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昨天說。
中東為啥沒有出現毛澤東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奢侈。
即便在中國歷史上,也就出了一個毛澤東。之所以有這么一問,是因為現在的中東很亂,巴以戰爭讓雙方繼續流血。很多人認為,中東只有出現一個類似毛澤東那樣的歷史巨人,才能讓中東聯合起來、終結戰爭、恢復和平。
毛澤東是歷史巨人。而整個古今中外文明史上,歷史巨人不常有;政治家成為歷史巨人者,更是寥寥。
放眼中國,堪稱歷史巨人的政治家,除了毛澤東那首《沁園春》提到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外,再加上西漢高祖、東漢世祖、隋文帝、元世祖、明太祖、總設計師這寥寥數人;如果要再加上一些,那就是如周武王、商鞅、曹操、明成祖、康熙(康熙時代是中國落伍世界的節點)這些。這還是建立在中國幾千年綿綿不絕的歷史上。
其他國家的政治家當得起歷史巨人名號的,更少。俄羅斯,也就彼得大帝、斯大林兩位夠格。
美國雖然強悍,也就是華盛頓、林肯、小羅斯福(杰弗遜勉強)夠格。
法國也就拿破侖(路易十四、紅衣教主勉強)夠格。
德國也就俾斯麥勉強候選吧。
印度的世界級政治家,幾千年也就阿育王、甘地勉強夠格。
每一個歷史巨人,都是一段史詩,都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所以要問那里為什么沒有毛澤東出現,本身就非常奢侈。這種人一旦出世,就是歷史焦點,會給歷史和民族帶來翻天覆地之劇變。即便是中國,出現一個毛澤東,其實也很奢侈。
如果把目光聚焦在中東,其實不難發現,那里也曾出現過一位歷史巨人,讓中東形成過短暫的大一統狀態。他就是伊斯蘭世界尊崇的先知,穆罕默德。但那已經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了。
在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信徒捧著他留下的經典,開始了無盡的分裂與征伐。完整的和平,再也沒有在中東大地上出現。沙特、伊朗、土耳其、埃及、約旦、敘利亞等各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先知的正確代表。他們的分裂帶給中東無盡的災難,如今體現在巴以戰爭上。
現在的中東,如果想要和平,就需要另外一個在政治軍事層面達到天花板級別的歷史巨人。
中東為啥這么亂?這個問題的關鍵點有3個:
第1個關鍵點在地緣
地緣層面來說,中東地跨亞非歐三大洲(主要領土在亞洲),堪稱整個地球村的角斗場。
歷史上除了中國之外的超級大國,基本上都和中東有關。
什么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等,都曾在中東一帶廝殺。
近現代的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沙俄帝國、第三帝國、美帝、蘇聯等等,也都不遺余力地在中東布局。
所以自古以來的絕大部分時間,中東都是撕裂狀態。
現在的中東更為撕裂。
亞細亞半島的土耳其,想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并畫了個泛突厥的大餅。
波斯灣南岸的沙漠里,因石油而富足的沙特時常夢回阿拉伯帝國。
波斯灣北岸的山地里,伊朗既想要波斯帝國的領土,又想要為伊斯蘭什葉派正名。
還有埃及、敘利亞,都曾想要一番作為。
這種撕裂的狀態給了以色列橫行霸道的機會,也造就了巴勒斯坦的悲劇。
第2個關鍵點在種族
由于中東歷史久遠且復雜,留下很多種族矛盾。比方說悲催的庫爾德人。
如果說中東有誰能和巴勒斯坦人比慘,那就是庫爾德人了。
庫爾德人是中東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東其他古老民族,都建立過自己的國家,但庫爾德人沒有。
庫爾德人在中東有三千萬人口,是第四大種族。比他們數量多或少的種族,都建國了,他們沒有。
庫爾德人所處的位置:
東臨波斯灣、伊朗,和沙特隔海對峙;
南邊是紅海和亞丁灣;
西面是地中海,以色列、敘利亞、土耳其都在旁邊;
北面是黑海和里海,是斯拉夫人南下的通道。
所以庫爾德人就成了周邊土耳其人、伊朗人以及阿拉伯國家聯合壓制的對象。巴勒斯坦遭遇以色列壓迫時,還有阿拉伯國家為其說話。庫爾德人被壓迫時,很多時候連聲音都傳不出來。比方說土耳其,就不停地針對庫爾德人,但很少受到譴責。
除庫爾德人之外,還有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胡賽人,各有各的問題。
第3個關鍵點在宗教
世界上大部有影響力的宗教都源自于中東:
猶太教
拜火教
基督教
摩尼教
伊斯蘭教
等等。皆由中東傳向世界。尤其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非常劇烈地改變了人類文明史的走勢。耶穌基督和穆罕默德都成了世界歷史上響當當的人物。
但是這些宗教之間沖突不斷。因為他們都是天啟式一神教,排外傾向嚴重。
