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評制點評吳迪香港占中背后的死結
2014年11月1日,我在網上發表了
【人民網港澳臺論壇】普評制點評劉仰香港的價值與未來
普評制.blog 閱讀(364) 回復(0) 2014-11-01 13:45:22 已贊(2)
http://bbs1.people.com.cn/post/4/1/1/143019105.html
文章指出:
在香港搞不搞普選,最沒發言權的就屬英國。英國統治香港那么多年,哪一年開始搞普選不行?!為什么非得等到中國把香港主權收回來才突然醒悟,要讓香港搞普選?!!居心何在?!!!
原來在普選條件下,只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干涉政治,甚至是別國的政治。陳水扁就深諳此法,他不但買通美國的議員、咨詢公司,影響美國的對華政策,還花錢賄買象巴拿馬這樣一些小國的領導來支持他搞臺獨,……
只要你們國家實行普選制,美國想干涉你們國家的政治就一定能干涉成。離我們最近的就是烏克蘭,遠一點的就是智利,其前總統阿連德雖然是民選總統,有那么多的民眾支持,還不是死于非命……
普選是個雙刃劍,美國總統也怕它。里根在大選期間公開反華,上任之后又親華……沒有哪位總統敢得罪猶太人,如此這般……“全是大選惹的禍”。
人們的善良愿望,總是想通過大選獲得民主、和平、統一和穩定的發展。然而結果卻總與人們的善良愿望背道而馳。
在普選制條件下,誰掌權,誰就可以把謊言重復成真理。德國侵略別國的時候是這樣;日本侵略別國的時候也是這樣;美國侵略別國的時候更是這樣,如果不把謊言重復成真理,美伊戰爭就無法發動。騙,可以騙人一時,但無法騙人一世。美伊戰爭的功過、得失,實踐、時間、百姓自然會給出最為公正的評判。
落實普選原則,落實得最徹底的是巴黎公社和前蘇聯,而且他們沒受一點銅臭的污染。還沒有奴不奴隸,男的、女的,黑人、白人之區別,全有選和被選的權力,并且參選率之高更為美國所難以逾越。巴黎公社的社員和蘇聯百姓付出那么多,那么虔誠地實行普選制,回報他們的卻是失敗!失敗!!徹底的失敗!!!正如列寧所言:“歷史喜歡捉弄人,喜歡同人們開玩笑。本來要到這個房間,結果卻走進了另一個房間。在歷史上,凡是不懂得、不認識自己真正的實質”“的人們、集團和派別,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工人階級和普通勞動者作為人類的大多數,它們在實質上是要追求和平、民主、穩定、和諧、可持續發展人類理想的。普選制的實質則是要人們追求超乎國家和百姓利益之上的個人價值最大化。競選就是黨派、個人在爭權奪利,為此,他們才不計成本——美2000年的大選費用超過了三十億美元。2004年大選的費用據說還要高,并且不包括政府為了大選而多花的保安費。同樣不包括政府多花的保安費,布什總統就職典禮的慶祝費就花了四千萬美元。這大把大把的金錢,不為民所用,全都打了水漂,老百姓心疼不心疼?!不擇手段——為了戰勝對手,花錢賄選者有之,動粗傷人者有之,刺客暗殺者有之,(歷史上,袁世凱刺殺宋教仁。現如今,為了順利連任村官,永嘉縣上塘鎮下灣村原村委會主任王A,竟然謀殺了村委會主任候選人!此案已告破,時間:2008年07月15日 05:45 稿源:溫州網-溫州都市報)美大選期間,有人要刺殺奧巴馬,這不是空穴來風吧!黑金政治、政商勾結,更是比比皆是——曹錕賄選是昨天的事,今天,百萬元賄選村官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早在2003年山西河津市老窯頭村村民王玉峰就斥資194萬賄選村官。臺灣民進黨花錢組織05.3.26游行、臺灣歷屆執政者的凱子外交、日本為了當選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到非洲去買選票全是今天的事、等等、等等則是明天的事。……因此,
我們講英國在撤離香港之前,彭定康想人為改變香港的政治制度,是不是在為搞垮香港提前埋下一個最帶根本性的“定時炸彈”呢?假如,
