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偷自行車的人》海報
片名:《偷自行車的人》(The Bicycle Thief)
國別:意大利
導演:德西卡
年代:1948年
烏有之鄉(xiāng)1月14日晚7點免費放映
同樣的失業(yè)、下崗的故事,把五十多年前的這部《偷自行車的人》放到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下看,會有一番別樣的感受。
《偷自行車的人》(The Bicycle Thief)是意大利新現(xiàn)實(寫實)主義的經(jīng)典作品。新現(xiàn)實主義從羅伯托·羅西里尼45年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開始到德西卡48年的《偷自行車的人》形成一個高峰。新現(xiàn)實主義的特點是講效實景和自然光效,采用非職業(yè)演員和反類型片處理方法。這個法則到現(xiàn)在還有不少人在使用,包括我國的不少新晉導演。
《偷自行車的人》一片在評論上的成功,充分反映新現(xiàn)實主義美學在電影領域融合的一次高峰。故事發(fā)生在二戰(zhàn)后的失業(yè)、貧困充斥社會的意大利,一名下崗工人好不容易獲得一份工作,而這份工作需要一輛自行車,當他傾其所有購買到一輛新車后,不料第二天就被偷走了。想盡所有辦法仍無濟于事,在各種壓力下他終于走上了偷車的道路。
本片強調(diào)“現(xiàn)實主義”,于是演員表演和場面調(diào)度方面幾近全自然的形式,看本片時你很少會感到有人工導演過的痕跡,鏡頭之間的銜接也很流暢,而且比較規(guī)范,讓觀眾不會特意去注意到攝像機的存在。而且新現(xiàn)實主義一般很注重攝像機內(nèi)部剪接,直接在拍攝現(xiàn)場完成分鏡頭,這樣也會讓影片產(chǎn)生一種自然感和流暢感。相比之下,國內(nèi)某些寫實主義作品那晃動的鏡頭反而不利于觀眾的全情投入。
盡管如此,導演在不少細節(jié)還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觀意識,尤其在個人與群體方面處理得十分到位。片中有不少戲是就是描述男主人公一個人與多數(shù)人在意志上或在肉體上是對立的,對抗的。
第一場戲,他在職介所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而在旁邊有上百人沒有獲得工作,那時候人群與男主人公的對立是內(nèi)在的。而在中間一場大家在教堂內(nèi)安靜地作禮拜的戲中,男主人公卻不得不為找到自行車而與一老頭進行大聲的爭執(zhí),這在聲音上就形成與大眾的對抗。在影片后段,男主人公找到偷車的嫌疑人,但苦于沒有證據(jù),被嫌疑人的一群街坊鄰居圍攻,差點大打出手,這段主要是身體上的對抗。電影的最后一場戲,主人公由于偷別人的自行車被群眾捉住,在飽受辱罵和打擊之下,這時他的生理與心理的承受力可以說瀕臨崩潰,影片的情緒也積累到高峰。最后的一個鏡頭是從背部拍攝的全景,男主人公和他的小兒子低著頭,慢慢地融入到了下班的人群當中,向前木然地行走,光線陰暗。
由于是黑白片,色調(diào)的轉換通常是明和暗,而男主人公在失意的時候常常在陰影里走,在一場戲被愚弄后,一大群人站在陰影處看著他,他和兒子慢慢走在明亮的地方,卻是逆光,這樣面部就是一層重重的陰影,這也是讓他徹底失望的一個寫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