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新左翼文藝群-大眾筆談:
藝 術
西南新左翼文藝群-大眾筆談:藝術(1)
浪遏飛舟:談談臨寫毛體書法的體會
我少小熱愛書法,最初的理想竟然是能在書法上有所建樹,并為此作了堅持不懈的努力。至今臨習法帖已有二十余載,收效甚微,甚或尚未入門。
書法不同于其他藝術門類。它必須下苦功夫,要冷坐冰凳,甘于寂寞。當然,任何成就并不都是唾手可得的,其他藝術門類,或只要天資聰慧,加上后天努力,成功就指日可待。而書法不同,再有天才,不臨摹古帖,也是枉然。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書法作為傳統文化的精萃,有著驚人的魅力與深刻的吸引力,正是有別于其他藝術的特色閃光點。
從最初的胡亂涂鴉到認真地臨摹歐體,再臨蘇東坡、王羲之、孫過庭、米芾等等,我逐漸認識到書法的博大精深。三年前,我并不怎么看好毛澤東主席的書法,直到在書法理論上有了初步理解,以及對毛主席本人光輝的一生有了客觀的認識,加上對毛主席的詩詞以及著作的領悟,才發現毛澤東乃五千年歷史巨人之中的巨人。對他的崇拜有如巍巍昆侖之高,有如茫茫大海之深,有如浩浩晴空之廣。
臨毛體是去年下半年的事了。當時弄到一套毛主席手書古詩手卷共八套,不禁欣喜若狂。然而,這八套中卻沒有一本是毛主席寫自己的詩詞,不能不算是一種遺憾。一般人眼里,毛主席擅長狂草,把毛體定格為草書,其實這是一種認識誤區。毛主席青年時期用楷書抄寫屈原的《離騷》全文,可以看出他臨的歐體的痕跡。善草書者必然有正楷的功底,正如一個能跑步的人,必須先學會走路一樣。
毛主席雖是一介書生,但從青年時期便走上了解放全人類的道路。他說他的詩都是在馬背上吟成的,更沒有時間臨帖了。但為什么他的字卻氣勢磅礴,汪洋恣肆,盡顯風流呢?這使我想起了陸游的一句話: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書法亦然。天天坐在象牙塔的書呆子是練不好字的。毛澤東的大量著作都是用毛筆寫的,加上青年時期堅厚的基礎,才得有條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既然毛體獨樹一幟,必然有其內在的規律與體系。毛體行書稍帶顏味,又呈魏隸字體,其中參雜著板橋的六分半書,又兼黃山谷的險奇。毛體草書,集王羲之與歐體的混合,深得懷素、張旭草書之風神,寫起來揮灑自如、映帶上下、流麗高古,有如溪水一樣緩緩而流,白云一樣自舒自卷,如拆開來看每個個體,似乎又不成規矩。公開的毛主席詩詞的草書,其章法、布局,錯落有致,有疏有密,都是美侖美奐的。毛主席的草書以中鋒入筆,線實痕深,疏朗俊拔,霸氣逼人,時而嬌柔俊秀,時而遒勁有力,給人以興奮的享受。
每每臨摹毛體,總能感受到偉人的大境界、大情懷、大筆手。尤其是抄摘毛主席詩詞,真可謂珠聯璧合,交相輝映。那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不僅陶冶了人的情操,也凈化了人的靈魂。
(2010-4-2 北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