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湖南衡陽等多地宣布將“取消公攤”,專家點評稱此舉有助于提高買房信心,增強購房積極性。
孩子死了開始用藥了。之前房價暴漲的那些年,老百姓天天呼吁取消公攤,沒人搭理。現在房價下行,房子成了燙手山芋,惠民措施終于出來了。此舉能否扭轉大局?
第一,看誠意。眾所不周知的是,早在2003年,北京就宣布“取消公攤”,按套內面積進行預售。最后結果怎么樣呢?是平抑了樓市的暴漲,還是規避了后來的暴跌?之所以這么沒有存在感,因為它本來就沒有存在感。僅在銷售環節要求按套內面積,但是房產證依然按建面,契稅、物業費、取暖費等相關收費也依然按建面。而開發商為了避免套內單價顯得過高,在銷售宣傳時也依然按建筑面積計算。這個套內面積僅僅只在簽合同時你才能見到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如果買房時你沒有一字一句讀過合同,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是買的“無公攤”房子。所以僅僅就是個文字游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近期多地宣布的“取消公攤”,和二十年前的有區別否?很不幸,沒有看出任何區別。沒說稅怎么收,沒說物業費怎么收,沒說房產證怎么登記……那就是什么實際意義都沒有,就是買房時加一道換算程序而已。
第二,“取消公攤”是否等于100%得房率?——本來不想這么細算,但有專家先把這個牛給吹出來了(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中新經緯表示,這幾年關于公攤的批評就是得房率太低了,導致買房權益受到影響。政策接連出臺說明取消公攤是2025年的一項重要工作,100平方米的房子得房率可能達到100%),那就不得不掰扯掰扯。
什么叫做“得房率”?按直觀理解就是咱們能擺家具能住人的面積。然而多地宣布的計價方式是“套內建筑面積”,還包括墻體、陽臺、煙道、管井……管你能不能住人,反正只要是你套內的投影都算面積。所以100%的得房率就是胡扯。你能住到煙道井里嗎,還是能住到墻里?
所謂的“無公攤”也有很多版本,目前宣布的依然是我們的特色版本。真正的無公攤是什么樣的呢?譬如美國等地,指的是使用面積,俗稱地毯面積,也就是能鋪地毯能住人的地方才算面積。不僅墻和管道井不算,連陽臺、地下室、車庫等不住人房間都不算,都是贈送的。按我們的算法,那可能是150% 的得房率。
所以呢,建議消費者保持冷靜。一個缺乏實質意義和配套措施的字面改革,能否扭轉樓市大局,很成問題。目前我們的樓價依然處于高位,不管怎么算都不劃算。面對未來人口縮減的大勢,依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對于市場的預期,最好就是尊重規律。物以稀為貴,過剩則不值。房屋短缺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房價不可能再因稀缺而看漲。我們要把買房看做消費,而不是投資,這是一個根本觀念的轉變。
在新觀念下,堅持房住不炒,有居住需求才買,無需求不買。不為兒女提前買房,不為投資買房,不超越自身能力買房,盡量不貸款買房。總之,按照買車的思路去買房,就不大容易掉坑。而那些違背規律的教訓也擺在眼前:貸款超百萬上車,結果房價腰斬,現在打工30年還銀行的,是已經跌掉消失的錢——這個人生冤不冤?你還不敢斷供,房子不夠還貸款,銀行也不要房子,就要你還錢,法拍完不夠還要繼續還。一旦買到連年下跌的負資產,一輩子要為它買單,沒有別人共擔風險。
所以這么重大的事,一著不慎就毀掉一輩子的事,一定要想好。閉眼上車的年代過去了,永遠過去了。發達國家不會再推倒重來一遍,發展階段永遠轉換了。而建議相關部門,也應順應趨勢,合理引導,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鼓勵理性消費,別再忽悠人硬上車。至于公攤取消不取消,大家其實也不在意了,別讓大家誤會樓市還能回頭就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