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及北歐影響社會物質分配的因素分析 淺談社會物質分配規律四 (下)
1973年,在石油危機的沖擊下,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嚴重、整體性的經濟危機。北歐各國同樣陷入了“滯脹”(高通脹、高失業、低經濟增長)的困境。危機初,由于福利制度的剛性,北歐各國不得不同步提高福利水平,日益增長的社會保障支出使政府赤字劇增。到“1988年,丹麥的凈外債占到了其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40.2%,瑞典占23 .0%,挪威占20 .2%。到1990年,芬蘭經常項目逆差上升到了250億馬克以上,幾乎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5%。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北歐各國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保ā侗睔W福利國家的改革及對我們國家的啟示》中華會計網?!?007-2-8 )
危機導致了北歐各國的階級矛盾激化。矛盾雙方力量的均衡開始改變。右翼政黨和企業主把經濟和社會問題,都歸因于社會民主黨長期以來的高稅收高福利。北歐各國社民黨的執政優勢由此受到了沖擊。矛盾一方社民黨的力量開始走向弱勢?! ?/p>
為應對經濟危機,北歐各國不約而同地對社會福利政策進行改革,其中包括改革稅制,削減社會福利,減少國家補貼等。但由于傳統意識的作用,初期的改革力度不敢大。20世紀90年代以來,北歐各國進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芬蘭的國民養老金在改革前,任何公民達到法定年齡都可以得到國民養老金津貼。改革后代之以以收入為基礎的基本養老金。丹麥的養老金制度也開始從完全由國家提供向部分由私人自負轉變?!霸诙愔品矫妫餐?992年的稅制改革中,將普通勞動者、個體經營者和公司所得稅,從57. 8%、62 .7%、50. 8%分別降到48 .8%、51 .7%、28%。1993年丹麥宣布在今后5年內,將所得稅率的上下限分別由68%和57%下調到58%和38%.。” (《北歐福利國家的改革及對我們國家的啟示》中華會計網?!?007-2-8?。 ?/p>
總之,要減少大多數人的收入,以此來保障資本家及少數人的收入不能減少甚至要增加?! ?/p>
面對經濟滯漲,1982年瑞典社民黨上臺后決定:1為改善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克朗貶值16%,同時壓低工資增長。2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3增加政府投資、擴大公共部門增加就業。社民黨的措施結束了十年經濟徘徊并出現強勁回升?!?983年生產總值增長6.2%,企業利潤率(與總資金相比)上升8.5%。除1974年的9.9%外是70年代以來最好水平。瑞典十一家大銀行利潤平均增長55%。企業股票價格猛漲,在1982年增長36%的基礎上1983年又猛增65%。瑞典在國外直接投資1983年增長38.4%。一些長期虧損的企業相繼扭虧為盈。同年新生企業比1982年增長33%,比破產企業總數多一倍?!保ā度鸬浣洕囄觥贰秶H問題研究》,1985年1月原駐瑞典參贊高鋒著)
自73年世界經濟危機以來,10%的通貨膨脹由勞動人民埋單,失業、壓低工資增長政策又減少了工人階級的收入。如今經濟環境好轉了,蛋糕被工人階級做大了,社民黨應當補償工人階級了吧!
可是,社民黨卻以“控制工資增長率保持產品競爭性”,(《危機中的瑞典勞動力模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季刊1994年6月號)防止通貨膨脹為名決定:“1985年工資增長無論如何不能超過5%,否則政府將要采取強制措施?!保ā度鸬浣洕囄觥贰秶H問題研究》,1985年1月原駐瑞典參贊高鋒著)面對著企業的巨額利潤卻要求職工不分得應有的份額!
長期以來,瑞典人一直為社民黨傾向勞資雙方工資談判中工人一方而感到驕傲,雖然政府實行不直接干預政策。而現在社民黨卻要干預了,可干預的卻不是減少資本家的利潤而是壓制工人工資的正常增長。社民黨的政策造成了,一邊是資產階級為歡慶豐收而歡呼雀躍,一邊是工人由于克朗貶值和提高稅收等措施,“1983年,通貨膨脹率達9.3%。失業率繼續增長達3.5%(15.8萬人),職工名義工資雖提高約8%,實際收入卻下降1%,勞動人民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977年的75%,下降到1983年的65%”(《瑞典經濟試析》《國際問題研究》,1985年1月原駐瑞典參贊高鋒著)而陷入困境?! ?/p>
瑞典“1983至1988年間GDP增長13%,工業生產增長20%,失業率降到2%以下,政府財政開支走向平衡。但這一成功是以勞動人民做出犧牲為代價的。嚴厲的財政緊縮政策和政府在信貸市場上大舉借貸所造成的財產轉移效應相結合,使瑞典國民收入在勞資之間的分配由70年代的3比1,降為80年代的2比1?!保ā度鸬渖缑顸h的理論、政策創新與瑞典歷史變遷二》原駐瑞典參贊高 鋒著 2005-05-22?。┻@充分說明經濟危機被轉嫁到工人階級頭上了?! ?/p>
瑞典社民黨的指導思想從此出現拐點,由過去傾向工人階級,改為減少勞動者收入保障資本家的最大利潤。
1990年,世界又爆發了整體性經濟危機。北歐國家進一步減少社會福利支出,“從1995年到2003年,瑞典、丹麥、挪威和芬蘭的社會福利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分別從34. 6%、32 .2%、27. 3%、31 .7%降到了33 .5%、31 .1%、25 .6%、27 .0%”。 (《北歐福利國家的改革及對我們國家的啟示》中華會計網?!?007-2-8 )1990~1995年期間,瑞典的經濟增長實際上處于停滯狀態,5年內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只有0.4%,其中1991~1993年的經濟增長率為負數,失業率從1990年的2.1%上升到1993年12.5%。1990年有多達180萬人登記為求職者,占到當時全國18至60歲人群的40%之多。(數據摘自《逝去的北歐童話》派瑞•奧爾森,工人國際委員會,瑞典支部烏有之鄉)瑞典青年“失業率位于全歐洲最高,接近30%?!?(《瑞典是社會主義國家嗎?——瑞典模式的起落》《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年第1期:[瑞典]珀·奧爾森 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譯)
