作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四、不要把自己或者大多數人認為應該具有的倫理道德觀念宣布為“普世價值”。五、不要把人類生理上的共同點當作人的本性,進而推論出價值的“普世性”。六、在國內外,一些人鼓吹“普世價值”是為推翻社會主義制度制造輿論。七、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恰恰是在指導思想上反對所謂的“普世價值”的結果。關于這幾點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西方總是大肆宣揚他們的民主,以一種民族中心主義的視角來看待其他國家的文化,西方文化論已在社會占有一定的優勢,從而西方喜歡把他們的價值觀強加到其他發達國家的身上,這種所謂的普世價值是虛偽的,但是現在我們的文化確實受到這種普世價值的影響,如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呈現出符號系統“荒漠化”現象:春節少了爆竹聲,中秋沒有了齊家賞月……。傳統文化逐漸西化。從歷史長廊的歷程來觀察我們的傳統文化,在上一世紀80年代以前,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排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最大理由,是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是沖突的。那時候我們基本就認為西方文化是先進文化,我們的文化是落后文化,于是乎我們就把我們的文化“全盤西化”。胡適在《介紹我自己的思想》中說:“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又說:“不要怕喪失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無論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們起死回生,返老還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應該充分收受。”[3]從胡適的這段話中我們知道上個世紀80年代,西方文化上的普世價值逐漸滲透到我們的傳統文化,以致我們沒有了辨別能力,把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也給丟棄掉了。“五四”時期胡適一派的這一思想對此后的西化論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986年,有學者在《文匯報》發表《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要求十大沖突》一文,列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宗法觀念與現代民主思想的沖突,貴賤等級原則與現代平等原則的沖突,中庸思想與現代競爭原則的沖突,如此等等。在一些學者撰著的《中國文化概論》里,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化有種種沖突。在港臺,更有不少西化的知識分子,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化是矛盾的。我們的傳統文化就在西方普世價值的威逼下逐漸西化,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逐漸被拋棄。
2、社會大眾文化的興起與傳播淡化了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  

    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 是產生于現代工業社會和消費社會的一種文化形態,是以大眾傳媒為載體,以城市大眾為對象的復制化、模式化、批量化、類像化、平面化和普及化的一種新的文化形態[4]。大眾文化特有的商品屬性,使得日常性的消費文化日益凸顯和張揚,所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大學生群體消費主義的惡性蔓延,大學生的消費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消費的盲目性。大學生沒有經歷過社會的鍛煉,進入大學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首次自己擁有支配各種費用的權利,開始獨立生活。因此,往往表現為不會理財,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消費。2)、消費上趕潮流。零點公司的相關分析認為,“獨生子女的資源操縱與話語優勢”、“市場經濟的影響”、“大眾傳媒與商業發育對于流行文化的推崇”等等,都使得“80后”的消費欲望不斷膨脹。“雖然在‘80后’中,‘月光族’總體來看是少數,但在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在經濟可承受的基礎上,主動消費的意識都比較強。”他們崇尚于“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賺出來的”,“錢掙來就是為了花的”的理念,希望盡可能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和服務。如今大學生思想和觀念很少再受束縛,他們會毫不掩飾其個性與想法。個性的張揚使得他們緊跟潮流,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同學片面追求物質享受,把錢花在吃喝玩樂上。大學生這種盲目性,趕潮流式的群體性消費助長他們的自由主義,忽視了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集體意識和節約觀念。大眾文化的標準化特征,導致文化的同一化,以一種強烈的同質化力量單面塑造青少年的價值觀,使大學生的審美觀也發生偏移和扭曲。政協委員魏明倫一針見血地指出:“年輕人的欣賞觀正在由‘審美’變為‘逐臭’,由‘蝴蝶化’變為‘蒼蠅化’,對于高雅、優美、正義的東西排斥抗拒,對于惡俗的、浮躁浮淺的東西趨之若鶩[5]。”總之,大眾文化會一種娛樂的方式讓大學生接受,但這對大學生道德情操,各方面素質的培養沒有一絲幫助。如當今最熱的相親節目在大學生中很受歡迎,其實這節目會逐漸淡化大學生人文精神、價值觀世俗化。在這信息化的時代,完全摒棄大眾文化是不可能的,只能通過各種途徑加以正確的引導。可以說,它是一柄雙刃劍,在促進社會文化繁榮的同時,也使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效果被大大稀釋。  

