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與革命——草民四看特色
許多自稱為馬克思主義者的著作家,近年來,在我國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進行了真正的討伐和歪曲。所有這些人都不會不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幾十次地把自己的歷史觀叫作唯物史觀。然而所有這些因敵視唯物史觀而聯合起來的人(盡管政治觀點截然不同,)在唯物史觀上又自命為馬克思主義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什么思想研究中心在《人民日報》 ( 2006年01月04日 第九版) 發表了一篇文章”唯物史觀: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在此簡稱為中心文) 。這是一篇代表性的文章。
中心文說:
“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類社會是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人們從事的各種實踐活動,占有和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好,建立和改變經濟政治制度也好,都不過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在涉及人類內部究竟誰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和動力的時候,唯物史觀的理解就與唯心史觀基礎上的人道主義、人本主義、民本主義存在著根本區別。在唯物史觀看來,歷史是群眾的事業。階級社會中,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任何階級和個人只有融入人民群眾并代表他們的利益,才能成為歷史發展的動力。這時的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本,承認人民群眾的社會歷史主體地位。
以人為本,就是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是要不斷實現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馬克思、恩格斯所論述的社會結構,概括起來說,是由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意識形態)這三個層次的因素組成的。以往那種把生產關系等同于所有制關系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生產關系除了所有制關系,還包括分工所形成的關系。從對生產關系的全面理解出發,我們可以將唯物史觀的社會結構理論描述為由生產力的社會性質———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政治上層建筑(意識形態)和生產力的技術工藝性質———分工為基礎的生產關系———非政治上層建筑(社會科學)這兩根相互聯系著的鏈條組成的結構。在前一鏈條中,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決定分配形式和交換形式,社會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社會的分配結構、交換結構、利益結構,人們因在所有制結構及其他結構中的不同地位而形成不同的利益,被區分為不同的階級。在后一鏈條中,分工形成不同的產業、工種、職業,形成社會的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人們的職業結構、就業結構,人們因分工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職業群體。總之,前一鏈條形成社會的利益性結構,后一鏈條形成社會的功能性結構,而利益性結構和功能性結構的有機結合就構成了社會的整體結構。”
在事實上,他們完全背棄了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在口頭上,他們卻百般狡辯,企圖避開問題的實質,掩飾他們的背棄行為,用他們斷章取義摘用若干語錄,根本不去直接分析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無數唯物史觀言論。這是典型的哲學上的修正主義,修正主義者違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而又不敢或者是沒有能力公開、直率、堅決、明確地“清算”被他們拋棄的觀點。
列寧告訴我們:“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說:幾何公理要是觸犯了人們的利益,那也一定會遭到反駁的。自然史理論觸犯了神學的陳腐偏見,引起了并且直到現在還在引起最激烈的斗爭。馬克思的學說直接為教育和組織現代社會的先進階級服務,指出這一階級的任務,并且證明現代制度由于經濟的發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這一學說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經過戰斗,也就不足為奇了。” “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社會主義被擊潰了。它已經不是站在自己獨立的基地上而是站在馬克思主義這一共同基地上,作為修正主義來繼續斗爭了。現在我們來看看修正主義的思想內容究竟怎樣。”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 1908年4月3日 〔16日〕以前)
列寧指出:“在這個由一整塊鋼鐵鑄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決不可去掉任何一個基本前提、任何一個重要部分,不然就會離開客觀真理。就會落入資產階級反動謬論的懷抱。”《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2—333頁。
1駁以人為本——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陳述
中心文說:
“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類社會是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人們從事的各種實踐活動,占有和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好,建立和改變經濟政治制度也好,都不過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在涉及人類內部究竟誰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和動力的時候,唯物史觀的理解就與唯心史觀基礎上的人道主義、人本主義、民本主義存在著根本區別。在唯物史觀看來,歷史是群眾的事業。階級社會中,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任何階級和個人只有融入人民群眾并代表他們的利益,才能成為歷史發展的動力。這時的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本,承認人民群眾的社會歷史主體地位。
以人為本,就是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是要不斷實現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中心文作者歪曲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胡說什么:唯物史觀認為,占有和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好,建立和改變經濟政治制度也好,都不過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任何階級和個人只有融入人民群眾并代表他們的利益,才能成為歷史發展的動力。以人為本,就是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是要不斷實現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并根據自己新的歷史觀對共產主義作了科學的論證。為此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陳述。
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識形態指出:“德國哲學從天國降到人間;和它完全相反,這里我們是從人間升到天國。這就是說,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設想的、所想象的東西出發,也不是從口頭說的、思考出來的、設想出來的、想象出來的人出發,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射和反響的發展。甚至人們頭腦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們的可以通過經驗來確認的、與物質前提相聯系的物質生活過程的必然升華物。”
由此表明,”中心文”作者回避了唯物史觀的最基本的原則: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射和反響的發展。而決不是如他們所謂的隨心所欲說什么可以認為!
