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無間道”之中組部選秀 四大海歸銀行家趕考金融副部級
http://wasdas.blog.sohu.com/146135246.html
2010-03-16 陌刀
今日消息:“由中組部直接操刀,從主要外資投行的華人高層中以考試考核的形式,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選拔副總乃至副部級的管理人員。”媒體贊美為“中國金融界正在悄然推行的變革?!?/p>
讓我們看看人選:“包括德意志銀行(中國)董事長張紅力、瑞銀集團投行部亞洲區主席蔡洪平、高盛集團原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三山(香港)有限公司CEO李山在內的諸多浸淫國際金融市場已久的專才,都進入了有關部門的考察視野?!狈浅S幸馑?,暫且先把視角轉到歐洲。
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蔓延,PIGS(五豬頭分別為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日子不好過。因歐元危機而暴露的嗜血者在江湖名號實在令人“景仰神往”,分別為:高盛、瑞銀、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等大佬。大佬威風不可一世的背后總會尸橫遍野的,這不稀奇,奇的是大佬們在地球論劍如此吊詭——2001年高盛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為希臘融資,同時向德國銀行購買CDS“信用違約互換”保險,以便在債務出現支付問題時德銀補虧空。美國人真比德國人聰明或者德國人真對歐洲兄弟夠義氣?皆非也,德國人早研究透了希臘人并預料到還要千方百計也要促使希臘爆發債務危機,方向對、路子有,唯一不對的就是時機,這保險是二十年期,世界形勢讓炸彈提前引爆了。歐元區有統一的貨幣政策但各國各自獨立財政政策,誰來統一經濟政策組成真正的一體化歐洲?當然是歐洲老大——德國,這樣作為最強者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法西斯軍事搞不定的用金融武器更為人道也更為救世主。這是對自己兄弟的“無間道”。
再看看福特修理拉大旗玩山寨的豐田,Dimitrios P. Biller堪稱史詩般的無間道王者,英雄需要一個遠見卓識的集團來栽培、包裝、摘果、立傳。摧殘豐田是對競爭對手的“無間道”。
這兩件事說明一個問題,無論德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是不擇手段達到要活得滋潤的人種,為此,他們很有謀略,有耐心,情誼濃濃的杯觥交錯只為處心積慮那一刻的一劍封喉。不是他們翻臉太快,也不是他們不念國際感情世界影響,只是他們在開始時所有言行的美好共贏都是為了找準你的罩門,絕不是一巴掌教訓,而是一劍斃命。中國和德國在經貿上絕對是兄弟,跟美國在政治上是競爭對手,符合前兩個案例被“無間道”的特征。如果不同意,宋襄公是中國的歷史人物,在中國更盛產。
他們知道全體中國人嘴上最討厭的那類人“漢奸”和大多數中國人都期待成為的那類人“買辦”的異同,近代史上“買辦”和詹天佑等學業和行業上是不同的,現在對“買辦”的流行稱呼是“海外專才”加上“頗具國際影響力和號召力”。可笑的是查查履歷那些被刻意包裝吹捧的木偶,手舉一大堆特頒獎章證明打上唬人的國際稱號后,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戲全都在中國這個劇院里上演。因為外國人說好就是真的好,誰讓咱一向是個謙虛性國民教育呢。比較來說如果有更多地追隨錢學森、錢三強等愛國足跡的科技工作者被中組部委以重任,則對中國更實干、安全些。哪個金融圈里的腕兒敢說自己的屁股是絕對干凈的?推你上臺前美國FBI、德國安全部門等誰不先掌握好足以讓你俯首聽命的東西?大佬只需要一副長著中國面孔又死心塌地為大佬利益服務的木偶,假設木偶真想借尸還魂、棄暗投明、忠黨報國了,那沒了大佬那根牽拉線指揮,它形單影只于中國官場還坐得住嗎?即便這個“無間道”的猜想杞人憂天了,人家真是沒什么政治立場只為追求商業、事業成功而來,但一個從投行走出來的人所有的一切思維方式、行事作風等信息完全被老東家記錄、分析、掌握,對他的了解比他自己還深,這樣還能指望他戰勝老師嗎?說一千道一萬,外國投行要的就是用最隱蔽、最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攫取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
因此,中組部選秀還應考慮下行業特點,雖然國家安全部也過硬,但用一個底牌被對方知道得一清二楚的人又真有多大價值,更怕是被“人”選了,禍害無窮。
附文:
首次引入外資行高管 張紅力擬任工行副行長
新民晚報·新民網
4月19日,工商銀行(601398.SH,1398.HK)董事會通過了聘任張紅力為該行副行長的議案。張紅力原是德意志銀行亞太區總裁,其任職資格尚需中國銀監會核準。此前,工行副行長牛錫明調任交行行長。
工行當晚公告稱,董事會認為張紅力熟悉國際金融市場和國內情況,具有豐富的國際銀行管理經驗,對其加入工行表示歡迎。