香港實行一人一票真正的普選,(美國也沒這樣做啊!)那就會變成立法獨立、司法獨立、行政獨立、財稅獨立,甚至外交也要獨立,因為各種勢力都可以脫離中央,歸屬歐美日各國,各說各話,就像俄羅斯的車臣怎么辦?請看普京
上臺之后,就在全盤西化的道路上開始往回轉,特別是在“別斯蘭人質事件”之后,地方領導的直選方式就被普京取消了,俄國家反分裂、反恐怖的能力得到加強,普選制實際上就被普京演變成民主集中制,經濟開始復蘇,國力開始增強,人們看到了再次復興俄羅斯的希望……我們再來看看
歐美為什么如此激動的插手香港占中?這是因為他們真正懂得,國家的政治體制是怎么一回事,當一個立法、司法、稅務、行政全部獨立的香港出現,不亞于在中國身邊安了一個巨型炸彈。歐美勢力可以堂而皇之的影響干涉香港的選舉勢力,選出傾向于自己的行政政府,以此形成的地緣政治動蕩,將可能動搖整個中國的穩定。
參與香港占中的青年學生過于幼稚,也過于無知,他們不被推向前臺,那會是誰?下面請看,
香港的價值與未來
劉仰 2014年10月30日 16:35
…………
中國在世界上政治、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使得香港曾經因特殊歷史地位而獲得的經濟價值不可避免地降低。香港回歸的時間還不算很長,為了維持香港的繁榮,不得不靠大陸各種方式的輸血。有些大陸民眾為此感到忿忿不平,面對“占中”的胡鬧,很多人認為香港人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白眼狼,進而主張讓香港自生自滅,大陸不再提供特殊支持。這種觀點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依此心情草率行事。香港變成“臭港”,對于當今中國是不利的,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是不利的。但是,我們同樣應該看到,一味遷就香港對于中國同樣是不利的。如果香港始終處于“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局面,這并不合理。對于全中國民眾來說,始終擁有特殊地位的香港實際上是一種不公平。香港需要逐步去除它的特殊性,盡早結束回歸初期調整階段必要的輸血,盡快融入中國社會整體經濟,結合自身特點找到與中國經濟能夠產生高度互補的領域,并形成相關產業。對此可以參照當年的上海。
1842年的《南京條約》既割讓了香港,也使清政府被迫開放五個港口城市,其中就有上海。當時上海只是松江府管轄的一個縣。1845年清政府與英國簽署了《上海租地章程》,上海英租界正式設立。此后上海又設立了美租界、法租界,美租界與英租界后來合并成為公共租界,因此,上海曾經也是殖民地色彩非常明顯的城市。上海租界的性質以及它依托中國最富裕的長三角地區的地理位置,使得上海在1949年以前的重要性及地位超過香港。上海租界被稱為“國中之國”,可以看成是清政府被動地接受“一國兩制”。當今香港人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與當年上海人的心態非常類似。例如,上海租界后來雖然政治上結束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特殊地位,但在較長時間里依然保持著做洋買辦的傲慢。然而,中國收回上海租界后,并沒有繼續實行“一國兩制”。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即便面對西方世界的嚴密封鎖以及國民黨和海外勢力暗中煽動,上海并沒有長時間成為新中國的麻煩,反而繼續在中國整體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香港歷史地位的凸顯,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當年上海灘的洋買辦們紛紛移居香港。