“中心文”作者的要害是回避唯物史觀所觀察到的最基本的歷史事實:隨著分工的發展也產生了單個人的利益或單個家庭的利益與所有互相交往的個人的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單獨的個人所以組成階級只是因為他們必須進行共同的斗爭來反對某一另外的階級;階級決定他們的生活狀況,同時也決定他們的個人命運,使他們受它支配。這和個人屈從于分工是同類的現象,這種現象只有通過消滅私有制和消滅勞動本身才能消除。
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識形態指出:“隨著分工的發展也產生了單個人的利益或單個家庭的利益與所有互相交往的個人的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而且這種共同利益不是僅僅作為一種“普遍的東西”存在于觀念之中,而首先是作為彼此有了分工的個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存在于現實之中。
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已有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這些前提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認。
資產階級本身只是逐漸地、隨同自己的生存條件一起發展起來的,同時它又由于分工關系重新分裂為各種不同的集團,最后隨著一切現有財產被變為工業資本或商業資本,它吞并了在它以前存在過的一切有產階級①(同時資產階級把原先沒有財產的階級的大部分和原先有財產的階級的一部分變為新的階級——無產階級)。單獨的個人所以組成階級只是因為他們必須進行共同的斗爭來反對某一另外的階級;在其他方面,他們本身就是相互敵對的競爭者。另一方面,階級對各個人來說又是獨立的,因此各個人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條件是早已確定了的:階級決定他們的生活狀況,同時也決定他們的個人命運,使他們受它支配。這和個人屈從于分工是同類的現象,這種現象只有通過消滅私有制和消滅勞動本身②才能消除。至于個人受階級支配怎樣同時發展為受各種各樣觀念支配,這一點我們已經不只一次地指出過了。
“中心文”作者自報身家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什么思想研究中心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們這樣的歪曲和回避唯物史觀的最基本的原則和最基本的歷史事實,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現在也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從不偏不倚的高高在上的觀點向工人鼓吹一種凌駕于一切階級對立和階級斗爭之上的社會主義,這些人如果不是還需要多多學習的新手,就是工人的最兇惡的敵人,披著羊皮的豺狼。[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八九二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一八九二年七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第三七三頁]
他們如果還有廉恥心,就應當認真學一下一百五十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的評述!