3、網絡文化與大學生傳統文化的沖突  

    網絡的普及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多的便利,為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創造了全新的文化環境,提供了優越的平臺和渠道,但是網絡帶給我們科學技術和先進思想,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網絡文化也成了一種與主流文化相悖的異質文化,如網絡上的網戀、色情等文化垃圾。面對那些魚龍混雜的網絡文化信息,如果不能及時加以正確引導,就會造成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網絡的虛擬化特征也導致了大學生人際關系冷漠,網絡文化不僅會影響大學生如何看待社會,而且會影響他們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及其相互關系,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人際交流和社會溝通。在網絡游戲面前,一些大學生的克制力較差,往往不能正確處理上網與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的關系,整天沉溺于網絡而不能自拔,將會嚴重影響學生們的學業和生活。以網絡文化為代表的新興文化的出現,使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方式和效果顯得“滯后”,甚至有一些大學生開始質疑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認為那些老古董的東西已經腐朽、過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不如丟了算了。  

4. 青年流行文化相對大學生傳統文化已成為主文化  

青年流行文化是指青年在與社會互動中形成的得到同齡群體認同的行為規范,包括生活形態、行為模式和心理特征等。我國學者陸玉林提出,從“青年文化”的視角看,青年流行文化是現代商業社會中出現的特殊社會文化現象,青年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尋求個體意識,而非集體意識[6]。當前的青年流行文化大體可以歸納為三類,即流行新品、流行產業和流行話語。流行新品如手機短信文化、Flash 閃客文化和以QQ 為主的網絡聊天文化;流行產業包括影視、音樂、出版、服飾、美容等文化產業,如日韓劇、卡通片、《大話西游》等無厘頭電影等;流行話語如目前流行的“惡搞”、“宅男宅女”等。青年大學生對青年流行文化的參與熱情度很高,如曾經喧鬧一時的大學生對“超女”的追捧,現今大學生對一些“相親節目”的鐘愛等等。相比之下,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參與熱情度較低,相當一些大學生傳統文化知識和常識缺乏,傳統文化素養不高,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冷漠,一熱一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針對這些現狀的原因分析  

1、中西文化差異是中國傳統文化日益西化的重要原因
    社會學中提出,文化是“嵌入”到社會結構中的,所以我們要討論中國傳統文化問題,就不得不考慮中國的社會結構,即中國處于一種轉型階段,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向現代的工業社會,我們的文化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表現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我們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整個文化基本上是由儒家文化支撐著,而儒家文化又倡導內斂和中庸,大多是以家庭為主的內聚性節日。我們過節日的時候是以家庭為單位,或是以全體為單位的,如我們的春節就是家庭內的節日,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就是群體的節日。同時農業社會的結構特征,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氏族或家族制度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不是作為一個個體而存在,而是處于家族或宗族關系之中的,為此人們之間首要的關系是血緣關系,這使得中國傳統節日具有鮮明的先賦性血緣基礎特征。“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差序格局是人們交往的內在尺度,以此來區分親疏關系,并確立相互交往的規則,如禮物的奉送,祭祀的神位等等。”人們參與傳統節日的范圍也多限于血緣共同體。這種在血緣共同體的范圍內共同參與傳統節日生活的模式適應了傳統農業社會家庭成員聚集性的特點,具有相當的封閉性。西方也經歷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但是西方的節日是沒有過斷節的,雖然他們已從“圣經時代”轉向“商業時代”,但是西方的教堂依然存在,禮拜還是照常舉行,圣誕老人依舊年年駕著雪橇給孩子送去禮物和歡樂,相比而言中國的傳統節日卻呈現出符號系統“荒漠化”現象。西方的節俗是建立在一定的宗教背景下的,有著悠久的宗教歷史,他們的節俗都有儀式和慣常活動的,在加上西方人的個人主義特征,使得他們的節俗文化具有自由和狂歡性的特征,這種狂歡是脫離常規的非常態,是對既有的秩序、制度和規范的大膽沖擊和反抗。如情人節期間的婚外或婚前性行為是對家庭倫理結構的破壞,愚人節是對等級制度的過度逾越等等。西方的這種文化特征在我們青年心目中備受喜愛,大多數大學生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喪失了自我,陷入“集體無意識”,最后我們傳統文化在不自覺間被西化。
2、傳統觀念的作用產生了我們的定勢思維:現代化就是“西方化”  

