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方式
——再說發生文化大革命的必然性
文化大革命這一頁已經翻過去幾十年了,對于文革的評價,雖有所謂“歷史決議”,仍然是莫衷一是。是者說是,非者說非。這種情況,不能不使我們意識到:“決議”的核心內容——毛澤東晚年犯了錯誤、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內亂”的斷語,并沒有被認為是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實在,沒有被認為是揭示出了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意義,而認為它的指導思想不是馬克思主義的。
所謂“毛澤東晚年犯了錯誤”,就是因為他發動了文化大革命。而對于文革評價的分歧,可以歸結為對于共產主義的信仰:有沒有個共產主義?要不要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如果認定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前途,要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那就要搞社會主義,就要進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哪怕運動過程中發生了缺點、錯誤,甚至是非常嚴重的缺點、非常可怕的錯誤,只要是為了、達到了發展社會生產力、維護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保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運動的大方向就是正確的,主流就是健康的,就只能做“三七開”的評價和估計。如果共產主義的前途是或然的,搞不搞社會主義、搞什么樣的“社會主義”就都無所謂,那么,文化大革命就可以說成是“一場內亂”、說成是“一場浩劫”,在“文化大革命”前面加上什么副詞和定語,諸如“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歷史上第一次的”等等,都沒有用。
人類社會發展的前途會不會是“共產主義”呢?我在《說說文化大革命——發生文化大革命的必然性》(簡稱“《說》文”)里提供了一種“理解”,看過該文的網友可能會生疑惑:馬克思是這樣說的嗎?
誠然,馬克思是說:
1、人類社會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的演進,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它還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走向更高的階段;
2、社會化的機器大生產,要求消滅私有制;消滅了私有制,就抽掉了、摧毀了剝削和壓迫的經濟基礎;
3、資本主義制度不能解決它自身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必然走向滅亡;
4、極其強大的生產力,會生產出極其豐富的物質財富,能夠滿足整個人類的需要;
5、與社會化的機器大生產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只能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以這種生產方式為經濟基礎的、消滅了剝削和壓迫的社會,稱之為共產主義
……
要說明《說》文的說法不違背馬克思的思想,就要說說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
生產力生產關系 生產方式
生產力是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基本范疇,在當今的社會理論領域,它如果不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可是要說到對于生產力這個概念的理解,那就是各有各的。事實上,很有必要對生產力這個概念進行探究,因為盡管人們常常以為這是一個一目了然的詞匯,可是許多的對社會主義等等問題的認識的分歧,與對于生產力概念理解的不同不無關系。筆者不揣淺陋,說說自己的認識。
一
生產力概念的出現,可以追溯到18世紀。那是自然科學尤其是力學迅速發展的年代,也是“舉出某一種什么力——重力、浮力、電觸力等等加在所有不能解釋的現象上,以為這樣就把這些現象都解釋了”的年代(《反杜林論》)。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里,就講到了“生產力”。是指能夠產生出物質財富的現象。比如土地的生產力。一塊土地,不事耕種,就能生出草木花果,供給人們的需要;他也說到“社會的”生產力,是說人類社會生產物質財富的力量,并且認為“分工”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馬克思沿用了“生產力”這個概念。但不只是“沿用”,他通過對人類生產活動的考察,對生產力進行了精細的研究,全面深刻地把握了生產力的實質,豐富了這個概念的內涵,并且把“生產力”作為基本范疇,創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大廈。他沒有給生產力下定義,因為社會在進化,科學在發展,范疇、概念也會變化著(恩格斯語)。然而,不能由此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對于生產力概念的理解是不確定的。實際上,他們對生產力的認識,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我們今天要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樣理解“生產力”的,就要看看馬克思關于生產力的論述,看看他和恩格斯在著作中是怎樣使用生產力這個概念的。
