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探討中國與歐洲各國的形成原因。對比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中國與歐洲,分居歐亞大陸的東西兩端,同樣的居陸臨海,起源與發展過程中同樣經歷過無數次戰爭與交流融合,但為什么只有中國能在數次的文化融合中包容并蓄,形成統一獨立的中華民族,而歐洲卻分裂成無數個小國,各自獨立?其中當然有無數的原因可以追述,但總而概之歸根究底為文字的區別。
試看全世界,只有中國在使用個個獨立獨自成意的方塊字(筆者注:日文和韓文應該屬于漢字的衍生,歷史上朝鮮幾度劃規中國版圖,日本則因海洋分割而成另類),而歐洲各國則使用的是希臘字母。從文字上來看,很容易看出兩者的區別:歐洲文字是由分散的希臘字母組合而成的,除了A能簡單地表達一的含義外,每個字母都不能單獨使用獨立成意,字母們分離與組合以形成各成己意的單詞,同樣的字母分別衍生出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等等語言,也就分別形成了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各個國家。再看中國,中國歷史上也曾經歷過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十國、軍閥割據等等分裂時期,也有曾有無數個少數民族,更發生過女貞族、契丹族、蒙古族、滿族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時候,但為什么中國沒有走向分裂,最后都歸于一統而且各少數民族逐漸同化成統一的中華民族?在這里,作者認為中國的方塊字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為方塊字的穩定、統一、獨立,全世界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漢字相比于金文、蒙古文、藏文和滿文等少數民族文字,更容易使用,更博大精深,富有更多的內涵,提供了凝聚力、向心力,所以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
信然!但漢字是否就比歐洲文字更具優勢更有利于社會進步與發展呢?筆者認為:未必,從現在中國的情況來看,中華民族在這世界發展的馬拉松跑道中劣勢盡顯。
其原因也在于這漢字,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漢字的獨立,激發了中國人獨立自主的個性,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都獨立自主的完成自己的事情,都聚焦于自己家務,人立于世的首要含義都是獨善其身,也造就了中國人自私自利克薄寡恩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性格。那些有錢人都認為自己的成就是自己奮斗的結果,從不認為是社會給予了自己許多,甚至認為別人對自己做了好多惡。中國的有錢人很少有人說要感謝社會回報社會。不要追究于某些個體的善意,不要追究處于少數的善行,只說大部份的概念,是不是這樣?不要糾結于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只問:當你走在陌生的街頭你得到的是善意居多還是惡意居多?為什么君子總是斗不過小人?為什么總是由一撮小人組成的集團統治著大部分民眾?我們每個人活在這世上總是在不斷地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
為什么小日本說我們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一群中國人是一堆蟲?就是因為中國人不團結,熱衷于內斗,一些智慧與能量都用在內耗上了。也許只有在受到外力的打壓之下,中國人才能團結一心一致對外。
漢字的穩定也表現出國人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淺嘗輒止。國人對外來事物新鮮東西貌似有種先天性的排斥與恐懼。中國人總是顧步自封地自詡為天朝上國視周邊為蠻夷夜郎自大驕傲自滿,一旦被外來勢力打敗則又低聲下氣卑躬曲膝。如果不是外來民族八國聯軍用戰爭轟開國門帶來文化交流,中國將會一直沉囿在固有的土地上生老病死尋著自己的軌跡默默地發展下去。
或者也可以從中國所處的地理環境探究國人本質形成的原因。我們所處的國土也許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好的一塊國土,從中原到江南再到嶺南,從黃河到長江再到珠江,一方山水養一方人,我們處在亞熱帶到溫帶的廣袤地域,氣候溫暖濕潤,地藏豐富多彩(可惜無限放大的人口數量把這些優勢都消耗殆盡了),特別是江南地區,得天地之精華,養生物之精靈,引天下英雄競折腰。放眼天下,似乎沒有比這里更適合人類居住的了。所以形成了被全世界視為標榜的農耕文化。這個世界上大體可分為陸地文化和海洋文化,而陸地文化又可分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農耕文化的視野總是淺顯的,因為在古時候,土地是人類最看重的東西,有了土地才能種出糧食,在土地上耕種總比到海上水上打漁到森林里打獵到草地上放牧要安全高產得多,所以當全世界最好的土地就在你腳下,就好像坐擁無上財富的人,總是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守護自己的財富上一樣,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已經在你懷里,其他的東西你還看得上眼嗎?所以中國人或者說農耕文化的定義總是在“守”,而不是著眼于“攻”,總是追求自給自足。也許也正因為處在這樣的地理環境才誕生了這樣的農耕文化,而正是這樣的自給自足的農耕文化而誕生了這樣的自成方圓的漢字。
