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批判
——從腦神經干細胞的分化和科學學原理角度
(黃鳳琳;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
本文要批判的生命科學學,是指近日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慎明發表的文章《馬克思主義與生命科學》中倡導的“建立一門獨立于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之外的生命科學學”。李老先生認為,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這兩個學科中都缺乏完整系統地對生命其中包括人類自身生命體研究的學科和學問,特別是缺乏對人類自身生命體意識認識的專門學問,從而缺乏完整的“生命科學學”。
根據 “<<人體再生復原科學>>衍生 ‘馬克思主義生命科學’”這則新聞的內容,李老先生的思考和倡導,啟發自錢學森和徐榮祥兩位故交.徐老先生在其<<人體再生復原科學>>認為, “過去人們對生命科學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與大自然共生的生命體的自然生命領域,研究人體從胚胎開始到出生后直至死亡期間的自然生命活動和后天的自然食物營養,而 ‘人體再生復原科學’則是對人體出生后的再生潛能以及針對人體再生潛能發揮所需的再生營養物質新能源的研究,是研究人體再生生命的新的科學體系”.而錢老先生,則明確認為 “人體是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并 “多次呼吁世人和社會應當把人體生命科學作為一門科學甚至是一門未知科學加以重視和研究”.
什么是生命科學學呢?顯然,從上面的信息可以推斷,李老發揮了其哲學思考的長處,從主客體統一的角度,主張建立這門獨立于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之外的學科.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哲學界對主客體關系的討論特別多.最終,多數學者的共識是從主客體統一的角度去認識世界,認為世界就是主客體的互動關系組成的.實踐,作為主客體統一的范疇進入哲學家的視野.實踐唯物主義,吸收了這個觀點,并以此構建起哲學體系.科學學原理也贊成這個觀點.但是,<<實踐學或科學學學---兼實踐唯物主義批判和研究>>一文已經指出科學學原理與前者的不同,前者割裂了直接實踐之間和個體實踐之間的聯系并直接導致現象學認識論的結論,后者在人類歷史的整體實踐世界是普遍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的基礎上,構建了間接實踐和集體實踐兩個概念來分別描述直接實踐之間和個體實踐之間的聯系,并在此基礎上去研究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集體實踐.顯然,李老所主張的生命科學學既然是 “獨立于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之外的學科”,那么顯然也是從主客體統一的角度.但是,與實踐唯物主義和科學學原理所不同的是,生命科學學主張的是 “人體出生后的再生潛能以及針對人體再生潛能所發揮所需的再生營養物質新能源的研究,是研究人體再生生命的新的科學體系”.因此,我們不妨把這種生命科學學理解為,主張從人體出生后的再生的實現角度去研究人類歷史.
從那則新聞的標題中 “衍生馬克思主義的生命科學”的內容,可以看出,生命科學學的理論基礎是自然辨證法.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自然辯證法的邏輯起點不是主客體的統一,而是主客體的分立.而這種 “獨立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科又不得不是以主客體的統一為邏輯起點的.這個矛盾導致了這種生命科學學跟實踐唯物主義一個邏輯下場:將自然存在等于社會存在,主張從人體出生后的再生的實現角度去研究人類歷史.于是,對人的個體的自然存在研究代替了人的集體的社會存在研究.
要保留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世界是普遍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又要吸收人類哲學思考的最高成果—主客體統一的觀點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按照科學學原理的思路展開.
