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為何稱為ba?
艮人艮言
·
2010-10-26
·
來源:烏有之鄉
父親為何稱為ba?
古今中外的語言文字學家,可能都考慮過這個問題,甚至曾深入地探究過這個問題。但是,至今沒人給出過合理的解釋。
與此相關的問題還有:
1.為什么要稱呼母親為ma或mu?
2.世界上很多語言,包括許多方言,都稱呼父親為ba或pa,而稱呼母親為ma或mu,其原因是什么?
3.在某些語言或方言中,為何會用其他的發音來稱呼父母?例如稱呼父親為da(大)/die(爹)/fu(父),稱呼母親為niang(娘),等等。
如作進一步思考,則會涉及到人類對世界萬物的命名問題,例如:
1.我們為什么會將“天”命名為tian,將“地”命名為di,將“水”命名為shui,將“火”命名為huo,等等?
2.其他語言對這些事物為何會作出不同的命名?或,為什么要用不同的語音來表示它們?
從上文分析可看出,這個問題實際上涉及到語言起源發展的過程和規律。
語言起源至今仍是人類不解之謎,這是專家們不能對此問題作出合理解釋的根本原因。
人類對語言起源的科學探究,始于近代西方。在此之前,“神造論”一直占據統治地位,即:人類是神(上帝)創造的,語言則是神(上帝)創造人類時而產生的附屬物。將語言視為人類與生俱有的天賦,就沒有必要去刨根問底了。但是,生物進化論出現后,人類逐漸走出蒙昧時代,人類由古猿進化而來的觀點被廣泛接受和認可。由此,人們開始去探究語言起源發展的過程和規律。
語言的起源問題,與其說是一個語言文字學問題,不如說是一個哲學問題,人們一直是在西方哲學體系下去探究這一問題的。但是,在西方哲學體系下,人們至今都還不能搞清楚語言的哲學屬性問題。換句話說,語言屬于哪一基本哲學范疇?人們至今都還不能確定!
西方哲學將整個世界劃分為物質(存在)與意識(思維)兩大范疇。就語言來說,我們首先可以確定,一個人說話是受思維控制的,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脫離思維,人類是不會說話的,因此語言當屬于思維范疇。但是,一個人說話,能被他人感知,能被錄音,一旦說出口,就是不可更改的,是一種客觀存在。正是基于這一點,馬克思等西方哲學家將語言定義為“現實的思維”。
“現實”即存在,將語言同時歸屬于完全對立的“存在”(物質)與“思維”(意識)兩大范疇,顯然是不合邏輯的,是錯誤的!這是西方哲學的致命缺點。為此,西方一直不能在哲學層面上嚴格地區分開“思維”、“意識”、“語言”、“語音”等基本概念,從而不可能確定語言的哲學屬性,自然也就無法去揭示語言的起源問題。西方至今仍著力于從動物試驗(如大腥腥)的角度去探究語言的起源,得出“語言起源于動物肢體動作”之類可笑的結論,是這一錯誤思維的集中體現!(注:這些可是當前人類研究語言起源的主流方向!)
揭示語言的起源,其最核心的問題是什么呢?
艮人通過這些年的思考,認為主要在于以下三點:
一、人類的語音最初是如何得到的?
語音,如同(文字的)字形一樣,肯定是一種客觀存在;同時,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也必然是人類自身創造的。但是,人類語音不可能是人類憑空臆造的,它必然有著現實的依據,就如(文字的)字形最初源自于模仿實物之形的原始圖畫一樣。
原始圖畫,反映的是事物的形體特征,屬于一種視覺信息。而語音,作為一種聽覺信息,其現實來源只有一種可能,即:人類聽覺器官所能感知的自然事物的聲響特征。為此,我們可以百分之百地確定:人類語音最初只能源自于模仿自然聲響,與各類視覺信息(即形體信息)沒有任何的關聯。
例如,di(地)這個音由模仿雨點聲而得;shui(水)由模仿急細水流聲(撒尿聲)而得;huo(火)由模仿火苗聲而得;ma/mu由模仿嬰兒哭聲而得,等等。
二、語音是如何與語意取得一一對應關系的?
實際上,這一問題可理解為古人命名萬物的依據,即:古人為什么會用不同的發音來表示不同的事物?或者說,古人是根據什么賦予萬物以不同命名的?
答案很明顯,應該是客觀事物的聲響特征!
其中的原理,在現代語言學中稱為象聲(或擬聲),即:將模仿特定聲響而得到的語音,用于表示發出該聲響的事物。例如,由模仿雨點聲而得到的di音,用于表示雨點(滴)。
對象聲(擬聲),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現代語言中象聲(擬聲)詞都很少,大量字詞都沒有(明顯)對應的聲響存在,該如何去理解呢?
換句話說,這里有兩個問題是人們長期沒能想清楚,一直不能作出合理解釋的。將它們闡釋明白,是揭示語言起源關鍵之關鍵!
