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改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利于刺激消費
刺激消費提振經濟——由公積金改革說開去
祝寶超
欣聞政府修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改革管理辦法,將辦理“一卡通”,把沒有盤活的住房公積金及部分工資打入每人賬戶,方便提現。更好地支持繳存職工解決基本住房問題。這一舉措將會對刺激消費、提振經濟發展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公積金誕生初衷是“由國家、集體、個人三方共同負擔,解決職工住房困難”,在推動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引導城鎮居民住房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是相比房價一路高企,公積金貸款額度明顯偏低,功能弱化,漸成“擺設”。實際操作中“提取難”,不少地方公積金提取存在手續繁多、到賬晚、限制多等問題,違規挪用也時有發生,加劇了這一態勢。剛性的規定加上不良作風使絆,催生了公積金代取業務,一些“地下中介”從中抽取高額傭金。在有些人眼里是“雞肋”的公積金,在另一些人眼中卻是“唐僧肉”。公積金本不該是少數人的“盛宴”,現實卻像跟多數人開玩笑,真正的低收入家庭,僅靠工資和公積金貸款還是很難購置起商品房甚至保障房。買不起房,自然也用不到公積金。據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透露,2013年廣州市住房公積金繳存人中,9%的貸款人使用了約80%的公積金余額,而大約有80%的繳存人仍未使用住房公積金。這就使得公積金貸款形成了一個怪圈:無房的人補貼了有房的人。從住有所居的大局出發,盤活沉睡的3萬多億元住房公積金,這種做法能解決部分低收入者的居住難題,客觀上解決公積金“劫貧濟富”的不公。為進一步擴大消費,許多專家建議,各項改革和政策需要真正落實,增強低收入人群的消費能力、消費信心。
在經濟學中,決定消費的因素有很多,如心理、文化、預期、使用需求等等,但收入是消費的決定性因素。只要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現金收入能夠增加,只要新增就業人數增加,只要城鎮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沒有太大變化;國家宏觀調控和穩增長政策的落實,將稅收杠桿、轉移支付、法律法規、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等各種具體手段有機結合,加快分配改革,平衡好“初次分配”與“再分配”關系,有力鏟除各種黑色、灰色利益鏈條,就能促使一個龐大、穩定的中等收入群體出現,提升消費能力。
2014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名義增長1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3%。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539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增加收入提振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能。上海財經大學的調查顯示,在消費者預期指數中,購買預期指數為71.5點,較上季度大幅回升16.8點,環比上漲13.1點。而買房預期指數從上季度最低點顯著增加14.6點,達54.2點,同比上升12.0點;買車預期指數環比更是大幅上升19.1點,達到88.8點。
通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現金收入,撬動消費、擴大內需,不僅可以改善民生,還能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經濟發展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消費者普遍對未來經濟發展充滿信心,最終經濟發展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