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識形態指出:費爾巴哈比“純粹的”唯物主義者有很大的優點:他承認人也是“感性對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對象”,而不是“感性活動”,因為他在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論的領域內,沒有從人們現有的社會聯系,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生活條件來觀察人們——這一點且不說,他還從來沒有看到現實存在著的、活動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僅僅限于在感情范圍內承認“現實的、單個的、肉體的人”,也就是說,除了愛與友情,而且是觀念化了的愛與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與人之間”還有什么其他的“人的關系”。
“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在他那里,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完全脫離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批制費爾巴哈時指出現實社會中沒有抽象的人,他們說:“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設想的、所想象的東西出發,也不是從口頭說的、思考出來的、設想出來的、想象出來的人出發,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射和反響的發展。…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前一種考察方法從意識出發,把意識看作是有生命的個人。后一種符合現實生活的考察方法則從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本身出發,把意識僅僅看作是他們的意識。”
“中心文”作者不談隨著分工的發展也產生了單個人的利益或單個家庭的利益與所有互相交往的個人的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單獨的個人所以組成階級只是因為他們必須進行共同的斗爭來反對某一另外的階級;階級決定他們的生活狀況,同時也決定他們的個人命運,使他們受它支配。這和個人屈從于分工是同類的現象,這種現象只有通過消滅私有制和消滅勞動本身才能消除。而講那些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是要不斷實現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中心文”作者的“以人為本論” 以抽象的人作為對象哪道不是十足的唯心主義嗎! 正好暴露了他們客觀上是資產階級的政治隊伍,是資產階級影響的傳播者,是資產階級在工人運動中的代理人。
列寧指出:機會主義者是反對無產階級革命的資產階級分子。這些人在和平時期呆在工人政黨內部,偷偷做著資產階級的工作,而在危機時期,立刻就成為聯合一致的整個資產階級的(從保守的到最激進的和民主--的,從自由主義的到宗教的和僧侶的)公開同盟者。.
機會主義是在幾十年的“和平”時期培植起來的,它采取秘密的方式,迎合革命工人,盜用他們的馬克思主義術語,避開一切鮮明的原則性的界限。容許這種機會主義在自己隊伍內存在的政黨,是第二國際時代類型的社會黨。列寧:《以后怎么辦?》(一九一五年一月),《列寧全集》第十一卷第九十一頁
2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論”的目的是否認階級和階級斗爭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指出:“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于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人們用以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方式,首先取決于他們已有的和需要再生產的生活資料本身的特性。這種生產方式不應當只從它是個人肉體存在的再生產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是他們表現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們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因而,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
“一個民族內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業勞動同農業勞動的分離,從而也引起城鄉的分離和城鄉利益的對立。分工的進一步發展導致商業勞動同工業勞動的分離。同時,由于這些不同部門內部的分工,共同從事某種勞動的個人之間又形成不同的分工。這種種分工的相互關系取決于農業勞動、工業勞動和商業勞動的經營方式(父權制、奴隸制、等級、階級)。在交往比較發達的條件下,同樣的情況也會在各民族間的相互關系中出現。”
“隨著私有制的發展,這里第一次出現了這樣的關系,這些關系我們在考察現代私有制時還會遇見,不過規模更為巨大而已。”