二
學習了馬恩的著作,我的領會是:
1、生產力是人類的生產活動的指標。即使人們是利用自然界提供的現成的物質資料,也得經過自己的生產活動——勞動,比如采掘和漁獵;即使棲身天然洞穴,也要尋找和整理,等等。馬克思把耕地、水等等斯密認作生產力的東西,看作是“自然產生的生產工具”(《德意志意識形態》),這樣就把生產力概念限定為人類的生產活動——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自然界所具有的能被利用的“力”,當然須要研究,而且要十分重視對于各門科學的研究,但那是自然科學等各個專門學科的事情。
2、人要從事生產活動,就要有生產工具(狹義的,馬克思又稱為勞動工具)、勞動對象、輔助材料等等,總之是要有物質的東西。馬克思把這些物質的東西總合起來,統稱為“生產工具”。這個“生產工具”就有了廣泛的涵義,它泛指在生產活動中需要用到的所有物質材料。馬克思把它們分為兩類:自然產生的生產工具和文明創造的生產工具,后者是人類勞動的成果。役畜(牛、馬、鹿、狗等)當然屬于“生產工具”,而且是“文明創造的生產工具”,因為它是飼養、馴化的成果。因此在生產力的概念中,就只包含有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所謂“物的因素”,就是指在生產活動中,除了人(勞動者)以外的所有的物質資料。
在生產力諸因素中,生產資料尤其是勞動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志。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用什么生產和怎樣生產。“怎樣生產”,又是社會形態的特征,它是與生產工具緊密聯系、受勞動工具制約的。“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總是從生產工具(勞動工具)的完善和創新開始。而社會的形態,則是從“怎樣生產”表現出來。
人是生產活動的主體,是唯一的“能動者”。表現在生產力概念中,勞動者就是首要的、主動的、能動的因素。但是沒有物的因素,生產也無從進行,所以都是“要素”。
3、人是生產活動中的能動的、主要的因素,生產活動中所需要的物質資料,除了自然界提供的現成的以外,也都是人類的勞動的成果,是積累的、物化的人類勞動。人們看到生產力的提高總是從生產工具的改進、創新開始,往往意識不到其實是從人開始。“改進”和“創新”,只能是“人”的活動。人們在生產實踐中有了改良生產工具要求,有改造“工具”的方向,又有制造“工具”的經驗,有可供使用的材料(積累的物化勞動),才會也才能改進勞動工具、創造新的勞動工具。
人在生產活動(生產力)中的重要位置,是不容置疑的。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點,除了強調科學技術對于生產活動的重要性,有點積極的意義以外,就再沒有什么道理。所以,那點兒“積極”意義,在表述的時候要加以限制,或者可以用別樣的方法來表述。只有在生產力的諸要素已經具備(勞動者已經有了增加生產、掌握新技術的積極性,已經具有了相當的技術水平,生產資料已經能夠滿足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的情況下,科學技術才具有決定(第一)的作用。有些“知識分子”一看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命題,就提出“知識分子是新的先進生產力的代表”,雖然是無稽之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搞亂思想的作用也可見一斑。只有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理論”才把科學技術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認為單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就能提高生產力,解決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不可解決的矛盾,從而使資本主義制度永保存續。
從事生產活動的人,是活生生的人,他的能力是體力和腦力的結合。在生產活動中,不僅是其體力的支出,也是其腦力活動的體現,表現為勞動的經驗、技術、技巧以及生產目的的深化,這就是原始的“科學技術”。待到科學發展成為一個個的部門,它們的研究成果也還必須經過人腦,經過勞動者,才能成為生產力。再說,沒有發展了的、已經實現了的生產力作基礎,什么樣的科學技術成果也不能產生。
4、生產力是社會生產的指標。它反映一個民族、一個團體、一個國家,總之,是一個“社會”的生產能力:生產什么、用什么生產和怎樣生產。馬克思雖然考察了“個人的生產”,但仍然是說:“他們的力量就是生產力”(著重號是筆者加的)。并且說,“生產力表現為一種完全不依賴于各個個人并與他們分離的東西,它是與各個個人同時存在的特殊世界”,這是因為,“個人是分散的和彼此對立的,而這些力量從自己方面來說只有在這些個人的交往和相互聯系中才能成為真正的力量。”個人只有在獨自占有生產資料并且獨自進行生產活動的情況下,才能表現出自己“個人的生產力”。但是,“在過去任何一個時期生產力都沒有采取過這種對于作為個人的個人的交往漠不關心的形式”(《德意志意識形態》)。就是說,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這樣的生產方式,以后也不會有。在漫長的原始時代,人們的勞動是共同的、集體的;進入階級社會,勞動者往往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占有者;偶爾有人有一塊土地,他的生產也不是“獨自進行”的,這種“個人的生產力”,表現出來的其實是私有制的力量。所以生產力所指示的,只能是社會的生產力,是在社會交往等生產關系中活動的生產力。