德意志銀行隨后也發文確認,稱張紅力的此次任命是中國首次從外資銀行延攬人才出任國有大型銀行高管。
一外資投行人士認為,公告所述之聘任張紅力的理由比較客觀全面。他指出,工行自兩地上市以來一直努力開拓國際業務,張紅力能帶給工行的不僅是國際化銀行管理經驗,也有較為龐大的國際業務資源。同時,張紅力亦熟知“中國國情”,擁有良好的政府關系和國內客戶關系。
通過近兩年來的收購兼并和新設,工行在亞洲的布局已經基本完善,業內人士猜測,工行下一步有可能拓展歐洲業務。而在這方面,張紅力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
現年45歲的張紅力被認為迥異于同時代的其他投資銀行家。
和那些大多數在上世紀80年代留學美國,歸國后在不斷增多的跨國大生意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投行家們不同,張紅力在哈爾濱長大,1981年進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習農業科學。畢業那年,他19歲。但他并沒有在農學方面繼續深造,而選擇了去加拿大阿爾波特大學攻讀生物和遺傳學碩士學位。
1989年獲得生物遺傳學碩士學位后,張紅力轉學MBA,并自1991年7月起在美國惠普總部做了3年多財務經理。張一直強調,回過頭去看,企業運營的經驗,也使他后來與不同行業的企業打交道時有底氣。
1994年7月,張紅力初次踏入銀行圈,時任英國施羅德國際商人銀行董事兼中國業務主管,1998年6月起任高盛亞洲執行董事兼北京代表處首代。2001年任德銀大中華區主管、亞洲區副董事長兼中國區主席。
2004年10月起,張紅力擔任德銀環球銀行全球管理委員會委員、亞太區總裁,負責德意志銀行亞太16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在內的投行和商業銀行業務,打破了過去西方人對國際金融機構管理的壟斷。
不是科班出身的張紅力,卻將德意志銀行亞太業務發展得有聲有色,獲得業界高度認可。
甚至德銀全球CEO約瑟夫·阿克曼對張紅力只提出一個要求——讓德銀的所有業務都在亞洲獲得相應的地位。至于采用什么方案去做到,完全由張自己決定。
張紅力并沒有特別顯赫的身世,但他卻是第一個以跨國公司高管身份參政議政的代表,是第十屆和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延伸閱讀:中組部選秀 四大海歸銀行家趕考金融副部級
由中組部直接操刀,從主要外資投行的華人高層中以考試考核的形式,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選拔副總乃至副部級的管理人員。難以置信嗎?這確實是中國金融界正在悄然推行的變革。
在國際投行頗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中國面孔,正因此面臨一次重大的轉型機遇。
這是繼2001年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史美倫履職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后,國內金融領域高管人事選拔任命體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與嘗試。
中組部選秀 四大海歸銀行家趕考金融副部級
作者溫秀
時間2010-03-15 來源新世紀周刊
金融高管“非常選秀”
由中組部直接操刀,從主要外資投行的華人高層中以考試考核的形式,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選拔副總乃至副部級的管理人員。難以置信嗎?這確實是中國金融界正在悄然推行的變革。
在國際投行頗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中國面孔,正因此面臨一次重大的轉型機遇。
這是繼2001年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史美倫履職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后,國內金融領域高管人事選拔任命體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與嘗試。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干部非常規選拔的背景是,在金融危機之后,組織部門希望延攬更多有海外影響力的金融實戰型人才報效祖國。由此,包括德意志銀行(中國)董事長張紅力、瑞銀集團投行部亞洲區主席蔡洪平、高盛集團原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三山(香港)有限公司CEO李山在內的諸多浸淫國際金融市場已久的專才,都進入了有關部門的考察視野。
在通過了筆試之后,候選者還要面臨相關的考核,最后誰將獲得來自中組部的任命,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不過知情人士稱,遴選至今已接近尾聲,“原則上這次招聘的人選,將會得到市場化的報酬,如果有候選人自愿放棄或只領取與其他行政任命的高管水平相當的薪酬,有關部門也持歡迎態度?!?/p>
