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國家公祭日之際我想跟大伙聊聊日元跟馬克這2種貨幣,通過這2種貨幣我們能看到政治、經濟乃至于民族的差異。
首先結論先行:日本在多個方面上都是1個“重小義而失大節”的民族,也是一個重戰術而輕戰略的民族。從國際到個人,言談舉止之間都透漏著一股“小國寡民”的市井之氣。
很抱歉,在國家公祭日之際,文首開始就對日本做“不禮貌”的評價,但這個評價是有依據的。
這2年我見過很多給日本洗白的文章或視頻,其水平大都很LOW,群眾很好識破,但有1個歷史事件很多群眾不了解,容易被迷惑。即80年代后日本實施所謂“謝罪外交”,對東亞跟東南亞各國進行“無息”貸款,幫助亞洲各國也是曾經被侵略國家搞經濟發展,支援建設。
然后有些“精日”的“撅醒者”就拿這玩意說是,說日本其實在80年代已經謝罪過了,日本不欠咱中國的。
不,侵略者從未謝罪。
日本在80年代起搞得“謝罪外交”其大背景是,當時日本政府已經意識到美元對其日元匯率升值越來越大,日元大幅升值已經是逃不掉了。
在這個背景下,日本是主動,聽好,是主動向我們中國還有旁邊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亞、東南亞諸國提供大額無息或者是低息的日元貸款,然后把這事在政治跟輿論上給包裝成了日本是出于對2戰的“謝罪”而做的援助。
但沒過幾年,大概80年代后期,日元兌美元大幅升值了,2年時間里迅速翻倍,幾年時間從260:1直接升值到了100:1,日元更值錢了。
日本人笑了,其他接受了它“優惠”貸款的東亞諸國都懵了,這才反應過來又被這小鬼子給擺了一道。所以東亞諸國紛紛抗議,要跟日本重新談判還款方式。
事后諸葛亮去看,所謂的什么“謝罪外交”,什么“優惠貸款”,不過是日本政府為了對沖其本幣日元即將到來的大幅被動升值而坐的策略準備,將美元對日元的打壓其成本平攤到其他鄰國頭上去。
正是有了這種對沖手段,日本在廣場協議時主動跟美國人說,日元可以迅速升值1倍,但美國人本來心里預期日元升值個20-30%就不錯了。
艾躍進教授曾今講過:
在國際交往中,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基礎,國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
我在艾教授的基礎上做個延伸,在國際政治經濟的較量中,大國跟小國或者說強國和弱國之間的區別,可能不在于你人口規模、經濟規模,甚至可能都不在你坦克重炮,而在于你每個國家在這個地球上的角色定位和行為邏輯。
大國、強國是貿易規則、市場曲線乃至于是歷史洪流的“第一責任人”,小國就是被動接受。
日本在2戰后所有的對外政治、經濟、外交等實際行動看,其表現全部都是小國行為,充滿投機。而且最要命的是既想依附別人,又不想承擔責任,屬于“白嫖”“女權”型國家。
往前說大概60年代,日本主導建立了亞洲開發銀行,但在選址時候,東京居然敗給了馬尼拉,這什么意思?擺明了東南亞國家對日本當時經濟外交就存在相當戒心。
緊跟著在80年代日本搞“無息貸款”那波又坑了一波鄰國。
再接著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日本當時可比中國強多了。日本當時是亞洲第1大經濟體跟最大的外匯儲備國,本應該是個亞洲扛把子,帶頭幫助各國渡過難關。
但日本呢?為了維護他自己本國利益帶頭貶值,望風而逃。跟他隔壁的中國,經濟規模比他們小,外匯儲備比他們少,當時競爭力也比他們弱,但當時中國政府公開宣布,人民幣決不貶值,而且說到做到。
客觀上通過中國自己承擔貿易損失的代價而幫助整個東亞頂過了新一輪競爭性的貶值。但有舍有得,雖然中國在90年代末孤身硬抗金融危機,大戰索羅斯,但在此后的10年時間里,到2010年美國“重返亞太”之前,亞洲這塊基本就是中國說了算,東亞諸多合作進程全賴中國主導。
后來日本的一些學者居然多次在國際研討會上說,是中國撿了他們的便宜...日本在亞洲所作所為基本就是如上所說,既要又要還要,但卻總不想承擔責任、義務和成本。
就像所謂的“無息貸款”,通過這點算計,日本的的確確轉嫁了部分的升值代價,但是卻重傷了他鄰國的交易伙伴,損失了鄰國信任,結果亞洲諸國在日元貸款到期之后紛紛不再續借。
再換句話說,日本想搞國際化從那時候起就注定了它斷無可能;就算隔壁韓國的韓元都有可能搞國際化,它日元永遠也不可能了。
這么多年,日本在亞洲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非常擰巴的存在,你說日本是亞洲的吧,那算是,畢竟那島國在亞洲的經緯線里,但你要說日本真算是亞洲的吧,人家都已經計劃加入北約了。
究其根源,無外乎2個。第1個,日本遲遲沒有對2戰做徹底清算,從政府到民間,都沒有。而且相反,自1983年起,日本歷屆首相居然還參拜靖國神社,這跟遠在西歐的德國總理勃蘭特之跪成鮮明對比。這也使得中國、韓國、菲律賓等過對日本所有的政治意圖都存在相當的不安全感跟敵意。
第2個,日本長期奉行脫亞入歐跟緊隨美國的政策,不愿意徹底融入東亞,當然了,這種扭曲、畸形的價值觀也給他們自己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跟日本最鮮明的就是德國,德國也是戰敗國,人家戰后怎么處理的?德國雖然跟日本一樣,也會面對美國的政治壓力,君不見昔日還有那一面斬斷德國的柏林墻么?
