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天津市寧河縣板橋鎮崔成村,分工駐村的縣教育局出資120萬元修通的“文化街”穿村而過,解了出行難的村民喜上眉梢。今年,寧河縣四套班子和委辦局負責人“駐村帶鄉促機關”,覆蓋全縣282個村、7000多戶困難群眾,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架起了惠及民生、四通八達的條條“心路”。 《 人民日報 》( 2014年05月08日 04 版)
群眾最需要的是什么?“幫扶是好事,可是光給錢給東西也不是個事兒,誰都盼著能靠自己過上好日子。”這是群眾有肺腑之言,確實,給錢給東西可以解決當前一時半會兒的困難,但是老百姓不是“目光短淺”的人,他們是想過上好日子,才是他們內心真正所需要,換個角度說,就是要黨員干部為群眾謀實致富之路。他們要的不是結果,更在于的干部這份心,這份為群眾付出的心。因此,干部不能用錢和東西搪塞群眾,要用真正實際可行的辦法,幫助脫貧致富,才是群眾最希望的。
群眾怕的是什么?群眾不怕干部不愛,不怕干部不動真,怕的是 “可別哪天干部走了,村里又成了老樣子。”可見,群眾是希望干部一直“保持”這樣的作風,與群眾同住同吃同睡,為群眾解疑釋難,為群眾脫貧致富,把群眾當作“家人”,把群眾的事當作“家事”,與群眾長期保持往來,這才是群眾怕的,干部要把群眾在乎的放在首位,把群眾關心的時刻放在心上,重要的是把群眾始終放在心上。只有對群眾上了“心”,一切才能認真完全投入群眾工作。
總之,群眾工作也是群眾路線,走好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群眾對干部會更加信任、依賴,黨群干群關系就會更加密切牢固,群眾路線實效才更明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