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貪污、受賄事件的高發看制度的缺陷(一)
在我國貪污官員落馬的事件已屢見不鮮,不用我舉例,百姓們也能舉出一大串,一方面說明政府加大了懲治腐敗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說明官員的貪污已成高發之勢,如不從根本上遏制其腐敗現象的發展,勢必將成為群體腐敗,那樣以來必將為百姓深惡痛絕。
從2008年的統計資料看來,(報載)以100位貪官(為例)的年齡平均在50.8歲,九成為處局級以上,而且年齡在逐步下降,也就是說,貪官的年齡在逐步年輕化。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認為:年輕的官員因為膽子比較大,抵御誘惑的免疫能力也比較差,面對形形色色的物質誘惑,更容易走上腐敗道路。
果真是免疫力差嗎?這樣的觀點我不敢茍同,官員腐敗案件的逐年上升不能單純解釋為年輕人的免疫差,現在一大批的年輕人走上了領導崗位,因為缺少監督體系,才造成了貪污官員的年輕化。這種局面的形成,正是監督機制的缺失。難道官員的貪不貪污僅靠自身的免疫力嗎?如果說那觀點成立的話,那么,年歲大的官員不也在貪污受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陳同海,這位高干子弟,前中石化老總,受賄1.9億元,案發時已近60歲,你說他平日沒錢花嗎?每月他的交際費就是一、二百萬(公款),按說他水平素質都該高吧,免疫力也該不會差到哪里,可他就是能瘋狂地斂財,說到底就是沒有人監督官人權力的運做,就像是在一條大馬路上掉下一大堆錢,如果沒人看著,路過的人會怎樣哩?大概會是膽子大的多拿,膽子小的少拿,如果有人看著,我想就會是另一個結果。這正應了前河北省副省長叢福奎在牢里反省的話:我們當官的就像是關在籠子的老虎,看著我們不自由,被關著,其實我們在籠子里自由得很,愿干嘛就干嘛,沒人管的(大意)。這就道出了做官的是沒人監督的,他(她)是自己所管轄的地域(領域)里一把手(或是主管)幾乎就是皇帝,下屬敢管嗎?敢去監督嗎?上級又離得山高皇帝遠,而且都是上一級的領導的紅人,不紅我也不讓你在這里做官,早換上了自己的嫡系,這點我們不用諱言。
當領導的往往認為自己了解自己的下屬:他不會胡來的,再說也是黨培養了這么些年的干部了,正是這樣過度的相信才造成了監督的缺失,而使不少有能力的干部被金錢所擊倒。監督機制的缺失也就毀了這些干部們。
我記得我國駐聯合國前大使在退休后寫的一篇文章里提到:聯合國的各部門管著那么多的錢物,沒有一人敢去伸手,為什么吶?他說:聯合國把自己的每一個雇員都其看成是一個普通的人,和每個人一樣都有私欲,不是一個高尚的人。為此,就把監督機制一并完善起來,這樣,人們就收起了自己的私欲,安分守己的工作,這就形成了人人不是不會貪污而是不敢貪污,在任內人人都是君子的現象。
有的人說不少官員是被女色迷惑的,我看不盡然,他再缺錢,再想滿足小情人的胃口,但是監督機制在那里擺著,他的手還敢去伸?伸手必被捉,誰還敢?
記得當年胡建學初到山東泰安做官時,對自己的一幫官員說:泰安的錢不能拿,泰安的女人不能碰。這可是一個高素質的官員吧,我相信他當初是這樣想的,然而,最后怎樣,鋃鐺入獄,他不是沒有素質,關鍵是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來約束官員的日常行為。公家的錢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膽子再小的人也會大起來,這就是制度的缺失。
當務之急,我黨應該盡快地把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建立起來,(包括公務員的財產公示制度)。不然,你抓再多的人,繼任的還會去貪污,就像是當年的朱元璋,把貪污官員的皮剝下來里面放上稻草豎在衙門口前,怎么樣,繼任者還是去貪污受賄,問題的關鍵是不言自明的。
我黨要走出黃炎培老先生在延安時對毛澤東主席所提出的“周期律”的建議,在現在看來任務是相當的艱巨,我們相信黨正在努力,同時也看到了貪官污吏對黨所帶來的危害,因此,懲治貪官污吏的力度正在加大。古代先賢提出的:“朝有鯁直之臣,野無遺賢”的美好理想一定會實現。
活在哪個世界里為好(二)
寫下這樣的題目是不是有點白癡?世界只有一個,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的,這個活生生的世界里讓幾十億的人口能夠有個落腳點,足以獲取能量而活下來,其實這是一個物質的世界;而另外的世界就是精神的世界,這兩個世界相輔相成,構成了我們人類每個個體的特質,即區別人他人又和他人相似的形態。
哲學家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其實,我們人類就如同是雙胞胎,除了形體外在的特質完全相同一樣,但他們的兩個人的內心世界是不相同的,既對社會的看法、個人愛好乃至脾氣秉性也不會完全相同,也就是說決定人品質高下的就是我們的精神世界,而不是物質的世界,也就是說不是物質的人而是精神的人。
雖然如此,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世界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哪?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世界上的人始終就是這樣看似矛盾而又在統一地活著,哲人總把世界看得很灰暗,認為到處是為金錢利祿而忙碌的人,蕓蕓眾生,為了金錢,自私自利,不好開化。而忙于名利的人對那些所謂清高的人又嗤之以鼻,世界就在這種博弈中斗爭著、統一著、前行著,又在這個地球上延續著。
對于大多數靠著勞作而獲的財產的人我們不應該指責、嫉妒,而是應該鼓勵,只有勞動獲得的財產是有價值的,這樣的人內心很充實,可以說是這世界的中堅力量,你說這樣的人是活在物質的世界里嗎?當然,同時,這又是一種社會的創造力量,物質的世界就是靠創造而來的,這樣的人內心世界也是干凈的。
我們不能因此而簡單地把人看作就是物質的動物,這是因為物質是我們人類必需品,沒有物質的保障人類就沒有繁衍,沒有繁衍哪里有世界的前行?
單純的物質決定了人的溫飽,同時卻不能造就人的品行。
其實,我要說的就是,人需要的是精神和物質同時溫飽和富裕,這似乎是個悖論,物質和精神的多寡能不能在這樣的矛盾體中和諧共存?這始終是哲人們不安心和探討……而又是往往失望的問題。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不看重錢財而注重自己的內心世界,也就是說活在了精神世界里,像我們的先賢們就與物欲橫流的世界格格不入。
精神的東西是這個世界的靈魂,物質的東西是這個世界的基礎。
但是,物質已到了相對富裕的時代,我們的大部分人只要工作就能獲的生活的必需,然而,富裕的人中有的為富不仁,吃喝玩樂,實則是精神世界的泯滅。
“人莫不有欲,莫不求其所欲。”但是,欲望和理想是不同的,富裕了不一定就自然而然地就要墮落,原因就是人的內心世界有高下之分,好多人富了做慈善,樂意幫助他人,把自己的財富返還給社會,這就是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糞在田則為肥,在衣則為不潔,只有我們精神世界強大了才能貧賤不移,富貴不淫。
堅守貧窮,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說是為了實現大多數人利益而堅守貧窮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嘉許這種精神,我們的社會需要這種精神,尤其是在這滿眼物欲的社會里。
“風波茫茫,或輪無底,或達仙山,二者何擇?
唉生悼世不是人生的全部,驕奢淫逸不應是人生追求。
只有我們過多地追求精神世界的輝煌,人生才會充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