5、生產力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這種關系,說到底是受人的肉體組織制約的。由于生產總是社會的生產,所以它實際上反映的是社會與自然的關系。至于在生產活動中的人與人的關系(交往、交換),則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有的研究者看到生產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人們的交往和交換,就認為生產力反映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樣的認識不恰當,使得“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指事模糊,不能確切地認識它們。況且,依照同樣的邏輯,也可以說“生產關系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既然是“生產”關系,就必定是人與“自然界”的關系——這樣事情就亂了。
6、生產力具有物的形式。不僅生產資料是物,一般來說,生產活動的結果——產品,也是物。它們統合在一起,就是物質財富。但生產力的內容卻是人的創造能力的實現。生產力的任何發展,任何進步,任何新的生產力的出現(生產工具、生產技術的創新、改良),不僅是人類勞動能力(體力和智力)支出的結果,重要的還在于它們是人類對于物質世界的認識的深化。人們發現了磁石(磁鐵)能夠吸鐵的現象,就用磁石吸附鐵屑和細小的鐵器,用于探礦和冶煉;發現了磁石的極性,就制造指南針;發現了線圈在磁場中運動能產生電流,在電場中鋼能夠磁化,就把磁鐵(磁鋼)用來制造電機,就用工業的方法生產磁鐵(鋼)等等。無論什么科學技術,都源于、離不開人類的生產和實驗的實踐。《共產黨宣言》中說:“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這里的“生產力總量”,不僅指“物的因素”——物質財富的豐富,更是指“人的因素”——勞動技能、科學知識等等才能的提高和精神、體魄的充分發展。而“精神”的主要內容,應該是“文化、科學和政治覺悟”。
7、在生產力諸要素中,生產資料包括勞動工具全都是“自在”的,唯有人是能動的、自為的。人的行動,歸根到底受其自己思想的支配。而人的思想,來自于人的實踐活動,既來自他的生產活動,也來自他的社會活動。于是就有了他對自己與自然界的關系的認識,有了他對自己與其他人的關系的認識,有了群、階級、階級斗爭的觀念。從而產生出對于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積極性。而通過交往、思想交流,人的思想、認識就更快地發展起來。
8、在生產活動中,人與自然的關系體現為人的生產實踐,人與人的關系體現為生產關系。它包括生產資料的歸屬,據有生產資料的人與從事生產勞動的人的關系(支配、統治、壓迫、剝削)以及勞動者之間的關系(競爭、協作、分工、交換)和勞動產品的分配。其中,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具有決定的意義。
人類進入階級社會,生產力就被統治階級壟斷了。他們通過占有生產資料,進而支配了人(勞動者),支配了生產活動,壟斷了勞動產品,壟斷了分配的權力。
9、在通常的情況下,生產關系是與生產力相適應的,否則,生產就不能進行,生產力就不能實現。一個生產過程終了(生產活動結束)了,有了結果、成果,生產力就實現了。所以,我們所說的“生產力”,就都是指既往的、實現了的生產力。沒有實現,就不成、說不上“生產力”。
占有生產資料的人,如果給勞動者提供的生產資料不能適合于勞動者的生產技能水平,或者對勞動者的壓迫、剝削過甚,超過了勞動者的承受程度,或者由于勞動者有了新的覺悟,不愿再忍受遭到的壓迫和剝削,不愿從事生產勞動,或者勞動的積極性降低,生產就無法繼續,生產力就實現不了,或者就會降低生產率。這時候,就是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不相適應了。而人,總是要生活、要生產、要發展的。于是就有了勞動者的反抗和斗爭。通過勞動者的反抗、斗爭,使生產資料的占有者意識到威脅,從而有所改變,使生產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勞動者的要求,生產力才會繼續發展,生產才能繼續進行。所謂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實際就是滿足勞動者的要求;生產關系適應了生產力的標志,就是調動起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這是一個階級斗爭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反復斗爭的過程。有人說“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會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如果不是從最終的意義上說的,而是認為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不承認階級與階級的斗爭,那就是瞎說,是對“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曲解。沒有勞動者的反抗和斗爭,生產關系就不能改進,就不會與“發展了的生產力”相適應;沒有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堅決、堅持的斗爭,資本主義就不會滅亡,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就建立不起來。