猶太教誕生時間較早,基督教從猶太教分裂出來。隨后基督教和猶太教相互看不順眼,這個現象造成了歐洲基督教國家在中世紀到近代的排猶現象。正因為猶太人遭遇了長時間的排斥,所以便有了強烈的復國愿望,最終在美蘇等國的支持下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
伊斯蘭教誕生較晚,但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從阿拉伯帝國到奧斯曼帝國,伊斯蘭教曾經讓亞非歐顫抖。但是在近代,隨著工業文明周期到來,伊斯蘭世界逐漸落入下風。不僅奧斯曼帝國被基督教世界的列強折騰散架,連面對彈丸小國以色列都無能為力。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又有無數分支,這些分支之間彼此也看不順眼。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和什葉派矛盾重重,似乎看不到和解的希望。基督教之間的打得更兇,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差點讓人類文明終結。
因為宗教的排外,中東很難出現世俗化的歷史巨人。
華夏文明恰好是世俗化文明,毛澤東恰好是世俗的華夏文明孕育出來的世俗化歷史巨人。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近代革命是一場世俗化革命。
所以僅僅從宗教層面來說,中東就不可能出現毛澤東。不過話說回來,伊斯蘭世界也不是沒有國家嘗試過世俗化。
03 所謂世俗化
縱觀近代史走向,整個伊斯蘭世界,也不是沒有國家嘗試過搞世俗化。
奧斯曼帝國崩潰之后,凱末爾試圖帶領土耳其搞世俗化,并且以軍隊、大學和法院作為世俗化的保障。很長一段時間內,土耳其發展得也還不錯。
伊朗的巴列維王朝,試圖效仿土耳其,也搞了一段時間世俗化,也曾發展得不錯。
還有就是阿富汗也嘗試過世俗化模式。
后來都不樂觀。
阿富汗世俗化毀于蘇聯的帝國主義侵略。
伊朗的世俗化最終被伊斯蘭革命摧毀,接下來又被美國無情制裁幾十年。
土耳其的世俗化,在歐美排擠之下,也在埃蘇丹的帶領下大踏步往宗教國家回歸。
換句話說,伊斯蘭國家的世俗化,終究沒能突破帝國主義和傳統勢力的阻礙。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恰好解決了這些阻礙。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史有兩大特色:反帝與反封建。
反帝,反對帝國主義的壓迫和侵略。
在近代史上,中國沒有侵略過任何國家,一直被帝國主義列強壓迫和侵略。在這點上,中國和中東有某些相似之處。但毛澤東領導的中共在反帝過程中,主要戰略是構建抗日聯合戰線,用陽謀大道的方式反帝,獲取勝利后的基礎才牢靠。相比之下,通過某些極端手段搞,根本就走不遠。
這點中東沒有任何一個政治家,能把中東聯合起來。
波斯灣南岸的石油王國,反而把安全寄托在美國身上,讓美軍在那里駐軍。因為它們的選擇,造成美國在波斯灣的巨大影響力。
波斯灣北岸的伊朗,和美國對抗了幾十年,但無法突破美國的封鎖,經濟一直停滯不前,老百姓的日子沒有改善。好在如今中國的壯大,給了伊朗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
再看反封建,毛澤東采取的政治、軍事和文化手段均別具一格。
首先在軍事層面,反封建一定要反軍閥,形成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央政府。因為軍閥是封建遺留的主要標志,軍閥分裂的局面不解決,基層大多數的權益就難以保障。毛澤東成功之前,中國也是軍閥遍地。毛澤東排除萬難,用陽謀大道鏟除了軍閥,奠定了如今中國的基礎。
反觀中東,遍地軍閥。小小的一個巴勒斯坦就分為法塔赫、哈馬斯等五六個勢力,很多中東國家甚至還停留在酋長制階段。這就是很多石油王國,明明很有錢,卻無法成為發達國家(沒有構建出有競爭力的產業鏈)的原因。
其次在政治層面,反封建一定要符合基層大多數的利益。
毛澤東在井岡山那么艱苦的環境下,借助八角樓微弱的燈光,仍然構建出了陽謀大道。具體舉措就是農村包圍城市,通過土地改革的方式,讓最基層的人們受益。
大家對比一下中東各國,富裕的沙特也罷,貧窮的也門也罷,被制裁的伊朗也罷,人多的埃及也罷,有過實質意義上的土改政策么?
第三,要有引領新文化風俗的舉動。
中國革命史上,最重要的引領新文化風俗的舉動,便是婦女解放運動;毛澤東提倡婦女能頂半邊天,講“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陽謀大道。
毛澤東之前,中國女性地位低下。毛澤東之后,中國成為男女最為平權的國家之一,某些方面女權甚至壓過了男權。
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如中國革命時代那般對女性的解放如此徹底。大家看看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中東地區那些國家,有如此針對女性解放的嘗試么?
