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文章舉了幾個實用主義侵蝕馬克思主義思想陣地的例子,肯動腦筋的朋友一定能找出更多這樣的事例來。其實,生活中有一點實用主義,一是難以避免,二是除了阻礙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以外,似無太大的弊端,倒不必忙于清理。因為,要求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時候都杜絕實用主義,就像要求所有的人都徹底摒棄唯心主義一樣,在目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用于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的決策,尤其是決定大政方針,實用主義的危害就太大了。我們應該要求當政者在制定政策執行政策的時候,能夠遠離實用主義,盡可能地最大限度地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作指導。因此,捍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指導地位,展開對于實用主義的斗爭,清除它的影響,就有了迫切的需要。
實用主義產生以后,與馬克思主義共存了100多年,為什么它能夠侵蝕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而不是相反呢?本文略作探討,以作引玉之磚。
人,是生命的個體,是精神和物質的對立統一,是唯一能夠能動地改變世界的高級生物。為要生存,人要吃、要喝、要呼吸,要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這是生命的機能,是“本能”——人不能替別人呼吸吃喝,也不能由別人代替。
我,是精神的自覺,但不是精神的專屬。說“我”,就是指我這個生命個體,指精神,也指肉體,二者其實不能分開。要有所區別,就要加上幾個字,比如:我的思想,我的身體,我的感覺、我的手,等等。人的認識世界,總是從“我”出發——不能替別人認識,也不能由別人代替。
沒有物質,精神就無所寄托,談不上存在,所謂“靈魂不死”,是荒謬的謊言;沒有精神,肉體也不能存活。有人可能會說“植物人”,但植物人是別人使他存活,而不是自己生活。況且,植物人的生理機能也沒有完全消失,那殘存的機能,也應歸于“精神”之屬。從認識論上說“精神”,就是指“人”的精神。可以說,自然界惟有靠了它才獲得了“自我認識”——人的意識就是自然界的“自我意識”。
人在生產物質資料的同時,改變了世界,也改變著自己的思想——智力發展起來了。精神、理智、意識、思維,人對世界的認識的產生,依賴于人的各種社會活動(尤其是物質生產活動),也與人的活動一同發展:在廣度上,認識對象的規模,越來越擴大;在深度上,人對事物的認識,越來越深刻。
因此,人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起,就具有唯物主義的傾向——素樸唯物論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人們生產能力的低下,人們的認識能力就有很大的局限:對于自然界的種種現象,對于人們的生產活動,對于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命現象,……人們產生著越來越多的疑問,不明白其“所以然”。要解釋這些“所以然”,只能靠“思維的力量”,于是形成了唯心主義思想發生和發展的原因。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對立、斗爭、摻雜、糾結、相互影響和啟發,貫穿著迄今為止的整個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人們的思想就不能不兼具“唯心”和“唯物”兩種成分——有時候也難免“不可知論”。“人們能夠對于社會歷史的發展作全面的歷史的了解,把對于社會的認識變成了科學,這只是到了伴隨巨大生產力——大工業而出現近代無產階級的時候,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毛澤東《實踐論》)
認識,是主體的認識。由于主體與主體之間存在著差別,就是對于共同的客體,也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得出不同的結論。在階級社會里,“尤以各種形式的階級斗爭,給予人的認識發展以深刻的影響”(《實踐論》)。不同的哲學學說,就不能不代表著不同階級的階級利益。
在19世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新發現,現代工業的發展,社會階級(特別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斗爭的廣泛和激烈,在哲學理論的斗爭中,“唯物主義在所有先進知識分子中間、特別是在工人中間已經占據優勢”(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這一切,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做好了充分的物質準備;自覺地為無產階級的徹底解放貢獻力量,則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辯證唯物論的主觀條件。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是無產階級爭取徹底解放的理論,是被壓迫被剝削人民反抗壓迫反抗剝削的理論,是整個人類獲得解放的理論。
馬克思和恩格斯作為無產階級的代表,同舊傳統、舊世界進行了不曲不懈地斗爭:用他們的學說,毀滅性地批判了舊學說、指明了人類的未來;以他們的理論和革命活動組織教育了無產階級,使無產階級成為“自為的”階級。但是,依附于統治階級舊勢力的反動知識分子,決不甘心退出舞臺,他們挖空心思地詆毀、反對馬克思主義。為了維護資本家階級的利益,改頭換面,喬裝打扮,換湯不換藥地炮制出形形色色的新“理論”、新“體系”。實用主義就是反對馬克思主義的諸多“體系”(什么實證主義、唯意志主義、新康德主義、馬赫主義等等)中的一個。
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不可能成為徹底的唯心主義者,因為他要消費生活資料以維持自己的生命,要生產物質資料以滿足自己的需要;他不能設想自己的父母是“觀念”、“感覺”的“組合”,是“純粹經驗符號”;也不能跟“要素的復合”結婚、生出“感覺群”來。但要做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尤其是做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者,也不容易,雖然事物的發展,本來就是辯證的。