面對苦難中的工人階級,瑞典社民黨的反動表現更為露骨,揮起“大刀”向工人砍去!并被稱之為“新瑞典模式”?! ?/p>
1 在工資改革中,將病假工資由原工資之90%至100% ,改為頭3天65%,之后80%,自第91天恢復到90%;對勞資集體協議規定之各種補貼,政府也做了一些限制,要求職工各類疾病補貼加在一起,頭三天不得超過原工資之75%,之后不得超過90%。因小孩生病請事假,補貼由工資之90%,改為頭兩周80%,之后90%。(《瑞典經濟試析》《國際問題研究》,1985年1月原駐瑞典參贊高鋒著)
2 “失業福利被縮減,在1992—1997年間,平均失業福利水平由工資的81.3%下降至70.5%。2006年,政府削減失業保障金之后,平均收益水平下降到51%。子女免稅補貼被縮減,住房補貼越來越難拿到等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每一方面都受到影響?!保ā妒湃サ谋睔W童話》派瑞•奧爾森著工人國際委員會瑞典支部)
3 “瑞典政府在1989—1990年的“世紀的稅收改革”中,將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1989年的72%降低到68%.公司所得稅從50%降低到30%.”(《北歐福利國家的改革及對我們國家的啟示》中華會計網校 2007-2-8?。 ?/p>
同時“政府出資補貼企業?!保ā度鸬涠愂罩贫瓤疾靾蟾妗贰?004年12月25日 經濟參考報)
將銷售稅和房租稅收提高到23%。”(《逝去的北歐童話》派瑞•奧爾森著工人國際委員會瑞典支部)
在社民黨“大刀”的砍剁下,工人階級的減稅額遠遠沒有福利下降、購物、房租支出增加的額度大。而資本家卻是多減稅還要拿人民的補貼!
工人福利被減少的同時工資自90年代起開始被減少。
2005年工人平均年工資為 261,690克 朗
2005 年瑞典企業界50位高收入代表人物的人均年收入為1,064萬克朗,是工人工資的40.7倍。而1980年為16,5倍,1950年是26.1倍?! ?/p>
1998年至2005年間經濟界精英們的工資平均增長了55%,同期股價平均上漲30%,而工人工資僅增長24%?! ?/p>
十大國有企業老板人均年收入438萬克朗,是工人工資的16.7倍。
首相收入增長較快,1950年是工人的7.2倍,1980年是2.2倍, 2001年是5.1。大臣的收入,1950年是工人的6.2 倍,80年是3.1倍,2001年是4倍?! ?/p>
社民黨總書記112萬??偣飨偸杖?10萬,2001年是工人工資之4.2倍,而1993年這一差距是 3.7倍?! ?/p>
民選官員的收入由于考慮到選票而增長相對較慢,與工人收入差距較小。22位議會、政府高官2005年平均收入93萬克朗,是工人工資的3.6倍。而1985年是2.4倍,1950年是4.9倍。 瑞典的基尼系數由1991年的0.228上升到2006年的0.246。(以上數據摘自《瑞典首相與工人的收入差距有多大》中國前駐瑞典使館參贊高鋒著)當然,如果與中國等國家比較瑞典仍然是差距比較小的國家?! ?/p>
社民黨的政策徹底向右轉了,與右翼黨一樣成為了資產階級的幫兇和馬前卒。其實社會黨本來就不是無產階級的黨,瑞典本來就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不可能為工人階級利益服務。假的就是假的,早晚得暴露。只是等待條件?,F在暴露了?! ?/p>
工會也腐化墮落了,在為資本家效勞的同時極力為自己撈錢?! ?/p>
面對社會的倒退,人民必然起來抗爭。工人、學生等開始進行幾十年來所沒有過的大規模的抗議社民黨運動?! ?/p>
面對昔日的靠山、后盾的抗議,社會民主黨卻公開強調:我們今后“必須贏得大城市中產階層的選票。” (《瑞典是社會主義國家嗎—瑞典模式起落》《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年第1期[瑞典]珀·奧爾森 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譯) 一句話暴露出社民黨已經鐵心把工人階級拋棄了?! ?/p>
“瑞典模式”謝幕了,“新瑞典模式”上演了?! ?/p>
瑞典社民黨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分配改革,到70年代達到頂峰形成“瑞典模式”,引起世界熱議和羨慕,再到90年代向后轉身形成“新瑞典模式”,再次引起世界討論?! ?/p>
英國一學者指出:“‘瑞典模式’只是短暫的歷史插曲”。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道:“現在離‘瑞典模式’存在的70年代的輝煌歲月已經很遙遠了”。瑞典右翼黨派宣稱:“瑞典一直以來都是市場經濟”國家。大多資本主義國家評論員說:“‘新瑞典模式’指的是私有化的模式”。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教授賴恩·帕默說:“今天說瑞典是社會主義國家是十分離譜的”。瑞典廣大工人和青年一致認為:“瑞典社會民主主義不復存在了”。我們國家一些媒體稱瑞典“新瑞典模式”是“以瑞典為代表的福利國家的轉型”
從先前瑞典人曾對我們自豪地說:我們才是社會主義國家呢!到今天又認為:瑞典社會民主主義不復存在了。從歷史的長河看這只是曇花一現,這曇花的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但對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卻有重大意義。尤其放眼目前世界,機會主義遍布全球,我們必須認真總結才是?! ?/p>
要分析總結“瑞典模式”和 “新瑞典模式”的經驗和教訓,批判機會主義,我們就必須在實踐中一點一點、扎扎實實地從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學起,做一個具備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共產主義戰士。否則,我們就不能識破當今世界盛行的披著馬克思主義外衣實質是機會主義、修正主義的騙子、豺狼。我們就不懂得革命,就不會處理國內外矛盾,就不配做無產階級的領導人,而是機會主義、修正主義者,是資產階級在黨內的代理人?! ?/p>
從社會普遍的表面現象來看,大家工作后獲得了工資,生活中又受惠于福利政策。然而對于人與人之間收入的差距,不同階級有不同的說法,不同人也有不同的認識。我們目前的管理者通常解釋是:每個人能力不同啊,按勞分配么!然而大多數人卻是陷入困惑:為什么普遍現象是收入差距的趨勢是越來越大!勞動者收入的趨勢是越來越少?