但2戰后,聯邦德國跟歐洲各國實現了相當充分的政治和解,由此衍生出了經濟上的共生關系。
德國總理勃蘭特那撲通一跪,把德國的路子給跪寬了。德國拉住法國,建成了能驅動歐洲一體化的法德軸心。歐洲貨幣體系EMS在成立之前,世界上有61個國家都選擇釘住美元,而沒有貨幣選擇德國馬克。
但歐洲成立EMS后形成了它們自己的區域計價貨幣—歐元,馬克在歐元貨幣單位里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在歐元占比中,很多國家都會儲備相當的德國馬克,這也讓德國馬克慢慢從本來1個區域貨幣過渡到到半國際貨幣。也因為德國馬克逐步走出德國邁向歐洲,德國自己在歐洲的話語權跟政治力量越來越重。
這一切怎么來的?歐洲國家都是傻白甜?無理由接受了德國?不,那是因為德國歷屆政府對2戰的反思、清算和認罪。
1949年12月第一任聯邦德國總統特奧多爾·豪斯在戰后一次集會上公開譴責:這段歷史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全體德國人的恥辱。
1970年12月7日聯邦德國總理威利·勃蘭特在波蘭首都華沙向殉難者紀念碑雙膝下跪。
1985年5月8日聯邦德國總統魏茨澤克在二戰結束40周年的紀念活動上,公開譴責了德國納粹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行,并提醒德國民眾勿忘恥辱。
兩德合并后,1994年德國總統赫爾佐克在波蘭紀念反法西斯“華沙起義”50周年大會上再次向波蘭人民認罪并道歉。并說:我為以德國民眾的名義給你們造成的痛苦請求你們的寬恕。
2000年以后,2004年6月德國總理施羅德在參加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活動時說:我們承認自己的歷史責任,我們會嚴肅地承擔起這一歷史責任。
2008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參觀納粹大屠殺紀念館后說:我代表德國政府和德國民眾表示,在大屠殺中發生的一切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深深的恥辱。
到2013年納粹大屠殺紀念日這天,德國總理默克爾再次重申國家的道歉,宣稱德國對納粹罪行永久擔責。
在實際行動上,德國議會在1994年通過《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對新納粹分子及其行為進行嚴厲追究。在德國,嚴格禁止使用納粹標志與口號,禁止以任何形式宣傳納粹思想,嚴禁宣揚種族仇恨。
2000年德國議會通過納粹勞工賠償基金法,對戰爭中的勞動受害者也承擔了賠償責任,并承諾只要發現任何一例沒有賠償的,德國政府將永久負責到底。
從清算、道歉、賠償一應俱全,德國基本該做的都做了,基于德國的態度、行動,歐洲諸國才重新接納德國,德國自己也混得風生水起。
可這一切,日本從民間到政府是1個都沒做。客觀講,在日本很多事情也不是他們說了算,是美國的政治勢力完全壓制住了日本本身的力量。但前面也提到了德國又何嘗不是?
大家都是2戰戰敗國,都被美國人控制,為什么人家都能道歉、清算,你日本不能?
內因是主要因素,1個民族沒有敢直面歷史的勇氣,這樣的民族斷無希望。換句話說,這個民族拿出這種態度,就代表了中日之間的戰爭并未結束。
我們設立公祭日另1個原因其實就是源于日本長期不道歉、不清算,他們從來不認罪,還三番五次去拜鬼社。其慰安婦、大屠殺、人體實驗問題,包括后來篡改教科書,還審核我們的教科書等等都拒不承認。這一系列實際行為都在警告我們,鄰家有鬼虎視眈眈,莫做麻木的看客。
在下今日寫這篇文章其目的就在此處,2戰結束這么多年,日本依然改不了他們的民族劣根性,他們的日元現狀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我今日說的是2種貨幣,實則是2種政治乃至于2類民族行為,我再次重復一遍,日本若想要真和平,真正的睦鄰友好,清算、道歉、賠款,這3樣做完了再講。
一日做不到,中日之間的硝煙就一日沒法散去,換句話說,中日之間是否和平,完全取決于日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