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城市化高潮,就是右糞們嘴里罵聲不絕的"大躍進".僅大躍進三年時間,有2800萬人進入城市.這個數字來自美國學者麥斯那的研究資料.而當時的總人口只有六億人.可見這是一個怎樣的驚人數字.那個時代的農轉非,根本不是現在的農民工進城務工的概念,不僅要解決進城農民的就業,還要解決他們的住房,醫療和老保等一糸列問題.整個毛澤東時代粗略統計,約有一億人轉變成了城鎮人口.中國的工農業產值,也從建國初期的,80%來自農業,到1976年時,工業產值占總值的75%.中國由此成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國,僅僅用了27年時間.這一速度不僅超越了西方國家的工業化進程,而且超越了后發資本主義國家日本.
一億人轉化為城市人口,是快是慢,我想還是要看是在什么樣的基礎上做到的.怎樣做到的.
毛時代的農轉非的途徑,主要有這樣幾個途徑.當兵,提干,上大學,勞模等.因此,右糞們口中所說的城鄉二元,生為農民永為農民,其實是一個不攻自破的謊言.城鄉二元并非是一個永恒不變的格局,而是一個不斷轉化的格局.當然,什么樣的人能夠農轉非對于某些特定人群是有出入,比如地富分子,這些人顯然受到了排擠.也正是這些人在罵毛澤東.事實,農轉非,城鄉二元,在改革開放后相當長的時間,仍然在實行.
毛時代實現就業的方式.主要有,興建工廠,礦山,鐵路,工路等.這是農轉非后主要的就業方向.每一個大型礦山的興建,都帶動一座城市的興起,因此,那一時期,中國新興了一批依托礦山的城市,比如油城,煤城,鋼城等等.對比現在的開發模式,我們不難發現,礦山還在開發,但是資源沒了,城市卻沒建起來.留下的只是廢墟一片.資源哪去了?出口了.換回一堆無法決定價值的紙幣.
毛時代的城市化方針,與現在不同的是,不向大城市過度集中,而是興建諸多小型城市.從世界范圍看,城市化進程,經歷了向大城市集中,城市效區化,反向城市化三個歷程.城市過大帶來的諸多問題,已被各國所重視.我們國家近年來,也向小城鎮建設發展.回頭看毛澤東時代的城市化思路,可謂高屋建瓴。
毛時代的社辦企業,是就地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絕佳途徑。六十年代已初具規模。社辦企業搞起來,農民何苦背井離鄉呢?后來的鄉鎮企業,完全脫胎于社辦企業。便是因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鄉鎮企業在九十年代走入低谷。現在基本絕跡。都被私有化了。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大多是在私吞了原來的集體企業后發達起來的。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