中國人是這樣一群精靈,霸占著這地球上最好的東西,所以引發周遭諸國與邊境人民不斷地入侵,更引起世界各國的妒忌與覬覦。中國人早早就已懂得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在冷兵器時候,勢力的強弱取決于人口的數量,只有人越多才越能守住越多的土地才能抵御外界的入侵,每個家族都想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占據更好的地塊更大的面積。在地廣人稀的年代,這個思維是正確的,但在人多地少的年代,特別是熱兵器核兵器時代的到來,這種思維簡直就是災難——每個家庭都想盡量多霸占一些社會資源,都想盡量繁殖后代,于是每個人所能獲得的資源只能越來越少越來越少,而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則又蕩然無存,須知現在是科技力量大的時代。
歐洲人雖然也處在亞歐大陸上,但可惜處在西端,而且緯度偏高,所以歐洲只有一部份地中海式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部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由于歐洲文明始發于位于地中海的希臘,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文化。其實海洋文化和游牧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逐獵和掠奪為主要目的,其首要的意義總是著眼于“攻”,破壞性遠遠大于建設性,她們把建設性的內容歸于海洋和草原的自我修復能力。由于海洋與草原的廣闊,她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開闊的視野、卓越的遠見及宏偉的野心,也正因為海洋活動的危險和不穩定、草原承載量的有限,她們處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自然對土地和農耕有著異常的貪婪和妒忌,也對在那物華天寶條件下生養的水靈白嫩的異性倍感性趣,她們總是在四處打探哪里有更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所以成吉思汗要把天底下的草原都征作蒙古人的牧場,想要把水草豐富的江南當作自家的后花園。所以當馬可波羅從東方帶回人間天堂的消息,遂勾引起歐洲十字軍東征和歐洲人不斷的東方冒險。
歐洲人的冒險是十分成功的,她們的欲望促使她們成為了現代文明的始祖。她們發明了火槍大炮,推翻了地心學說,發現了印度大陸和新印度大陸,也就是美洲。新文明的崛起,發起了對舊文明的踐踏,弱肉強食也是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那是一段印度人、中國人和印第安人的血淚歷史。
美國作為歐洲人的后裔,繼承和發揚了歐洲人的海洋文化,雖然她們現在占據著全世界可以和中國相媲美的美洲大陸。她們知道兵貴精不貴多的道理,作為海盜移民,她們很早就懂得肉體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的渺小,只有科技或者說智慧才能讓人類在自然界中生存。海盜都是一群無惡不作的惡棍,她們從來不把我本善良當作立身之本,恰恰相反,她們認為每個人生下來就是壞蛋,所以她們至今都反對槍控,因為她們從來不把自身的安全建立在別人的善良之上,善良只是人盡可欺的代名詞。但卻正是這樣一群勇敢的自私自利的無惡不作的海盜卻創造了至今為止人類比較完善的社會制度。惡至極點催生善,不是嗎?其實也不是善,而是秩序,是公平正義。每個人都是惡人的時候,卻不敢隨便作惡了,因為作惡會遭到報復,會產生惡的后果。惡惡相報的后果是共同滅亡,就如核武器開發的結果就是都不敢使用核武器。當大家都意識到惡惡相報的后果以后,對秩序和公平正義的呼喚就產生了。由于對別人的不信任,所以每個人都相互監督,因為有了相互監督,所以不敢輕易觸犯社會制度。
所以要想讓惡人尊重你,你只有比他更惡,要想讓惡人不敢打劫你,就只有讓自己配備強大的武力。
在古時候,海洋是危險的,運輸基本上靠陸運,所以中國人開辟了“絲稠之路”。那個時候陸地文化遠比海洋文化先進強大得多,即使是作為落后的游牧文化的代表蒙古人也能把疆域擴張到歐洲,對于崇尚武力的蒙古人,保守懦弱的中國人也不得不俯首稱臣。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對自然界認識的加深,人類開始征服海洋,海洋運輸占據了世界流通的主要渠道,海洋文化就強盛了起來,同樣崇尚武力的八國聯軍又對同樣保守懦弱的中國人進行了又一次搶劫洗掠,只是這次與海盜無異的聯軍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沒有霸占中國的能力,所以中國人也失去了以文化同化她們的機會。
由于希臘字母的松散,所以形成了歐美人松散的個體,但松散的歐美人卻會經常參加社交活動,就好像分散的字母要分列組合而成各種含義的單詞,所以表面上看好像歐美人比較注重個體,但其實他們更懂得與別人合作的重要性,就像單個的字母要與其他的字母合作才能有詞義。而中國人恰恰相反,看起來很重視家庭,但其實想的都是自己。由于自身的完備與自給自足,對于與他人的合作并不是那么積極,稍有風吹草動,合伙人就分道揚鏢了,就像漢字想要組合成詞,但又怕組合成詞以后抿滅了自己本身的含義。比如“勝利”和“失敗”兩個詞語,其意義只在于“勝”和“敗”兩字,而“利”和“失”的含義就被忽略掉了。又比如“勝敗乃兵家常事”一句中的“勝敗”,很多時候其意義往往單指“敗”而已,“勝”字就又變成了“敗”的陪襯。很多時候中國的合伙人都是這樣以內斗或吞并終場。
西方人的合作就像是樹木,每個人都努力地向上生長,保持自己的個性,而又相互支持。而中國人的合作就像水滴,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就像古人說的只能擔貧苦,不能共富貴。分分合合的水滴,只有在貧苦、弱小或者來自外來的壓力下甚至行將滅亡時才懂得團結,懂得聚焦在一起。也許那蒸發的水滴并沒有滅亡,她們只是幻化成水霧飄蕩在空氣中,時機一到,就會降落下來,淋濕大地。
By the way,中國人對生育的崇拜與執著,引發了西方人民的惶恐,被形容成“黃禍”,也許這才是東西方矛盾不可融合的根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