在人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有著太多太多的“謎”,當著人們還不能揭開“謎底”、還沒能建立起堅強的只依靠科學的努力去揭示“謎底”的信心的時候,就會偏向唯心主義,這就給唯心主義的孳生和活躍留下了地盤;
人的文字記載的歷史,雖然只是一小段——只有幾千年,可是由于文字是思想流傳的最有效的載體,由于文字一直壟斷在非物質生產階級的手里,由于統治階級總是散播、強化有利于自己階級統治的思想意識,就形成了比唯物主義強大得多的唯心主義勢力。
“由于剝削階級的偏見經常歪曲社會的歷史”,“由于生產規模的狹小,限制了人們的眼界”(《實踐論》),要做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者,是要通過非常的努力的。
馬克思以前的社會學說,把人的本能引進認識論,認為“私有觀念”、“自私”是人的本性,人是“自私的動物”。馬克思揭示說:“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共產黨宣言》)。舊哲學把人的本能、人體的機能與“人性”混為一談,認前者就是后者,得出的結論就不符合事實:“本能”、“機能”,恰恰不是“人性”,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動物的本性”,是體現在人身上的“動物性”。“人性”,說到底是意識形態,是因人們的社會存在而產生、隨著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的。“私有觀念”是社會出現私有財產、私有制度的反映;與“公”字對舉,“私”字的產生,是財產私有的社會意識的結果。人在漫長的原始時期,是沒有私有觀念的,也沒有“自私”的人性。“私有觀念”是幾千年私有制社會的意識形態。到了共產主義社會,“自私”和“私有觀念”就會化為烏有。可是,在社會主義時期,在現代,在絕大多數的人們還在為“生計”而辛苦輾轉的時候,尤其是當國有的和集體所有的生產資料,報酬菲薄的工人勞動,還在為中國和外國的資本家創造財富的時候,說“自私是人的本性”的實用主義,就有很大的市場。
但是共產黨人的理念,是要“消滅私有制”,并從而消滅社會的“私有觀念”。不如此,就不能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
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資本主義改造)完成以后,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基本“公共所有”,中國的無產階級成為了工人階級,小私有者的農民成為了集體農民。社會提倡“大公無私”、“克己奉公”,提倡“為共產主義無私奮斗”,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形成了“奉獻光榮”、“自私可恥”的社會風氣。中國人民的思想面貌大大改觀,涌現出一大批以雷鋒為代表的為人民服務為事業奮斗的高尚人物,形成了“雷鋒精神”——這是無產階級道德、共產主義思想大發揚的年代!“自私是人的本性”的觀念黯然了。
與這種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同時存在的,還有剝削階級的舊意識、舊觀念、舊道德、舊思想、舊風俗、舊習慣,它們侵蝕著社會主義的機體,腐蝕著人們的靈魂,敗壞著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在我們中間腐爛、發霉”(列寧),成為復辟資本主義的暗流。階級斗爭或明或暗,但總是尖銳激烈地進行著。
毛主席為什么要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人們說是為了要打倒劉SQ,錯了!打倒劉SQ、批判走資派、奪權、建立“革命委員會”,都是為了要進行文化大革命,為了解決文化革命領導權的問題。“徹底揭露那批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所謂‘學術權威’的資產階級反動立場,徹底批判學術界、教育界、新聞界、文藝界、出版界的資產階級反動思想,奪取在這些文化領域中的領導權。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同時批判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文化領域的各界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清洗這些人,有些則要調動他們的職務。尤其不能信用這些人去做領導文化革命的工作,而過去和現在卻有很多人是在做這種工作,這是異常危險的。”(“5·16通知”)就是因為只有政治戰線、經濟戰線的社會主義革命還不行,還要進行思想文化領域的社會主義革命,還要改造人們的思想,改變人們的思想,“斗私批修”、“破私立公”,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的事業永葆青春,毛主席才發動了無產階級的文化大革命。
毛主席為什么不認同林B、陳BD所謂“九大”以后的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的主張?就是因為文化革命的任務還遠沒有完成,還需要“繼續革命”。文化革命之所以沒有能輝煌地作結,是因為就像胡YB、趙ZY沒有理解鄧小平一樣,王、張、江、姚“SRB”也沒有真正理解毛主席——在思想文化領域,遠沒有在政治領域“下氣力”。人們說文化革命失敗了,不能這樣絕對地看問題:文化革命一個重大的成就,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大普及。中國能夠抗住“蘇、東劇變”的“骨牌效應”,胡、趙不敢打出他們的“旗子”,能說不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余威”?說鄧小平“不肯改悔”,也不盡然,鄧小平若要復辟資本主義,中國就不是現在的樣子。鑒于中國和世界的狀況,毛主席不無憂郁地說:在中國,“搞資本主義制度很容易”;可是老人家還有另外一個預言:“左派會利用我的另外一些話,團結起來”,“就反抗,就斗爭,就干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毛主席提出的在思想文化領域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還有待繼續。
新的時期以來,經濟體制改變了,政治理念改變了,“自私是人的本性”的觀念“堂而皇之”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成了典型人物的典型名言。實用主義在這片“沃土”上枝繁葉茂,還奇怪嗎?
