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商品的價值分為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 和剩余價值M三部份,因為價值由勞動形成,所以剩余價值由剩余勞動形成。
雖然剩余價值是由剩余勞動形成的,但是剩余勞動并不就是剩余價值,剩余勞動從人類誕生開始就有,因為沒有剩余勞動就不會有人類的發展。但剩余價值這一概念只限于資本主義這一歷史范疇。就是說,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剩余勞動才表現為剩余價值,而在別的社會形態中,剩余勞動就是剩余勞動,不會以別的形式存在。
以前說過,在資本主義的生產中,工人只生產出可變資本V和剩余價值M,不變資本C并不是工人生產出來的,工人只是把不變資本的價值保存了下來。如果單從勞動的觀點來看,工人的勞動就只分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這種劃分在任何形態的社會中都是適用的。
因此,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中,社會勞動量也分為兩部分,即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必要勞動生產出人們生存必須的生活資料。可是剩余勞動會生產什么呢?它用在哪些方面?
即使在共產主義社會里,生產領域仍然被分為生產資料部門和消費資料部門,隨著社會生產的擴大,這一劃分不僅始終存在,還會越來越明顯。
我們先來看第一類的剩余勞動,即ⅠM.會如何分配
以前說過,社會大生產的特點就是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第一類以機器設備和原材料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料,也就是原先的不變資本ⅠC 部分,也必然要求不斷增加,增加的部分由第一類的剩余勞動ⅠM提供。
第二類擴大生產規模也需要增加生產資料,同樣也由第一類的剩余勞動ⅠM提供。
ⅠM還必須和ⅠV一起補償第二類已經消耗的生產資料IIC.
ⅠM除了提供ⅠC和IIC需要增加的部分,和補償已經消耗的IIC之外,還需要做什么呢?
這就需要從勞動是如何開展的這一問題開始分析。
我們知道,勞動的開展需要生產資料和勞動者,這兩者形成生產要素,缺一不可。所謂勞動過程,就是勞動者利用工具或設備,把機械力或者化學力施加到勞動對象,使其改變自然屬性的過程。
任何勞動都是人的生命活動,而活動是以一定的空間為前提的,人要勞動就必然要有一個勞動場所,在人類的最早期,勞動場所就是人類的生活場所。但是隨著人類的生存對工具等生產資料的依賴性的增強,人的活動越來越分為生產性活動和純生理型活動,前者表現為生產勞動,后者為吃喝拉撒等消費活動。兩種活動場所逐漸分開了。
大多數生產勞動要求平整的地面,良好的光線,足夠的活動空間。這是勞動的先決條件,即使沒有好的條件,勞動也可以進行,但是會增加勞動的時間,既增加生產成本,因此,盡管這些勞動條件并不直接形成勞動產品,人們還是必須分出部分時間,用以改善勞動條件。
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有些資本家不得不專門雇傭一些工人從事這種非生產勞動,即輔助工人。他們專門維持工作場地的整潔,各種器具擺放合理,幫助產品的轉運,輔助工人的勞動并不形成價值,因為他們的勞動并不是生產所必需的,但是卻能使生產勞動進行的更加順利,縮短勞動時間。所以資本家寧愿專門雇輔助工人以改善生產條件,也不愿意生產工人由于條件不佳而造成時間的浪費
隨著社會化生產的規模擴大,越來越多的財富體現在生產資料上,生產資料規模的增長必然要求生產條件的改善,因此,西方工業革命之后緊接著是運輸業的革命。
現在清楚了,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里,第一類的勞動量會分出一部份以改善社會的勞動條件,并且份額會越來越多,甚至超過直接進行生產的勞動量,因為在進入社會主義之后,對社會生產力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已經不是生產方式,而是生產條件。
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勞動力會投入到改造自然的活動中,例如新建運河,治理沙漠,墾荒造林等,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不是人們不需要勞動,而是每個人都要投入勞動,因為改天換地是比產品生產更加艱巨的勞動,需要每個成員的參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