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讀《鐵穆臻|修正主義是最壞的資本主義,毛主席開創了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防變這一前所未有的新課題》(鐵穆臻 · 2024-01-23 · 來源:毛思想研究微信公眾號)一文,發現作者把按勞分配當作了修正主義批判,我以為這是一個重大誤區。
文章認為:“大資產階級復辟修正主義的社會根源要講清楚——不是別的,就是按勞分配本質上展現的社會生產關系、是社會內部的經濟基礎。”“無論是列寧還是毛主席,都能看出按勞分配、資產階級權利背后的生產關系問題,都能看到按勞分配作為非進步因素、資產階級權利帶來的負面的、腐朽的影響。”“按勞分配、資產階級法權背后的經濟基礎、社會生產關系分工,就是修正主義復辟的社會根源。所以,無論是列寧還是毛主席,都堅持對資產階級法權加以限制。”
從這里看出,作者是把按勞分配等同于資產階級法權來對待,并把它當作了資產階級權利。這是完全錯誤的。
一,按勞分配是一種什么權利?
按勞分配是一種什么性質的權利?
我們知道,按勞分配的基本涵義就是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投入量的差別來分配企業的生產成果。在這里,第一,作為分配的主體是勞動者,而且是勞動所有者;第二,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來分配企業的生產成果,在這里體現的是“誰勞動誰所有”的勞動所有權;第二,按勞分配是所有參加生產勞動的員工全部參加集體生產成果的分配,以此來滿足勞動者對消費需要的滿足。因此,這里的生產成果已經是一種消費價值形式,而不再是剩余價值形式。也就是說,按勞分配標志著一種與剩余價值生產方式的不同性質的生產方式一一消費價值生產方式。
以勞動者為主體的,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投入量的差別來分配集體生產成果的分配制度,這里所體現的權利只能是勞動者的權利,即“誰勞動誰所有”的勞動所有權。
按勞分配得以實現的第一個條件是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而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事實上消滅了人格化的資產者,從而使勞動者成為唯一的生產主體;生產資料公有制實現的同時,也消除了人們在資產所有方面的差別,從而使所謂的資產所有權或產權失去了意義,從而為勞動所有權的體現創造了可能。也就是說,公有制的實現不僅消滅了資產階級,而且同時也使資產所有權賴以生存的基礎一同消除了。資產階級及其權利要求在公有制的條件下已經消失或消除了。
按勞分配得以實現的第二個條件是必須建立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基本制度。勞權制度的建立,也就是對產權制度的否定一一即既否定資產者的生產主體地位,同時也否定資產者的權利要求的基本制度。
因此,按勞分配客觀上只能是勞動者的權利要求,而且是勞動所有權的權利要求,是勞動所有權在分配上的權利要求。
二,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談及資產所有權、勞動所有權及資產階級法權的原意。
關于按勞分配是資產階級法權的說法,來源于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
但是,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談及的基本權利實際上是有三種的:
1,“既然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要不占有勞動的產品就不能占有財富。因此,如果他自己不勞動,他就是靠別人的勞動生活,而且他自己的文化也是靠別人的勞動獲得的”(第8頁)。這里靠別人的勞動獲得產品和文化的權利,那是利用生產資料占有權去分配生產成果的方式。在這里體現的就是資產所有權了。
2,“生產者的權利是和他們提供的勞動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一一勞動一一來計量”。這里的權利是“誰勞動誰受益”的權利,即憑借投入勞動的多少享有產品的權利,即勞動所有權。
3,“內容和形式都改變了,因為在改變了的環境下,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西,另一方面,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的財產。至于消費資料在各個生產者中間的分配,那么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
所以,在這里平等的權利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法權,雖然原則和實踐在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換中,等價物的交換只存在于平均數中,并不存在于每個個別場合。
雖然有這種進步,但這個平等的權利還仍然被限制在一個資產階級的框框里”(第13頁)。
“這種平等的權利,對不同等的勞動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它不承認任何階級差別,因為每個人都象其他人一樣只是勞動者;但是它默認不同等的個人天賦,因而也就默認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所以就它的內容來講,它象一切權利一樣是一種不平等的權利”(第13-14頁)。