10、一個社會,生產活動在進行,生產關系就與生產力相適應,或有相適應的部分(或叫做基本適應),這種生產活動進行的方式,就是生產方式。
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方式,是融而為一不能分割的,只能在“意識”上把它們區別開來。任何一種生產方式,不僅生產出產品,還會生產出維護、發展既有生產關系的意識,也會產生出反對、破壞既有生產關系的意識,能夠形成兩種不同的力量。在私有制的情況下,前者是由于生產資料的據有者要維護他們的利益;后者是由于勞動者要爭取自己的解放。在生產資料公共所有的時候,前者是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陳腐的私有觀念的人民群眾努力為社會創造財富的表現;后者是還沒有擺脫私有觀念的束縛而對新制度不習慣的消極現象,和留戀、向往剝削制度而企圖恢復私有制的復辟斗爭。這就是誰也否認不了的階級斗爭。
11、生產力發展到了現代,已經具有了無限發展、擴大的可能和趨勢。但是它不能造福全人類。因為資本主義的制度(生產方式)需要雇傭勞動者,它必須剝奪他們的生產資料、使他們處于貧困的境地,否則就沒有人愿意被雇傭;而不能取得利潤的最大化,資本家就沒有興趣。兩極分化,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邏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消滅私有制,就成了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改變生產方式、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就成了發展生產力的前提條件。為了免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滅亡,資產者用強化壓迫、欺騙、引誘等手段,采用不少改良措施來適用于被他們欺騙、愚弄而尚未覺悟的勞動者,使生產得以繼續。但是,只要資本主義的私有制不消滅,它的固有矛盾是解決不了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例如經濟危機)總會爆發,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總會發現社會發展的規律,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為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實現共產主義而斗爭。作為人口大多數的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共同愿望,共產主義就會變為現實。當然,如果沒有為了實現共產主義而不懈奮斗的工人政黨(共產黨)的領導和組織,無產階級就不能成為“自為”的階級,不能成為改變舊世界、建設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但是,階級斗爭的事實,一定會要產生出為實現共產主義而不懈斗爭的無產階級政黨,歷史發展的趨勢就是如此。
……
雖然就一定的意義上來說,人就是生產力,生產力就是人,但生產力畢竟不能與人畫等號。生產力是人的能力的實現。只有人的能力實現了,才能成為改造世界、創造世界的力量。共產主義不僅是人類發展的要求,它事實上還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它的實現要以生產力的發展為前提,要靠生產力的發展來為它的實現創造條件:物質條件和人的條件——摧毀舊世界建設新制度的階級力量。生產力的發展與人的發展是一致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生產力的發展,就是人的發展;人的發展就是生產力的發展,盡管生產力的發展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就是馬克思用生產力的發展來論述共產主義的必然前途的緣由。
三
以伯恩施坦為代表的修正主義者們,只看到生產力的物的形式,沒有看作是人的活動,把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適應,不是看作階級斗爭和人與自然斗爭的過程和結果,而認為是自然而然的東西,形而上學地解釋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否認消滅私有制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否認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的必然歸宿,只看到人類歷史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看不到階級斗爭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認為社會之所以罪惡,只是因為生產力的水平太低。說什么“最終目的是沒有的,運動就是一切”,只在運動的“形式”上打主意,認為只要通過議會活動,通過辦合作社的步驟,就能夠和平長入社會主義。認為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什么階級斗爭,什么無產階級專政,全都沒有必要。