有國內金融高管表示,通過市場化方式選聘“中管干部”,且引進非黨內人士,是一種有待完善和理順的國有金融機構人事任用架構下的有限進步。
不過,另一方面,海外專才的引入如何發揮更大效率,仍有待進一步的制度建設。以商業銀行為例,能否借海外專才的引入,在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的同時進一步適度放權?如果能夠將國有銀行“三巨頭”(董事長、行長、監事長)之外的其他高管,都放權給企業自主通過市場化原則選聘,將有利于從根本上理順企業公司治理和黨的領導之間的關系,更好地提高效率。事實上,目前非金融類央企副總經理一級的選拔任命權,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下放到了國資委,國資委也允諾將在幾年內完全實現市場化選聘。
史美倫“經驗”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除高層特邀破例引進梁定邦、史美倫之外,金融監管和金融機構的高層人事任命,一直鮮有突破。
從1999年到2004年,曾擔任過香港證監會主席的香港資深大律師梁定邦,首先接受了時任總理朱镕基的邀請,以“一元年薪”出任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
2001年2月,史美倫也接受邀請,就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分管上市和融資監管工作。她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從海外正式聘請的第一位副部級官員。
在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任上,適逢中國證券市場莊股橫行、上市公司造假泛濫,她痛陳上市公司缺乏盈利能力和有效的公司治理,直言市場操縱行為較為普遍,證監會由此開始了對上市公司違規行為的新一輪嚴厲查處,并建立對上市公司定期現場檢查的機制。不過,史美倫力主的一些大刀闊斧的改革亦未得以立即操作,如對發審委的改革和保薦人制度的建立延至多年后才得以推行。
史美倫的“空降”是當時中國官員任用體制的一次較大的探索和嘗試,也為中國證券市場監管體制的建立和監管干部的培養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不過,因史美倫堅持金融監管的基本原則,也在當時的中國被一些市場利益集團批為“不懂國情”。期間作為“海歸派”的代表人物,史的去留問題亦多有波折。
在中國證監會全職工作了三年多后,史美倫最終以健康方面的原因請辭,并于2004年9月正式卸任。
在金融監管機構的高級“引援”方面,直到2006年才得以賡續。當時剛剛卸任的香港證監會主席沈聯濤出任中國銀監會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和召集人,同時也是中國證監會國際事務顧問至今。
此后,中國政府在較高級別和序列的高層官員的任命中,鮮有新嘗試。直到近期最早傳出,中組部選擇以工商銀行為試點,通過市場化的選拔招聘一位副行長。
海歸“入仕”
此次市場化選拔入圍的人選,大都是有海外背景而又熟悉中國國情的投資銀行家,體現了國際化、本土化和專業化的三位一體。受邀人士無一例外地都是有豐富海外背景的中國人。
德意志銀行(中國)董事長張紅力被視為頗具競爭力的候選人之一。他直接推動并成就了德意志銀行在華的一系列戰略布局。
2000年初,德意志銀行曾一度萌生去意,張紅力以出色的中國故事堅定了他們對華投資的信念。此后,在他的推動下,2005年6月, 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參股嘉實基金,使其成為國內最大的合資基金公司之一。同年10月德意志銀行成為華夏銀行的戰略投資者,并于2009年逆勢增持華夏銀行(600015.SH),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也是繼深發展(000001.SZ)之后,又一家由外資銀行作為最大股東的上市銀行。2008年1月,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京注冊成為法人銀行。隨后,德意志銀行又與即將上市的山西證券成立了合資券商。至此,德意志已經在國內實現了多平臺的全面布局。
“盡管也許在合作方的選擇上還可以有更多機會,但能夠在現有的政策框架內搭建起如此一套平臺,已屬不易。”一位與張紅力熟悉的金融界人士稱。
較其他候選人更具優勢的是,張紅力還是全國政協委員,而放眼全國,外企高管獲此殊榮的僅有四位。
在候選人名單上的另一位重磅人物是2006年加盟瑞銀集團的蔡洪平。蔡洪平素有“福布斯園丁”之稱,早年任職百富勤時,曾相繼幫助牛根生、馬建榮、魏建軍、王傳福 以及張士平等多家國內民企登入福布斯排行榜。加盟瑞銀集團之后,蔡仍然更多的是走民營路線,期間推動了史玉柱、郭廣昌 和楊國強等新富上市。蔡洪平搶單方面的業績,近年來一直令同業矚目。
高盛集團的投行家兼經濟學家胡祖六,也在候選名單之列。近日,高盛已經證實胡祖六將從高盛集團退休,但仍保留顧問一職。不過,業界普遍認為胡祖六已退出此次選拔,他的下一個更可能的歸宿將會是發起一個專注于中國市場的私募股權基金。但胡祖六告訴本刊記者還未最后確定。