在這里,馬克思是用較多篇幅談了按勞分配權利與資產階級權利或資產所有權的相同點,即在平等的權利面前仍然包含著不平等的內容這一事實。就這一點而言,與資產階級法權是相同的。這是馬克思的真實原意。
三,社會主義實踐中的按勞分配及其內涵。
從1917年的十月革命勝利之后,在列寧的領導下,蘇聯人建立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產權制度相結合的模式,我們稱之為“蘇聯模式”。這一模式曾被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所引用。但是,由于按勞分配屬于勞動所有權,在建立以資產所有者為主體、全面體現資產所有權的產權制度的企業中,按勞分配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在“蘇聯模式”存在的地方,我們是找不到真正的按勞分配實踐的。但是在我國農業社會主義實踐中產生的人民公社體制,正是按勞分配的實踐模式。
人民公社在1962年之后實行了“隊為基礎、三級所有”的調整之后,生產隊就成為人民公社最基本的核算單位。生產隊實踐的重大意義在于它是真正實現了按勞分配的公有制模式,由于采用了工分制的計酬制度,它第一次實現了真正的按照勞動者為集體提供的勞動量分配個人消費品的分配方式,從而第一次真正在實踐中展開了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因此,生產隊模式的建立和產生,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偉大創造之一。
生產隊模式,采用工分分配方式和社員大會、隊委會的管理方式,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勞動者當家作主的模式,是真正實現了按勞分配的模式。工分制所體現的是“誰勞動誰所有”或“誰勞動誰受益”的基本原則;社員大會、隊委會的領導體制所體現的,正是“誰勞動誰管理”或“誰勞動誰經營”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生產隊模式所體現的是勞動所有者的勞動分配權和勞動管理權,體現的是勞動所有權。
首先,按勞分配是在勞動者進行集體生產條件下的分配方式。如果勞動者是個體經營,那他生產經營的成果直接歸個人所有,不存在分配問題。只有在多個勞動者共同進行生產時,才有按勞分配的需要和存在。
其次,實行按勞分配的企業,首先要在生產結果中補償生產資料消耗的價值量,同時扣除管理費用等成本項目;然后再進行國家稅收、滿足企業進一步發展需要的積累基金、包括擴大再生產的準備金等項目在內的公共需要方面的扣除;最后才是用于個人消費的價值量。在這里,按勞分配企業的生產結果分配模式實質上就是首先把生產資料轉移價值量與勞動集體新創造的價值量分離出來;然后把新創造的價值量按照勞動者的公共需要與個人需要進行適當比例的分配,既滿足集體和生產發展的需要,同時又能夠較好地滿足個人消費需要。
第三,按勞分配企業在進行生產的同時,必須采用適當的勞動計量形式(例如工分)來及時記錄勞動者為集體生產提供的勞動量,然后在分配前對每個勞動者投入的勞動量進行累計。然后根據勞動集體的勞動總量與用于個人消費分配的價值總量確定每個勞動時間單位的價值(例如在采用工分制的條件下就是工值),最后把個人勞動累計量(如工分累計量)乘以工值,就得到個人收入總額。
按勞分配企業,與老板或股東經營的企業的根本區別在于,企業的生產成果由投入勞動的員工來享受和分解;而老板或股東經營的企業生產成果由投入資產的老板或股東來享受或分解。按勞分配的企業,所有人憑借其勞動投入量來說話,多勞者多得,少勞者少得,不勞者不得。按資分配企業則是按照每人投入的資產量的多少來說話,即多資多利,少資少利,沒有資產投入的員工則不能參與生產成果的分配。
四,工資不是按勞分配的形式,采用工資制的企業不可能實現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按照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按勞動者為社會提供的勞動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因此,為了實現按勞分配,就要采用適當的形式計量每個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勞動量,并根據勞動消耗總量和勞動集體形成的價值總量(生產結果作了各種必要扣除之后用于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價值總量)的相互關系確定單位勞動消耗的收入水平,然后再按每個勞動者的勞動消耗總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因此,作為按勞分配的合理形式,它必須是能夠計量勞動者勞動消耗量的、事后的、價值量待定的、只是在勞動和產品中間起中介作用的計量形式。而工資的基本特點就在于它是直接的貨幣形式,其收入具有預計性和固定性。做多少時間,拿多少工資,干多少活,拿多少錢,不論市場發生何種變化,工資總額在產品中總是一個額定的價值總量。在企業經營良好的情況下,這個額定的價值量就會小于勞動集體實際形成的價值總量(同樣是指生產結果作了各種必要扣除之后用于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價值量);在企業經營不好的情況下,這個額定的價值量又會大于勞動集體實際形成的價值總量,勞動收入就會侵入生產資料價值補償部分,使企業發生虧損。因此,在采用工資制的條件下,按勞分配的要求不可能在總體上實現。由于工資收入級別是事先根據勞動力的差別確定的,而不是根據勞動者的勞動狀況事后計量的,因此,工資的收入差別不可能反映勞動者勞動投入的差別,按勞分配在個體上實現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由此可見,工資作為勞動力價值形式,它并沒有隨著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成為按勞分配的合理形式,工資滿足不了按勞分配的要求。
