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把第一類部門和第二類部門的年產品價值分解開來,就可以得到以下表達式:
Ⅰ: C + V + M,
Ⅱ:C + V + M
C為不變資本,V為可變資本,即工人的工資,M為剩余價值。
現在我們先假定,剩余價值C被資本家全部消耗掉,社會生產按原有規模一成不變的進行,即簡單再生產。
第一類的C,由于它是不變資本,必然發揮生產資料的職能,而第一類的產品形式只能充當.生產資料,所以C在第一類的部門內部消化,也就是說,這些產品并不進入第二類的生產企業。
第二類的V + M屬于工人和資本家的收入,應被用于消費,而它們是以消費資料的形式存在,所以直接被消費掉。
現在的關鍵在于第一類的V + M和第二類的C,第一類的V + M屬于工人和資本家的收入,應該用于消費,但它們是以生產資料的形式存在,第二類的C是可變資本,發揮生產資料的職能,可是以消費資料的形式存在。如果社會生產順利進行,第一類的V + M和第二類的C就會剛好相等,即Ⅰ( V + M)=ⅡC,于是第一類的V + M和第二類的C彼此交換,兩類部門都在物質上得到了補償。
但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屬于擴大再生產,因此資本家不會把剩余價值全部消耗掉,他們只會消耗一部分,其余部份當做資本再投入生產,即增大生產規模,假定把剩余價值的一半在投入生產,第二類的預付資本就會從C + V變為C + V + M/2,我們再假定,C與V的價值比例是3:1,那么M/2也應該按同樣的比例在C和 V之間分配,于是新的價值構成為(C+3/8M)+ (V+1/8M),第二類不變資本的價值增大到C+3/8M,這些都需要從第一類的V + M得到補償。
如果假設第一類也把一半的剩余價值用于擴大生產,另一半用于生活資料的消耗,那么用于補償第二類不變資本Ⅱ(C+3/8M)的價值就應該是Ⅰ(V+M/2),即Ⅰ(V+M/2)= Ⅱ(C+3/8M),我們必然得出另一個結論:Ⅰ(V+M)> Ⅱ(C+3/8M)。而Ⅱ(C+3/8M)是第二類規模擴大時的不變資本,可以簡寫為ⅡC》,我們可以得出擴大再生產的基本條件Ⅰ(V+M)> ⅡC
由此可見,簡單再生產的條件是Ⅰ( V + M)=ⅡC,擴大再生產的條件是Ⅰ(V+M)> ⅡC。
由于第一類的剩余價值不僅給自身提供生產擴大所需要的追加資本,還要給第二類提供規模擴大需要的追加不變資本,因此,第一類生產規模的增加速度,必然快于第二類的增加速度,這就是列寧著名的“生產資料優先增長”論斷。
現在很清楚,第一類部門是社會生產的制高點,第二類部門產第一類的制約,只要控制了第一類的生產,也就等于控制了全社會的生產,因此,列寧在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時候,黨內有股反對力量,擔心資本主義會因此卷土重來,列寧回答說,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生產的制高點被牢牢的掌握在國家手里。
基于同樣的理由,我們也可以推斷,中國企圖利用房地產拉動國民經濟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房地產屬于第二類部門,而真正的制高點就是礦山,鐵路,基礎建設,重工企業等壟斷性部門,中國的經濟改革不僅把該放手的領域放了手,還把不該放手的制高點也放手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