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缺席審判“孔子”,何時方休?》的若干觀點
1、究竟孔子犯了什么彌天大錯?為什么毛澤東時代批孔,鄧小平時代還繼續批孔?
毛澤東時代批孔是真。說鄧小平時代批孔卻未必。
1984年,成立了民間學術團體中國孔子基金會,時任政協主席鄧穎超點名谷牧任名譽會長,匡亞明任會長,這實際上是一個官方動作。
90年代,孔子地位開始提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現代新儒家思潮研究”系列著述的出版,對“孔子熱”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曲阜地方政府和民間合辦的祭孔浮出水面。1994年,成立了國際儒學聯合會。1999年,江澤民接見了參加“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的代表。
21世紀,孔子熱遍中國,走向全球。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孔子研究院和國學院,樹孔子雕像,不少高校群起效仿。祭孔熱、孔誕熱、論語熱、讀經熱、國學熱、國服熱、祭祖熱、古禮熱、傳統節日熱、文化遺產熱、兒童讀經熱、百家講壇熱、孔子影視熱、中華文化標志城等高潮迭起。
同時,孔子熱遍及學界、深入民間、影響官方、走向世界,——全球祭孔、孔子學院、五經翻譯等,孔子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圣人”。
可以看出,批孔與尊孔的聲音比起來,如蚊聲對高音喇叭。
2、如果沒有受傳統教育更深的毛澤東,靠一批更具自由平等的“五·四”精神的留蘇派,中國革命早就失敗了。
毛澤東比留蘇派受傳統教育“更深”,以及留蘇派比毛澤東更具有自由平等的“五·四”精神?不知有何依據?
以我看來,毛澤東比其他共產黨領導人更,毛澤東一手創建的新式人民軍隊,第一個實現了官兵平等;而紅四方面軍在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時,還稱呼炊事員為“伙夫”,稱呼飼養員為“馬夫”,甚至有長官鞭打士兵的惡習。
韓教授莫非以為實行孔夫子的“三綱等級”才好,“客觀上是圣君賢相,愛兵如子。”——這與吳起為士兵吸膿血沒區別吧?
3、在延安時期,魯迅先生的學生王實味,帶著西方的理念來到延安,以為延安是自由、民主、平等的天堂,對延安內部的分工和等級非常敏感,客觀上起到了動搖軍心、挑拔離間、破壞團結的作用。
結合韓教授前述,在王實味前面格外注明“魯迅先生的學生”,用意是明顯的。
但我不明白的是,魯迅的學生不止王實味一人吧?毛澤東也自稱是魯迅的學生。我還知道一個高長虹,高長虹又是受了魯迅的什么思想熏陶呢?中國政法大學那個殺老師的學生,不會也是他老師教的吧?我本人也一直認為美日很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倘因此有人去哈美、哈日,我也不負這個責任的。——當然,我不是一個“登高一呼,粉絲云集”的名人,我的話自然不會發生什么影響。
魯迅批評過中國傳統文化是真,倘說魯迅身上都是西方的理念,我決不贊同,魯迅說——
“在原始時代酋長的命令是不能反對的,無懷疑的,在那時酋長帶領著群眾并吞衰小的部落;于是部落漸漸的大了,團體也大了。一個人就不能支配了。因為各個人思想發達了,各人的思想不一,民族的思想就不能統一,于是命令不行,團體的力量減小,而漸趨滅亡。在古時野蠻民族常侵略文明很發達的民族,在歷史上常見的。現在知識階級在國內的弊病,正與古時一樣。”
魯迅這句話是不是在批判知識分子的自由化思想呢?
再說明一點,我個人從不認為毛澤東與留蘇派之爭是什么中西文化之爭,而是本本(教條)主義、經驗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的實事求是之爭。
4、如果“五·四”青年們知道自由、平等可以結出這樣的果實,他們恐怕一定愿意接受仁義道德的教化!
這樣推測恐怕有些武斷。以我有限的知識,好像“五·四”青年的“非孝”只是反對“父為子綱”——“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父親說錯了也是對的,兒子還沒說就錯了”,并非主張不贍養老人甚至打父母吧?“五·四”青年的“戀愛自由”也只是反對“父母之命”,而非主張“淫亂”吧?