工資既不是按勞分配的合理形式,當然,工資支付也不是按勞分配。
前面我們談到,按勞分配就是按勞動者為社會提供的勞動量分配個人消費品。所謂的個人消費品是什么呢?按照馬克思的說明,應該是企業經營收入中作了生產資料消耗補償和各種必要扣除之后的余額。因此,個人消費品是以生產成果出現的、隨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變化自然波動的、其價值量是一個待定的量,而工資卻是在企業產品實現銷售之前,甚至在職工為企業提供勞動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在這里,以成本形式出現的、價值量預定的工資和價值量波動且處待定狀態、以生產成果出現的個人消費品完全是兩回事,這是十分明顯的。按勞分配是按勞動者為社會提供的勞動量分配,僅當勞動者的勞動被社會承認或接受、并換算為必要勞動時,它才是個人消費品的分配依據,而作為工資支付的依據(例單位工時或產量等等)卻是勞動者為企業提供的具體勞動量,在這里,兩者的區別也是十分明顯的。最后,按勞分配是勞動者首先提供勞動,同時企業統計勞動者消耗的勞動量,然后,在勞動集體形成的產品實現銷售之后,在銷售收入中作了生產資料消耗補償和各種必要扣除之后,再按勞動總量和生產成果的相互關系確定單位勞動消耗的收入水平,并按個人勞動量分解消費價值量。因此,按勞分配是勞動者提供勞動在先,勞動收入水平確定于后,分配過程的實質是體現勞動者提供勞動的差別性。然而,工資支付的順序恰恰相反,首先確定的是單位工時或產品的工資含量,然后再按職工的工時數或產品量支付個人收入,是收入水平確定在先,職工勞動提供于后,而且職工收入與企業生產成果不相聯系,只要職工按資方要求為企業提供勞動,職工就可以得到工資,至于勞動產品能否銷出去,價格是高還是低,企業是盈還是虧,與工資的多少無關。就工資支付過程的實質而言,體現的是工資含量的同一性。從這里可以看出,工資的支付順序和實質與按勞分配的分配順序和實質是兩回事,把工資支付當作按勞分配是完全錯誤的。
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是:計時工資弊病甚多,計件工資,特別是完全計件工資是能夠體現按勞分配原則的。表面看來,做一件產品,拿一件產品的工資,做十件產品,拿十件產品的工資,是地地道道的多勞多得。然而,你若到實現計件工資的企業去看一看,就不難發現,這些企業的職工并沒有因為可以多得而去多勞。為什么呢?因為你做多了,工資高了,收入水平就會超過同行業勞動力的價格水平,因而企業就會降低單位產品的工資含量,因為老板是不允許自己企業的員工的工資收入水平高過行業工資水平的。結果是什么呢?就是多做反而少拿。計件工資表面上的多勞多得掩蓋的恰恰是多勞不能多得的實際。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表現,工資水平是由市場勞動力價格水平決定的,至于按時支付還是按件支付,不過是支付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排斥計時工資,把計件工資當作按勞分配也是錯誤的。既然計件工資也不是按勞分配,那計時工資就更不用說了。
五,認為工資是按勞分配的形式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誤區之一。
由于社會主義革命首先在經濟落后的俄國取得成功。因而在勞動階級執掌政權之后,蘇聯不能直接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而必須經歷一個從暴力革命勝利到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之間實現工業化的過渡時期,以形成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的生產力基礎。因此,蘇聯人在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建立了產權制度為基礎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這種“生產資料公有制+產權制度”的模式,我們稱為蘇聯模式。蘇聯模式的公有制的實現消滅了人格化的資產者,消除了大家在資產所有方面的差別,因而也使所謂的產權失去了意義;但是,產權制度的建立又必然使國家成為社會生產的主體,從而能夠統攬全局,集中力量發展工業經濟,以達到快速實現工業化的需要。
蘇聯模式的過渡經濟體制對社會主義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發展需要是基本適應的,在實踐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蘇聯模式的采用也使蘇聯人產生了認識上的誤區:產權誤區和工資誤區。
在1936年,蘇聯宣布已經建成了社會主義,在認識上把產權公有制這種只是適用于過渡時期的公有制模式當作了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蘇聯模式的誤區。這一誤區的形成妨礙了把過渡時期的產權公有制模式推進到適應社會主義時期的勞權公有制模式的繼續革命或改革。