“由此可見,事情是這樣的: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一定的個人(注:手稿的最初方案:“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下的一定的個人”。——編者注),發生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經驗的觀察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根據經驗來揭示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同生產的聯系,而不應當帶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會結構和國家總是從一定的個人的生活過程中產生的。但是,這里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嘲笑圣布魯諾毫無根據地為自己描繪了一幅’永世歡樂和幸福’的感奮人心的圖畫。’費爾巴哈的愛的宗教的追隨者’在談到與’天國的和諧曲’。 在圣布魯諾、費爾巴哈看來:“如果千百萬無產者根本不滿意他們的生活條件,如果他們的“存在”同他們的“本質”完全不符合,那么,根據上述論點,這是不可避免的不幸,應當平心靜氣地忍受這種不幸。”
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可是,這千百萬無產者或共產主義者所想的完全不一樣,而且這一點他們將在適當時候,在實踐中,即通過革命使自己的“存在”同自己的“本質”協調一致的時候予以證明。”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說: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
《共產黨宣言》指出:“在所有這些運動中,他們(指共產黨)都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把它作為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當時的發展程度怎樣”。 “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中心文”作者說什么:“從對生產關系的全面理解出發,我們可以將唯物史觀的社會結構理論描述為由生產力的社會性質———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政治上層建筑(意識形態)和生產力的技術工藝性質———分工為基礎的生產關系———非政治上層建筑(社會科學)這兩根相互聯系著的鏈條組成的結構。在前一鏈條中,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決定分配形式和交換形式,社會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社會的分配結構、交換結構、利益結構,人們因在所有制結構及其他結構中的不同地位而形成不同的利益,被區分為不同的階級。在后一鏈條中,分工形成不同的產業、工種、職業,形成社會的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人們的職業結構、就業結構,人們因分工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職業群體。總之,前一鏈條形成社會的利益性結構,后一鏈條形成社會的功能性結構,而利益性結構和功能性結構的有機結合就構成了社會的整體結構。”
他們講了一連串結構,妄圖以社會的整體結構來掩蓋階級和階級斗爭的歷史事實。什么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人們的職業結構、就業結構,利益性結構和功能性結構的有機結合就構成了社會的整體結構。就是不提階級和階級斗爭。
毛澤東在八屆十中全會上的講話( 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上午 懷仁堂)指出:我們要團結這么多的人,但不包括反動的民族資產階級,如尼赫魯,也不包括反動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如日共叛徒春日莊次郎,主張結構改革論,。
毛澤東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 接見日本社會黨人士佐佐木更三、黑田壽男、細迫兼光等的談話指出:世界上有一百多個共產黨,現在分成兩種共產黨,一種是修正主義共產黨,一種是馬列主義共產黨。他們罵我們是教條主義。我看那些修正主義的共產黨還不如你們,你們反對結構改革論,他們贊成結構改革論。
不過馬克思主義也要讀幾本,修正主義的書也要讀,唯心論也要讀,美國實用主義也要讀。不然我們就無法比較。你們如果不讀結構改革論的文章和書,你們就不懂結構改革論。什么叫結構?就是上層建筑。上層建筑的第一項,根本的、主要的,就是軍隊。你要改革它,怎么改革?意大利人發明了這個理論,說要改革結構。意大利有幾十萬軍警,怎么改法?第二個是國會。今天在座的許多人都是國會議員。國會,實際上是政府和壟斷資本的代表占大多數。如果你們占了多數,他們會想辦法的,什么修改選舉法等等,它是有辦法的。比如,發簽證不發簽證,還不是你們的政府管。你們管不了,我們也管不了。…我和你們一樣,不相信結構改革論,
3. 認識“唯生產力論”的實質——生產力是否歸人民所有是能不能徹底地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唯物史觀的試金石。
xxx在1975年6月的一次談話中指出,中國這么多人口,國民經濟搞不上去怎么行?“批‘唯生產力論’,誰還敢抓生產?”
xxx再次指出:“誰提發展生產力,就被說成是‘唯生產力論’。這是我們同……的重大爭論之一。”隨后,指示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寫一寫關于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文章。‘……’是不講生產力的,他們甚至連生產關系也不多講,只強調上層建筑。”這些話揭示了“……”批判“唯生產力論”的實質,即他們是借批判“唯生產力論”鼓吹“上層建筑決定論”。
1853年7月22日 , 馬克思 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指出:“英國資產階級將被迫在印度實行的一切,既不會使人民群眾得到解放,也不會根本改善他們的社會狀況,因為這兩者不僅僅決定于生產力的發展,而且還決定于生產力是否歸人民所有。但是,有一點他們是一定能夠做到的,這就是為這兩者創造物質前提。難道資產階級做過更多的事情嗎?難道它不使個人和整個民族遭受流血與污穢、蒙受苦難與屈辱就實現過什么進步嗎?”
