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厭惡度和滿意度的量綱是與時間無關的‘元’,但是文明群體成員的生命都具有時間限制。他們的生存期總是可以被區分為兩個部分。
1;厭惡度大于滿意度的期間,稱之為勞動期間或受厭期間,
2;滿意度大于厭惡度的期間,稱之為消費期間或受逸期間。
由
定理2;文明群體的發展趨勢是;獲取的滿意度是單調遞增的,而所支付的勞動厭勞度卻是單調遞減的。
可知文明群體生存技能的提高意味著;人們不僅在日益提高財富產量的生產過程中能逐漸減少厭勞度,而且在消費過程中也能逐漸減少厭勞度,但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依然分分秒秒在付出厭惡度,只不過付出的厭惡度會越來越少而獲取的滿意度卻越來越高,受厭期越來越短而受逸期越來越長。
今天人們還習慣于把創造可儲存實物財富的過程稱為第一或第二產業勞動,把在消費財富期間付出的厭勞度稱為第三產業的勞動。其實可儲存財富不僅有實物財富也包含無形財富。例如演員、運動員場下十年功的積累才會有場上三分鐘的精彩,學習期間的十年寒窗才能有未來的高生產技能。這些積累和寒窗的過程對多數人而言也都是厭惡度大于滿意度的期間。
現在我們利用此定理2與前文的經濟運行穩態條件的定理來證明
定理;文明群體必然發展成為理性群體既;群體的經濟運行必然實現勞動價值規律。
證明;文明群體中存在利益壁壘的部類越多產生的內耗也就越大,為了簡便,假設社會只有兩個生產財富的部類群體,這兩個部類生產財富的價值系數不同,并且兩部類群體之間實行利益壁壘。類似全社會只有甲乙兩個人口數都比較多的村莊,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耕田。但甲村莊的耕田肥沃,乙村莊的耕田貧瘠。如果兩個村莊各種各田,各得各收獲的話,使得兩村莊的村民在付出相同勞動厭惡度條件下卻得不到相同的收獲。那么就無法避免乙村莊里‘好逸惡勞’的村民搶收搶種甲村莊的土地或者向甲村莊遷移,直至兩村莊的村民在付出相同勞動厭惡度條件下能夠得到相同的收獲。這將與我們假定兩部類之間有利益壁壘矛盾。所以必然是甲村莊設置了某種‘入境法’‘勞動法’‘禁止移民法’‘技術保密法’等等法規,并且成立了暴力組織來維系這些法規,才使得兩村莊的利益割據局面可以實現。姑且不論當甲村莊有了暴力組織后,乙村莊為了防范被搶奪也耗費若干人力物力而成立對應的暴力自衛組織,僅僅甲村莊建立這樣的暴力組織就必須耗費一部分勞動厭惡度。從數學的博弈論可得知甲村莊為此付出的厭勞度必然正比于兩村莊社會價值系數的差值以及所需防范的乙村莊人數。若甲乙村莊的社會價值系數分別是C1和C2,C1嚴格大于C2,乙村莊的人數為Q。則有常數ρ>0使甲村莊至少要耗費Ω=ρ(C1—C2)Q的厭勞度來建立這個暴力組織。即便兩個村莊內部都實現了最優化的穩態經濟運行,但是當把兩個村莊看做成一個文明群體而言,這個群體至少產生了厭勞度為Ω的多余內耗。
現在我們同樣用這個Ω符號來表示當社會上的兩個生產部類都在自己內部實現了最優化的動態穩定經濟運行,實現了勞動價值規律,但兩部類之間依然存在利益壁壘時所產生的社會內耗。由上面定理2知道文明群體的厭勞度付出是一個以零為下界以時間t為變量的單調遞減函數,根據數學分析的確界定理可得該函數必有下確界,不妨記為λ。根據下確界的定義便知對任意小的實數Є,都存在某一時刻,使文明群體在這時刻后所付出的厭勞度小于λ+Є。因此有Ω<Є,也既Ω無限逼近于零,等同說(C1—C2)無限逼近于零。所以最后必然是C1=C2。至此也就證明了無論文明群體生產財富的部類是多少個,最終文明群體都將實現全社會的勞動價值規律。
經濟人假設與看不見的手都是亞當.斯密提出來的,經濟人假設是說社會上人人都為自我,而亞當.斯密相信有一個看不見的手會使只知為我的人人最終組合成人人為大眾的社會.上面的定理也相當于證明了亞當.斯密的這個猜想.所謂那支看不見的手實質上就是勞動價值規律,在這個規律的制約和引導下,人類群體必然進入以;天下大公,天下大同,天人合一為三綱,以平等(仁)、公正(義)、公平(禮)、科學(智)、自由(平等+信用=自由)為五常的時代.
