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停靠在蘇格蘭格倫馬蘭的英國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著火了。
按照原計劃,“伊麗莎白女王”號此時應該正在參與北約舉行的“堅定捍衛者2024”軍事演習,展示英國的海軍實力。
然而,出發在即,“伊麗莎白女王”號趴窩了。這次,壞的還是右舷螺旋槳聯軸器。
于是,英國只能讓備胎航母“威爾士親王”號臨時頂上,“伊麗莎白女王”號趕往蘇格蘭羅賽斯船廠進行維修。沒想到,船廠還沒到呢,在路上又出了事故——著火了。
英國在北約又丟了一次臉。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丟臉,英國已經沒多少臉可丟了。
就比如說,頂替“伊麗莎白女王”號出行的“威爾士親王”號,原計劃2月11日從樸次茅斯港出發,結果一大群民眾到港口送行,站了幾個小時,“威爾士親王”號卻沒走,理由是要等到第二天漲潮才能走。這被美國《商業內幕》網站說成了“英國想在北約重大演習中發揮領導作用,結果航母失敗了兩次。”
最近的日不落帝國海軍,可謂是流年不利。
除了航母趴窩之外,還因為海軍艦員匱乏,不得不讓兩艘護衛艦提前退役,兩艘軍艦在巴林港口發生碰撞事故,潛射導彈試射失敗差點砸到自家核潛艇等等。
美國“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將來可能離開紅海,英國本想補上這個缺,大秀一把肌肉,但“伊麗莎白女王”號沒個一年半載的時間多半是修不好。再加上自身唯一的補給艦“維多利亞堡”號因缺乏船員無法出動,這次機會多半是抓不住了。
我們不得不感慨,“日不落帝國”的余暉已經消失,留在世人面前的,竟是一支連二流水平都達不到的破敗海軍!
英國的兩艘現役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是英國戰后的第三代航母。
兩艘航母總造價超過60億英鎊,分別于2017年和2019年服役,是英國傾力打造的新型航母。自從這兩艘航母下水之后,就沒有一個是讓人省心的,不是漏水就是趴窩,不是在維修就是在維修的路上。
2017年12月,“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在海試期間,螺旋槳傳動軸密封出現了問題,導致海水進入艦內;
2018年1月,“伊麗莎白女王”號因消防系統故障,導致機庫內一整排滅火噴頭不斷噴水,整個機庫就像水簾洞一般;
2019年6月,“伊麗莎白女王”號因管道泄露導致250噸水蔓延到整個船艙,3名水手差點因此溺水身亡;
2019年7月, “伊麗莎白女王”號突然在海上拋錨,24小時后才被拖船拖回了樸次茅斯港;
2021年11月,一架F-35B戰斗機從“伊麗莎白女王”號上起飛后直接墜入海,事后查明原因竟是艦員未將戰機進氣口的保護罩取下……
此外,停電和動力故障在“伊麗莎白女王”號上更是司空見慣,“女王”號艦長曾表示,這是每周都會發生的問題。
“威爾士親王”號也好不到哪里去。自從2019年服役以來,前后出現不少于5次漏水事故,還在2022年計劃訪美前夕因聯軸器出現故障突然擱淺,維修了近一年時間。
服役以來,“女王”號在海上的時間僅有260天,而“威爾士親王”號在海上的時間還不到90天,其他時間都是在維修。
兩艘航母的維修費用更是達到了令人震驚的每年10億美元!
