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墨看到了一個令所有中國人非常悲憤的消息。
現年60歲的美國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著名神經學科學家吳瑛7月10日在位于芝加哥的家中自殺。
吳瑛是美國第一位獲得終身講座教授職位的華裔女生物科學家。
吳瑛僅是被美國迫害的200多位華裔科學家的其中之一。
這一系列的罪魁禍首,就是當年特朗普時期發起的“中國行動計劃”。
自從二戰結束后,美國政客就常把“科學無國界”掛在嘴邊,向各國科研人才兜售天下為公的“科學夢”。
只要你帶著科學成果投奔美國,就能擁有最先進的科研條件和豐厚報酬,大家共同為全人類創造福祉,這對純粹的科學家來講誘惑很大。
誘惑的背后通常是陷阱。
“科學無國界”本出自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名言“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雖然它的后半句被美國選擇性遺忘,但始終對之“耿耿于懷”。
從各國人才踏入美國的那一刻起,一旦表露出強烈的回國意愿,就會面臨無法預知的危險。
像錢學森在籌劃回國時,美國海軍部副部長的丹尼爾·金貝爾放話:“寧可把這個家伙給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
美政府對待旅美人才“得不到就毀掉”的卑劣行徑昭然若揭。
旅美華人科學家死于非命事件頻發
近年來,我國多位旅美華人科學家死因蹊蹺。
死者有兩個共同點,其一,都是在數學、物理等高精尖領域有重要貢獻的國寶級人物,屬于美國最不愿放走的旅美華人;其二,都有回到中國發展的計劃。
2008年,中國數學天才任偉在完成博士學業后準備回國時,在美國洛克菲勒教堂的倉庫中離奇死亡。
2018年,華為5G技術遭到美方全面封鎖,物理學家張首晟決心回國,卻在回國前夕,被發現于家中去世,美方警方稱其為自殺。
2020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剛剛取得新冠病毒研究“重大發現”的美籍華裔病毒學家劉冰在家中意外遇害,警方稱兇手被滅口。
2022年,液氧電泵循環火箭研究者李雨翀同樣也在回國前夕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離世。
2023年,就讀麻省理工學院,即將畢業回國的留美博士生辛天斯被傳出在化學實驗中不幸遭遇爆炸去世,美媒多方消息稱其為“自殺”。
……
華人科學家的離奇去世觸目驚心,引發國際各界廣泛關注和質疑,令人痛惜、惋惜、震驚、憤慨。
美國司法部門給到的解釋十分牽強且含糊,不禁讓人懷疑是否藏有隱情。
盡管大部分人并不希望戴著“陰謀論”的有色眼鏡,將科學家離世與美國政府扯在一起,但鑒于美國在這方面的諸多不良記錄,不得不讓人產生可怕的聯想。
而這些聯想恐怕將隨著他們客死他鄉而成為塵封的謎團,但我們依稀可以從美國的歷史和現狀里,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從種種跡象來看,外界對美國的懷疑并非空穴來風,一向自詡為自由民主燈塔的美國,經常在明里暗里對旅美科學家進行無差別迫害和精準獵殺,甚至跨國作案、栽贓陷害。
無底線的美式暗殺和迫害控制
論制造暗殺事件的數量,美國情報部門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臭名昭著的中央情報局,長久以來為美國政府扮演“錦衣衛”的角色,它直接聽命于總統,專門執行機密任務或見不得光的任務。
對此,蓬佩奧發表過一段令世人瞠目結舌的言論:“我曾擔任CIA的局長。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還有一門課程專門來教這些。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CIA下設特別行動中心(SAC),從美國三角洲部隊、綠色貝雷帽、海豹突擊隊等特種部隊招募最得力的殺手,派往世界各地開展顏色革命和政治暗殺。
英國電視四臺曾專門拍攝了一部紀錄片,詳細講述了CIA從1958年起為刺殺卡斯特羅制定的638種計劃,這只是CIA對外輸出恐怖主義的冰山一角。
飛機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這一結論的前提是千萬不要被CIA盯上。
CIA前高官羅伯特·克勞利曾在采訪中爆出猛料,印度航空101號班機空難正是由CIA直接炮制。
這起空難導致機組117人全部遇難,其中就包括印度“核武之父”霍米·巴哈,后續官方給出的調查結果毫無意外的是“飛行事故”。
事實上,關于失蹤10年之久的馬航MH370,網絡輿論也一度將懷疑的矛頭指向美國。
目前可以確認的信息是,失事客機上至少有4名中國籍頂級芯片工程師,而事件真相可能將伴隨各種不可名狀的猜想永遠沉入印度洋。
美國對伊朗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制裁與封鎖,在伊朗國界組織暗殺活動更是家常便飯,政治人物、高級將領、科學家乃至平民都成了合法化的獵殺對象。
