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說上世紀70年代的工農兵學員,不是干部子女,就是走后門的草包,不但不公平,還白白浪費了高校教育的大好資源。
竊以為,此人不是蠢,就是壞。
新中國成立初,為了保持高校教育的連續性,全國的高等院校暫時沿襲建國前的招生方式,由高校自行命題、考試、招生,招的也都是有錢人家的子女。
自1952年開始,教育部頒布了全國高校統一考試招生的辦法,并規定在成績達到錄取標準時,優先錄取工人、農民和革命干部。
也就是說,文革前的高考招生制度,十分注意照顧工農子弟錄取比例,相應控制剝削階級家庭出身的子弟和干部、知識分子的子弟。這樣的招生制度,雖然看起來不公平,卻是一種實際的公平,因為當時的工農占人口比例高達90%。
1966年6月2日,國務院發出高考必須徹底改革的通知,決定將高校招生工作推遲進行。
1968年7月22日,《人民日報》刊發了題為《從上海機床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的調查報告及毛主席的指示:“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里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但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之后,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
同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再次刊發毛主席的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
1970年5月,北大、清華兩所大學向中共中央提交了招生的請示報告,擬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和學校復審相結合”的招生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同年6月,中央予以批準。
一聲令下,群起響應。全國各地開始按照上級分配的學校入學名額,對那些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進行初步推薦,上報當地縣鄉"革委會"批準,學校對其審查復核后,即可上大學。
據統計,1970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醫學院、北京航空學院等7所大學,共招收了8966名學員,其中出身于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其他勞動人民家庭的占98%,出身剝削階級家庭和知識分子家庭的占2%。
從1970年開始,到1976年結束,工農兵學員共招收了七屆。每一屆學員雖然有十幾歲的小青年,也有三十幾歲的中青年,有初中畢業生,也有高中畢業生,但他們都非常珍惜上大學的機會。在當年的大學校園里,到處可見他們認真學習的身影,早晨不到6點就起床背書,晚上熄燈后還有人在廁所看書,就連吃飯都站在一起討論習題。總之,大家都在爭分奪秒地從任何能拿到手的書籍中汲取有用的知識。
而針對學員受教育程度不一致的問題,學校也采取了很多辦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理論教學與真正實踐相結合。即老師首先在課堂上把所學課程提綱挈領地介紹一遍,然后帶領學員進行現場教學,到廠礦工地"學工"、到農村田野"學農"、到部隊"營地學兵",一步到位,實現大學要求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訓練的目標。
這種開門辦學模式,使學員真正學有所長和學有所用。他們畢業后,按照"社來社走、廠來廠走"的原則,多數又回到了自己上學前的所在單位,只有少部分被分配到不同的崗位。他們雖然學習時間短(兩年或三年),但學習的知識總量并不比現在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的少,因而在單位都很快成為了工作、技術骨干。而且,他們任勞任怨、忠實肯干、重理想、講信義,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七屆工農兵學員,總共94萬人,其中不乏知識界的巨擘、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經濟界的杰出人才、文藝界的巨匠大家。在這94萬人中,僅兩院院士就多達40余人,而近年來的高級領導,則大多數都是當年的工農兵學員,可謂人才濟濟、中流砥柱。
反觀現在的大學生,象牙塔尖的,基本上都跑去效忠星條旗了;處于塔中的,基本上都爭著去貪污腐敗了;處在塔底的,基本上都只能去跟中小學生搶著跑腿、打螺絲了。
這樣的高考招生和高校教育,又有什么意義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