馬克思告訴我們: 他們的特色”實行的一切,既不會使人民群眾得到解放,也不會根本改善他們的社會狀況,因為這兩者不僅僅決定于生產力的發展,而且還決定于生產力是否歸人民所有。” 實質上他們是使中國大陸處于官僚資產階級與新生資產階級的控制之中,他們又與外國資本主義相勾接,形成官僚、賣辦和新生資產階級統治。
三十多年來,按照他們的光輝的理論,摸論、貓論、先富論、主要防左論、不爭論、市場論、發展論、等等,通過各種途徑私有化,形成了新的資產階級,這樣就使中國處于官僚資產階級與新生資產階級的控制之中,他們又與外國資本主義相勾接,形成官僚、賣辦和新生資產階級統治。他們說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就是為了培育一個新的資產階級; 他們說不會出現兩極分化就是為了建立一個人剝削人兩極分化的社會; 以和諧文藝為幌子,搞“死人”統治, 由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統治舞臺; 某些人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他們的法律去消了四大,去消了工人罷工的自由,不給工人自己組織工會捍衛自己權利的自由…;給了官僚任意處置土地、礦產、企業的權利,給了官僚、買辦、資產階級以任意讓職工下崗,不簽訂合同任意用工,不給辦基本保險,任意克扣和拒發工資的自由,欠薪還要打官司,職業病亦無處認定,血汗礦、血汗工廠,貪污成風,黃賭毒泛濫,黑勢力盤根錯節,富人歡笑窮人愁,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殺頻頻,…,有一些現象,如血汗工廠,在一些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中也少見,建成了一個馬克思在”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中指出的:”一個淫樂世界和一個悲苦世界——的這種奇怪的結合” 的社會,這就是當今中國的現狀形象的寫照!這三十多年來,他們搞的盛世,GDP,以及產力不是歸人民所有, 而是歸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洋人所有!!!
4. 歪曲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目的之一是阻止人民革命
毛澤東對周揚〔1〕《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戰斗任務》講話稿〔2〕的批語和修改〔3〕(一九六三年十一月)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根據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分析和對工人革命運動的經驗的總結,通過同敵對思想的論戰,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立了剩余價值的學說,發現了階級斗爭是人類自從進到文明時期以來整個歷史發展的動力,發現了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從而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
“在馬克思、恩格斯生前,想要篡改和拋棄他們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和階級斗爭學說的企圖,就已經在德國社會民主黨人中出現了。”
“這種情況看起來好似有些奇怪,怎么有些人會從革命的、科學的社會主義學說的擁護者,竟然墮落到反革命的、反科學的修正主義道路上去呢?其實一點也不奇怪。世界上無論什么事物,總是一分為二。學說也是這樣,總是要分化的。有革命的、科學的學說,就一定會在其內部的發展過程中產生它的對立物,產生反革命的、反科學的學說。因為現在社會有階級的分裂,一萬年以后的社會也會有先進集團和落后集團的不同,總是要不斷產生對立物的。這個理論早已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和各門社會科學的歷史所說明了,也為自然科學的歷史所說明了。科學和科學史本身,就是說明這種對立統一、對立斗爭,因而得到發展的。”
“全世界一切革命人民、革命黨派愈來愈寄希望于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世界各國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派別、小組和個人,他們的思想愈來愈成為革命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旗幟,成為當代世界人民革命的旗幟。”
“現代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都是政治上的崇美派,在他們的全部政策中所實際遵循的,也就是美國牌的實用主義哲學。”
“敢不敢正視和承認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者和全世界人民的矛盾,敢不敢正視和承認在世界上任何國家中都存在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敢不敢正視和承認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的兩類矛盾(即對抗性的矛盾和非對抗性的矛盾),是能不能徹底地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辯證法的試金石。”
他們歪曲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目的之一是阻止人民革命, 他們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他們的法律去消了四大,去消了工人罷工的自由,不給工人自己組織工會捍衛自己權利的自由; 他們說:“四大”,即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這是載在憲法上的。現在把歷史的經驗總結一下,不能不承認,這個“四大”的做法,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從來沒有產生積極的作用。應該讓群眾有充分的權利和機會,表達他們對領導的負責的批評和積極的建議,但是“大鳴大放”這些做法顯然不適宜于達到這個目的。因此,憲法有關“四大”的條文,根據長期實踐,根據大多數干部和群眾的意見,黨中央準備提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審議,把它取消。[前的形勢和任務(一九八○年 一月十六日 )]
