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1、越“努力”,越貧困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的必然邏輯,除非老百姓在政治上占據統治地位,在經濟上占據主導地位,否則我們便無法決定我們可以學習到什么,也無法決定將學習到的知識用于什么。
2、資本主義社會中,教育是階級再生產的一環,當一個學科所屬的勞動技能不能為資產階級生產關系帶來超額利潤,便會毫不猶疑將此學科邊緣化,而掌握的相應勞動技能的人也將淪落到名為“產業后備軍”的失業人群。面對更加殘酷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是他們可預見的未來。
在資本主義國家,教育的目的是勞動力的再生產。
為了維持資本主義的運行,為了讓資本隨時能找到可供剝削的過剩人口,資本總是要不斷生產出新的勞動力。而被資本異化的勞動者也往往將他的勞動力視為商品。
這一現實下,絕大多數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社會的發展或者個人的發展和價值的實現,而是為了通過接受教育,提高勞動力這一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從而使自己的勞動力能被“賣個好價錢”。
這樣一來,就不難理解包括“生化環材”在內的所謂“天坑”專業的出現。其本質就是,對資本家而言,這些專業生產出的勞動力的使用價值不如其他專業生產的勞動力,因而難以“賣個好價錢”。這種現象,只有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才會出現。也只有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才會既不把自己看作獨立的個人,也不把自己看作社會的一部分,而是把自己看作一件待銷售的商品。這種自我物化,數十年寒窗苦讀只為更好的被資本剝削,是封建時代的“禮教”拍馬也趕不上的。
那些“熱門”專業又如何呢?它們因為能暫時的給資本帶來相對更多的剩余價值,甚至能幫助企業創新技術而“熱門”,資本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又將剩余價值投入研發。隨著擴大生產、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換言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一方面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不斷減少,因而工人人口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單個工人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從而消耗更多的原料,使用的機器也更昂貴,因此為了保證社會平均的生產力水平,相同量的資本只能雇傭更少的工人。從而大量的過剩人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被“生產”了出來。而這些過剩人口反過來又加劇了資本的剝削,出現所謂的“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而剩余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相同量的資本只能雇傭更少的工人這個事實,意味著資本利潤率的下降。為了彌補這種下降,資本甚至將剝削程度加強到勞動力再生產成本之下。單身主義、丁克現象只是無產階級對這種剝削的一種自發的消極抵抗。但這也只能彌補而不是阻止這種趨勢。
因此這些“人才”越是工作,對他們的剝削就越嚴酷。他們也就愈發的被迫將自己視為“人材”。依靠自身能力,依附資產階級,把自己“賣個好價錢”,從而過上“好日子”,不過是一種小資產階級式的幻想。隨著經濟危機的接近,社會愈發劃分為兩個階級的對抗,這點就愈發明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