至于道德,“五·四”青年是否主張人應該缺德不要臉,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我不認為外國人就一定沒有道德。高爾基、白求恩也并不比中國人缺德吧?
莫非韓教授很以康有為的“天生此膝,不跪何用?”和辜鴻銘的“裹小腳”、“一夫多妻”的國粹為然?
5、孔子希望一個人人有尊嚴的社會,一個人人可以成圣成賢的社會,甚至是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
我水平低,也沒有甄別古籍的能力,希望韓教授能給我解讀一下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和”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否則容易使人誤解孔學里只有“仁義道德”四個字。
6、難道不也說明孔子大仁大義:改良還有一線希望,絕不輕言革命。畢竟,革命是千百萬人人頭落地的事情啊!
孔子主張人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安分守已,不犯上作亂,作一個順民,和統治階級共建一個知諧社會,這當然是一個好辦法。可惜,“茍活的下一步就是活不下去”(魯迅),每一個王朝末期如火如荼的農民起義,就是明證。——最終也沒能避免“千百萬人人頭落地”。我不質疑孔子的大仁大義,只是想知道今天還要不要讀這樣的經?
若真能實現儒家的目標,我倒也不反對,只是質疑它的效力。
官僚、資本家的血管里都流淌著“仁者愛人”、“仁義道德”的血液,為勞動人民加薪、提高福利;工農大眾的血管里流淌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血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都活得不容易,在殘酷的競爭中都快崩潰了。
但我寧愿相信馬克思的這兩句話:“資本家中也不乏品格高尚的紳士,但是只要他進入資本領域,他就只能執行資本的職能,成為人格化的資本。”“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挺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7、盡管湖湘學派出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曾國藩、蔣介石,但也出了千古偉人毛澤東。
曾國藩、蔣介石尊孔,而毛澤東批孔,不能這樣混為一談吧?
8、這正如今日中國,有許多人怪毛澤東建立了一個專政型的體制,使貪官污吏不容易得到懲處。但是,沒有毛澤東就沒有貪官污吏了嗎?恰恰是在毛澤東時代,貪官污吏最少,普通工人農民的地位最高。
毛澤東時代貪官污吏最少,普通工人農民的地位最高,是因為毛澤東地建立了一個專政型政府,——而且還是按孔學倫理組建。那是不是說,貪官污吏很多,普通工人農民的地位最低的社會,都不是專政型政府,而是民主型政府,抑或其它?
9、自由、平等、民主觀念在加速著道德淪喪、兩極分化,而中國傳統文化卻在承擔著建設性的、組織性的重大作用。
這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與自由、平等、民主觀念是背道而馳了?
我不知道“平等”不知為何也加速了道德淪喪、兩極分化?但社會主義并不排斥民主、自由吧?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少數精英民主,不正是為了實現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大民主”嗎?而且,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也只是反對沒有集體主義的“絕對自由”吧?
尊孔學者是想用儒學指導資本主義吧?正如李爾重同志所說:“孔子學說不但保護了封建社會,也維護了資本主義。”你看,美歐有基督,日韓有儒教,我們卻因為批孔把自己的傳統批丟了,變成了信仰空白,所以導致今天的道德淪喪,——這個觀點由來已久且深入人心。
然而,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圣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圣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
可見,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導致道德淪喪是必然的。在市場經濟中,只能奉行“優勝劣汰”的生存競爭法則。基于所謂的謀略和智慧的市場營銷無非是一門騙術,——“誰能把別人錢包里的錢掏出來,就是本事。”(龍永圖)這里面只尊敬成功,不承認失敗,宋襄公式的仁義道德只能成為笑柄,被市場無情地淘汰是他的必然。
10、一旦中國人恢復文化自信,世界將撇去浮躁,回歸和諧。
除了精英,普通勞動人民并不缺少文化自信,他們不懂文化人嘴里那些虛無縹緲、抽象的文化是什么,孔夫子不也說過“禮失求諸野”嗎?韓教授這么說,仿佛當今世界的浮躁,不和諧,都是中國人沒有文化自信的結果。
也許韓教授是想讓全世界都恢復中國文化自信,這誠然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和諧之道,我不反對,但前提是全世界的剝削階級尤其是美國大財閥們率先接受,否則勞動人民要吃虧,因為,我還不相信文化真能戰勝美國的航母、F22、轉基因、碳關稅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