作者在構建科學學原理的思考過程中,也犯過生命科學學的錯誤,希望從人體出生后自身的生理維持及由此所需的生命營養物質的研究中,獲得構建人類歷史的整體實踐世界的 “原子”或邏輯起點.但是,直到作者對長生不老技術的可行性進行思考后,才意識到這個錯誤.長生不老技術應當說是人體出生后自我生理維持的終極技術.長生不老,即包括了存在于腦神經細胞中的社會性在內的人體所有構成的永存.現在的生命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對人體部分器官的體外培養以置換體內衰老或損壞器官的程度.這些技術的關鍵是,干細胞及其分化潛能的發現.這種生命科學技術和傳統的農業生產生命營養物質和近代以來的工業加快生產生命營養物質的技術本質一樣,都是為人體出生后的自我生理維持.于是,當科學家發現腦神經干細胞后,形而上學家們便開始暢想,人體一切器官的體外培養和體內置換技術代替傳統農業和工業技術,成為因為進化理論而獲得其自然合理性的人體出生后的自我生理維持的新技術.當形而上學家們欣喜地發現人類歷史發展的這種路徑原則后,生命科學學便被提出來了.我當初的思考也是這樣的,直到對腦神經干細胞的分化潛能與社會存在的關系進行思考后.
腦神經細胞是承載了社會存在內容的人體器官.而,腦神經細胞又是由腦神經干細胞分化形成.因此,像其他人體器官一樣,通過將腦神經干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形成腦神經細胞進而體內置換的思路就自然形成了.實際上,腦神經細胞與其他人體器官不一樣.按照存在的三重根原理,前者的外部聯系是社會存在,外內聯系是社會存在周圍神經系統和腦神經系統,內部聯系是該腦神經細胞.而其他器官的外部聯系,不是社會存在,而是其他器官等自然存在.而,主體的任何技術都是以主體的價值觀或主體需要為外部聯系,客體的外部聯系為外內聯系,客體內部聯系為內部聯系的.技術的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主體在認識客體的三重根的基礎上,通過人工控制客體的外部聯系進而控制客體的內部聯系的過程.腦神經細胞的外部聯系是社會存在,要想進行腦神經干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形成腦神經細胞進而形成腦神經細胞進而實行體內置換的技術,就必須認識和控制包含了一定社會存在內容的腦神經細胞的外部聯系即該特定社會存在.那么,腦神經干細胞的體外培養,能提供這種人工外部聯系嗎?社會存在具有無限豐富性,<<實踐學>>更是指出了人類歷史的整體實踐不可認識,因此,這顯然不可能.因此,長生不老術不可能,其性質應歸屬哲學性質.
李老先生所倡導的生命科學學,并未能獨立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而屬于哲學知識性質.正如前面講到的,這種生命科學學導致了和實踐唯物主義一個邏輯下場:將自然存在等于社會存在了.以此為邏輯起點研究人類歷史,將割裂個體之間的社會聯系.形成個體主義社會本體論和現象學認識論.對此,讀者可以參考<<哲學的三重根或哲學學原理>>和<<實踐學>>兩文理解.
人類歷史的整體實踐不可認識,但是,人類歷史的部分實踐是可認識的.生命科學學學科應該被定位研究人類生物科學技術自然實踐的科學.而特定的自然實踐的都有其歷史實踐基礎的.生命科學學的內容,就是要研究生物科學技術自然實踐的外部聯系(近外部聯系的國內社會實踐和遠外部聯系的國際自然實踐)/外內聯系(生物科學技術實踐的形成過程)/內部聯系(生物科學技術知識的形成過程)
( 2010年12月5日 )
請讀者依次參考以下博客文章《知識原理》《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國家原理及當代中國國家性質分析》;《經濟的三重根(或經濟學原理)及當代中國經濟分析》;《社會科學學原理》《哲學的三重根或哲學學原理》《社會科學的兩重系統風險及其規避》《傳統社會科學知識體系是某國家主體認識關于社會存在的F()<1的知識體系》;《馬克思主義與科學學原理》;《當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學或社會科學學》;《馬克思主義學——當代中國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學或社會科學學》;《現代空想共產主義學》;《當代中國政治改革的性質和過程分析》;《橫斷科學知識批判》;《科學學原理對傳統科學的批判和重構》;《政改的時代主題下左右的較量》;《多極世界下的階級差別和戰爭》;《創新教條主義批判》;《實踐學或科學學學》。另可參考《科學學原理草稿》和《國家社會主義與權貴資本主義草稿》。
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與科學學原理對話!
科學學學派博客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
引用新聞網頁: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012/02/t20101202_22016213.s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