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末年朝權傾,各地諸侯動刀鋒。東征西討戰亂起,國之興敗如流星。文中所述宋襄公,仁義用兵把命扔。
話說宋襄公看到鄭國國君一天盛過一天地討好楚國,不免“七竅生煙”決定親帥大兵伐鄭。(借口是鄭對周天子不躬,而和不屬于周王冊封的楚國和好)與救鄭的楚兵戰于泓水。滿口“仁義道德”的宋襄公,非要待楚兵渡河列陣結束后再戰,結果慘敗受傷,次年因傷重而亡。
故事的具體情節是這樣的:宋襄公欲親帥大兵伐鄭,其弟相勸道:“如今諸侯紛爭,大周天數已盡,由它去吧”大司馬公孫固也上諫:“楚、鄭方睦,宋若伐鄭,楚必救之。此行恐不能取勝,不如修德以待時日。”襄公大怒說:“司馬不愿行,寡人將獨往!”遂出師伐鄭。
諜人飛報鄭文公。文公聞之大驚,急遣人告急于楚。楚成王曰:“鄭待我如父,趕快救之。”即命成得臣為大將,斗勃副之,興兵伐宋。
宋襄公得了楚兵伐宋之信,立馬返丘(商丘:宋之首都),然后又親帥大兵列營于泓水之南以拒楚。此時公孫固又諫言宋襄公曰:“吾之甲不如楚堅,兵不如楚利,人不如楚強。宋人畏楚如畏蛇蝎,君何以能勝楚?”襄公曰:“楚雖兵甲有余,但仁義不足。寡人雖兵甲不足,但仁義有余。昔武王兵僅三千,卻勝殷商萬人之眾,什么原因,不就是因為周武王講義嗎!我這位有道之君,去躲避無道之臣,那我雖生還不如死!”即批戰書,命于戰旗上書寫“仁義”二字,下戰書,約以十一月朔日,交戰于泓陽。
兩兵交戰時日已到,公孫固又對宋襄公說:“楚兵天明始渡,其意甚輕。我若乘其半渡,突然擊之,是吾以全軍而制楚之半也,可致勝。如若讓他們渡河完畢,那時楚眾我寡,恐不敵,奈何?”宋襄公指大旗曰:“汝見‘仁義’二字否?寡人堂堂之陣,豈有半濟而擊之理?” 須臾,楚兵全部登岸,成得臣手執長鞭,指揮軍士,東西布陣,氣宇軒昂,旁若無人。公孫固又諫于襄公曰:“楚方布陣,尚未成列,急鼓之必亂。”襄公唾其面曰:“咄!汝貪一擊之利,不顧萬世之仁義耶?寡人堂堂之陣,豈有未成列而鼓之之理?”
楚兵陣勢已成,人強馬壯,漫山遍野,叫喊廝殺聲不斷。宋襄公令軍中發鼓,楚軍也隨及發鼓。襄公自挺長戈,(可謂勇敢)帶著公子蕩、向訾(姓讀資)守二將,及門官之眾,催車直沖楚陣。楚將得臣見來勢兇猛,暗傳號令,開了陣門,只放襄公一隊車騎進來。等到公孫固趕來護駕,襄公已殺入陣內去了。只見楚將斗勃擋住陣門,叫道:“有本事的快來決戰!”公孫固大怒,挺戟直刺斗勃,勃即舉刀相迎。兩下交戰,未及二十合,宋將樂仆伊引軍來到,恰好陣中又沖出一員上將蔫氏呂臣,接住樂仆伊廝殺。只見公孫固虛晃一戟,撥開刀頭,馳入楚軍。斗勃提刀來趕,宋將華秀老又到,牽住斗勃,兩對兒在陣前廝殺。公孫固在楚陣中,左沖右突。良久,望見東北角上兵士如林,圍裹甚緊,疾驅赴之。正遇宋將向訾守,流血被面,急呼曰:“司馬可速來救主!”公孫固隨著向訾守,殺入重圍,只見護衛宋襄公的那些人,個個身帶重傷,仍在與楚軍死戰不退。楚軍見公孫固英勇,稍稍退卻。公孫固上前看時,公子蕩要害被傷,臥于車下,“仁義”大旗,已被楚軍奪去。襄公身被數創,右股中箭,射斷膝筋,不能起立。公子蕩見公孫固到來,微睜雙眼曰:“司馬趕快扶助主公,吾死于此矣!”言訖而絕。公孫固感傷不已。扶襄公于自己車上,以身蔽之,奮勇殺出。訾守為后殿,護守人群一路擁衛,且戰且走。等到脫離楚陣,護衛之眾,死傷殆盡。宋之甲車,十喪八九。樂仆伊華、秀老見宋公已離虎穴,各自逃回。成得臣乘勝追之,宋軍大敗。輜重器械,丟棄殆盡。公孫固保護宋襄公連夜奔回。宋兵死者甚眾,他們的父母妻子,皆泣立于朝外,怨襄公不聽司馬之言,以致此敗。襄公聞之,嘆曰:“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意思是:一個有品德的人寧愿受到重傷也不愿被俘虜)寡人將以仁義行師,豈效此乘危扼險之舉哉?(哪能因此敗而丟棄大義呢)”舉國無不譏笑。后人相傳,以為宋襄公行仁義,失眾而亡,正指戰泓之事。髯翁有詩嘆云:不恤滕繒恤楚兵,寧甘傷股博虛名。 宋襄若可稱仁義,盜跖文王兩不明。
像宋襄公那樣,兩軍交戰的關鍵時刻,施“仁義”,讓敵像餓狼一樣猛撲過來,恐怕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其慘痛教訓,我們必須引以為戒!
有項調查顯示:2022年8月,支持臺灣獨立的人群達到了50%,而支持維持現狀的占到了25.7%。然后支持兩岸統一的比例僅為11.8%,不知道該怎么選擇的人占到13%。隨著美及西方鄰國高層頻繁訪美、軍援不斷加碼,包括藍營中的某些頭面人物,如今也玩起“實獨不宣”的把戲,想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更不容樂觀!
本是一家人,我們當然很希望“和統”,大陸強大,臺灣人“心甘情愿和大陸人握手言歡”,當然是我們的良好愿望,但當今世界仍然盛行“叢林法則”,美帝的訛華政策不會改變,大陸的發展道路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美及西方國家軍援臺灣的政策也不會改變,“和統”、“武統”的成敗得失確實需要我們認真考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