某種意義上來說,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是世界文明史上一個獨特的存在。中國現階段能有如今和平發展的局面,基礎在革命時代就已經打下了。
說到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穆罕默德時代的中東,為什么伊斯蘭文化能夠形成聯合統一的局面,如今卻做不到了?我最初面對這個問題時,頭也大;直到我想明白了立體史觀大周期律的邏輯,才算解決了這個問題。
04 談點規律
其實吧,尋找到歷史規律之后,復雜的問題會簡單化。
我在寫《不被理解的毛澤東》時遇到一個極大的困惑,就是資料太多、太雜亂。比方說同一件事,不同的傳記給出了不同的描述;再加上很多說辭來自非民間,可以說非常難以甄別。
毛澤東時代的事兒到現在并不算非常遙遠,辨別尚且如此艱難。那么更遙遠的中東,或歷史上的某些事情,更是難以辨識。為此我苦惱了很久。
后來我在新安江畔留連往返之際,我完成了個人的頓悟:我突然想明白了一個問題,就是歷史和現實的細節可能難以完全考證,但歷史大趨勢是清晰可見的。如果理解了歷史和現實的趨勢與規律,再反過來分析歷史和現實細節,難度就會大幅降低。
我忽然明白,這就是把知識化繁為簡的一種模式。按照這種模式,即便是歷史小白,也很容易掌握歷史和現實的規律與趨勢,大幅降低獲取知識的成本和門檻。
我把這種感悟理解為立體史觀,即突破司馬遷和希羅多德奠定的以時間、地點和事件為基本要素的平面史觀,直接以規律為基本要素、把歷史和現實通過立體化視角進行解讀。
我把立體史觀大周期律的邏輯分成四個層次
炮灰律邏輯
政權周期邏輯
體制更迭邏輯
文明維度變遷邏輯
鑒于時間和篇幅,這里不再展開細說。我按照這個思路寫了《民國夢與民國》與《美國史》,算是按照東方視角,對人類文明史的一種透視。
按照立體史觀大周期邏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之所以獨特的原因在于:
不僅實現了政權周期更替,
同時推動了體制的創新,
最關鍵的是把中國從農耕文明國家推向工業文明國家。中國現在能成為工業生產第一大國、商業貿易第一大國、以及唯一的全產業鏈國家,都源自于毛澤東時代奠定的根基(注意,這里沒有神化毛澤東的意思,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工業文明出現的重要原因,源自于西方宗教世俗化釋放出的巨大能量。
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宗教改革,是工業革命發展壯大的原因。
美國更是一個宗教色彩對世俗世界影響極小的國家。
蘇聯成為超級大國,源自于唯物主義對東正教世界的改造;當俄羅斯重拾東正教意識形態之后,反而出現了去工業化現象。
工業文明周期內,伊斯蘭世界既然沒有國家能完成世俗化,那么也就很難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具體表現就是在中東那里,伊斯蘭國家沒有能力和域外大國對抗,即便是面對域外大國支持的以色列也無能為力。
那么穆罕默德時代,伊斯蘭教為何能整合中東?那是因為在工業文明周期之前,尤其是奴隸文明和農耕文明階段,宗教可以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宗教思想武裝起來的國家,都可以在短時間內爆發出驚人的能量。穆罕默德創造的伊斯蘭教表現出了比其他宗教更強的組織效率和戰斗力,主要有2個具體表現:
第1個表現:穆罕默德帶領阿拉伯人創建的阿拉伯帝國迅速崛起,整合了中東和北方地區,甚至占領了伊比利亞半島。
第2個表現:伊斯蘭思想武裝起來的國家,摧毀并吞噬了大量的其他宗教(如拜火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輻射的地區。
但是在工業文明周期來臨之后,奧斯曼帝國解體之后,伊斯蘭世界再也沒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大國與強國,再次陷入了撕裂與動亂之中。
所以如果中東再出一位歷史巨人,要整合整個中東,從而影響整個世界格局。那么他的事業,我猜在工業文明階段內,大概率是用世俗的方式改變世界。目前還看不見這種苗頭。
那么中東就沒法再現歷史上的輝煌么?這也不一定。畢竟工業文明階段并非人類文明的最終形態。下一個文明周期到來時,究竟是華夏文明圈,還是基督文明圈,或者說伊斯蘭文明圈占優勢,尚未塵埃落定。
我這里拋出來一個疑問供朋友們探討:就是下一個文明周期,還會是世俗化文明體系(注意這個定語,世俗化文明,并不是特指世俗文明,英美法俄的宗教改革就是世俗化進程,并不是世俗文明)主導么?
在奴隸文明與農耕文明時代,宗教化文明體系發揮過決定性影響。
在工業文明時代,世俗化文明起到主導作用。
那么接下來的文明周期呢?
如果仍然是世俗化文明主導,那么中東前景依然堪憂;如果不是世俗化文明主導,那么中東會有意想不到的機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