特色下種種現實呈現在人民的面前:“我國基尼系數在10年前越過0.4的國際公認警戒線后仍在逐年攀升,貧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說:“從統計數據看,近幾年窮人和富人的收入都在增長,但考慮到他們在消費支出上的差異,大量貧困家庭的支出集中在最易漲價的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分配差距正呈現危險的‘窮降富升‘兩頭拉大趨勢。” 在全國產煤大縣山西左云,近年來這里誕生了數以百計、身家億萬的“煤老板”,但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4359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還低400多元。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2007年曾發表過一項研究,推算當時每年至少有4萬億元以上的不規范“隱性收入”。 5種“顏色收入”既相對獨立,,“白色收入”指正常的工資、福利等企法收入;“黑色收入”指通過貪污受賄、偷盜搶劫、欺詐販毒等違法手段獲得的非法收入;“灰色收入”指介于合法與非法之間的收入,在我國當前非常普遍;“血色收入”指那些突破人類文明底線,以犧牲他人的生命和用鮮血榨取的收入,如黑磚窯、黑煤窯等;“金色收入了”指利用黃金、股票、期貨等資本獲得的收入。分配不公、腐敗現象嚴重、既得利益者“屁股決定腰包”等等原因,造成我國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已經逼近了貧富差距的“紅線”。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說,“雖然現在社會對貧富差距的忍受力比過去提高了,但如果不遏制貧富懸殊和分配不公加劇的勢頭,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http://www.maoflag.net/?action-viewthread-tid-1446145
表面看,美帝的核彈數量比冷戰年代減少了。但可以預見,其核彈的殺傷半徑肯定遠大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幾倍, 可用數量和當量不會少;實質美帝對中國的合圍步步緊逼。面對帝國主義如此瘋狂侵略和威懾,還在念“和諧”經?! 人民為軍工承擔了巨額支出,但換來的是“中國軍工科研系統落后西方50年”、“ 解放軍裝備費不夠買一架B -2” ,而自己研制試飛成功的運-10被強行下馬。連馬路上走家穿戶的磨刀人,都在老百姓中有眼有鼻子的說:國防科工委某一把手(科委內部稱:聶氏后代夫妻店老板)當政,造成的上述約20億元的經濟問題,說是某給某原政治局常委、軍委領導造了一套別墅,而使問題不了了之;這個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還說另一個一把手花多少億元人民幣,買一架飛機,送某領導。一個社會上的磨刀人都能一五一十地講述原國防科委這些“故事”,太新奇了。http://www.maoflag.net/?action-viewthread-tid-1446097
毛澤東對周揚〔1〕《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戰斗任務》講話稿〔2〕的批語和修改〔3〕(一九六三年十一月)指出:“真正的革命家,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戰斗的唯物主義者是大無畏的,是不怕孤立的,是不怕反動派和修正主義者咒罵的。因為他們知道,代表未來的不是那個看起來可怕的龐然大物,而是自己這些小人物。一切大人物都是小人物變成的。起初好像孤立的人們,只要他們手里有真理,他們最終總會要勝利,這就是列寧和第三國際。而因為喪失真理,失掉群眾的擁護,有名的大人物和大團體,勢必會衰亡,會變小變臭,這就是伯恩施坦〔4〕和第二國際。事物總是在一定條件下向它的反對方面轉化。”
“總之,在世界上,不論什么國家,不論什么地方,哪里有壓迫,那里必定有反抗;哪里有修正主義,那里必定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同它對抗;哪里用開除黨籍等等分裂主義的方法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者,那里勢必產生新的卓越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產生強大的革命政黨。出乎現代修正主義者和現代教條主義者的意料之外的變化正在發生。他們正在造成自己的對立面,而最終勢必會被他們自己所造成的對立面所埋葬。這是一條必然的規律。”
如此這般,種種事實教育了我們,人民只有學習毛主席的教導,認清歷史事實,分清是非,同反動派和修正主義者對抗到底!事物總是在一定條件下向它的反對方面轉化。他們正在造成自己的對立面,而最終勢必會被他們自己所造成的對立面所埋葬。這是一條必然的規律。
2010/5/12
附:高舉實事求是之一箭三雕——草民一看特色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4/146008.html
富裕社會之特色天國——草民二看特色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4/146331.html
淫樂世界和悲苦世界的結合——草民三看特色
http://www.maoflag.net/?action-viewthread-tid-1445572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