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1993年9月,鄧小平與其弟鄧墾談話時指出:收入差距問題“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鄧小平還說過:“如果出現兩級分化那我們的改革就走到斜路上去了”。 《學習時報》
為什么兩極分化就是“斜路”呢?
收入差距問題是個什么問題呢?分配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實這是個社會生產出物質后如何分配的問題。
為什么存在社會物質分配呢?因為分配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沒有分配物質就無法進入社會成員手中,生產就不能進行,人們就不能生存。
所謂社會物質分配,即將勞動者生產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分配給大家享用。由于不能生產鋼鐵的分鋼鐵,藥廠的職工分藥,教師沒有什么分的!因此,社會只能分發物質價值的符號——紙幣。大家再用紙幣去社會交換回各自需要的等值的物質?! ?/p>
人們取得工資、取得養老金、取得低保,取得各種補貼補助、取得各類獎金分紅,取得利息、以及直接取得物質。人們的保險所得、炒股所得、股息所得、期貨所得。社會各種稅收、收費、免費、物價的變化等等。人們的一切收入或付出,都體現社會物質分配的不同形式。而分配形式和數量要受社會制度制約,即受所有制的制約?! ?/p>
分配的實質是其背后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有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知道分配的形式和數量是如何確定及變化的。
分配是有規律性的。在階級社會中,分配規律有資本主義的和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分配規律是:資本家掌握生產資料,他們千方百計使用資本主義的各種分配形式,目的是攫取更多的剩余價值即賺錢,結果是剝削導致兩極分化,使社會發展走向“斜路”。社會主義的分配規律是勞動人民掌握生產資料,社會物質按照按勞取酬公平合理的分配,大家共同富裕。
因此收入差距懸殊的問題不是自然而然固定不變的現象,而是實行某種分配規律的結果。是可變的。
根據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指出的經濟規律,分配屬生產關系方面之一,而所有制又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因此分配是受所有制制約的,即一:誰掌握了生產資料必然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去生產什么。比如:我們的住房向高檔次、別墅型發展。我們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日新月異。我們的汽車業成了支柱產業。我們的旅游業規模空前。我們消費了世界1/4的高檔奢侈品。然而我們的大多數人卻買不起房,買不起汽車,買不起奢侈品,甚至買不起高速鐵路車票。大多數人騎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卻沒有路,只能與行人共用窄小的人行道。少數人享受長假去旅游,多數人卻只得為其看家望門?!叭r”與現代化矛盾日趨尖銳,大多數人日趨貧困等等。二:“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誰掌握了生產資料產品就歸誰所有,有了產品所有權自然就有了分配權,有了分配權自然為自己多分。也可以說:誰掌握了生產資料也就掌握了產品分配權,所有權決定分配權,所有制性質決定分配性質。歷史上每一種分配方式都是如此。打一個比方:資本家手里有魚、肉、蛋、油、鍋,(這些也都是勞動者創造的)他有權決定做多少湯,是一鍋或是半鍋,湯熟后最有權分湯、喝湯的應是廚師(勞動者),可是廚師喝多少反而要由資本家(階級)說了算。由于賺錢是資本家的絕對規律,因此資本家就千方百計為自己多分湯。資本家分湯就是資本主義分配規律起作用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分配。
如何理解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工資的性質和數量呢?
