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2日是毛主席“鞍鋼憲法”重要批示(見附錄)64周年,認真學習、研究毛主席批示及“鞍鋼憲法”的具體內容,對于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正在從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筆者認為,“鞍鋼憲法”不僅是一部社會主義企業大法,也是一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大法,是社會主義改革和治國大法。
一、“鞍鋼憲法”形成的歷史背景
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開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特別是1958年大躍進使中國工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鞍鋼勞動模范孟泰和王崇倫就是鞍鋼工人階級的典型代表。但是,社會主義的國營企業究竟建立什么樣的企業管理制度?各級領導干部和企業管理人員并不是十分清楚的。資本主義在長期的工業發展中,形成了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相適應的企業管理制度即“福特主義”和“后福特主義”,這種管理制度盡管有一些合理因素,但它畢竟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勞資利益根本對立基礎上的,對于已經建立了公有制的社會主義中國的企業管理絕對不可能照搬和借鑒過來。五六十年代的原蘇聯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工業發展,逐步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一套企業管理制度即“馬鋼憲法”。這個“憲法”就是指以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冶金聯合工廠經驗為代表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其特點是實行一長制、搞物質刺激、依靠少數專家和一套繁瑣的規章制度、冷冷清清地辦企業、不搞群眾性的技術革命。因為建國初期,我們沒有現成的企業管理制度,當時強調向蘇聯老大哥學習,也包括學習蘇聯的“馬鋼憲法”。作為新中國較大規模的的大型國營企業鞍山鋼鐵公司也曾在許多方面照搬了“馬鋼憲法”。鞍鋼老一輩工人階級代表、勞動模范孟泰和王崇倫等工人同志不僅在生產勞動中競競業業、勤勤懇懇,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來一套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術,即著名的“孟泰工作法”。同時他們還帶領更多的工友對生產工藝和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實現了60多項重大技術革新。所有這些都體現出鞍鋼工人階級的革命精神、愛國精神、鉆研精神、苦干實干精神、主人翁精神和團結精神等等。當時的中共鞍山市委及鞍鋼總經理、總工程師的馬賓同志(畢業于蘇聯西伯利亞鋼鐵學院,后任冶金工業部副部長)在實踐中既發現了“馬鋼憲法”的缺陷,也發現了孟泰、王崇倫等人為代表的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作風及管理方法。鞍鋼市委和鞍鋼領導在管理鞍山鋼鐵公司這樣一個典型的規模巨大的社會主義國營企業和改革的實踐過程中,自覺運用毛澤東思想,延續黨在民主革命和根據地建設中的優良作風,走與群眾運動和專家相結合的道路,帶領群眾開展技術革新運動,努力探索和總結基層領導和工人群眾創造的管理經驗,逐漸形成了許多新的社會主義企業管理制度和方法。于是就把其系統總結為《關于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報告》,并以鞍山市委的名義于1960年3月11日上報遼寧省委轉中共中央。毛主席3月22日看到了這個報告,于是就寫了重要批語,并把這個報告的基本內容命名為“鞍鋼憲法”。
二、“鞍鋼憲法”的基本內容及其精神實質。
毛主席批語中高度評價“鞍鋼憲法”這個報告。他說:“鞍山市委這個報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興,不覺得文字長,再長一點也愿意看,因為這個報告所提出來的問題有事實,有道理,很吸引人。”“現在的這個報告,更加進步,不是馬鋼憲法那一套,而是創造了一個鞍鋼憲法。”毛主席希望把這個報告轉發給全國大中小城市各級黨委及所在大中企業,“當作一個學習文件,讓干部學習一遍,啟發他們的腦筋,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在1960年一個整年內,有領導地,一環接一環、一浪接一浪地實行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城鄉經濟技術革命運動。”
毛主席批語及“鞍鋼憲法”文字并不很長,但內容極其豐富,包含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許多基本原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點:
第一,必須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大家知道,我們黨和軍隊建設史上最著名的一個決議就是古田會議決議,這個決議的核心內容就是用無產階級政治統帥軍事。延安時期形成的黨和人民軍隊的三八作風第一條就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建國后,毛主席有多次強調,政治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1958年1月在南寧會議上提出:“搞技術革命不是說不要政治了,政治與技術不能脫離。思想政治是統帥,政治又是業務的保證。”同年3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政治掛帥是勤儉辦企業的保證》的社論,此后這一口號就不斷見諸于黨的重要文件。如果作為資本主義企業的管理制度“福特主義”不可能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但產生于原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馬鋼憲法”的核心也是物質利益、物質刺激至上。自覺不自覺地把工人群眾看做沒有理想和社會主義覺悟、沒有主人翁態度的斤斤計較的雇傭勞動者。毛主席認為,“鞍鋼憲法”正是針對“馬鋼憲法”這一弊端提出的。他說,馬鋼這個憲法沒有“所謂技術革命,更反對大搞群眾運動,反對兩參一改三結合的方針,反對政治掛帥,只信任少數人冷清清地去干,許多人主張一長制,反對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而且還有人認為這個憲法“神圣不可侵犯”。