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武候坡網友的《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理直氣壯地弘揚毛澤東思想》一文,對你的忠貞不渝的品德、孜孜不倦的精神深表敬意。但對你下半文的觀點有些不同的看法,個人認為你對社會上出現“非毛、反毛”的原因分析還是比較模糊的。
本來一篇文章只是一個人的觀點而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時也出于應景需要、有時也為了適應時局,總之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一個人的文章中,說些文不對題的話是有的。但看了武候坡網友在此文的二個跟貼,認為你對時下“反毛”的觀點的原因認識是根深蒂固的,而且也在極力宣傳這種認識,就情不自禁的想說二句了。個人認為,對于事物所發生的原因,只有搞清楚其產生的根源,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理地解決問題,否則會被假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在解決問題時也無法找到問題的關鍵。
最近中央臺熱播了新版《三國》,幾千年來,三國的故事能經久不衰,其主要原因就是這一歷史時期的演義,演出了往后幾千年來中國史的精華。無論歷史是處在那一段,無論這個官員是處在那一個地位,我們都能在《三國》中找到與之相對應的文化、找到與之相對應的精神。
實際上,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其政治勢態與漢末時期是相當的。所以就說一說“漢朝與董卓”。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后宮干預朝政,各地諸侯擁兵自重,天下大亂。同時,東漢末年也是個腐敗透頂的時代。桓靈時就公開賣官,連公卿這樣的官職也一千萬八百萬地明碼標價童叟無欺,一時拿不出錢甚至可以賒欠!這樣的官員上了臺,除了拼命“賺錢”外還能干什么?這樣的朝代不滅亡才是奇跡。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確漢朝的滅亡不是由于“農民起義”,而是亡于地方官員(諸侯)的反叛不臣。
董卓只是一個地方諸侯,原本屯兵涼州,于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當時朝中空虛,董卓借此機會旋即掌控了朝中大權。隨后,他的官職也不斷往上漲,太尉,相國,后來還到了“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自比蕭何。他有了一定的實權之后,把少帝廢為弘農王,另立9歲的陳留王劉協為獻帝。董卓廢少帝立獻帝,標志著漢朝的權威徹底被摧毀。從此,各地諸侯對東漢的中央政權不再有任何實質上的尊敬。后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也就是在利用巧妙的口號來獲取實際的利益。
董卓是個粗人,自已也稱沒讀過多少書。到了天子腳下也干不了細活。看到洛陽城中富庶,就放縱士兵搶劫強奸,當上了強盜頭子。搶完活人搶死人,何太后下葬不久,董卓連陪葬的寶貝也席卷一空。董卓也知道大家都痛恨宦官濫殺忠良,雖然胡作非為卻也裝模作樣小恩小惠、禮賢下士,大力提拔了一些名士,而他自己的心腹親友并沒有誰占據要職。董卓不管采用什么措施,他的目的唯一的就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董卓羽翼日趨豐滿,并自恃權勢與威望,越來越變得野心勃勃,目中無人,又加之打敗了十八路諸侯對他的征討,一時,董卓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董卓,并沒有廢掉漢室自立為皇,并不是說,當時的漢獻帝手中擁有多少兵力,董卓不敢爭奪,實際上,此時的董卓如果摘取皇位就是如“囊中取物”。為什么他不改朝換代呢?這需要一個過程,那時,大批漢室老臣尚在,各地諸侯都是打著維護漢室的旗幟在搶奪地盤,400來年的漢室江山也給天下的百姓們有了一個尊漢的正統思想。如果要改變這種狀況,還需要一個較長的思想與行動的轉換過程,即在思想上還需要對漢皇朝進行不斷丑化、不斷的妖魔化,在行動上還需要對漢室的江山基礎不斷地摧毀。這一點不但董卓知道,就是后來的曹操也是深知的。此時的董卓掌握的禁軍也在保護著漢皇室成員的安全,董卓的軍隊也在打擊地方諸侯們對漢室的分化,相信董卓在對諸侯的斗爭中所提出的口號也是為維護漢獻帝,甚至有時也要提一提漢高祖劉邦的權威出來用一用的。這個時候的董卓以及各路諸侯在爭奪自己利益的時候,所打出的旗幟也都是為了維護漢室江山的利益。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董卓沒有變更漢室政權,并不等于董卓是在擁護漢室皇朝;董卓沒有自立為皇,并不等于董卓在維護漢獻帝的歷史地位。那么如果我們評價這段歷史的時候,在論證東漢末年的興衰的時候,只去引用董卓、曹操之流的作用,只去講董卓、曹操的歷史地位,而忽視劉備的歷史作用,而忽視如董承、王子服、種輯、吳碩、吳子蘭、馬騰等一班能接受血詔討賊的忠臣良將的存在。這就是人為地混淆是非,歪曲、誤導人們對歷史的解讀!
漢室的覆滅是誰之過?難道是象右派們所說的是漢高祖劉邦早就埋下了滅亡的種子,是漢少帝劉辯、漢獻帝劉協不執行改革開放政策所致?難道是左派所說的,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是夏侯惇、曹仁、張遼、許褚、李典、樂進之輩?
2010。07。0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