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機關騰退和清理超標辦公用房已有10個多月。期間,很多地區都清理了少則幾萬、多則數十萬平方米的超標辦公用房。然而記者近日在基層采訪時發現,一些地方存在敷衍了事、弄虛作假等情況,導致清退辦公用房流于形式,甚至產生新的浪費。接受半月談記者采訪的專家和基層干部建議,當前在清退超標辦公用房的同時,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后續方案,讓被清理的辦公用房得到妥善處理,避免清退工作只是“看上去很美”。(中國新聞網 2014年6月23日)
官不修衙是我國古來就有的官場規則。“衙”即衙門,舊時指權力機構履職的場所,拿到現在則相當于各級黨政軍公檢法機關辦公大院或大樓。所謂“官不修衙”,既是說沒有能力修衙,也是說官員不愿意去修衙。而如今,“官不修衙”肯定已經過時了,“當官專修衙”甚至“修豪衙”的潛規則大行其道,以為辦公樓搞大了搞豪華了自己的形象也就高大了,而且攀比競賽的風氣愈演愈烈起來。近10個月的辦公用房騰退,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發現,存在“假清退”、“真浪費”現象。
換馬甲走“過場”。針對超標的辦公用房,在清退時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就“加張桌子”算是整改,,這是典型換了馬甲的搞“變通”形式主義。不僅超標的辦公用戶騰退沒有做到妥善處理,造成了新的浪費,甚至于加張桌子走形式,讓清退工作“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大有浪費。
抱僥幸應付了事。對于辦公用房超標者,都是零代價,零成本,只需要“整改”了,合乎標準了就完事,沒有從根本上重視這件事情存在的根源性。只是簡單的“照章行事”,雖然超標、豪華,但是建也建了,不能拆掉,不能沒收,又難改作他用,反正誰也沒把超豪華大樓帶回家。所以,反映了,舉報了,調查了,曝光了,整改了,無人擔責。超標既成事實,也就“隨他去了”。
提升干部作風是關鍵。面對辦公用房騰退的“丑聞”,恐怕騰退只是一個開始,應盡快在提升領導干部工作作風、服務意識上下功夫,求轉變,打破這堵與百姓的隔膜,切實將群眾路線踐行到實際中來。
總之,辦公用房騰退是好事兒,但是后續整改方案不給力,認識不提高,在群眾看來,這只是一場“秀”。要想群眾不這么想,就得以破釜沉舟的決心真正的抓實作風建設,做到立破并舉,打開作風建設新局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