毛主席認為,這個迷信一定要破除,一定要改革。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工業企業同社會主義的任何社會組織一樣,在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的同時,必須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所謂“政治掛帥”就是強調政治工作在經濟建設、軍事斗爭、各項專業包括工業發展和企業管理中的統帥地位和作用,就是在從事各項具體工作中都要把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具體工作,堅持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向,用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覺悟教育和武裝企業管理干部、技術人員和工人群眾。如報告中強調“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要堅持政治掛帥。要結合學習毛主席著作和總結工作,繼續批判右傾保守思想;批判堅持一長制、實行經濟和技術掛帥、依靠少數專家辦企業的資產階級路線;批判教條主義和賈桂思想,進一步樹立敢想敢說敢干的共產主義風格。”這一思想不僅與福特主義、馬鋼憲法嚴格劃清了界限,同時也是對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包含工業發展實踐中一直存在的單純搞物質刺激,走專家路線,脫離無產階級政治,脫離群眾等錯誤傾向的嚴厲批判。
第二,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毛主席建軍思想的一條重要內容就是支部建在連上,這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和革命戰爭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的事業。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現代化企業中,也同樣必須保證共產黨的領導。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所以在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踐中形成的“鞍鋼憲法”特別強調黨的領導,強調黨對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的領導,強調堅持黨委領導下的廠長(經理)負責制。這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用鮮血換來的極其寶貴的經驗,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企業能否真正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中應該遵循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條經驗和原則。毛主席特別反對企業管理中脫離各級黨委領導的片面強調企業廠長、專家和技術人員作用的錯誤傾向。
第三,必須堅持“兩參一改三結合”。即干部參加生產勞動,工人參加企業管理;改革企業中不合理的規章制度;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中實行企業領導干部、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的原則。之所以要求干部參加勞動,是因為干部只有參加勞動實踐,才能夠永葆干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產階級本色。毛主席把干部參加勞動看做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防止干部變質變色、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一項根本措施。之所以要求工人參加企業管理,是因為只有工人參加企業管理,才能真正保證工人群眾當家做主,以企業和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參與企業和國家的管理權利。這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與資本主義企業管理的根本區別之一。毛主席1959年底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談話中特別批評了教科書中沒有突出和強調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他說:“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種權利,什么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障。所以毛主席特別贊賞“兩參一改三結合”中的工人參加管理的內容。社會主義企業管理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前提下不斷完善和改革的過程,所以要特別強調不斷發現企業管理中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并不斷進行改革。俗話講,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團結就是力量。社會主義企業管理中,實現干部、技術人員與工人三結合,既能夠最大程度發揮每個人的智慧和物質力量,也能夠最大程度凝聚為新的精神和物質力量,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平等、信任、合作、相互幫助等新型關系,促進生產力和社會主義企業的最大發展。馬賓同志是在實踐中感受到干部、技術人員與工人相結合的巨大物質和精神力量在鞍鋼發展中所起的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他在談到“兩參一改三結合”思想時說:“這些全是直接表現在促進生產力上的。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的改進和協調,這是在私有制改為公有制的任務基本完成之后,即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成為國家的經濟基礎之后,毛主席進一步在公有制企業中對人與人相互關系方面的重大改造,即對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重大改進。”
