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經濟是泡沫經濟的根源、經濟危機的根源,也是兩極分化的根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區別之一,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投機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比資本主義更完善的市場經濟,絕不容許任何投機的存在。
配置經濟學的“擇優分配原理”的經濟學結論就是投機有益論。茅于軾:“投機活動對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如果賺了錢,這是財富的創造,是對社會有利的。如果賠錢,則對社會有害。其中的道理我在以前寫的著作中有詳細的解釋。正因為這樣,各國政府都允許投機買賣的存在。比如期貨市場,就是投機市場。它對社會是有利的”。這就是茅于軾的“投機有益論”。把賺錢和創造財富劃等號的茅于軾“投機有益論”的理論基礎西方新古典經濟學中價值與交換價值、金錢和財富劃等號的價格經濟學,經濟基礎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投機經濟是泡沫經濟的根源、經濟危機的根源,也是兩極分化的根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區別之一,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投機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比資本主義更完善的市場經濟,絕不容許任何投機的存在。
投機:配置型的投入產出活動,是配置經濟學的核心概念。投資:再生型的投入產出活動,是再生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在經濟活動中,投機與投資應該哪個為主的問題,實質上是以配置經濟學還是以再生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問題。配置經濟學看來,經濟活動就是資源配置活動,經濟學就是研究資源優化配置的;而資源配置是否優化的根本的、也是唯一的標準,就是能否賺最多的錢。而投機、特別是金融投機帶來的配置的數量、速度與頻度,是投資所無可比擬的,雖然投機有風險,但風險與機會成正比,而且善于投機的也善于把風險轉給別人,把機會留給自己——反正能通過價差利潤賺到錢就行。但在再生經濟學看來,只有能產生生產力的活動才是有效的經濟活動;因此風險與機會成反比。前者以資產轉移為目的,后者以資源再生為目的。因此,前者崇尚投機,后者注重投資。配置型經濟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再生型經濟。再生經濟學要求銀市股市房市應成為投資的場所而不是投機的場所,因此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管機制,在準許投資者進入與退出的同時,最大限度防止投機行為的發生。要把屬于配置經濟學范疇的投機和屬于再生經濟學范疇的促進流通區別開來。投機人為抬高或壓低物價,人為使價格與價值背離,是一種破壞正常的價格機制擾亂市場的行為,與市場經濟本質上是對立的。在經濟微觀化時期,投機的危害性不明顯;但到了經濟宏觀化時期,投機將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中國新建住房的高空置率就是投機性的住房需求造成的。投機性的住房需求膨脹一方面使房地產業蓬勃發展,GDP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并沒有實際增加社會財富,相反還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梢哉f,經濟宏觀化時代的經濟泡沫,包括房地產泡沫、GDP泡沫都是投機造成的,這時運用宏觀調控手段控制投機既有必要又有可能。投機,是市場經濟早期市場無序化、平面化、微觀化、不規范的產物,在市場經濟宏觀化、有序化、立體化、規范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被立法取諦,以保證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的發展。那些以市場經濟完全自由競爭為名反對取諦投機的“經濟學家”,都是金融投機以及其它投機的既得利益者或者是其代言人。而在背后支撐他們的經濟學理論基礎,是市場原教旨主義與新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
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泡沫經濟。形成泡沫經濟的根源有三個:貨款膨脹、虛幻經濟與口袋經濟。如果說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主要由貨款膨脹引起,這次美國次貸危機主要由虛幻經濟引起,那么中國有可能產生金融危機的根源,則主要是口袋經濟。虛擬經濟如果離開了實體經濟就會演變成虛幻經濟,而虛擬經濟如果成為投機的平臺就必然脫離實體經濟;而口袋經濟,則是實體經濟中的虛幻經濟,或實體經濟外表掩蓋下的虛幻經濟。金融危機(包括美國當前的次貸危機)的本質是不對稱: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不對稱、經營權與所有權不對稱、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不對稱、經濟要素與經濟系統不對稱、經濟概念和經濟現實不對稱、理性預期與經濟現實不對稱、企業信用與經濟實力不對稱、經濟轉軌過程中客觀原因與決策失誤造成結構失衡的不對稱。投機的要害,是通過人為操縱控制,強化不對稱——知識不對稱、信息不對稱、能力不對稱,擴大道德風險、社會風險、自然風險,爾后一方面從中獲取暴利,另方面促成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乃至社會危機。所以投機是金融危機的催化劑。
