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
1、新舊劇烈交替的時代不應害怕變化。馬列毛主義者在對歷史研究的過程中,要堅持人民史觀和階級史觀,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孔子代表的理論還有復古君臣之禮,在制度上的反動在于嚴格等級制,從歷史的角度上其崇尚復古,希望從古代圣王的智慧找到辦法,其本身就在事實上是反唯物史觀的,我們將其送入博物館后,堅持唯物史觀,堅持階級史觀不去刻舟求劍,探索實踐我們的道路。
《當孔子遇上馬克思》這檔節目播出并引起廣泛熱議已經有段時間了,由此引申的文化和道德批判的內容也不少。因此筆者更愿意在此談談歷史上的孔子和其所處社會背景,和這些事物能給我們后來人怎樣的啟發。
首先,明確孔子的身份。他是生活在春秋中后期里一個沒落的奴隸主小貴族。他的社會關系,個人思想也正是圍繞著他的身份展開。孔子所處的年代,因以鐵器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出現,舊有的奴隸制生產關系正在迅速瓦解,過去建立在奴隸制下的分封制也走向末路,舊有的上層建筑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走向它的終點,而在這個過程中,過去的“士”階層也逐漸在變革中演變為新出現的地主階級,但此時的他們尚未形成自身的階級意識,因此,這些人找到了孔子,希望在這位身處兩個時代交界處的學者身上需求答案。
孔子自己很清楚,舊的上層建筑正在走向瓦解,最典型例子的就是過去由天子公卿主辦的“官學”已然解體,并在新時代的變革中無法再為統治階級提供一個良好的上層建筑指引作用。因此,孔子開辦“私學”,以新的方式來為新出現的階級提供包括道德在內的指引。道德是一個缺乏評價體系的標準,它歸根結底是屬于所處年代上層建筑的一部分,而這些又是和所在年代的經濟基礎變化所不斷調整的。如果做不到,那想遵守的人難以學習,想破壞的人很容易就能找到理由。這點孔子很清楚,開辦“私學”,用“禮制”降低學習難度,提高道德的約束力,才能穩定等級制。作為一個尚處在奴隸社會末期的舊階級知識分子來說,這是具有革命性的學術精神和思考方式,他的部分觀點也給后代在地主階級專政確立后的儒家學者提供了主要研究方向。
孔子作為一個生活在奴隸制社會末期知識分子,他的創舉,和他的歷史局限性是當今世上的人們能一目了然的,因為我們站在了遠比他更要先進的社會基礎上。關于在孔子本人逝世后,后世的地主階級代言人沿用他的觀點為統治階級的統治提供合法性,在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已然出現的時候仍為時下已經淪為反動事物的上層建筑搖旗吶喊,這些已經被時人所廣泛批判,在此不過多贅述。
那我們還能從孔子身上學到些什么?對舊上層建筑的道德層面批判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已經發生的具體矛盾;孔子作為奴隸主階級,本身沒有也不可能形成高度的階級意識,但今天廣大的無產階級具備形成高度的階級意識的能力,并能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人類歷史進程的主體去自覺地采取行動。把孔子和他的思想封裝進博物館供奉,而二十一世紀的無產階級也將在屬于自己的歷史實踐中確立自己的新上層建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