此外,“鞍鋼憲法”中還包含其它許多重要思想。如強調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批判教條主義和賈桂思想,自力更生,努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要連續不斷地開展群眾性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堅持黨委領導下的廠長(經理)負責制,堅持、健全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不斷開展文化革命等等。這里就不再一一詳細闡發。
三、“鞍鋼憲法”的理論、歷史和現實意義
1、“鞍鋼憲法”是毛澤東思想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思想的豐富、深化和發展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始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結合起來,努力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如1956年毛主席寫的《論十大關系》中就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了中國經濟建設面臨的十大基本關系。毛主席痛感我們的經濟建設理論和實踐經驗還欠缺許多,特別是1958年大躍進中,既有許多寶貴的經驗,也有更多的深刻教訓。因此他特別需要繼續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基本理論和認識中國經濟問題。他于1959年年底開始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辯證法、階級斗爭、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群眾史觀、商品經濟、計劃經濟等基本原理對書中的一系列觀點做了較詳細的解讀和講評。既有充分的肯定,也有善意的批評,還有深入的闡發和創新見解。毛主席批示“鞍鋼憲法”恰恰是他讀該書之后。從這個意義上講,“鞍鋼憲法”的基本觀點實際是毛主席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體會的凝練和具體體現,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其內容不僅是如何搞經濟建設的問題,也是探索如何在中國的具體國情條件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防止干部變質變色變修、倡導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強化人民群眾社會主人翁地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人的發展等一系列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鞍鋼憲法”也是毛主席繼續革命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2、“鞍鋼憲法”是毛主席善于總結和提煉人民群眾實踐活動的產物
毛主席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道路的經驗和理論時,不是坐在屋子里,單憑馬列主義書本知識主觀推斷和苦思冥想的結果,歸根結底是毛主席深入實踐、深入群眾的結果。他非常關注人民群眾在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等實踐活動中摸索出來的許多成功的經驗,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果毛主席都不放過。毛主席為《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寫的大量精彩、深刻的評語就是毛主席善于總結和提煉群眾實踐經驗的產物。同理,“鞍鋼憲法”也是毛主席充分肯定和總結鞍鋼干部和群眾實踐的產物。之后毛主席樹立的大慶、大寨、解放軍三面紅旗及具體的經驗都是毛主席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產物。所以毛主席60年代寫了許多篇關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文章,都特別強調全黨要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從物質到精神,從精神到物質。他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來來的?》文中結尾特別強調“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斗,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并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鞍鋼憲法”以及極其之多的批示、評語就是毛主席遵循和貫徹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典范和楷模,也是當今中國共產黨人認識路線和工作方法努力的前進方向。
3、“鞍鋼憲法”為新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政權的鞏固做出了突出貢獻
“鞍鋼憲法”不僅是對鋼鐵工業而且也是對整個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管理體制進行革新和開展技術革新的根本大法,是對農林牧副漁業管理體制進行更新和開展技術革新的根本大法,同時也是對教育、科技、文化、醫療、體育等事業管理體制進行革新的根本大法。它對于之后形成的工業、農業的兩面旗幟特別是大慶和大寨的基本經驗如堅持政治掛帥、愛國主義、奉獻精神、兩論起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求實精神等等都有直接間接的影響。也正是在“鞍鋼憲法”精神、大慶精神、大寨精神等的激勵和影響下,毛澤東時代,特別是60、70年代,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極其偉大和光輝的成就。周總理1975年在四屆人大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詳細闡發了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他說,自1965年這十年中,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千一百個大中型項目,成功地進行了氫彈試驗,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動蕩、通貨膨脹的情況相反,我國財政收支平衡,即無外債,又無內債,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筆者認為,所有這些成就的取得都與“鞍鋼憲法”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所以周總理談到國家今后的發展道路時,繼續強調要“更好地執行鞍鋼憲法,深入開展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群眾運動。”