投機對經濟泡沫的催化作用,使經濟概念和經濟現實不對稱。如土地可再生、再生的速度超過人口增長速度這一現實和“土地不可再生”這一“經濟共識”之間、“房價只升不降”這一經濟“理性預期”與房地產供過于求這一殘酷的現實之間的不對稱,造成了房地產泡沫,從而造成危機——從房市危機通過金融衍生品杠桿橇動金融危機,并牽動整個經濟危機。美國當前的次貸危機就是這樣產生的,也是這樣形成的。投機對經濟泡沫的催化作用,使經濟要素與經濟系統不對稱,價格與價值不對稱,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不對稱,而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不對稱只能使虛擬經濟成為虛幻經濟。主流經濟學家的線性思維方式決定了只抓一點不及其余的行為方式,認為虛擬經濟可以離開實體經濟而獨立運行,似乎這就是“新經濟”、“GDP經濟”。知識經濟不是虛擬經濟,虛擬經濟也并非虛幻經濟。通過金融創新而創造出來的金融衍生品,只是整個經濟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其能否暢通無阻、可持續賺錢,取決于整個經濟體其他因素的相互制衡。如果這個相互制衡的經濟體有一個缺口被打破,將會造成整個經濟體的重組。在重組過程中,泡沫被擠掉就是必然的。所以虛擬經濟不是萬能的,金融衍生品的工具作用不能被神化;經濟運行的因果、本末關系不能被倒置。投機對經濟泡沫的催化作用,使經濟轉軌過程中客觀原因與決策失誤造成結構失衡。與經濟全球化、知識化相伴隨,是經濟的立體化、系統化。抓住一點不及其余、一竿子插到底的小生產思維方式與運作方式,同系統化的經濟運作模式是不對稱的,最終破產是必然的。必須用經濟系統論、經濟控制論代替經濟原子論。投機對經濟泡沫的催化作用歸根結底是使價格背離價值,只有控制投機,才能使價格和價值復歸對稱,使經濟危機得以避免。
投機并不是茅于軾這樣的市場原教旨主義者所認為的,是市場自由競爭的產物和標志,毋寧說投機是自由競爭的異化。正好像投資有自由競爭與壟斷之分,投機也有自由競爭與壟斷之別。如果說,平面的投機是二維平面配置的產物,壟斷的投機則是三維、四維甚至五維立體“落差”的結果。平面的投機是尋找市場機會、鉆市場的空子、獲取風險利潤;立體的投機則是制造機會、操縱市場、興風作浪、請君入甕,無風險獲取暴利。如果說,平面的投機是競爭的負產品,并不排斥競爭,那么壟斷的投機則使競爭不再充分,競爭的游戲規則不再有效。壟斷支撐投機,投機強化壟斷,從而使有錢投機的人獲得更高暴利,沒錢投機的人只能買高價房居住或在房貸的誘惑下成為房奴,從而使窮者越窮,而富者越富。從房地產泡沫可以看出:壟斷與投機結伴的壟斷投機,是促成兩極分化的罪魁禍首。而完全自由競爭的投機是走向壟斷投機的必由之路,因此自由投機與壟斷投機與充分自由的市場經濟不兼容。
投資壟斷和投機壟斷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使價格背離價值,從中牟取暴利,從而破壞了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而投資壟斷往往是通過投機壟斷或變相的投機壟斷來進行。要把股票正常交易、用腳投票同投機區別開來。如果不能像擠膿包一樣地把投機行為從股市和期貨交易中擠出去,那么就沒有規范的股市和期貨市場。一方面想要建立規范的股票市場,另一方面又允許投機行為存在,這本身是一種悖論;這個悖論是造成中國股市好壞之爭的根源。中國股票是否規范、要不要規范,不是以西方股市為模本,也不是主流經濟學家說了算,而只能以規范經濟學、規范的市場經濟為標準。并不是只有計劃經濟才需要反投機,規范的市場經濟更需要反投機。政府宏觀調控同充分的自由競爭之所以不矛盾,就是因為前者可以抑制壟斷投機,保護充分的自由競爭。通過反壟斷與保護公平,政府調控與自由競爭二者可以得到統一。所以政府調控市場經濟與自由競爭不是對立的,而是對稱的。從充分的自由競爭就是反壟斷來講,自由競爭就是公平競爭;從自由競爭就是公平競爭來講,政府調控就是保護公平競爭,而保護公平競爭就是保護自由競爭。保護競爭的公平性就是政府調控的目的、功能與界線。金融衍生品的創新、多樣與多元化,同鼓勵投機是兩碼事。不能把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價格發現與風險回避功能歸功于投機。投機是配置經濟學中“風險越大機會也越大”理論的產物,本身是強化風險、制造風險的催化劑,而不是回避風險;這和本質上控制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創新在功能上是對立的。投機行為和金融衍生品功能相互抵消,是金融衍生品的異化,只能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實踐來看投機對市場經濟都是有害的,茅于軾“擇優分配原理”的經濟學結論“投機有益論”不能成立。
價格調節
產品 精神 商品
非價格調節
市場的價值調節機制
非產品 物質 非商品
市場的核心機制是價值機制不是價格機制
投機催化 主客體
不對稱
主體方面是主導,
經濟危機 結構失衡 也是直接原因。
經濟轉軌
投機是經濟危機的催化劑
摘自陳世清著《超越中國“主流經濟學家”》一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1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