列寧深刻地理解了馬克思關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階級斗爭是社會進步的杠桿、革命的實踐批判活動具有改造社會的根本意義、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是改變舊世界建設新社會的物質力量等等的思想,批判了第二國際的唯生產力論,領導俄國工人階級奪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把社會主義從理論變成了現實,推進了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斯大林繼承了列寧的意志,但在生產力這個問題上,比列寧稍有退步。他給生產力下了定義,認為生產力是“生產物質資料時所使用的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經驗和勞動技能而使用生產工具來生產物質資料的人”(羅森塔爾 尤金編《簡明哲學辭典》)。雖然在釋義中說了“……人們,即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的話,但總的傾向是,偏重于生產力的物的因素,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二位了。可能是為了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唯“物”主義,忘記了“人”也是“物質”,人的力量就是物質力量,陷入了形而上學。這個生產力定義,便于人們認識生產力;但是它的缺陷,是使人們容易形而上學地理解生產力的概念,忽視“人的因素第一”。
四
毛澤東全面深刻地把握了生產力的實質。他說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指出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向人民宣傳真理,領導、組織人民群眾為實現真理而斗爭;培育了黨的群眾路線,把密切聯系群眾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三大作風之一;把是否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否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作為判斷一個政黨是否進步、是否革命、是否先進的標準。他在革命斗爭進行中從不忽視人民群眾的生產,奪取政權后“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使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
可是鄧小平說:毛主席有一個缺點,就是不注意發展生產力。也不是不發展生產力,就是那個辦法不很對。(這個話在后來編選集的時候刪掉了)
且不說這個話邏輯上有矛盾,它也反映出鄧小平對生產力的認識的片面性。他不認為思想革命化、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是發展生產力,不認為社會主義改造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認為改變生產條件是發展生產力,只認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即令如此,毛主席也沒有不重視科學技術,誰能說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是突飛猛進的?人民群眾不是意氣風發的?物質財富的積累不是極為迅速的?他無視社會主義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說什么“建國二十多年山河依舊”!把這些話用他所說的“實事求是”的尺子靠一靠,就說明:一是他并不真懂生產力,二是他的尺子有問題。
毛主席怎么不注意發展生產力?方法怎么不對?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水平,是不是發展生產力?推動合作化,進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不是發展生產力?根治水患、大搞水利化、植樹改沙、開墾荒地、改變農業生產條件是不是發展生產力?大寨的開山造田、蘭考的治沙改堿、林縣的紅旗渠,是不是發展生產力?工業上的技術革命是不是發展生產力?兩彈一星是不是發展生產力?……小崗倒是他們的一根標桿,生產力是怎么發展的?
綜上所述(包括《說》文曾述說過的),馬克思主義是從人出發的學說,是“人學”,研究的是人的歷史現象。人是“物質”,精神是人的頭腦這種物質的特殊的機能,人是精神與物質的統一。其他生物當然也有“精神現象”,但它們全都在“精神世界”之外。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人的社會。人的能力是改變世界和社會使適合于自己目的的唯一力量。人(進入階級社會以后)是分屬不同的階級的,人與人之間的生存競爭表現為階級的斗爭,這種斗爭(在當代的表現主要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的結果,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致約·魏德邁 1852.3》)。
要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社會,就要經過長期的反復的激烈的,甚至是殘酷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斗爭,就要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就要進行經濟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革命,這一切都是當代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而只有堅定地忠實于無產階級的事業,組織帶領無產階級不懈地徹底地進行斗爭的共產黨,才是真正的名至實歸的共產黨。
對發生文化大革命的必然性還有疑問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