毫無疑問,在毛澤東時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相互作用,是積極的;在后三十年,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互為因果,是消極的。這種消極,也是實用主義泛濫的認識論的原因之一。
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已經有一百多年了,直到現在,它仍然是人類哲學思想的最高成就:沒有聽說有什么理論比辯證唯物主義更正確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物質世界,也沒有聽說有什么現象是辯證唯物主義所不能覆蓋的。
雖然辯證唯物論由馬克思、恩格斯發現是偶然的,但馬克思、恩格斯創立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則是必然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個人天分,無疑是很高的;他們又是非常勤奮非常博學的;他們順應歷史的潮流,為無產階級的解放而致力;恰巧的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又是非常正確、合乎唯物辯證法的——他們發現唯物辯證法就具有了必然性。雖然不能說這是不可企及的高度,但要真正理解馬克思的思想、學會馬克思的方法,不僅需要深厚的知識作基礎,還需要老老實實地下氣力。廣大的人民群眾要懂得、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就要靠無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作“向導”和“階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就都是這樣的“知識分子”,是無產階級、人民群眾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優秀的“向導”和“階梯”。——所謂做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者,只能有這樣的意義:確立做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的志向,付以不折不撓地不懈地努力。
沒有好的“向導”和“階梯”,是實用主義猖獗的一個重要原因。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社會的存在,是歷史的科學,對待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然而現實中,卻有種種不同的態度。
不說資產階級及其文人們的反對和詆毀,就是表示擁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人們,也是“表現各異”。
有些人相信自己超過相信馬克思,不是悉心領會馬克思主義的實質,遵循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去探索新情況、接受新事物、解決新問題,從而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而是形而上學地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總是“發現”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發現”馬克思主義“過時”的地方,想過一把“發展”的癮。
恩格斯逝世以后,以“權威”自居的伯恩施坦撕下了假面具,趾高氣揚地要“修正”馬克思主義,提出一套取消無產階級革命的修正主義理論。自從列寧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義”就臭名昭著了。后來者不再樂于(不再敢于?)戴這頂“臭”帽子。但是階級本性驅動的心情,是按捺不住的。于是便在“花樣”上翻新。赫魯曉夫就是一例。他們曲解馬克思主義的某個觀點,或者歪曲地引用經典著作中的一些語句,加以發揮,形成自己的“新體系”。
有些人讀了馬克思主義的書,自以為“懂得了”馬克思,把自己并不正確的理解塞進對馬克思主義的解釋里,一副“理論權威”的樣子,不負責任地忽悠人民群眾,以達其并不光明正大之目的。
有些人專門逢迎“領導”、“上級”,以“幫閑”為能事,從經典著作中尋章摘句,拼湊出一篇一篇的“理論著述”,以證明“領導”、“上級”的思想、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
還有些人,貌似辯證,實是詭辯,一方面以“馬克思主義沒有窮盡真理”、“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理論體系”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為論據,一方面鼓噪“西方哲學”中“也有正確的可取的東西”、“不乏睿智的見解”、“真理是沒有階級性的”等等說辭,宣揚“要有兼收并蓄的胸懷”、“不拒絕任何先進的文化遺產”,企圖或者調和辯證唯物主義與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或者將西方資產階級、帝國主義的思想禍水引進中國大地,等等,等等。
雖然毛主席曾經告誡中國人民,要警惕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騙子”,“不要上號稱懂得馬克思,其實并不懂得馬克思的一些人的當”,可是這些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修正、篡改,包括一些好心人們的誤解,就像給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著了一層“迷彩”,減弱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感召力。毫無疑問,這給實用主義在中國大地的肆虐,幫了很大的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