過渡時期的公有制模式,只是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而未能實現按勞分配。但“工資就是按勞分配形式”的錯誤認識妨礙了人們用勞權制度取代產權制度,從而推動產權公有制模式向勞權公有制模式轉變的改革的前進步伐。
“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工資,就其實質來說,根本不同于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工資。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勞動力不再是商品,因此,工資不是勞動力的價格。它所反映的不是剝削者和被剝削者間的關系,而是社會主義國家為代表的整個社會和為自己、為社會工作的各個工作者間的關系”。這里的推論是想當然的推論。是的,由于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勞動者已經成為公共的生產資料所有者,他不再需要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生活資料。因此,勞動力不再是商品,因而工資也不再是勞動力價格或價值的表現。但是這能決定工資就因此一定能轉變為按勞分配的合理形式?這能改變工資是直接的貨幣量,具有預計性和固定性的特點?而只要工資這些基本特點存在,它只能是阻礙按勞分配的價值形式,而不可能成為按勞分配的合理形式。
六,列寧和毛澤東對按勞分配問題的認識是缺乏實踐條件的。
列寧說:“因此,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通常稱為社會主義),‘資產階級權利’沒有完全取消,而只是部分地取消……但是它在它的另一部分卻依然存在,依然是社會各個成員間分配產品和分配勞動的調節者(決定者)。‘不勞動者不得食’這個社會主義原則已經實現了;‘對等量勞動給予等量產品’這個社會主義原則也已經實現了。但是,這還不是共產主義,還沒有消除對不同等的人的不等量(事實上是不等量的)勞動給予等量產品的‘資產階級權利’。”列寧表示:“對蘇維埃政權留用的資產階級技術專家實行的高額薪金制,雖然是必要的,但有著腐化的作用,影響到蘇維埃政權。”
列寧在這里講的“資產階級權利”事實上只是重復馬克思講的“資產階級法權”的意思;而列寧講的高額薪金制,則與按勞分配沒有關系。
毛主席有過一段關于按勞分配的論述:
“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是不平等,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只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中存在著的資產階級法權,必須破除。例如,等級森嚴,居高臨下,脫離群眾,不以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飯而是靠資格、靠權力,干群之間、上下級之間的貓鼠關系和父子關系,這些東西都必須破除,徹底破除。破了又會生,生了又要破。經過去年和今年的整風,我們已經給這種資產階級法權很大的打擊。”
在上面的這些論述中可以看出,工資制度,等級制度,靠資格、靠權力等等現象,這些與按勞分配是沒有關系的。
從十月革命以來的100多年中,真正實現了按勞分配的,只有在我國農業社會主義運動中形成的人民公社體制下的生產隊模式。生產隊模式由于采用了不同于工商企業的工分制,而不僅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同時也實現了按勞分配。也就是說,真正的實現了按勞分配的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實踐,只存在于我國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的實踐中。因此,無論是列寧,還是毛澤東,他們都缺乏研究按勞分配問題的實踐條件。因為到毛主席逝世,人民公社的實踐的存在和發展也僅僅只有二十多年時間。如果說上述他們所指的關于工資制度的部分是意指按勞分配的話,那也只是一種誤解。
按勞分配,顧名思義,它是勞動者的權利要求,是勞動所有者對勞動所有權的基本要求,是勞動所有權在分配的要求的體現。而勞動所有權恰恰是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的社會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區別于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特殊要求。因此,把體現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分配方式一一按勞分配稱作修正主義基礎是沒有道理的。
附注
1,馬克思 《哥達綱領批判》,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出版。
2,蘇聯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編寫《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第489-490頁,人民出版社1955年出版。
3,鐵穆臻 · 2024-01-23 · 來源:毛思想研究微信公眾號。
4,鐵穆臻 · 2024-01-23 · 來源:毛思想研究微信公眾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