勞動者為資本家做熟湯后即工作后,得到了資本家給的一點點湯即工資,資本家把這說成是按勞取酬,這是天大的欺騙?! ?/p>
“資本主義是發展到最高階段的商品生產,這時候,勞動力也成了商品?!保袑庍x集二卷782頁)在私有制社會一切都成為商品,人的勞動能力也成為商品。是商品就有價值,勞動力的價值也是由價值規律所決定的,即取決于生產和再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就是由維持勞動者和家屬生存所需要的那部分物質、文化生活資料的價值組成。包括:1維持勞動者生存所需要的物質資料的價值。因為一個勞動者無衣無食無住就沒有勞動能力。2 勞動者撫養子女所需要的物質資料的價值。資本家為了穩固剝削制度就必須讓勞動者養育后代,源源不斷補充勞動者大軍。3 勞動者接受教育及技術培訓所需要的費用。隨著企業技術不斷進步,資本家需要勞動者也要接受教育及技術培訓。4 文化生活。
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勞動力的價值就是維持勞動者和家屬生存所需要的那部分生活資料的價格?! ?/p>
勞動力作為特殊商品,決定其價值或價格的不僅是純生理因素,還有歷史的或社會的因素。比如道德、風俗、文化、政治、經濟的發展程度,工人階級的形成歷史以及傳統生活習慣等。因此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大小有很大伸縮性。所以在不同國家或一個國家的不同時期由于綜合條件的變化,勞動者所獲得的物質資料的范圍和數量是不同的。但在一國一定時期內所獲得的物質資料的平均范圍和數量是既定的?! ?/p>
勞動力價值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歷史形成的?! ?/p>
工人的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貨幣表現,是資產階級制定的。
但是,在勞動力價值既定時,工資數量并不與勞動力價值相符。
受價值規律的支配,在供求關系變化下,商品的價格是要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然而勞動力作為特殊商品,其價格卻通常低于勞動力價值,在勞動力價值以下波動。原因是資產階級利用私有制制造出來的勞動力過剩,利用私有制必然出現的經濟危機等,減少工人應得的和應與勞動力價值相符合的工資。同時,工人階級通過與資本家的斗爭,也只有這唯一途徑能提高自己的工資。
用直觀、通俗的辦法,就是要歷史的比較工人的收入用在全家的日常飲食、服裝、教育、住房、醫療、文化等生活時,工人的生活處于什么水平以及歷史的變化?! ?/p>
按以上辦法分析,瑞典的勞動力價值數量可簡單分為三個歷史階段,一 社民黨執政后瑞典的勞動力價值數量逐漸增加。二 60——80年代勞動力價值數量達到頂峰。三 90年代后勞動力價值數量開始下降?! ?/p>
瑞典雖然早就有了養老金等一些保障法律,但在1940年前,40%以上的老人卻享受不到養老金,靠救濟過日子的人還必須放棄選舉權。工人階級工資很低,生活處于饑寒交迫之中。因此工人運動此起彼伏。社民黨執政后,工人成為福利體系的主體,社會保障不再只是救濟或給予,而是為工人爭取民主、公平的“權利”。社民黨經過不斷努力,工人階級工資和社會保障逐步增加和完善,到60——80年代勞動力價值數量達到頂峰?! ?/p>
80年代經濟危機后,“基尼系數由1991年的0.228上升到2006年的 0.246” 。 (以上數據摘自《瑞典首相與工人的收入差距有多大》中國前駐瑞典使館參贊高鋒著)
1970年,瑞典的人均私人消費在0ECD國家中排在第5位,但到1990年,它已下滑到第12位。70年代瑞典的工資級差為34%,到1990年已上升到45%。(《危機中的瑞典勞動力模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1994年6月號)
90年代后,差距擴大、消費下滑、級差上升說明工人階級收入肯定減少了,又遠離勞動力價值了。
90年代的一般白領、工人的生活水平大約什么樣子呢?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區的公寓房大約每平米售價3萬多克朗(有所有權)?! ?/p>
在郊外林克比區的一室一廳公寓,約40平米,有陽臺和儲藏室,家具家電齊全,如果只買居住權(可出租或出售居住權)2005年價值是40萬克朗。(數據摘自《半數瑞典人租房過一生》 2008-09-05 世界新聞報)其月租金5000克朗左右?! ?/p>
在瑞典,每人每月有500克朗的租房補貼,如果有一個孩子還可以領取600克朗的住房補助;兩個孩子的可以領取900克朗;三個以上孩子可領到1200克朗。一般藍領,比如超市收銀員每月工資1.3萬克朗左右,清潔工每月1.4萬克朗左右,工廠的工人1.7-2萬克朗左右。(數據摘自《半數瑞典人租房過一生》 2008-09-05 世界新聞報)
“瑞典普通的白領階層每月工資也就是2-3萬克朗,交稅之后剩余2萬左右,再貸款買房子和車,壓力就很大,因此一般都選擇租房”。(《半數瑞典人租房過一生》 2008-09-05 世界新聞報)
工人月收入1.7-2萬克朗,稅后1.3萬克朗左右。如果想伙食好些每月需“2400克朗。交通費需500克朗”。(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2日 )如果沒有孩子夫妻每月有1000克朗租房補貼,租一套40平米的房子還需自掏4000克朗。水電、通信、服裝、交際、文化娛樂等費用每月1000——2000克朗左右。合計每月需要8000——9000克朗左右。每月還剩余4000——5000克朗左右,可以用作擴大房間或積攢起來買車或出國旅游。
