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同學的信(2)
老同學:你好!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年年解決三農問題,結果是三農問題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濫用土地!而濫用土地則是農業商業化的必然結果!農業商業化的主要特征就是一切農副產品都是商品,農業生產則是商品生產。因此,要徹底改變濫用土地就是要取消農業的商品生產!取消農業的商品生產既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又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說簡單,是因為目前的工業生產力已經發展到能夠為農業生產提供所需要的全部機械化的生產機器,從而實現農業的機器生產。機器的生產力能夠為全國人民提供滿足一至兩年,甚至三到四年的生活資料和輕工業需要的動物性原料和植物性原料。在這種情況下,全部的農副產品就不需要作為商品自由地交換,而僅僅需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產品調撥!現在不是講究頂層設計嗎?這里說的頂層設計,不是設計如何進行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而是指設計如何進行產品生產和產品調撥。可見取消農業的商品生產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說復雜,就是因為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人們已經習慣了農業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并且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生產制度。習慣勢力便成了取消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最大的阻力!如何解決這個復雜的問題呢?我認為,就是要從認識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入手!
眾所周知,人和動植物一樣都是自然界的生物,生物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分裂運動,就是生物的生命活動。細胞的分裂需要能量,這些能量來自于自然界的一切無機物和有機物,生物通過自己的嘴、爪、根把自然界的物質變成生存資料,然后經過消化為自己的體細胞的分裂提供能量,以此來維持生物的生存。人與動植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人通過自己的雙手以及制造的工具把自然界的物質變成自己的生存資料,這個過程就是勞動過程或者生產過程。可見,人和動植物一樣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靠自然界生存!
人和動植物一樣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由于幾億年本身的物質的變化運動,形成了現在這個摸樣:三山六水一分田。生物的分布大概是,水生動植物生活在水中,陸生植物主要生活在山上,陸生動物主要生活在田上。人類就是生活在田野上。所以,田野上的生存環境就是人和動物的生存環境。
在一分田的生存環境中淡水和氧氣是動植物的命根子。淡水和氧氣是由植物產生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淡水則是由氣候的變化而產生的雨水、儲存的湖水、雪水、山間流出的河水等等。可見,要有充足的淡水和不斷產生的氧氣,就需要全面墾殖和恢復氣候!古代人由于生產力不發展,大量地砍伐森林,造成了今天的大片沙漠!造成了氣候失調,造成了水土流失。特別是資本主義為了一點眼前的利益,亂砍亂挖,更加劇了這種災難。因此,人類當前的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全面墾殖恢復氣候。能辦到嗎?能!德薩米在《公有法典》中說“全面墾殖來恢復氣候。三四百萬勞動者集中在同一地帶之時,什么奇跡不會輕而易舉地創造出來啊!那時人們會看到,無比廣闊和妁熱的荒原,甚至沙漠都將變成良田。且看如何達到這樣的結果:建立大規模的種植場,逐步向前推進。這樣將使水源逐漸恢復,使沙土濕潤和固定下來。由于這些改進措施,炎熱行將減退,甘霖普降,氣候逐漸變得暖和。最后,土壤、大氣和植物彼此交互影響,便很快地恢復一般氣候體系。”
按照德薩米這個觀點,全世界人民聯合起來把一切勞動、一切財力、一切物力都用來全面墾殖恢復氣候,七十億人的生存問題就迎刃而解!
我上封信說過,八百里秦川在農業商業化的情況下,已經變成了四百里秦川,這種情況在全國大小城市的周邊地區都是這樣。占全國耕地面積57%的國營農場在農業商業化的情況下,都變成了小塊土地的手工勞動。全國400多萬個自然村在農業商業化的情況下,都變成了個體的手工勞動。這種濫用土地的情況,造成了無法解決的三農問題。由此可見,合理利用土地就能夠解決無法解決的三農問題,也就是解決全國人民的生存問題!
合理利用土地,就是把國營農場,變成一個全國統一的農業企業,在這個企業中全部實現農業的現代化,也就是全部實現機械化操作。根據不同的農場的土質條件按照不同的需要有計劃的安排農副產品的生產,生產出的產品不是商品,不需要通過交換,而是通過調撥進行消費!建立大型的能夠儲備2-3年的農副產品儲備庫。隨著科學的發展農副產品的數量會不斷地增加,質量會越來越好,這樣就能夠保證十三億人70%甚至90%的生活資料和保證所有輕工業需要的70%甚至90%動物性原料和植物性的原料!
合理利用土地,就是把四百里的米糧川還原到八百里的米糧川,把全國城市占用的耕地全部還給農業,把全國各省的僅有的平原都變成農業生產,這樣就能夠補充十三億人30%的生活資料和30%輕工業需要的動物性和植物性的原料。
合理利用土地,就是全國400萬個自然村進行合并,把深山老林和不適宜人居住的自然村遷移出來,組建八千人左右的居民點,這個居民點按照適合于人居住的二到三層的向陽的樓房、有各種娛樂文化的建筑的新農村!因為,生活資料都能夠得到滿足,所以居民點的任務就是根據本地的各種資源,或者建設各種工業、或者種植各種本地的特產。所有生產都是機器生產。全國人民一個重要的義務就是,一方面把自己的周圍全部綠化,另一方面,把臨近的山區、高原、沙地、堿地都大量地種樹木,這就是墾殖!只要這個目標實現了,氣候就變得正常了,水土流失就禁止住了,黃河的水就變清了,沙塵暴就被制止了,陰霾就不會出現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現在鼓吹的土地私有制,即人均土地2-4畝的私有制簡直就是開歷史的玩笑!
合理利用土地的條件是否成了呢?僅僅看看我們的鋼鐵生產能力,就能夠保證全部農業都實現機械化,僅僅看看全部的建筑材料的生產能力,就能夠保證全部農村的住房建設,這樣看合理利用土地的條件早已成熟了!現在之所以沒有實現,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勞動者2013年11月6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