2012年美國總統候選人里克·桑托勒姆甚至直言對伊朗核科學家的殺戮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自2010年以來,美國被指控參與或支持了對伊朗至少六名科學家的暗殺,最近的一起是2020年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克里扎德被遙控自動機槍當街射殺。
按照CIA第18任局長邁克爾·海登公開的說法,暗殺伊朗核科學家是阻止伊朗核計劃最有效的方法。
這再度體現了美國的國家恐怖主義傾向和強盜邏輯,那就是:如果團結與和平可以解決問題,那還要暴力和殺戮做什么。
美國是搞陰謀暗殺的專家,也是玩弄精神PUA的好手。
熱愛和平、不愛挑起對立的華人科學家群體常常以各種由頭被重點關照,很多中國籍科研工作者前往美國,無非是想要一個條件更好的科研環境,也因此無辜躺槍。
例如“中國行動計劃”,以打擊經濟間諜和竊取知識產權為借口,對在美華裔科學家和與中國有合作關系的科研人員進行遏制打壓。
在“中國行動計劃”執行期間,平均每10個小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就啟動一起“涉華間諜案件”,前后累計立案2000起。
該計劃公開調查了約150名科學家,并對其中的20名科學家提出刑事指控,還有更多的未公開的調查,大部分都指向中國籍或者華裔科學家。
曾轟動一時的“胡安明案”是“中國行動計劃”迫害華裔科學家的典型案例。
FBI僅憑網絡搜索的中文報道中“人才計劃”和“大學”等相關字眼,便認定納米技術科學家胡安明參與了中國軍方人才培養計劃,并在2020年以“電信欺詐罪”及“虛假陳述罪”實施逮捕。
后胡安明被無罪釋放,他在接受采訪時說道,FBI特工完全不懂學術研究,為了東拼西湊找證據將他定罪,一些完全合法的文件也被當作犯罪證據。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知名華人教授陳剛也是“中國行動計劃”的攻擊目標。
2021年1月14日清晨,56歲的陳剛被十幾名FBI特工強行拷走。
據陳剛介紹,2021年9月美國政府曾提出一項“莫須有”交易,政府將放棄對他的刑事指控,作為交換,他需要承認和中國有某些聯系。
盡管“中國行動計劃”在2022年迫于壓力“下架”,但死灰復燃恐怕只是時間問題。
馬修·奧爾森宣布結束“中國行動計劃”
根據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旨在為下一任美國總統提供改革方案推出的《領導力的授權:保守派的承諾》,“重啟中國行動計劃”作為重要章節被寫入政策建議。
隨著中美關系和美國政壇局勢不斷趨于微妙,未來,華人學者意外身故、遭到逮捕、審判或暗殺的事件數量,恐怕還將逐年增加。
“中國行動計劃”看似無腦,實則暗藏禍心,更像是一場殺雞儆猴式的逼宮。
目的一是在國際社會掀起批駁華人學者的浪潮,二是逼迫華人科學家做出中美陣營“二選一”的抉擇,如果乖乖聽話,一起唱衰中國,就能保住名聲;反之輕則摧毀學術生涯,重則鋃鐺入獄。
美國政府打的如意算盤,正是利用華裔科學家對混亂變數的恐懼、對學術聲望的愛惜,迫使他們和中國“割席”,最終不得不滯留美國。
多行不義必自斃
反復用華人“背鍋”來轉移國內矛盾,這是美國特殊的國家性格和文化氣質決定的。
19世紀末,美國經濟衰退引發失業潮,一眾政客把矛頭指向華人勞工,指責華人搶走就業機會,導致美國反亞裔暴力事件頻發,制造了無數慘劇。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特朗普從上臺之初就一直強調“中國偷走了美國人的工作機會”,拜登在講述“美國就業方案”時也提到“中國人正在搶走我們的飯碗”。
預計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掌權,借助“華人威脅論”塑造群體對立,為名目各異的“中國行動計劃”背書,將成為美國政客屢試不爽的陽謀。
美國是一個充滿矛盾國家,它一方面宣揚所謂自由、民主、人權,另一方面卻干涉、侵略、剝削其他國家;它一方面吸引、利用其他國家的人才,另一方面卻打壓、迫害、暗殺其他國家的人才。
美國的這種雙重標準和虛偽性,是政治文化和利益訴求的體現,也是科技威權、金元霸權和軍事強權之間相互勾連、拱衛和強化的結果。
為了自身的“絕對安全”和骯臟的政治私利,可以對國際法和人權無所顧忌,對“不聽話”“不服管”的國家開展侵略,對“招不來”“留不住”的目標人物實施脅迫和暗殺。
一邊進行經典的“美式暗殺”,一邊實施群體迫害,只要你學富五車,長了一副中國面孔,或者和中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哪怕你生來就是個“香蕉人”,也帶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原罪。
美國的目的很明了,就是要用這柄高懸在華人科學家脖頸的“達摩斯之劍”,采用卑劣手段展開對華人精英的壓迫和掠奪,就是要維持美國在高精尖領域的霸權地位,以遏制中國崛起。
美國對華人科學家的結構性暴力不會暫緩,只會變本加厲,隨著越來越多的科研人才迫于白色恐怖逃離美利堅,這柄“達摩斯之劍”最終會刺向執劍者自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