1.由模仿特定聲響而得到的語音,并非僅僅用于表示發出該聲響的事物,而用于表示與該事物相關聯的一整類事物。
例如,由模仿雨點聲而得到的di音,除用于表示雨點(滴)外,還可以用于表示“向下”、“對抗”等意:
(1)向下,低處(如“底”、“低”、“地”等);
(2)對抗(雨點濺擊地面才會發聲,如“抵”等);
(3)下面,次第(如“弟”、“遞”、“第”)。
(注:英語等語言中的前綴di/de也表示“向下”、“對抗”等意。)
2.人體基于本能而發出的聲響,也應歸為自然聲響范疇。
例如,由模仿嬰兒哭聲而得到er(兒),由模仿嬰兒笑聲而得到hai(孩,指嬰兒最初因逗樂而發出的喉音,即《說文》中所言的“小兒有知”),模仿嬰兒哭聲而得到wa(娃,哇)。
再如,“呼”、“吸”、“齒”等,也由模仿人體之聲而得。
這里重點解釋一下ma和mu這兩個音。
嬰兒啼哭,是基于一種本能,其雙唇用勁地一張一合,便會很自然地發出ma和mu這兩個音。因此,ma和mu是人類基于本能發出的自然音,是客觀存在的,并沒有特殊的含意。
但是,嬰兒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啼哭的,只有當其處于饑餓、疾病等不安適情況下才會啼哭。換句話說,嬰兒啼哭,即意味著“他(她)”在抗議,在呼喊著別人前去護理他(她)。通常情況下,這一責任是由母親來承擔的,因此,世界上絕大多數民族,都選用嬰兒的啼哭聲(即ma和mu這兩個音)來稱呼母親。
在這里,還有幾個問題需要說明一下:
第一,ma和mu這兩個音絕對不是從外國進口來的。“母”、“姆”、“嬤”、“姥”、 “媽”等字,古已有之。一些語言學專業人士聲稱“媽”是從國外引進的,是想當然的,不對的。
第二,語言的產生發展,并非只受一種因素的影響。除地理環境、人類發音器官、發音習慣等外,還會受到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等影響,為此會作出不同的命名。例如,我國某些方言區稱呼母親為“娘”。(“娘”與“糧”古音同,存在音變。)
三、人類語音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目前,這方面的專業學科有很多,共同點在于:以近現代發音學為基礎,根據今音,去對古音進行構擬和固定。
但是,近現代發音學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過份強調發音的標準化和規范化,而忽略人們對發音器官的實際應用。或者說,近現代發音學是為校正發音而存在的,是靜態的。要想將一個音素發標準,不僅發音部位要正確,而且發音方法也要保證無誤。此時,發音器官處于相對的靜態,例如發a音,口形張開到最大才能發得標準。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人說話時,嘴形處于不斷張合的變化過程中,而不是去靜態地去校正發音,很容易發生音變。例如,嘴由合到開,a音會變成ia/ua;嘴由開到合,a音會變成ai/ao;另外還會鼻音化成an/ang(即元音鼻音化)。
人們的發音習慣,是影響人類語音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古今中外的人們,發音器官是沒有多少差異的,但在如何應用發音器官方面,則存在很大的不同。就原始人而言,肯定不能如現代人那樣熟練地運用自己的發音器官。他們模仿和練習發音的過程,和嬰兒學語的過程是相類似的。因此,我們從嬰兒學習發音的過程中,可以探究出人類語音發展變化的某些規律。
以ba/pa為例說明。
首先,ba/pa由模仿嘴巴張合聲而得,不送氣為ba;送氣則為pa。兩者僅發音方法存在不同,古人并沒有作這樣細微的區分,而是將它們視為相同的音。例如,“巴”、“吧”、“疤”與“ 爬”、“琶”、“帊”;“八”、“叭”與“扒”等等,今音雖不同,但古音肯定是相同的。因為形聲字是對聲旁的替代,是根據“同音假借”原理創造出來的,聲旁相同的字,古音應該相同或相近。
其次,我們為什么要稱呼父親為ba或pa呢?
上文中已指出,眾多民族都選用嬰兒的啼哭聲來稱呼母親。但是,如果你教嬰兒發ma這個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他都會發成ba這個音。為什么會這樣呢?
道理很簡單:嬰兒還不能熟練應用自己的發音器官!發ma時雙唇要用勁,發ba則只需張張嘴,非常簡單。
嬰兒啼哭,雙唇會用勁,能夠發出ma這個音。但這是一種本能,而不是受大腦支配的有意識的動作。當嬰兒去模仿ma這個音時,雙唇卻不會用勁,而只會簡單地一張一合,也就是說,此時發出的音是ba,而不是ma。
眾多年輕的母親,一天到晚教孩子喊“媽”,可孩子偏偏先學會喊“爸”,道理即在于此。不明白這點,往往會給氣得夠嗆。明白了這一點,也就知道了:孩子雖然發出的是ba這個音,但他是在喊“媽”的。
當然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嬰兒就能夠有意識地去支配雙唇用勁發音,就會發出ma這個音。既然已用ma來命名母親,ba也就只好用來稱父親了。不過也有特例,如“皇阿瑪”,就是用ma這個音來稱呼父親的。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