“鞍鋼憲法”其內容也是塑造真正共產黨人和新型知識分子、新型工人階級的理論。“鞍鋼憲法”的推廣和應用,對于我們黨的干部隊伍建設和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覺悟及理論水平的提高,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制度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4、“鞍鋼憲法”證明了毛主席才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的大家和第一人
改開以來,官方文件和媒體把某某人捧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這完全是胡說八道。毛主席時代毛主席就領導黨和人民開始了社會主義偉大的改革事業。什么叫社會主義改革?按照唯物史觀原理,社會主義改革就是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制度的自我調節和完善,是在根本維護社會主義公有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改革和調整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經濟基礎的方面。毛主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不斷地發現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方面的某些不完善不適應的因素,并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鞍鋼憲法的誕生就是毛主席發現和總結人民群眾的實踐經驗,實行社會主義改革的產物。毛主席才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的大家和第一人。這一確鑿的客觀事實同時也是對那種全盤否定毛澤東時代經濟建設偉大成就,污蔑毛主席“僵化”、“封閉”、“教條”謬論的最有力的駁斥。
5、以“鞍鋼憲法”為指導,正確評價和糾正40年的改開指導思想和改開實踐
1978年以后,隨著對毛主席繼續革命理論及文革的徹底否定,作為毛澤東思想重要內容之一的“鞍鋼憲法”及其具體內容也遭到徹底否定,特別是90年代那個南巡講話之后,官方通過的企業改革的指導思想是“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實質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改革”,而是改制,是把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國營企業改制為所謂“民營企業”,實質就是私有企業。不僅在這種私營企業中,就是還保留著“公有”性質的國有企業也大多自覺不自覺地把“福特主義”或“馬鋼憲法”變相拿來管理企業。什么政治掛帥、黨的領導、兩參一改三結合、自力更生、開展技術革新等“鞍鋼憲法”的核心、精髓思想全部拋棄之。領導干部、技術人員和工人之間的報酬越來越大,個別國企老總拿工人工資的數十倍,數百倍。并以“打破鐵飯碗”為名,逼迫大批工人下崗,現有的工人也完全處于雇傭者的地位,工人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和意識完全喪失掉。國企干部的腐敗行為決不亞于整個社會腐敗。近些年來,又發明一種不倫不類的所謂“混改”理論強加于國企改革,實質仍是變相的私有化改革。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偏離或背離“鞍鋼憲法”的所謂“社會主義改革”實質就是要把中國引入資本主義的復辟之路,是步入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的徹底顛覆社會主義的之路,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背叛。因此,中國要真正回歸科學社會主義,必須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包括“鞍鋼憲法”為指導,徹底批判和糾正當今“改開”的指導思想,樹立一條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的發展和改革路線。
6、“鞍鋼憲法”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治理國家的大法
“鞍鋼憲法”從字面上講,似乎只是社會主義企業的管理大法。但辯證法認為,任何個別都是一般。“鞍鋼憲法”中包含的“無產階級政治掛帥”、“黨的領導”、“兩參一改三結合”適用于社會主義的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個系統。如教育部門,文藝部門、衛生部門、體育部門等。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指導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不僅要政治統帥經濟,也要政治統帥教育、統帥文藝、統帥衛生領域,統帥體育,統帥一切。公檢法系統本身就是政治領域,但也存在是否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的問題?,F實生活中,許多人把“法律”看做超脫于階級和階級至上的的純粹的社會現象,這是錯誤的。法律制度屬于政治上層建筑,法律意識、觀念、理論屬于思想上層建筑。上層建筑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經濟基礎本身就是階級的生產關系。法律的本質就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從這個意義上說,依法治國,就是以階級的意識治國。社會主義國家就是以無產階級的意識治國,以無產階級專政治國,那種把階級斗爭、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與依法治國對立割裂開來完全是錯誤的。同時,治理國家也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同志近些年的講話針對那種黨政分開的錯誤言論反復強黨的領導的極其重要性。但需要指出,毛主席所講的“黨的領導”絕對不是脫離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路線的純粹的共產黨組織形式的領導,而是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指導的黨的領導。“鞍鋼憲法”中的“兩參一改三結合”包含普通勞動者的權利思想、干部的群眾觀點思想、社會群體成員內在的團結問題,沒有團結,沒有一個組織內部人員的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就不可能有企業和整個國家的真正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鞍鋼憲法”也是一部治國大法。