文明群體是在厭惡度與滿意度幾乎相同的時期起源,顯然那時的人們一生中勞動期間占有很大部分,甚至遠遠超出其消費期間。而這二個定理說明隨著文明群體的生存技能提高,不僅社會價值系數持續遞增,而且付出的厭勞度還持續遞減。這實際上也等同于人們的勞動期間所占比例將持續遞減。只要文明群體的發展不中斷,人們不主動去好勞惡逸的話,那么這個比例數將以零為下界。如果認為物質世界的時間是潛無窮,那從數學理論上很容易證明文明群體的厭勞度永遠也達不到這個零值下界。但是在人的生命期中勞動期間所占的比例值卻可以實實在在的達到零值。也既在那個社會里每個社會成員都是在滿意度大于厭惡度的狀態下為社會創造各種財富并且其一生也是在受逸期間中度過。這也意味著那時的所有社會成員實現了真正的平等,任何人都不會被他人強迫去做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等同于社會成員之間不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了。馬克思曾經說過‘在共產主義社會人將以勞動做為第一需求’,若馬克思此話的涵義如上,那也不妨認為馬克思的說法與數學推導的結論是一致的。
對今人來說這樣的推論簡直是天方夜譚,可是該結論不僅對人類有效,對任何趨利避害的生命群體,只要這個群體用于信息傳導的語言包含自然數,只要這個群體能持續發展,都必將以此為歸宿.而且此推論也永遠無人能夠推翻。
那么今天是否有某些人已經提前過上了這種受逸期間遠遠大于受厭期間的生活呢?也許很多人馬上會聯想到那些官場上或者商場上的達人權貴,其實不然。
無論是白社會政府里的高官還是黑社會幫派里的教父,雖然他們擁有致他人生死、升降、貧富的權力,但是他們時時都處在被政敵或對頭的陷害或威脅處境之中,時時都處在擔驚受怕、憂慮煩惱之中,時時處在要以陰謀欺騙、收買賄賂為對策的自衛之中。恐懼是為人所厭惡,但恐懼所帶來的厭惡烈度卻遠非生產過程中所付出的厭惡度可同日而語。
商場上屢戰屢勝的精英富豪又如何呢?在杯觥交錯的光鮮后面,有誰知道為了討好權貴而不惜低眉下氣、阿諛逢迎中他們在承受著多大厭惡度的煎熬,在商場競爭中處心積慮的設計詭詐左道要有多大的厭惡度耗費。這兩種人恐怕也只有在大眾廣庭之下擺出恢弘堂皇的排場或以一擲千金的氣概撒下金錢購買某些用處不大的高價奢侈品,以此來張揚炫耀自己的威勢與富貴,并能博取到某些人的欣羨時,才是他們生活中真正的受逸期間。
如果今日社會真有享受到受逸期間遠遠高于受厭期間的人士,那么這些人大概都集中在真正的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人群之中。雖然科技工作者也要付出很多的腦力和體力,但對真正的科技人員而言,科技活動的厭勞度非常小。這個活動實質上給予了從事者極大的滿意度享受。因為追求真知、探索自然是文明群體的高層次需求,甚至是文明群體的本性需求。而這個活動使真正的科技工作者從中獲得了求知欲探求欲的滿足。使其研究開發過程成為了他們的受逸期間。受逸期間還能得到社會的金錢報酬,這些人才當真是今日的幸運者,尤其那些拒絕各種榮譽頭銜還能躲避各種社會功利應酬的科技工作者更加幸運。孔子曰‘朝聞道,夕死足矣’,對于只知道以動物生存本能為需求的人而言可謂對牛彈琴了。
文章序列寫到這里也該做個小結了。馬克思在哲學上是把費爾巴哈與黑格爾的理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組合成了辯證唯物主義,之外并無其它貢獻。
馬克思經濟學說的重要觀點在本文序列中都基本提及,而且大多數也都在數學上給予了肯定性的證明。
馬克思關于科學共產主義的學說,本文給予了‘共產主義必然實現’這個結論的數學證明。但是關于這個學說中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斷代內容,筆者至少短期內不打算去寫了。或許若干年后會在需要更高級的分析手段,討論更深刻的內容時回到這個課題上。
但是馬克思的許多有關結論在數學是可以被證明的。既如果定義奴隸社會的特征是勞動者的報酬為基本生存度,封建社會的特征是勞動者的報酬為基本生存度與勞動厭惡度之間,資本社會的特征是勞動者的報酬是勞動厭惡度及共產主義社會的特征是全社會實現了勞動價值規律。則通過對滿意度函數的數學分析可以得到奴隸社會是一個局部區域的穩態結構,但是隨著生產力的持續增長,一旦突破該局部區域這個結構將崩潰。隨之而來的就是封建社會的過渡過程。一直到達資本社會形成新的局部穩態結構。這兩個局部穩態結構有非常多的相似性。在奴隸社會,奴隸的人身包括生命都是屬于奴隸主的,但是在資本社會,被雇傭者人身是‘自由’的,可靈魂卻被統治者塑造和操控。資本社會最終也將崩潰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而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完全的穩態結構,是一個身心都充分‘自由者組合’的社會。
不過對于這些時期的明確斷代是不可能的,因為在私有制的任何時期都有奴隸身份、自由身份或介于兩者之間封建身份的勞動者。所以只能有模糊斷代的方式。
曾經有網友提出;對于不實行勞動價值規律的扭曲社會,怎樣利用‘扭曲’的數據來判斷它扭曲程度的問題。這里給予一個提示性的回答吧。在實現勞動價值規律的社會,其基尼系數肯定小于0.05,而且最終必然單調趨向于零。只是基尼系數的涵義非常隱晦,僅僅從其數字的大小很難直接揭示出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合理程度。只要能直視其內涵也就能判斷扭曲社會的扭曲程度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