而出國旅游對于超市收銀員和清潔工來說就困難了。
瑞典工人全年累計工作1,500小時。同比發達國家是相當或較少的?! ?/p>
瑞典所有人都沒有醫療、教育、住房、養育后顧之憂,身體健康長壽。多數工人日常生活物質得到滿足后還稍有剩余可用于文化領域,其收入是基本接近勞動力價值的。超市收銀員和清潔工等工作的收入就沒有可用于文化娛樂的剩余。工人階級整體相對于二戰前后的生活水平是有飛躍般提高的,這說明勞動力價值量相對提高了。但相對于勞動力價值的頂峰60——80年代肯定又減小了。
以下我們分析決定瑞典勞動力價值和工資的歷史或社會的因素?! ?/p>
1 人們對民主、公平意識的追求是最終的決定力量。民主是國家的形式,是有階級性的。隨著社會制度的進步,民主也在進步。社會制度是在人類不斷追求自由、民主、公平的過程中更迭的。因此,人們自由、民主、公平意識的追求程度,是社會進步的決定力量。從歷史看,由于封建諸侯割據,瑞典沒有形成中央集權強有力的封建思想束縛。反而自我、民主意識濃厚。500年海盜的精誠團結共同與驚濤駭浪與人博弈的精神,再加上人們自十世紀起,就受到教會扶貧濟困的宣傳,不能不對后人灌輸了親近友善,排斥等級的觀念。受英、法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瑞典自氏族公社到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才經歷了1000年時間。然而在這歷史的瞬間,瑞典氏族公社的三級會議制度、議會的產生、"四等級"議會的出現、最終議會民主制度的確立,這些又都在封建社會就逐步從根基上確立了民主制度。使得瑞典人民有了歷史的民主、自由、公平傳統。17、18世紀英法先進的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也不可能不傳到瑞典,必然使瑞典人對民主、自由、公平的追求更加強烈。隨著瑞典新興資產階級的勝利,又從制度上將民主、自由、公平向前推進了一步?! ?/p>
就因為瑞典人的民主、公平意識異常強烈,民主根基穩固。 早在1766年,瑞典議會就建立了公民有言論自由、監督政府和政府政務必須公開的《新聞出版自由法》。這項法規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員申報制”和“信息披露法”?! ?/p>
就因為瑞典人的民主、公平意識異常強烈,民主根基穩固。才使封建社會以和平方式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 ?/p>
就因為瑞典人的民主、公平意識異常強烈,民主根基穩固。才使1905年,在挪威提出退出挪瑞聯盟要求獨立,瑞典國王準備對挪威動武時,瑞典人民展開了規模浩大的和平行動,迫使瑞典國王放棄戰爭念頭,同意挪威獨立。
瑞典社會民主黨執政后,又注意發揚黨內、外民主,重視思想教育,經常組織黨員參加政策討論。在全國重大問題上,通過公民投票(全民投票)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對重大問題,政府與各黨派、各大利益集團協商后由議會作出決議?! ?/p>
在瑞典,法律是至高無上的。只有800多萬人口的瑞典,竟有97個區法院,6個受理上訴法院,還有各類公共事業法院。凡是應該得到的各項福利待遇或國家的幫助而沒有得到的,可以到公共保險法法院起訴。瑞典沒有任何一個人或組織可以超越法律。在瑞典,“人們普遍的平靜狀態。你看不到惟利是圖、不守信譽的奸猾惡人”。( 2009年04月03日 中國青年報)“我國在瑞建館幾十年來,還很少遇到過被偷竊的倩況。真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篇遲到的考察紀要》刊自《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2年第3期,吳 江 著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原副院長)“瑞典的刑罰很輕,最高刑期只有12年,沒有死刑,犯罪率卻很低。以這樣輕的刑罰維持這樣好的社會秩序,他們最主要的一條經驗是,嚴格地依法辦事,做到不縱不枉”。(《關于瑞典模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究員潘培新著2004年12月百度網)然而更多人認為關鍵還是社民黨政府的清正廉潔,半個多世紀來,媒體沒有其轟動的負面新聞報道就是證明。政府只有首先清正廉潔了才能有力量有威信實現其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標。
瑞典人民的這種追求自由民主、堅持正義精神、勇于斗爭的精神,是后來“瑞典模式”產生的先決的思想條件?! ?/p>
2政策和策略是生命線。社會黨的指導思想與農民黨聯合的策略,以高度統一,高度組織、高度覺悟的工人階級作為后盾的政策,使社民黨成為了基本由工人階級組成,控制了議會,有了非凡的政治和經濟力量。這成為了“瑞典模式”實現的組織保障。是社會黨分配改革的首要條件。正是有了這個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社民黨才有實力和資方相匹敵。連續44年的執政無所不能?! ?/p>
3 階級斗爭的作用。一位在中國投資的瑞典企業家,曾經洋洋得意地對記者說:“中國沒有工會真好!”(《民主社會主義在瑞典》丁剛著南方周末 2007-6-14 )資本家的一句話就暴露出了他的心靈!
