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問題,其實是一個相當龐大也相當復雜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恐怕還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和過程,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深入地了解它和把握它。
在網絡上,看到有些地方,或者有些單位,說起文化來,都是頭頭是道。在有些人看來,中國今天的發展,中國今天能不斷走向強大,我們的文化是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這種看法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如果過分強調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的作用,如果只是籠統地說上一通,沒有分析,沒有提煉,沒有對其中不合理的因素進行批判,則未必符合實際情況。我們總聽到人們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為什么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它又是如何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它在我們民族的崛起和復興中到底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可能都不那么簡單。
記得在七十年代,我們看到一部朝鮮電影《賣花姑娘》。在這部影片里,就有朝鮮人指責當時朝鮮的某些知識分子,在面對日本侵略者對朝鮮吞并的野心已經非常明顯的時候,朝鮮還是有一些知識分子完全不顧國家面臨的危亡,依然還沉緬于所謂飲酒作樂、吟詩作賦的生活之中。當時朝鮮知識分子都在用漢字來寫作。如果說朝鮮當時的讀書人都在醉生夢死不一定合適,但至少在這部影片里,朝鮮所秉承的中華文化對于朝鮮抵御日本侵略方面,并沒有發揮什么積極的作用。
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中國的封建王朝在帝國主義步步緊逼的侵略面前,幾乎完全沒有招架之功,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后來,一些愛國的文人,或者知識分子開始思考我們為什么擋不住帝國主義的這種侵略行徑,于是有人開始對中華文化本身提出質疑。他們認為中華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相比是落后的,在抵御西方的軍事侵略面前是無力反抗的。在五四運動之前的新文化運動里,這樣的爭論也是相當激烈的。批判中華文化的,多是認為中國應該從根本上拋棄中國的傳統文化,而那些維護中華文化的,往往則表現了固守陳舊,不愿意發生任何變革。這兩個方面的觀點,今天看起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那么中華民族的救亡與中華文化之間到底應該具有怎樣的關系?
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開始摸索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解決。我們的毛主席和一大批中國共產黨人,首先肯定是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并且要將這種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的。但是我們的文化在這個過程中要怎么辦?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可能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專門去解決文化方面的問題,但是在革命實踐中,在探索我們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的過程,以及在我們要解決黨的建設,清除黨內的錯誤思想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找到了一條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道路。
對中國革命影響最大的思想路線就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是從主觀的觀念出發,也不是從書本出發。雖然中華文化中,對于實事求是這個概念并沒有用太多的文字進行討論,但是在革命斗爭的過程中,這個思想卻是解決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一個大寶器。在俄國革命發生和進行的過程中,列寧也提出過,一切具體情況都要做具體分析。這個觀點也涉及到實事求是的思想。但是中華文化中所講求的實事求是應該說,更具有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
用實事求是來干革命?為什么要干革命,要在中國實行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決的任務。這就涉及到中華文化中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思想與觀念,即愛國主義和民本思想。這里就進一步涉及到家國情懷、民族大義。這些中華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思想和意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對于宣傳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當年,蔣介石也搞過一個所謂的新生活運動。在這個運動中,蔣介石特別強調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但是這些觀念似乎與中國老百姓最關注的民生沒有太大的關系,所以這個新生活運動最終也不了了之。
新中國成立后,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出兵朝鮮,還出兵中國的臺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黨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這就喚起了中國人民心中的家國情懷。這種在新的形勢下所喚起的家國情懷,極大的團結了全國人民,共同為抗美援朝戰爭齊心協力,全力以赴支持前線,支持這場民族的復興之戰。
這句口號,既包含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氣概,也包含著支援兄弟友好國家的國際主義精神,更包含著,保衛中華民族自身安全,保全我們自己美好家園的堅定意志。這種在多個領域中得到統一的口號,既通俗易懂,又能激勵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這句口號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實踐著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杰出表率。
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后來的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們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那些積極因素的重要作用。當時有一些在文化工作上的正確思想和做法,例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百花齊放、推陳出新”。還有一個叫“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今天我們回想起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那些積極的、正面的因素調動起來,為我們的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不就是古為今用嗎?我們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應用在新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之中,不就是“洋為中用”嗎?當然,我們學習和運用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是洋為中用的一個方面。
我們講的第二個結合,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以我們的紅色文化、革命文化作為我們進行這第二個結合的主導因素。用另一種表達方式來說,就是用馬列主義作為第二個結合中來引導、啟發和應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那些積極因素的支撐點和指路燈。現在有些地方,有的部門,一說起文化來,就是中國的一些民俗文化,還有什么酒文化、飲食文化。這些文化不過只是中華文化中當中的一小部分,同時這個小部分文化也不是中華文化的主流,并沒有太多地涉及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與靈魂。作為文化旅游工作,使用這樣的文化要素并無不可。但是在涉及到第二個結合,以及塑造我們民族最高靈魂方面,中華文化中這一小部分可能就無法擔當如此重任。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應該是支撐我們民族脊梁的骨干精神支柱,是維系中華民族家國情懷的精神要素。我們所說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主要說的這是這部分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內容。對文化因素的不加分析、不加選擇的濫用,只會損害和貶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對于傳統文化,本來就需要取其精華、去取糟粕的一個篩選的過程。缺少這個篩選的過程,一味把文化中所有的東西都堆放起來,魚龍混雜,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