由于西方國家最早進行現代化,走在現代化的前列,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步伐較慢,較之那些先發的西方國家,中國的現代化還處于起步階段,于是不免有人把西方的現代化作為一種模式來效仿,這樣西方化的模式就這樣逐漸滲透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就是逐漸西化的過程。但是我們知道,世界上各個民族國家或地區的現代化的模式并不相同,因為它們現代化所依據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以新教倫理為主導的西方國家能進入現代化,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中國亦能進入現代化。把現代化等同于西化,這就抹殺了各個國家現代化所憑借的不同社會背景。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指出“現代化有別于西方化,它既未產生任何有意義的普世文明,也未產生非西方社會的西方化。”中國從近代鴉片戰爭以來受到的一切壓迫和屈辱使我們的國家變得落后、貧窮,解放前時期那種物資短缺的經濟使得中國與西方的差距拉的越來越大。在當時先進的知識分子看來,原因是中國古老的儒學和文化造成了社會發展的滯后。“五四”時期,他們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這在當時雖起到振聾發聵的解放思想的作用,但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未能從社會的經濟、政治制度上探討中國貧窮落后的原因,依然是一種文化決定論的思想。這使得我們的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在西化的過程中被同化了,以致現在的大學生過度沉醉于西方所謂的“普世文明”中,喪失自我意識。  

3、現代科學技術對大學生產生的種種誘惑。  

信息化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同時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如信息時代帶來的網絡文化就嚴重地影響了我們大學生的價值觀,網絡文化給大學生的沖擊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可以說網絡文化帶給大學生不良的影響是來自多方面,一是網絡游戲吸引了大多數的大學生,加上這些學生的自控力較差,于是便整天沉迷于游戲,喪失自我。二是網絡流行語在大學校園極度盛行,對傳統文化造成極大沖擊。三是網絡色情使大學生迷失自我,喪失大學生最基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養。  

4、大學校園尤其是理工科學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重視  

    理工學校偏重于理工科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有的理工學校完全是偏向于工科,學校里到處是實驗室,散發了濃重的工科味道,缺乏了人文氣息。大學生在課堂上除了自己的專業課和思想政治課外就沒有其他的人文課程了。作為一個大學,孔子《大學》里的開篇句就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開篇句中所謂的“德”就是指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德性。學生這方面的培養是需要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灌輸和融入,大學不僅要教給學生專業知識,還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包括各種禮儀,德性,人品等,學校的不重視就會造成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冷漠,使得中國傳統文化逐漸淡去。  

四、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措施  

1、重建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體系,尤其是節日文化符號
    我們知道由于中國節日從建國以來就大概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中國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這段時期主要是些新的節日和習俗,以及人們對傳統節日的尊重;第二階段是1967至1977年這段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些傳統的歲時節日基本上被廢除了;第三階段是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一段新時期,主要是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多元共存,中國傳統節日的復興。在這三個階段中,我們發現在第二階段中中國的一些節日曾被廢除過,故有必要對其進行重建,我覺得重建工作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一方面企業和商家可以發揮作用。如可口可樂公司通過重塑圣誕老人形象,把圣誕節推向全世界,甚至連一些小孩都知道了圣誕節,可見西方文化的滲透是如此地深,西方就是靠這些圣誕符號在全世界的狂轟亂炸來實現他們的目的。我們中國傳統節日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把傳統節日符號變成具有現代流行時尚元素的商品,如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結,通紅的燈籠,充滿溫馨的掛飾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要發揮政府的力量,由于中國傳統節俗文化在時空框架下具有重要的意義,故政府可以在時空兩方面在采取措施,如在時間框架下,政府已將三大傳統節日納入法定節假日,強化了傳統節日的時間符號;在空間框架下,西方雖已遠離“圣經時代”,但是他們的教堂依然存在。在此我們不妨模仿西方的這種模式,在中國本土重建極具自己特色的古廟,我想這樣將可以強化傳統節日的文化空間符號。  

2、轉變思想觀念,逐步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中總是喜歡崇洋媚外,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月亮圓,我們這一代的大學生都是在麥當勞,肯德基,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的物質氛圍下長大的,對我們國家的一些傳統文化缺乏深刻的理解,有的甚至對我們傳統文化的一些常識也不知道,在他們的思想觀念中,是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根系所在,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建立大學生傳統文化的網絡,在他們內心深處構建中國傳統文化體系,大學生這種思想觀念的改變是需要一個長期的漫長過程,通過傳統文化教育及傳統文化科普知識的宣傳來逐漸培養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進一步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踐行到日常的實踐中。  