“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確切地說,這是指有文字記載的歷史?!S著這種原始公社的解體,社會開始分裂為各個獨特的、終于彼此對立的階級。——恩格斯注)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薄豆伯a黨宣言》
馬克思說:“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到目前為止,生產力就是由于這種階級對抗的規律而發展起來的?!保ā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一○四頁)
“我們都非常重視階級斗爭,認為它是歷史的直接動力,特別是重視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認為它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杠桿?!保R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一八九頁)
按馬克思的觀點,瑞典表面的所謂“和諧”的勞資關系,實質是階級斗爭在起著絕對作用。比如,在20世紀前30年,勞資沖突是非常激烈的。工人成立工會,資本家就建立雇主協會。你罷工我就閉廠。待社民黨得到農民黨的支持并在議會下院中獲得多數后,瑞典工人的境況才出現轉變。待社民黨與工人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關系捆綁到一起,強大到幾乎無所不能,資本家感到萬分恐懼和無奈時,才確保了“瑞典模式”的產生?! ?/p>
再比如,在整個70年代,瑞典實際已低于西歐其他國家的年增長率了。但“瑞典模式”的福利制度仍在繼續擴大。主要原因就在于:工人的覺醒和整個社會中勞工運動的權重增加。因此,“瑞典模式”是工人通過階級斗爭爭取到的?! ?/p>
“瑞典模式”也是在階級斗爭中失敗的。瑞典資產階級無時無刻不在想方設法推翻社民黨政府,他們趁國際蘇東劇變,國內社民黨與工會在調整福利問題上公開爭斗的機會,聯合其他右翼黨派攻擊社民黨的集體入黨制度,迫使社民黨放棄了工會會員集體入黨制度。由于社民黨路線的右轉,其黨員人數由八十年代的120多萬猛降到1991年的26萬。社民黨與工會關系受到嚴重削弱,“瑞典模式”的組織基礎塌陷了。“瑞典模式”也就成為歷史了?! ?/p>
“瑞典模式”實現的重要條件,還離不開社民黨首先自身的清正廉潔。因為裁判腐敗就會公正迷失導致賽場失去公平與民主。幾十年來,社民黨清正廉潔的秘訣卻是在階級斗爭中取得?! ?/p>
自1995年起,國際透明組織每年發布世界各國腐敗狀況、廉政指數排名,瑞典一直名列前茅。瑞典“透明度很高,每個人的收入都是公開的,而且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去查詢。芬蘭中央銀行行長因公事請客,連菜單都要公布”。《芬蘭、瑞典、挪威三國考察報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 2002年8月27日 ,百度搜索
世間一切事物的產生、存在都是有條件的。瑞典透明度高的產生、存在的條件就是他們在廉政建設上擁有一整套全民參與、他律與自律相結合的機制。然而實現全民參與的條件又取決于他們的選舉制度和政黨財務制度?! ?/p>
瑞典政黨之間競爭十分激烈,不僅能否上臺執政即使生存也要取決于選票。因為,政黨的經費來源,除黨員交納的黨費和自籌外,較大部分要靠政府按照其進入議會的人數撥給,一個政黨如果沒有得到群眾較多的選票,迸不了議會就沒有這筆經費,也就很難長期存在。因此,無論他們的主觀愿望如何,在客觀活動中,都要順應百姓的希望和要求。在組織上力爭精悍,社民黨中央機關只有六十多位工作人員,省委只有五、六個工作人員。在思想上力求保持一種富而不奢、平等待人和社會公正的形象,以求得更多選票。正是由于人民的有效監督,才促使社民黨的自律發揮作用幾十年清正廉潔?! ?/p>
事實雄辯地證明,瑞典的階級合作是相對的、暫時的、有條件的。斗爭是絕對的、長久的、無條件的。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在斗爭中發展的。沒有階級斗爭就沒有“瑞典模式”
4 國家干預的影響。除日本外瑞典的國家干預是最強的。國家設計了經濟建設短、中、長期計劃,對于私有企業只有指導作用。在國土規劃,地區規劃和城市規劃方面則是強制性的。瑞典的國家干預是卓有成效的,瑞典的城市建設、綠色環保、教育衛生堪稱世界一流?! ?/p>
瑞典失業率低是國家積極干預的結果。國家除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就業的法律外,還設計了一個大公共部門,包括全部的公用事業及企業、銀行,職工達140萬,占就業人口的33%,占國民收入的65.4%。與其它西方國家不同,瑞典的大公共部門掌握在國家的手里,其中競爭性行業采取國家計劃指導,非競爭性行業如公用事業,教育、衛生、福利事業則由國家計劃管理。為了充分就業,瑞典政府建立了勞動力市場和制訂了就業培訓計劃,就業服務一律免費,經費每年約占GDP的3.8%。而德國占2%,美國只占0.5%。積極的就業計劃加龐大的公共部門成為瑞典失業率低的主要原因。
還有相對差距不大的工資框架和完善的福利事業,都顯示出國家這只“手”的強大作用。國家干預、計劃管理是“瑞典模式”的基本條件?! ?/p>
5 工業發展的作用。有了現代工業才能有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運動。18——19世紀,法、英等各國經濟的發展對木材和鐵礦的需求不斷增長,促使瑞典工業發展起來,一戰前瑞典已有發達的工業了。一戰二戰期間的中立政策,使瑞典企業在戰爭期間和戰后瘋狂生產,瑞典成為美國之后的世界富國。使后來的分配改革有了必要、雄厚的物資基礎。同時造就了無產階級的隊伍和社會主義運動?! ?/p>
6 “黃金時期”的特殊作用。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呈盲目狀態,經濟危機是必然發生的。由于戰后至70年代是戰后恢復期,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內,資本主義世界沒有大的整體性的經濟危機,全球的生產和市場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世界經濟如同野馬奔躍似的發展。這是“瑞典模式”實現的必要的外部條件。
7 經濟全球化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影響。1983年,瑞典議會通過了“雇員投資基金”法案后,資金外流尤其嚴重?!?980年瑞典資本外流只有6.25億美元,1990年達到146.29億美元。1991年該計劃在試行7年后被停止了,同年,資金外流降為72.62億美元。1992年再降到4.19億美元”。(《瑞典學界對瑞典模式的爭論與思考》中國社會科學報 2009-10-27?。┵Y金外流給瑞典國內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威脅。