在建造這兩個龐然大物的時候,英國軍方曾經認為,英國必須保持兩艘航母才能維持名聲,只有投資航母、新型潛艇以及其他作戰船只,英國才能繼續留在“智慧強權的超級聯盟當中”。
然而到了現在,英國人實際上已經很清楚,英國不再是超級大國,英國的海外利益已經很少,英國已經沒有必要也玩不起大航母了。因此,英國國防預算審查報告已經提出,只保留一艘航母服役,另外一艘可以采取出售或者封存的方式來節省預算。
這個計劃是理智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徹底解決了英國目前艦載機不夠的問題。
航空母艦最大的戰斗力是航空作戰能力,英國航母理論上可以搭載36架戰斗機。然而,英國皇家空軍總共只有31架F-35B隱形戰斗機,航母經常能搭載的只有8架,其他的F-35B還需要在英國皇家空軍馬勒姆基地接受訓練。
更可悲的是,這8架戰斗機居然還是兩艘航母共用的,你有了,我就沒了。于是,人們經常可以看到英國航母甲板空空地在海上游蕩著。
英國前皇家空軍參謀長、空軍上將邁克爾·格雷頓爵士曾經說過,8架戰斗機只夠保護航母自身,根本無力發起攻擊。英國前第一海軍大臣、海軍上將韋斯特勛爵也表示,“擁有一艘沒有任何飛機的航空母艦是沒有意義的”。
航空母艦這大家伙還不能獨自出行,需要和驅逐艦、護衛艦、核潛艇、大型補給艦編隊出發。現在英國皇家海軍最大的綜合補給艦——“維多利亞堡”級補給艦已經服役了30年了。原本定的是今年退役,但是新艦要到2030年才能造好。
此外,英國還得面對航母上廚師不夠,海軍少將不夠,需要在網上招聘的尷尬處境。
于是,這兩年“威爾士親王”號實際上已經逐漸淪為備胎。2023年4月,“威爾士親王”號被曝成為了“伊麗莎白女王”號的零件“供體”,“伊麗莎白女王”號維修所需的燃料過濾器、升降機驅動鏈條、電氣系統和燃氣輪機的部分零件,都來自“威爾士親王”號。
“威爾士親王”號已經成了一個“器官供應庫”,用于維持“日已落帝國”最后的體面。
還有消息說,英國可能要賣掉“親王”號,正在找“友好國家”接手。但是誰來接手,還真的不好說。按理說當這個冤大頭的應該是印度,但印度更傾向于自造航母,而且印度買的陣風-M艦載戰斗機跟英國航母不配套,所以接手的可能性小。除了印度,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澳大利亞了。2019年,張召忠就曾發文提到,英國的兩艘航母已經成為雞肋,五年后可能會考慮出售或者封存一艘航母,沒想到還真被說中了。
世事風水輪流轉,在100年前,誰也不會想到“日不落帝國”會落到賣航母的地步。
英國造船業曾冠絕全球,1893年英國造船業在全球造船市場所占份額高達八成,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推出航母的國家,幾乎發明了與現代航母有關的一切關鍵技術。自從1918年正式建造航母以來,英國皇家海軍先后擁有過16個級別的航空母艦,每一級都有1到10艘航母投入使用,并且在一戰和二戰中都有不俗表現。
1897年,為了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165艘英國戰艦在泰晤士河口排成四列接受檢閱。這時的英國,國力達到巔峰,英國海軍實力相當于另兩個海軍強國之和。
1953年,被大戰耗盡元氣的英國為伊麗莎白二世登基舉行了閱艦式,此時的英國還有9艘航母,這是英國最后一次舉行這樣壯觀的儀式了。
2012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慶典,沒有戰艦出場,只有一眾百姓游艇上陣!
這就是一部極簡的日不落帝國衰落史!
然而,英國精英們仍然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始終把英國視為世界帝國,但英國國家總體實力——包括經濟和軍力實力——持續下降,已難以支撐一個大國海軍應有的行動力。
不過他們仍然將自己捆綁在美國全球戰略的賊船上,充當破壞世界和平穩定的幫兇。這些年來,英國“強己所難”,派遣海上力量到歐洲、中東以及亞洲地區炫耀武力,對其他國家進行威懾。
即便英國已經沒有經濟資源支撐兩個航母戰斗群的運轉,但他們在對烏軍援方面,卻從不吝嗇掏錢。英國國防部還準備增加數十億英鎊的投資,將對烏援助的無人機規模從4000架提升至10000架。
如今,“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又進了修理廠,啥時候能再出來,還能走多遠,真不好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