3、提升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這個詞是費孝通老先生提出來的,主要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歸”,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當然要形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自覺”主要做到兩點;一方面,要提升對傳統文化的“自知之明”。因為我們的國民在內心里一直以來就沒有形成一種對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印象,我們要靠傳媒,政府的力量來宣傳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我們的節俗文化,為什么西方許多文化容易滲透到我們的東方呢?首先這除了和美國基督教宗教的文化有關,其次還在于我們當代大學生缺乏真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感情”。我想建立這種“感情”途徑很多,如建立古廟即成立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基地,這一基地是為了強化大學生的佛教思想,使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個載體,也就是所謂的培植典型載體,使中國傳統文化更深入到學生的實踐中去。同時,另一方面提升傳統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這有兩層涵義:一是面對現代性對傳統文化的沖擊,我們要主動適應,積極創造。傳統必須同現時代想結合,我們應當從傳統與創造的結合中看待未來。按現代的認知和需要來詮釋、創新自己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中的很大部分是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雖然有些民族文化有點和現時代不相吻合,但是我還是要保留和繼承,因為他們有自己存在的文物價值,及其所引發的對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養。另外我們也要學會用現代元素來創新傳統文化,使之與現代社會生活相適應。另外一層涵義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當前西俗東漸的潮流中,我們對待外來文化要保持理性的“文化自我”。一方面我們不能一味地追逐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我們也沒有必要恐慌,發出各種對外來文化抵制的呼聲。我們追求的是文化的多元發展,盡力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在堅持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主流的基礎上實現與各外來文化的優勢互補與和諧共生。  

4、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要與校園緊密結合起來  

    校園內,課堂是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平臺,復旦學院在大一新生入學之際就要求學生必修“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這門課程,并把其作為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學生也可以在課堂上選一系列關于傳統文化的選修課,如《唐詩宋詞賞析》、《古典名著選讀》、《音樂鑒賞》、《繪畫藝術欣賞》、《旅游地理》、《中國傳統文化》等等。這樣不僅可以使同學們能夠了解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而且也能把同學們的專業教育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使學生具有更為濃厚的人文氣息。課堂外即學生的業余時間里,同學們可以參加學校的一些社團活動,如書法協會,紙藝社團等等。同時在校園外,學校也可以開展一些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如參觀共產黨一大會址,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等等。這些活動使廣大學生在領略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堅定了社會主義的信念。  

5、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青年流行文化      

當前,面對西方文化的入侵,一些大學生的思想正逐漸被西方文化所同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就為青年流行文化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指導,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打牢大學生的思想基礎,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堅持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激勵大學生;堅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完善自我。高校要發揮教育的主體作用,切實加強校園傳統文化建設,開展各種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發揮組織優勢,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之中,使大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培養出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五、小結  

黨的十七大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接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現代性,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可見,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中國軟實力的代表一定要在大學生中傳承下來,不然我們的文化就會缺乏競爭力,綜合國力將會日趨減弱。我們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參考文獻  

[1]張祥浩 石開斌  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9月 第10卷第5期  

[2]譚小寶  對當今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當代教育論壇  2008年第8期
[3]石峻  胡適論學近著[M]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8  

[4]王彬  大眾文化對青少年一代的影響[J]  青少年導刊  2001(3)   

[5]魏明倫  警惕青少年審美觀“蒼蠅化”[N]  中國教育報  2 006 -03 - 09  (2)   

[6]陸玉林 常晶晶  青年流行文化:一種互動分析中的界定[J]  中國青年研究 2003 (1)   

黃高鋒  當前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教育探索  2010 年第3期(總第225期)  

[7]朱燕紅  論節俗文化與發展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8]冉昆玉 董金權  傳統節日文化生存發展策略  青海民族研究  第20卷 第2期 2009年4月  

[9]陳叢耘 孫汝建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與重建  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6年12月 第22卷第4期
[10]蕭放  中國傳統節日資源的開掘與利用  西北民族研究  2009年第2期(總第61期)  

[11]夏循祥  論傳統節日的衰落:從時空設置的角度  西北民族研究  2009年第3期(總第61期)  

[12]張翔宇  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價值思考  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第21卷 第2期 2009年4月   

[13]周新城  關于“普世價值”問題需要搞清楚的幾個觀點  社會思潮研究  

[14]亨廷頓 《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新華出版社  1998年版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這是一股妖風
  4.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5.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6.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極左”,就必須得弄清楚這幾個基本問題
  9. 熬鷹
  10. 經濟工作會議全解讀(一)當前的困難有哪些?國家的判斷釋放了什么信號?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7. 這是一股妖風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鮮領導落淚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