瑞典的經濟運轉極度依賴出口,由1985年占GDP的25.5%到2008年已經上升到占GDP的56.7%”。由此就可看出,資金外流和世界經濟危機會對瑞典的經濟造成多大影響了。由于各國之間經濟嚴重依賴,一國“發燒”他國必定有“病”,外國打噴嚏瑞典就要感冒?! ?/p>
比如, 1976年石油危機時,社民黨試圖再次借助赤字預算來維持生產和就業,卻在國際需求銳減情況下,出現生產過剩的危機,結果造成大選失利?! ?/p>
還有,外來移民挑戰了國內福利設計。人才外流又影響了國內稅收。經濟全球化將“瑞典模式”置于絕境?! ?/p>
雖然社民黨的最終目標是“消滅資產階級”。(《同舟共進》2009年6期)但無奈的“社民黨2001年黨綱指出:瑞典仍然是一個階級社會,階級差別近十年來在重新拉大。但這種權力向資方利益的傾斜‘并非是不可避免或者不可改變的’。經濟的全球化工人運動的斗爭必須全球化,要聯合世界各國進步力量,建立新的政治聯盟,把全球化變成促進民主、福利和社會公平的工具,引導社會繼續向前發展?!保ā度鸬涫紫嗯c工人的收入差距有多大》中國前駐瑞典使館參贊高鋒著)社民黨自此還惦記著工人運動也真是難得啊!他們提出的:經濟的全球化要求工人運動的斗爭必須全球化的主張,想來也的確經過認真思考了,但他們沒有弄明白,即使“工人運動的斗爭全球化,各國進步力量,建立新的政治聯盟”真的能實現,世界就如同一個國家了。到那時經濟危機還必定是要有的吧,因為經濟危機的產生是由社會生產和私人占有之間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決定的。社會生產和私人占有之間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但決定了經濟危機的出現,還決定了工人階級日益貧困。這就是“瑞典仍然是一個階級社會,階級差別近十年來在重新拉大”的根本原因。機會主義改良的藥方——“工人運動的斗爭全球化”的結局也必然走向“新瑞典模式”?! ?/p>
因此,不鏟除私有制,“權力向資方利益的傾斜”的問題就解決不了。不鏟除私有制的分配改革就是騙人的把戲。只有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度,才是確保人民利益的根本保障。也可以肯定地說,瑞典的收入分配從來就沒有過公平!
再說,機會主義者、資產階級領導的“工人運動的斗爭全球化”是注定不能實現的。因為在涉及根本利益的問題上資本家是不會讓步的?,F今世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中,資產階級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軍事力量異常強大。如果想搞“工人運動的斗爭全球化”,就不知有多少個帕爾梅首相及成千上萬人被殺害了。況且非洲有“非洲經濟共同體”、“非洲工會統一組織”、“東非共同體”、“中非共同市場”、“西非經濟共同體”、“阿拉伯共同市場”,亞洲有“東盟”、“亞洲經濟合作組織”、“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伊斯蘭會議”,拉丁美洲有“加勒比海共同體”、“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南美有著名的“安第斯條約組織”等。這些主張經濟獨立自主互相協調反對外來剝削壓迫的左翼集團,都相繼建立于60——70年代。幾十年來,他們連提都沒人提過“工人運動的斗爭全球化”!更不用說實現了。即便如此,在發達國家有組織的打壓分化瓦解下,目前有幾個是有生氣的?
8 歷史、傳統思想的影響。面對經濟危機,北歐各國政府都不約而同地想對社會福利進行改革,但初期的改革力度都不敢大。甚至為了兌現大選諾言而繼續改善社會福利,結果在生產停滯情況下赤字猛增。這是因為福利制度是逐步發展起來的,是人民群眾為爭取社會平等而長期斗爭的結果。民主平等不但深入人心而且有剛性的法律保障。任何社會改革都是剝奪某一集團的經濟利益。高福利既然已成為北歐社會的歷史傳統,大多數人們的生活習慣,社會的進步。人們就很難拋棄現有福利體制再返回落后。 “芬蘭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0%-90%的民眾支持現行的福利政策”。(《芬蘭、瑞典、挪威三國考察報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 2002年8月27日 ,百度搜索)“2006年美國《新聞周刊》曾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和杰坦福茲做過民意調查,結果只有一個55歲的農民對制度表示了不滿”。(《人人有房無窮人——瑞典的社會主義》丁剛著南方周末2007-6,百度搜索)在民主完善的情況下,執政黨都不愿或不敢由此而在選舉中失去大多數選民的選票。90年代以來,社會精英們收入飛速增長。但容易受社會輿論、傳統思想影響和有選票壓力的民選官員及大學教授的收入增長速度就相對較慢?! ?/p>
不過趨勢已定剩下的就是個過程了,瑞典的特點決定了這個過程會相對長些。收入差距會慢慢的加大,如果右翼政黨執政速度會加快?! ?/p>
9,軍事支出的影響。在國際,社會黨反對侵略,反對以大國自居欺凌弱小。帕爾梅呈高調反對美蘇研發先進武器爭霸世界。帕爾梅親自參加示威游行反對美國侵略越南。帕爾梅多次呼吁蘇聯停止對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的干涉及入侵。由于南非奉行種族歧視,1982年帕爾梅停止了對南非的投資。由于社民黨的和平理念,瑞典既沒有任何殖民地,也不謀求勢力范圍,軍事支出自然少,就避免了美、英、法、日等帝國主義國家,普遍由于支付龐大的軍費而入不敷出,為彌補赤字又增發公債或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最終用減少勞動人民的收入埋單的制度性問題?! ?/p>
10瑞典自然條件優越。瑞典人口少國土大,平均每平方公里20人。資源豐富勞動力缺乏,有利于勞動人民收入的增長。民族單一,語言單一,95%的居民屬于路德新教徒,民族、宗教矛盾少容易團結起來?! ?/p>