同樣出現在候選名單上的還有現任私募股權基金管理公司三山(香港)有限公司CEO李山,目前已經確認出任瑞銀亞太區投行部副主席。他曾任美國雷曼兄弟公司中國業務董事總經理,國家開發銀行投資銀行籌備領導小組副組長,高盛投資銀行國際經濟學家和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之后被聘為中銀國際總裁,在加入WTO前夕,幫助中銀國際以外資身份拿到了惟一一個持股比例高達49%的國內券商牌照,使得中行率先成為國內擁有券商平臺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在外資投行的叢林競爭中,張紅力等人能夠在全球性金融機構獲得一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既有其個人因素,更重要的還是中國經濟崛起所致。事實上近年來,“華爾街”與“金融街”的互動愈加頻繁,早先進入政府體系、擔任局級干部的金融專才已有數十位之多?!斑@次一步到位的從海外投行高管中招納中管辦法,對于海歸人才是一種集體認可,但也需要慎重抉擇,以平衡各方的利益?!鼻笆鲋槿耸糠Q。
工行試點
此番金融選秀的候選人,如果能夠通過最終考核,將會分別進入有關監管機構和商業銀行,擔任較高職務。
其中,目前市值最大,盈利最多的工行將作為引進人才的試點。作為國內最大的銀行,工行目前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以及在商業銀行領域的表現,領行業之先,但國際化步伐和綜合化平臺,仍有待提升。
接近工行的知情人士稱,工行年內在海外布局和綜合經營方面,都有相應計劃,比如有意在歐洲和亞洲的一些地區,繼續增設分支機構,也不時地有并購計劃;而在綜合經營方面,一方面在整合現有平臺寄望增強實力,一方面也有意將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收歸旗下。雖然凡此種種都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但從長期來看,工行“走出去”和綜合化,恐怕仍是大勢所趨。這種情況下,如果引入同時具有海外背景和本土實戰經驗的銀行家,對其戰略拓展不無裨益。
不過,亦有投資銀行家表示,在政府依然主導的框架下,僅憑一兩個人的力量,想在大型國有金融機構里有大的作為,殊為不易。在最高管理者層面引進市場化職業經理人,僅僅是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次重要突破,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要實現真正市場化的人事管理體系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諸如此次市場化選聘的副行長是否會支付市場化的薪酬,能否參加黨委會,乃至更深層次的,能否徹底理順“三會”(黨委會、董事會、監事會)之間的關系,將對公司業務的日常管理權交給董事會和高管層都仍是未知數。而凡此種種,都直接影響著是次選聘的效果和意義。
知情人士稱,一般意義上,國有商業銀行的“三巨頭”(董事長、行長、監事長)被視為副部級官員,享受副部級待遇,并有轉任政府官員的上升通道。此前國有銀行的副行長通常都屬于黨管干部,由中組部選拔和任命。不久前,中組部就曾以輪崗的方式,對多家國有商業銀行的高管進行了調整和擢升。如此前中行副行長朱民,就被擢升為央行副行長,從銀行家轉型為政府官員,并享受副部級待遇。日前,朱民已經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委任為總裁特別顧問。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有銀行的副行長享受的“組織待遇”已相對模糊,算是向現代公司治理制度邁進了一小步。不過由于依然屬于行政任命,且仍保有到政府部門任職的上升通道,因而激勵機制離市場化尚遠。海歸高管人才的引入,能否對這一人事體制起到進一步的市場化改造作用,尚需觀察。畢竟對于這些早已在賺取財富的海外投行高管,恰恰是事業平臺和行政激勵更具吸引力,市場化的激勵反而并非其屬意目標。
目前,盡管除農行外,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重組上市,初步建立起了現代公司治理機制,但這種機制更多的仍流于形式,形似而神不似。“三會”并存,黨管干部的現實依然存在。一些銀行的許多重大決策仍是由黨委會做出或傳達,主要干部的任命仍是由中組部選拔錄用,然后通過董事會走程序,甚至在知會大股東之前,消息早已不脛而走,為市場熟知。
此前,國內銀行業通過市場化手段,以市場化薪酬聘用的“CO”,業已相當于副行長級別。不過上述人士多為香港或海外金融機構背景,無一例外地被排除在黨委會之外,而眾所周知黨委會才是銀行的決策機構。很多決議都要會后口頭傳達,而“涉密”文件更是不宜過問,在一些重要的經營決策上參與度有限。
前民生銀行行長王世就在其新近出版的著作中直言,作為一個黨外人士,如果要參加黨委會,就要改成“黨委擴大會議”,而這也被視為對海外的職業經理人的一種極大的“禮遇”。
相形之下,此次“非常選秀”要更受組織部門重視,試圖將市場化招聘與黨管干部的邏輯結合得更為緊密。兩者之間將產生何種化學反應,仍需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