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證監會出臺新政,新股發行定價市場化,也就是說由市場來定價新股。
十幾年的市場化改革,讓我越來越糊涂,市場究竟是誰?過去,各級政府叫人民政府,凡人民者尤其是普通老百姓,遇到問題或困難,都找政府,后來改革,讓老百姓“不找市長找市場”,于是上訪的人越來越多,尤其到京上訪的人越來越多,終于訪出了“維穩”,更要命的是在財政預算中訪出了一個新的支出項目“維穩經費”,平白為納稅人多出了一項義務。仔細想想,那些訪民可能和我一樣,不是不想找市場,可能實在是不知道市場是誰,在哪兒,又不能找市長或者找了市長也不得搭理,萬般無奈才到北京想找中央的。過去,沒讓找市場的時候,絕大部分事情找市長甚至找鄉長、村長都是可以解決的。作為普通老百姓,他們會算賬,誰會到北京找中央啊,那是要成本的,不符合老百姓精打細算過日子的性格。不找市長找市場,市場找不著,無奈找中央。我是主動放下官帽子赤條條到市場上玩的,玩了十多年才明白,市場只喜歡資本。你沒帽子沒票子到市場上,就不是玩而是被玩。
精英們說,市場是一只萬能的看不見的手。其實,這只看不見的手,只是我等普通老百姓看不見而已。有權的、有錢的人還是看得見的。正如一艘潛艇,我等普通老百姓就是坐在艇內的人員,市場就是艇內空氣,空氣我們是看不見的,但潛艇的設計者和制造者是看得見的,他們不僅看得見,還能決定艇內空氣的成分、多少和續存時間的長短。這個設計者就是有權的,他決定政策和法律法規,即市場游戲規則,制造者就是有錢(資本)的,他制造空氣的質量和數量。艇員即我等老百姓,能不能在艇內生存、怎樣生存、生存多久,就由市場即空氣來決定了。這也許就是市場那只萬能的看不見的手的真相。
原來市場并不是看不見的。他的父親姓權,母親姓錢。其實,亞當·斯密寫出《國富論》,倡導自由市場經濟后,嚴謹智慧的德國人就喊:國富論是英國的國富論、德國人的國窮論。當時,英國比德國發達。
十幾年市場化的改革,5%的人擁有了80%的財富,95%的人只擁有20%的財富。而精英代表人物茅以軾老先生說,95%的人是改革的危險障礙。那么茅公之流的改革目標究竟是讓更少的人擁有更多的財富呢,還是把95%的人消滅掉呢?我又想到了轉基因。
繞來繞去,有些明白了,證監會新政讓市場來定價新股,可能就是讓更集中的權力,更集中的資本來定價,最后股市就更好操縱了,財富也更好往更少的人手里集中了!回望神州,國有的、集體的資產,能賣的賣光了,該股的股完了,剩下的都是省部級權力壟斷的了。再巧取豪奪,就剩下股市這個巨大的潛艇了。
該來的,擋不住。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http://blog.sina.com.cn/ichunmama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