11機會主義思潮的影響。人類是劃分為階級的,階級是靠政黨領導的,政黨將路領錯了后果可想而知。瑞典社民黨黨部至今還掛著拉薩爾的畫像。拉薩爾是個什么貨色呢?拉薩爾是德國工人運動中機會主義的始祖。自稱“馬克思的擁護者、學生”??蓮膩頉]接受過馬克思主義。在他任全德工人聯合會主席的1863年,普魯士王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正對內打擊進步的資產階級,對外用封建專制統一德國。拉薩爾不是去反對封建專制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是與封建專制相勾結以支持封建專制為條件換取普選權。結果德國封建統一后,1871年的憲法反而取消了1849年憲法中的人民的基本權利。馬克思說:“拉薩爾事實上背叛了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53頁) 恩格斯也斥責道:“高貴的拉薩爾愈來愈暴露出是一個卑鄙透頂的無賴”,他同俾斯麥的勾搭完全“是為普魯士人的利益而背叛整個工人運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48頁)
瑞典社民黨與工會以及眾多國家工人組織將拉薩爾理論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將社會主義運動引上了改良主義的道路。改良主義的本質是“改良主義者竭力用小恩小惠來分化和欺騙工人,使他們放棄他們的階級斗爭”。 (《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4卷第1—4頁)“瑞典模式”就是這樣產生的。“只要存在著資本的統治,盡管有某些改善,工人總還是雇傭奴隸”。 (《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4卷第1—4頁)“新瑞典模式”就是這樣出現的。無論“瑞典模式”與“新瑞典模式”都是改良主義向資產階級妥協、投降的結果。
馬列主義觀點應該是“承認爭取改良的斗爭,即承認爭取改善勞動者境況的斗爭,盡管這種改善仍然不觸動統治階級手中的政權。但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者又最堅決地反對改良主義者,反對他們直接或間接地用改良來限制工人階級的意向和活動”。(《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4卷第1—4頁)要努力開展經濟斗爭,爭取改善勞動者生活境況,但不能忘記要創造條件時刻準備武裝奪取政權,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觀點?! ?/p>
機會主義路線必然使其成為歷史上曇花一現。實踐已經驗證了改良邁入破產,實踐將進一步驗證改良的徹底破產。因此,若想防止兩極分化增加工人階級收入,維護工人階級及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就必須首先建立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政黨,走開展階級斗爭,武裝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革命道路?! ?/p>
應該肯定“瑞典模式”在瑞典以及世界社會進步、發展中所起的極大推動作用。首先,大多數人對“瑞典模式”的贊揚、向往就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否定。其次,對于什么是資本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實現社會主義,“瑞典模式”為我們做了實踐的驗證,為自第二國際尤其“東歐事件”以來,世界機會主義泛濫中的兩派爭論畫上了句號。它為今日私有制下工人階級運動提供了豐富經驗,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敲響了警鐘。它是今日真假革命者的照妖鏡?! ?/p>
勞動力價值“是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來決定的”(馬恩選集2卷181頁)勞動力價值“是由每個國家已成慣例的生活水平來決定?!保R恩選集2卷181頁)
參考文章:
2006-08-27 溫網博客,康新貴轉載原外交部檔案館干部,曾駐瑞典商務參贊,多年從事社民黨問題研究的高峰文章,百度搜索
《瑞典經濟發展試析》原外交部檔案館干部,曾駐瑞典商務參贊,多年從事社民黨問題研究的高峰著《國際問題研究》,1985年1月,百度搜索
百科瑞典,百度搜索
瑞典概況,百度搜索
《一份關于瑞典社會主義模式的內部報告》《陳獨秀研究簡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究員潘培新在 1988年12月16日 全國政協學習委員會上的內部報告,百度搜索
《求是》2008—11期,百度搜索
《瑞典稅收重要原則多拿錢就得多納稅》經濟參考報, 2008年2月29日 百度搜索
中國社會保障網 2009-12-11 ,百度搜索
《瑞典與挪威和平分離的歷史》凱迪網絡2006年6.28,百度搜索
《馬克騎士》姜德昌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瑞典是社會主義國家嗎?——瑞典模式的起落》《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年第1期:[瑞典]珀·奧爾森 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譯,
《瑞典學界對瑞典模式的爭論與思考》中國社會科學報 2009-10-27 ,百度搜索
《一篇遲到的考察紀要》刊自《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2年第3期,吳 江著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原副院長,百度搜索
《芬蘭、瑞典、挪威三國考察報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 2002年8月27日 ,百度搜索
《人人有房無窮人——瑞典的社會主義》丁剛著南方周末2007-6,百度搜索
《民主社會主義在瑞典》丁剛著南方周末 2007-6-14 ,百度搜索
《環球》雜志2007年6月,百度搜索
《公平促進效率的增長》河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成新軒著《求是》 2008-06-04 ,百度搜索
《瑞典、芬蘭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及調節政策考察報告》劉強著《經濟研究參考》2007年第32J-1期,百度搜索
《論瑞典三位一體的政務公開制度》《經濟學消息報》 2006年5月12日 。傅光明著,湖北省財政廳紀檢監察室主任。百度搜索
《瑞典稅收制度考察報告》浙江省國家稅務局赴瑞典稅收征管培訓考察團2005.07.08百度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