2024年3月18日
附錄:
中央轉發鞍山市委關于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報告的批語
(一九六零年三月二十二日)
上海局,各協作區委員會,各省委、市委、自治區黨委、中央一級各部委、各黨組:
鞍山市委這個報告[1]很好,使人越看越高興,不覺得文字長,再長一點也愿意看,因為這個報告所提出來的問題有事實,有道理,很吸引人。鞍鋼是全國第一個最大的企業,職工十多萬,過去他們認為這個企業是現代化的了,用不著再有所謂技術革命,更反對大搞群眾運動,反對兩參一改三結合[2]的方針,反對政治掛帥,只信任少數人冷清清地去干,許多人主張一長制,反對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他們認為“馬鋼憲法”[3](蘇聯一個大鋼廠的一套權威性的辦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是1958年大躍進以前的情形,這是第一階段。1959年為第二階段,人們開始想問題,開始相信群眾運動,開始懷疑一長制,開始懷疑馬鋼憲法。1959年7月廬山會議[4]時期,中央收到他們的一個好報告[5],主張大躍進,主張反右傾,鼓干勁,并且提出了一個可以實行的高指標。中央看了這個報告極為高興,曾經將此報告批發各同志看,各同志立即用電話發給各省、市、區,幫助了當時批判右傾機會主義的斗爭?,F在(1960年3月)的這個報告,更加進步,不是馬鋼憲法那一套,而是創造了一個鞍鋼憲法。鞍鋼憲法在遠東,在中國出現了。這是第三個階段。現在把這個報告轉發你們,并請你們轉發所屬大企業和中等企業,轉發一切大中城市的市委,當然也可以轉發地委和〔小〕城市,并且當作一個學習文件,讓干部學習一遍,啟發他們的腦筋,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在1960年一個整年內,有領導地,一環接一環、一浪接一浪地實行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城鄉經濟技術革命運動。
中 央
1960年3月22日
注釋
〔1〕這個報告,指中共鞍山市委一九六0年三月十一日給遼寧省委轉報中央的《關于工業戰線上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的報告》。報告說:(一)鞍山地區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已經形成波瀾壯闊的群眾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運動的主要特點有三:一是廣大職工干勁很大,參加的人很廣泛,進展很快;二是職工的首創精神大大發揚,短時期內就出現了重大的新技術和尖端 技術;三是促進了生產繼續躍進。(二)兩個多月來所取得的初步經驗。第一,必須不斷地進行思想革命,堅持政治掛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第二,放手發動群眾,一切經過試驗;第三,全面規劃,狠抓生產關鍵;第四,自力更生和大協作相結合;第五,開展技術 革命和大搞技術表演賽相結合。(三)鞍•山地區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向高、大、精、尖、新和世界先進水平進軍,各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要力爭趕上和超過國內外先進水平,攀登科學技術高峰。目前,鞍山地區工業戰線上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是:第一,大力改進操作技術,挖掘設備潛力,不斷提高設備利用率。第二,普遍提高半機械化、機械化、電氣化和自動化的水平。第三,積極試制高、大、精、尖、新產品,掌握尖端技術。第四, 大搞資源綜合利用。第五,大力改善勞動組織和改進工藝過程,實現增產減人。(四)加強黨對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的領導。首先,要堅持政治掛帥。要結合學習毛主席著作和總結工作,繼續批判右傾保守思想;批判堅持一長制、實行經濟和技術掛帥、依靠少數專家辦企業的資產階級路線;批判教條主義和賈桂思想,進一步樹立敢想敢說敢干的共產主義風格。其次,各級領導要改進工作方法,應抽出時間來學習和務虛,以虛帶實。要切實精簡會議,以便有更多的時間親臨生產第一線。要抓兩頭帶中間,除注意抓薄弱環節外,要特別注意插紅旗、立標兵,不斷總結、推廣他們的經驗,造成“學、比、趕、幫、超”的熱潮。再次,要大抓技術表演競賽,同時還要不斷搞文化革命,舉辦業余文化學校、技術訓練班等,迅速培養和壯大科學技術隊伍。在運動中,要關心職工生活,使他們有充沛的精力從事革新創造。
〔2〕“兩參一改三結合”中的“兩參” ,指干部參加生產勞動,工人參加企業管理;“一改” ,指改革企業中不合理的規章制度;“三結合” ,指在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中實行企業領導干部、技術人
員和工人三結合。
〔3〕“馬鋼憲法” ,指蘇聯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公司(又稱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冶金聯合工廠)的一套企業管理辦法。這套企業管理辦法,在蘇聯的工業企業中具有代表性。毛澤東把這套企業管理
辦法,概括地稱之為“馬鋼憲法”.
〔4〕一九五九年七月廬山會議,指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至八月一曰在江西廬山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5〕好報告,指中共鞍山市委一九五九年七月二十五日《關于鞍鋼當前生產和群眾運動情況與八月份工作安排的報告》。毛澤東于當年七月三十一日批示將這個報告印發給在江西廬山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同志。見本書第十四冊第233頁。
轉自《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中央文獻出版社,2023年,第105—108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