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轉私有改制過程中所缺少的關鍵環節——集體所有制過渡
刀鋒
中國進行的國有轉私有的改制進程,引發了自新中國建立以來最惡劣的后果——國有資產流失,雖然名曰為國有資產的流失,但實際上是人民共有財富的流失,被少數人巧取豪奪據為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人民經過炮火和斗爭的洗禮,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勝利果實,是人民的共有財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得的所有偉大成就,是人民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帶領下用辛勤勞動的汗水換來的,同樣是人民的共有財富。
在以改制為名的這次變革過程中,人民共有財富先被以“全民變國有”這樣一個名詞的變化,巧妙的把這些財富與人民徹底分割開來,讓共和國的財富名正言順的與人民脫離關系,然后再以行政方式分配給某些特定的人進行私有化。
出現這樣的結果,問題并非存在于執行環節,而是出現在制定政策的決策層。雖然胡、溫兩位領導人自執政以來,采取了多項措施解決問題,并身體力行的深入民間化解矛盾,用多種方式累次號召全體領導干部要把改革的利益重點放在人民身上,但是他們每次的努力都被人移花接木的轉移了重點,連保先教育和八榮八恥都幾乎可以看出有流于形式的趨勢。
根子在黨的組織、發改委和國資委對改革的理解與執行理念上,能不能把過去執行的改革思路調整到緊跟中央的路子上來,調整到切實為人民服務,以人民利益為重的中心思想上來,認真貫徹胡、溫領導的改革新路。
如果剖析過去在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重要是把原本屬于人民群眾的共同利益,以不明不白的方式轉進某些個人的腰包,就如同某位主流學者的描述“有些事情做得說不得,做要悄悄的做,有些事情則只能說不能做,寫寫表面文章足矣”。
既然問題出現并且很嚴重,那么現在要求再徹底革除,或者把改革停止下來先治病,難度都是非常巨大的,必然會與改革的既得利益派產生劇烈的矛盾,因為要求把全體國民共同富裕作為發展核心無疑是從改革的既得利益派身上挖肉,他們會堅決反對的。
那么我們可以思考出一種變通的方式來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這種方法實際上屬于一種妥協。就是要把改制的程序由“國有轉為私有”的直接模式變更為“國有轉為集體,由集體轉為私人”的間接模式。
不能否認的是,這確實也是改制的一種方法,并且是比以前的方法更能夠讓多數人民群眾受到改革所帶來利益的一種方法。而且在這個改制的過程中,將有很大比例部分會在改制過程進行到“國有轉為集體”這個步驟時就保留下來,為將來可能的新改革提供基礎平臺。
而且這樣的改制程序是符合全體人民利益的,天然免疫腐敗問題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把原本屬于人民的利益最大程度上保留在人民內部,而不為人民以外的人巧取豪奪。正因為很多見不得陽光的東西在借改制而行,所以要貫徹胡、溫領導的為人民而改革的思想,就要在改制的程序上有所創新,這種創新是要拋棄私心雜念的,真正以人民利益為重的的創新。
按照這樣的思路執行,改制的過程就不必然會出現“國有轉為私有”的結果,而是會出現眾多的集體所有制經濟核心,從而讓多數人都接受到改制帶來的直接利益。
這正是符合“為民新三點”主張的,并且很堅定的以“八榮八恥”衡量標準,更主要的是人民也因此真正享受到改革所帶來的收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