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必須清醒的看到,滿足國內需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
首先,這是因為我國是一個大國,有十三億人口,在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的供應上必須基本實現自給自足。滿足十三億人口需要的生產生活資料的數量之多,是不可能依靠任何其他國家來提供的。雖然我國可以通過進口來解決部分國內需求,但不可能通過進口來解決許多重要的、需求量巨大的生產生活資料,如糧食等的基本需求。在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的供應上必須主要依靠自己。否則,不僅容易受制于人,一旦發生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第二,這是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的需要。這不僅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要求,而且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優越性。滿足國內需求——本質應當是滿足人民的需要,為社會主義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不竭的動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長期和總體來看,完全可能基本解決生產和消費的銜接和協調問題,也就是基本解決需求不足、就業崗位不足等問題。當然,我國可以通過開拓國際市場來解決部分需求不足和就業崗位不足等問題,但我國的人口和經濟規模決定了不可能主要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這些基本問題。
第三,這是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實力目前不具備左右世界經濟形勢的能力。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經濟的技術水平和總量有了很大提高,并且能夠對世界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但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仍然比較落后,在世界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仍然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因此,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周期的變化,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環境有時寬松,有時嚴酷。面對國際市場的不斷變動,我國經濟總的來說還處于被動應對的狀態。因此不能過度依賴國際市場,把我國的經濟發展建立在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穩定上。
第四,這是因為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不具備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金融寡頭周旋的實力。進入國際市場的程度是與國內市場的開放程度相對應的。要更多地參與國際競爭,更深入地進入國際市場,必然要更大的開放我國市場。比如,要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相應的就要使人民幣能夠自由兌換。目前我國的金融業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經營經驗,都遠不及西方金融集團。由于金融在市場經濟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更大地開放國內市場很可能使國內市場面對巨大風險和沖擊,很可能弊大于利。
第五,這是因為我國以低成本作為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手段是難以長期為繼的。長期以來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主要來自較低的勞動成本,這一優勢使我國能夠大量地吸引外資,快速地拓展國際市場,在不長的時間里成為出口創匯的大國。建立在這一優勢上的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但隨著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開放和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形勢的惡化,隨著我國勞動成本的提高,繼續依靠低成本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的阻力勢必不斷加大。從長遠來看,進行國際經濟競爭要靠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雖然在這方面我國已有長足進步,但實現總體轉型還需要假以時日。
綜上所述,我國的經濟發展必須立足國內市場,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當然,這絕不是說可以不重視國際市場和國際競爭。而是說應當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正確處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關系,以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國必須對外開放,必須積極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只有這樣,才能跟上發展的潮流和時代的步伐,才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但我國進入國際市場,參入國際市場競爭的程度,應當以不損害國內市場、不影響滿足國內需求為前提。為了進入國際市場、提高國際競爭能力,部分地開放國內市場是必要的,但放開國內市場的程度不能超過國內市場的承受能力,不能影響國內經濟的協調穩定發展。因此,應當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基礎,統籌考慮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國經濟發展的更快更好,不斷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提高了,本身就是對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貢獻。同時,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提高了,才能以更大的實力和更強的競爭力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在世界經濟中才能有更多的發言權、更大的主動權,才能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有更為積極的影響。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