將上海與香港作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上海之所以在今天依然擁有難以撼動的地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上海較快改變了殖民地心態,清除了殖民地殘余,借助自己的優勢,很快與中國的整體經濟形成融合,成為中國整體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換句話說,上海結束了租界歷史后,較快擺脫了“外人”心態,與整個中國融為一體。此后的上海人或多或少還有看不起周邊地區“鄉下人”的心態,但這種“排外”已不明顯,經常成為戲謔的對象。改革開放后的一段時間,這種心態甚至被顛倒,周邊地區的“外地人”時常流露出“上海人有啥了不起”的反超,上海人也只能接受。如今,上海與外地人的心態差異已經平和很多,與中國其他地方沒什么差別,但上海的重要性依然如故,這個局面完全可以成為香港的借鑒對象。
雖然香港的經濟地位不可避免地下降,但應該說香港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因此,對于香港來說,盡快擺脫殖民地時代形成的“外人”心態非常重要,大陸不把香港人當外人,香港也應該不把自己當外人,更不要被真正的外人利用。香港人應該清楚地意識到,殖民地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再也不可能重來。香港融入中國是必然的趨勢和結果,只有在這一融入過程中發揮自身已有的優勢,香港才可能在中國整體經濟乃至于在世界上保持自己應有的地位。如果香港長期處于對殖民地時代的懷舊情緒中,將會導致香港思維的僵化,增加改變心態、改變思維的難度,拖延改變的過程,甚至可能錯過與蓬勃發展的中國相融合的大好時機和歷史機遇。“一國兩制”以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不應該成為香港及香港人改變心態、改變思維的借口和障礙。香港的未來只有真正成為中國整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會有光明的前景。這一光明前景的實現,既需要中央政府的扶持,也需要香港及香港人自身的改變。
下面請看,
吳迪:香港占中背后的死結
2014-10-31 10:21:56 聯合早報網
香港占中鬧了許久,一點也沒有消停的意思。中國有句俗話,叫“家丑不可外揚”,占中這樣持續下去,對致力打造軟實力的中國,是個巨大的傷害;更何況,香港是“一國兩制”的樣板,是和平統一臺灣的窗口。大陸不少人都覺得占中派港人忘恩負義,這么多年,大陸對香港各方面的支持可謂無微不至,結果他們還是反骨仔。大陸人這種被背叛的心情,充分體現在近來在微信朋友圈特別火的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似乎很解氣——香港,祖國到底欠你什么了?
只是怪罪的手法(blame game),從來都只能激化而不能解決矛盾。要想和平解決占中危機,就必須走進港人的困苦和絕望當中,了解他們,讀懂他們,然后求同存異,彼此妥協,達成團結。
事實上,對香港失望的港人,要么移民,要么來大陸尋找機會,剩下走不掉的走上占中一途,不少真的是走投無路。香港雖然看上去珠光寶氣,光鮮無比,但對于無數港人來說,卻是一個度日艱難,前途難覓的生存沙漠。這一點,我在很多年前就知道了。2003年我在英國留學,香港同學告訴我,香港的大學生畢業后拿6000元港幣(約986新元)月薪都好正常。當時我表哥在鲗魚涌租的一套20多平米的公寓,月租金好像都快這個數了吧。拿著6000元港幣月薪能過什么樣的日子?香港大學生的生存條件,真的是蠻嚴酷的。
有鑒于此,前兩年我那移民香港20多年的表哥,多次勸我去香港發展,讓我著實糾結了一番。表哥是我兒時偶像,優秀非常,1990年代初便通過嚴格的考試選拔來香港工作。可來香港這么多年,他連一套棲身的住所也沒能買下。過去好幾年他的業務也基本不在香港了,完全轉戰大陸,如今回香港也只能住賓館。優秀如表哥者在香港這么多年,尚且難覓立足之地,我又何苦自己,偏要去香港發展呢?
表哥說我有才華,在香港大有前途。其實香港最不缺的就是才華。要想在香港有充分的上升空間,只有才華做資本是絕對不行的,最好的資本就是金融資產和房地產。沒有這兩個東西,想赤手空拳在香港打拼出好日子,幾近奢望。
才華這東西在經濟學里叫勞動力,屬于生產要素的一種,嚴格說來不算資本。窮得只剩下才華的我要想去香港發展,當然應該留意一下香港的勞動力收入數據。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數據,過去17年,在香港的大學畢業生的起始薪酬,只有區區1%的年均漲幅,達到目前的19.8萬港幣,差不多15.6萬元人民幣。考慮通脹因素,大學畢業生的起始薪酬其實是下降了。窮人的財富裹足不前,而香港的房地產價格光在2012年,就上升了驚人的23.6%。目前的香港房地產價格已創下歷史新高,比1997年創下的最高峰要足足高三分之一。在中港地產股的強勁引領下,香港恒生指數在2012年勁升兩成。明白了吧?在香港想靠才華過上體面的日子,難度很大,重要的是有沒有房地產和金融資產。而房地產和金融資產絕大部分都集中在超富階層的手里,一般人很難染指。
愈窮愈窮,愈富愈富的惡性循環業已形成。根據香港大學周永新教授的研究數據,香港40%的勞動力——約為130萬的人口,可以歸入“新貧窮人口”,這幫人月入在1萬到2萬港幣之間,所以窮雖窮,但還不能領取福利救濟金。四年前這個數字是100萬。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香港大學生,一出校門就要邁進貧窮的行列。占中運動中,香港大學生是領軍人物,鬧得最兇,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吳迪:香港占中背后的死結
香港的GDP有接近一半是由金融、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創造的,這些行業占據了香港大部分的企業利潤。這些行業是資本密集型,不利于為人口密度極大的香港,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金融資產和房地產在收入再分配的過程中,越來越居壟斷地位;而香港又缺乏相應的稅法,去平衡一下這種收入再分配的嚴重失衡,只知道一味地迎合資本的利益,把重商主義發揮到了極致。如果資本越來越壟斷收入再分配,勞動力要素就會越來越被邊緣化,也就是所謂的才華改變命運的故事,越來越成為傳說,離殘酷現實越來越遠。正因為此,香港的基尼系數才冠絕全球,在回歸后不斷勇攀高峰,社會流動性也死水一潭。
對于我們這種窮得只剩下所謂“才華”的人而言,香港是個沒有希望的艱辛苦域。40%的勞動力屬于“新貧窮人口”,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回歸后三任特首皆于此碌碌無為,大陸給香港的好處,絕大部分被超富階層袋入囊中,普通港人只能望梅止渴,這讓普通港人如何感激大陸?特首庸碌,前途無望,期盼中央搭救而不能,占中便成了許多港人沒有選擇的選擇。占中是眾多港人試圖打開社會流動性死結的一種群體性努力。這個死結打不開,香港社會便永無安寧。
問題是要打開這個死結,就勢必要壓制金融和地產霸權。但在功能組別獨大,拉布挾持議政的情況下,這幾無可能。打開這個死結,香港需要付出福利社會的巨大代價;而人口過多,老齡化嚴重,這會讓香港不堪重負。唯一的出路,就是打造類似紐約大都市圈那樣的香港大都市圈(HK Megalopolis),促進香港勞動力和大陸之間的流動性,消化這些底層港人。大陸應當吸取香港經濟被金融和地產霸權裹挾的教訓,切勿走上香港化的不歸路。
作者是中國的經濟研究學者
2012年香港立法會拉布事件
香港人把用冗長發言和用大量修正案來拖延立法程序的做法叫做“拉布”。
2012年五月香港立法會發生了長時間的拉布戰,提出拉布的議員估計能讓整個審議超過500小時。
親政府的建制派不滿拉布行為,批評這些議員的做法是濫用立法會程序,癱瘓政府,浪費公款,并提出要通宵開會以作抗衡。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接納建制派人士的建議,決定2012年5月16日通宵開會,然后再根據議案討論的進度,考慮會不會在星期四和星期五晚上作同樣的安排。不過,有政府官員指在深夜出現流會的機會甚高。
這次拉布由政治團體人民力量的議員陳偉業和黃毓民在今年5月2日發起的,是為了反對立法會修訂《議席出缺》草案。他們向立法會提交了1306項修訂,共2464頁,使立法會不得不推遲其他法案的審議。根據香港立法會的議事規則,在委員會審議法案的階段,只要議員發言不重復,不離題,就可以不限次數地發言和發問。
在2010年,五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集體辭職,然后以補選的方式,讓香港市民進行全民投票,借機會宣傳普選。結果讓香港的納稅人花費了超過7500萬港元來進行了一次并無改變選舉結果的選舉。那次事件之后,香港政府希望堵塞類似的漏洞,因此擬定了《議席出缺》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通過,希望從此制定新規定,讓立法會議員在辭職后6個月內不能參與補選。
香港立法會首次拉布是由建制派議員在1999年12月1日發起。當時立法會就廢除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的草案辯論,建制派突然接連發言,讓民主派議員反駁,以致開會時間延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